正文 第58章 第 58 章

作品:《外室不好当

    陆封寒话音落下, 屋内一阵沉默。

    皇上很震惊,“和离”

    陆封寒拱手“是,儿臣想要和薛月和离。”

    皇上微眯了眼睛, 好端端地怎么要和离, 他看着陆封寒“你可是认真的”

    “儿臣做此决定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皇上的声音冷了几分“你可真是给父皇出了个好难题。”

    皇上是个好面子的, 当年是他亲自下旨赐婚,现在陆封寒却当着他的面要请旨和离,莫不是不满意他的决定,甚至是想抗旨

    陆封寒早已预料到皇上的反应, 他这个父皇最是厌恶有人敢于反抗他的权威, 他之前之所以容忍薛月这么久, 无非就是怕惹皇上生气,可此时就算皇上生气他也不想忍下去了。

    陆封寒依旧端正地跪着, 也不起来,显然是铁了心了。

    皇上见此更加气结,他想莫不是陆封寒又立军功,战功赫赫便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可转念一想, 陆封寒是他宠爱多年的皇子,他也不该如此怀疑陆封寒。

    只是同薛月和离之事, 皇上还有别的考量。

    皇上“你可知道安国公从前为我大齐立下多少功勋”

    陆封寒回道“儿臣知道, 可安国公并不代表薛月, 就算儿臣与薛月和离, 安国公该如何还是如何, ”他自然也敬重安国公,能容忍薛月也有几分原因是因为安国公。

    皇上没说话。

    他是个顶好面子在乎名声的人,安国公早前为大齐立下不少功劳,现在安国公年老体衰,一身伤病,不能再赴战场杀敌了,在京城颐养天年,这时候他的儿子却要同安国公的女儿和离

    皇上几乎可以预料到这事过后那些言官们上的折子,无非是说他皇家势大,想如何便如何。

    皇上沉吟许久,陆封寒到底是他宠爱的皇子,他也不想陆封寒受委屈,夫妻可是要过一辈子的。

    皇上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就依你吧。”

    “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和离,再等上几个月,父皇记得再过几个月薛月就嫁给你满三年了,到时你便以她无子的理由同她和离吧。”

    就算是皇家和离也是要讲究个理由的,以无子为由算是较轻的了,皇上到底还是顾惜安国公曾经为大齐立下的功劳。

    陆封寒叩首“儿臣谢过父皇。”

    他知道皇上的性子,也知道皇上如此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两年多都已经过了,不差这最后几个月了。

    原本还以为是庆贺军功的好事,没想到陆封寒给他出了这么个难题,皇上现在就开始想日后言官们上奏的折子了,他有些糟心

    皇上叹了口气“成了,你去你母妃那里吧,她也想你了。”

    “是,”陆封寒说完便起身往长宁殿去了。

    长宁殿。

    德妃一早就在殿里等着陆封寒了。

    虽说陆封寒不是第一次出征,且还是打了胜仗回来的,可身为母亲哪有不担心儿子的,她是时刻也不敢放下心。

    等陆封寒来了殿里,德妃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她握住陆封寒的手“怎么瘦了这么多”

    陆封寒身量瘦了不少,他的脸本就俊美非凡,此刻五官更加深邃,虽然好看了不少,可落在母亲眼里就是瘦了一大圈儿,德妃如何能不心疼。

    陆封寒也难得的软了声音“母妃别哭了,儿子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

    德妃又哭了一会儿才停下来,她的儿子打赢胜仗回来就好,没事就好。

    母子二人坐下,一旁有宫女端过糕点和茶水来。

    德妃提起了昭昭的事“现在侍卫们正找呢,早晚有天会找到的,你也别太难过。”

    她一见到陆封寒就发现他眉宇间那掩饰不住的伤心,可不是呢,昭昭那么一个大活人,尤其肚子里还有着七个多月的孩子,说不见就不见了,就是她不怎么喜欢昭昭也替昭昭担心。

    陆封寒去边境打仗了,她留在宫里,却没保护好昭昭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德妃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不管怎么说,昭昭的肚子里可是陆封寒的第一个孩子。

    陆封寒闻言点了点头“儿子明白,儿子不会做傻事的。”

    他这个时候更要撑住,他得把昭昭找回来,他不能倒下。

    陆封寒给德妃倒了杯茶“儿子才打完仗回来,父皇准了儿子几天的假,到时候儿子亲自去普宁寺外面查看一下。”

    德妃点了头“你亲自去看一下也好。”

    德妃叹了口气“若非是我当时同意了让昭昭跟着一起去普宁寺祈福,她也就不会遇到这事了,”她很后悔。

    德妃原本没觉得什么,陆封寒在外征战,她每天都担心的很,日日在小佛堂前念经祈福,所以薛月一说要去普宁寺替陆封寒祈福她就答应了。

    她想着昭昭身孕已经七个月了,坐稳胎了,还不算太笨重,就让昭昭也过去了,她实在没想到竟然会出这么一档子事。

    陆封寒知道德妃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也无济于事,倒是薛月。

    陆封寒喝了口茶“母妃,刚才儿子已经同父皇说过了,要与薛月和离。”

    “你说什么”德妃惊讶道。

    “儿子是真的想和薛月和离,母妃你也看到了,薛月自打嫁过来后王府就没一天安宁日子。”

    德妃沉默了,她是陆封寒的母亲,比皇上更关注陆封寒,自然知道薛月做的那些蠢事,她也一直不喜欢薛月,也罢,陆封寒想和离就和离吧。

    “你父皇怎么说”

    德妃是皇上的枕边人,只会比陆封寒更清楚皇上的性子,这件事只怕是不好说。

    陆封寒把茶杯放下“父皇已经同意了,”好在他又打赢了胜仗,否则这事只怕是不好说。

    他知道皇上肯定是生气了,说不定还对他不满,不过不管怎样,现在皇上同意了就好,只等几个月后满三年,皇上亲自下旨。

    陆封寒又和德妃说了再等几个月才能和离的事。

    德妃点了点头“也好,就这样吧。”

    陆封寒“母妃,这和离的事先不要告诉薛月,等到时候直接给她一道圣旨就好了。”

    他也算是知道了薛月的性子,满口谎话,也不知道都能做出些什么事来,他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同她和离,若是让薛月知道反倒不好,说不定薛月疯狂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倒不如一直瞒着薛月,反正此事也只有他和父皇母妃知道,薛月无从得知,等几个月后满了三年,直接圣旨和离,薛月也无话可说,更不能作妖了。

    德妃“嗯,都听你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也管不了这许多了。

    这之后陆封寒又和德妃用了膳,陆封寒才回王府。

    王府,正院里。

    薛月来回在屋中踱步,她眉头紧蹙,显然是有心事的样子。

    戴嬷嬷见状皱了眉“娘娘,午膳您都没用,还是用些膳吧,”她心道那罗少爷和她们娘娘说什么了,闹得她们娘娘如此。

    之前一段日子她们娘娘心情舒畅,无非是因为昭昭还没找回来,可现在这昭昭依旧毫无踪迹,她们娘娘怎么反倒担忧起来了呢。

    薛月咬住唇坐了下来“戴嬷嬷,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薛月想起了昨天罗寒清说的话,他失去昭昭的踪迹了

    昨天罗寒清约她在一间酒楼里见面,当时她还疑惑罗寒清又有什么事,没想到罗寒清见到她后脱口而出第一句话就是昭昭不见了,他也联系不到那些杀手了

    罗寒清之前同她说过,他雇佣了千金阁的杀手把昭昭劫走,还特意留了昭昭活口想要折磨昭昭。

    可之后罗寒清就一直没有收到杀手的消息。

    罗寒清与杀手们约定的是让他们把昭昭绑到宜州,前些日子没收到杀手的消息时罗寒清并没有担心,毕竟王府和宫里的侍卫暗探都去追了。

    杀手们为了小心肯定也是会绕路走的,或是走水路,或是走山路,总之这都是杀手的事,罗寒清也不得而知,只要最后杀手们把昭昭绑到宜州就好。

    为了不被追到,说不定还会在哪里藏起来,故而等上些日子没收到消息也是正常的。

    可现在距离普宁寺那天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却还没收到杀手的消息,罗寒清开始担心起来,为此他特意冒险联系了千金阁的主事人。

    结果千金阁的主事人说他也没有那批杀手的消息。

    罗寒清才知道事情坏了,找不到杀手,也找不到昭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王府和宫里的侍卫也一直没找到昭昭,这昭昭到底哪去了,那批杀手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有人救了昭昭,可若是如此昭昭早该自己回来了,可若是没人救,怎么能半点消息都没有呢。

    罗寒清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现在他能做的也只有等了。

    这厢薛月知道后就开始担心起来,她怕昭昭会回来,饭也吃不下了,好在等了这么多天,昭昭还是半点消息都没有,她的心也略安定了些。

    薛月叹了口气,她现在也是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了,她也不想知道那些杀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最后昭昭别回来就好。

    正在这时,戴嬷嬷又进了屋“娘娘,王爷回书房了。”

    陆封寒在外征战两个多月,薛月身为王妃自然该去看看,何况还有昭昭的事,是她带着昭昭去普宁寺祈福的,昭昭却被山贼劫走,她这个王妃说到底是有责任的。

    这种种加在一起,薛月是该去向陆封寒解释请罪的。

    薛月换了身衣裳“走吧。”

    一路往书房走,薛月一边打着腹稿,她该怎么说才能让陆封寒少生气些,她该用些什么说辞,恰当时再哭一下,应当就能差不多了,毕竟普宁寺的事也不是她主使的,陆封寒再怎么怪也不能怪到她头上。

    打好腹稿,薛月也到了书房。

    戴嬷嬷道“王妃有事要见王爷。”

    守门的侍卫手中还握着兵器“王爷说不见。”

    薛月愣了,她可是这晋王府的王妃“你去同王爷说一下,是我过来了,”想来是陆封寒在忙不想见人。

    侍卫又道“王爷说过了,谁都不见,”包括王妃。

    薛月觉得她的脸火辣辣的,就连这看门的侍卫都敢如此待她,她不甘心地道“我可是王妃”

    侍卫依旧不为所动“王妃别为难我们了,我们也是听命行事。”

    薛月见状知道这些人是不会放行的了,可她也知道陆封寒肯定在恼她,她必须得见到陆封寒解释求情才是,否则越拖下去越难说。

    薛月只好跪在地上,她心道她都跪下请罪了,陆封寒总该见她一面了吧。

    结果跪了一个多时辰,天都黑了,陆封寒那边还是没有松口,薛月不得不离开,等要走时她才知道,原来陆封寒早从侧门走了。

    就是连看她一眼都不愿意,她跪到天荒地老也没用。

    回到正院后,薛月顾不得丫鬟的目光,直接哭了起来。

    梧州。

    昭昭刚刚睡醒。

    她睁开眼睛,看着这日渐熟悉的屋子,她在这儿已经待了两个月了。

    那天裴砚在这儿用了他随从的名字在这小镇上租赁了一个院子,这院子不大不小,住上三四口人总是够的,何况这院子里如今只有昭昭一个人,故而昭昭住的很舒服。

    除了姜婆婆外,裴砚又给昭昭寻了几个丫鬟婆子,有伺候昭昭起居的,有洒扫屋子的,还有厨娘,尽皆齐全。

    除此外,裴砚还给昭昭寻了懂生产之事的婆子在旁伺候,若是昭昭什么时候不对了也可以帮忙照看。

    对于裴砚替她做的这些,昭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日后报答裴砚才是。

    而裴砚在处理完这些事后就去了江州赴任,他如今是江州的父母官,自然忙得很,只能在休沐或是有空时过来一趟,不过裴砚在院子外又安排了不少侍卫保护昭昭,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他也就放心昭昭自己待在这儿了。

    这厢姜嬷嬷见昭昭醒了,连忙拿过衣裳来服侍昭昭穿上。

    现在是九月份了,天气有些冷,但还说的过去,也不用穿的太厚,昭昭此时的身孕也有九个多月了,她身子笨重,一应都需要人照料。

    等穿好衣裳后,早膳也端过来了,昭昭用了早膳。

    用过早膳后,昭昭摸了摸她的肚子,昨天大夫刚过来给她诊过脉,大夫说她生产也就在这几天了,不过具体的时候说不准,只能细心看着些。

    昭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今天天气不错,日头很好“哥哥是说他今儿回来吧。”

    姜嬷嬷点了头“是,大人说他今日回来。”

    裴砚前几天来了信儿说他今日有空,正好过来看看昭昭,昭昭心道往常裴砚过来都差不多在晚上,想来他也是骑了将近一天的马,肯定很累。

    她之前和裴砚说过,让裴砚没事别怎么过来了,虽说江州和梧州的这个小镇离的颇近,可再近也要骑上一天的马,裴砚一得了空就过来,多累啊,不如在江州好好休息一下。

    可惜裴砚不听,不管她怎么说,裴砚照旧过来。

    姜嬷嬷上前了一步“夫人,老奴扶着您出去走走吧。”

    昭昭扶着腰起来“好。”

    之前一个月昭昭都没敢怎么动弹,这胎也算是稳住了,只是现在她马上就要生了,倒不能日日躺着了,她要时不时地下去走走,也算是锻炼下身子,省的生孩子时没劲儿。

    这院子不大不小,正好绕着院子走上两圈就是。

    只是昭昭身子笨重,走路颇有些费劲,常常是走几步就要停下歇歇,好在姜嬷嬷是个细心的,她随时扶着昭昭。

    这会儿昭昭走累了,她站在院子歇着。

    外面院门忽然响了,一旁站着的小丫鬟夏冬过去开了门,进来的是个年轻公子,这公子长的不算如何英俊,但通身上下有股子读书人的斯文感,也算是斯文俊秀的公子。

    夏冬见了吴川就道“主子,是隔壁的吴公子来了。”

    夏冬年纪小,心直口快地“吴公子不是正在读书吗,怎么竟过来了”

    吴公子是个有些内向的读书人,闻言脸就红了,低声道“我娘正忙着,就让我来给裴姑娘送菜。”

    夏冬知道了“哦,原来是吴婆婆嘱托公子你来送菜啊。”

    原来这吴公子正住在隔壁,他娘吴婆婆是镇上卖菜的,虽是卖菜的,但生意做得不错,是整个镇子上最大的卖菜的地方,挣了不少银子,也是镇上有名的富户。

    尤其这吴公子更是吴婆婆心尖上的宝贝,这吴公子自小就爱念书,如今刚及了冠,却已经中了秀才,是镇上出了名的读书人,镇上的人都说着吴公子将来是个有大出息的,保不齐日后还能中了举人,更甚至点了进士呢。

    昭昭也听到了夏冬的话“吴公子怎么亲自过来了,快进来吧。”

    吴公子提着菜篮子进来,“这是裴姑娘昨天要的菜,都是顶新鲜的,您看看。”

    夏冬也跟着过来,她狐疑地看着吴公子,这吴公子怎么还亲自过来了,吴婆婆店里可有送菜的小厮呢,怎么舍得让她这宝贝儿子过来。

    她心直口快,这么想的,就直接问了出来。

    这可把吴公子给弄了个大红脸,他支支吾吾半天才道“裴姑娘是我们店里的大客户,自然是要上心些的。”

    因为昭昭怀了孕,自然要吃好的补身子,每天鸡鸭鱼肉都要有,还要有蔬菜,这都要新鲜的,自然得每天现送过来。

    而吴婆婆的店离的近,菜还新鲜,昭昭就一直从吴婆婆的店里买菜,吴婆婆每日或是亲自送菜过来,或是叫了帮工送过来,时日久了两家人也算是认识了。

    姜婆婆把吴公子手里的菜篮子接过来,看也不看一眼“吴婆婆的店我们主子自是信得过的,每日都是最新鲜的。”

    昭昭也点了头“可不是,”她说着笑了下。

    吴川不防备见了昭昭的这个笑,心一下就跳的飞快,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他娘每日里都叫他读书,怎么舍得让他过来送菜,是他知道了他娘要给昭昭送菜,亲自抢了过来的。

    他这辈子头一次见到似昭昭这般美的姑娘,一见之下就为之倾倒,打那以后他整颗心都拴在了昭昭身上。

    吴川之前特意旁敲侧击的打听过,虽不知道昭昭具体为什么来这小镇安胎,但他听说昭昭是没有夫婿的,只有个哥哥时不时地过来看看她,他这才放下了心。

    虽说昭昭怀着孕还马上要生下孩子,可他并不介意,如果能叫他娶了昭昭,就是叫他死也愿意。

    昭昭看着篮子里的菜,“吴公子,不知你们家现在可有没有新鲜的莲藕,若是有的话,烦请再帮我送过来,真是麻烦了。”

    这会儿正是莲藕成熟的季节,裴砚挺喜欢莲藕排骨汤的,正好裴砚要过来,就让厨娘做这道菜吧。

    “有,有,自然是有的,”吴川急道。

    吴川说完就出了门,昭昭一愣,这吴公子动作还真是迅速。

    两户人家离得近,吴川很快就回来了“裴姑娘,这莲藕是今天早晨采摘的,最是新鲜,煲汤最好了。”

    姜婆婆把莲藕接过来,昭昭笑道“谢谢吴公子。”

    吴公子的脸又红了,他摆着手“都是邻居,自是应当的。”

    今天和昭昭说上好几句话了,吴川心里也满足了,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吴川就告辞走了。

    姜婆婆看着吴川的背影,心道这吴公子肯定喜欢她们主子,只是她虽不知道她们主子的身份,可见了昭昭的容色和一应吃穿用度也知道昭昭不是个普通的身份,这位吴公子日后怕是要伤心了。

    这事过后,昭昭又继续散起步来。

    等到傍晚,一桌子菜刚做好,裴砚也过来了。

    裴砚和昭昭两个人坐在桌上,只有他们兄妹在一起,自然不用顾忌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昭昭问裴砚“哥哥,你在江州的事可一切顺利”

    在外当父母官也不是好做的,肩上可是一州的百姓,何况地方向来各种势力纠缠,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想来裴砚在江州也不能放松。

    裴砚道“你不用担心我,我在哪里都一样。”

    昭昭心道也是,裴砚这么出色,在京里都游刃有余,何况在江州了。

    昭昭让夏冬帮裴砚盛了碗莲藕排骨汤“这莲藕是早上新采摘下来的,正是新鲜的时候,哥哥你尝尝这汤味道如何。”

    裴砚尝了一口,嗯,味道果然不错。

    两人接着吃饭,等用完膳后夏冬把桌子撤下去。

    裴砚看着昭昭“你离开京城也有两个多月了,可想要日后要怎么办了吗”

    昭昭眨了下眼睛“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以后的事等以后再说。”

    在这里不用担心,她的孩子也能平平安安的,只是陆封寒,想起陆封寒昭昭的心就跳了一下,她抿了唇,她不能再想了。

    见昭昭不愿提起此事,裴砚也就不问了。

    裴砚说起孩子的事“大夫可说什么时候能临产吗”

    昭昭摸了摸肚子“大夫也说不准,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左右就是这些日子了。”

    裴砚点了点头,他心道等昭昭生产时他是一定要陪在昭昭身边的。

    外面姜婆婆端了牛乳过来“主子喝点牛乳吧,”也是对身子好。

    昭昭点了头,继续和裴砚说话。

    只是说着话她忽然觉得肚子有些疼,这疼和她以前的疼还有些不一样,裴砚见她神色变了连忙道“昭昭,你怎么了”

    昭昭捂着肚子,眉尖轻蹙“肚子疼。”

    “我好像是要生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