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8章 我很有诚意的

作品:《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朱吾适顿了顿,继续说道。

    “既然只找一个合作伙伴,那我自然是要精挑细选的,所以我都合作伙伴也不是没有要求的。

    至于有什么要求,暂时还不能说。得先看你们的诚意。

    如果你们诚意足够,可以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我才会告诉你们我的要求。

    能做到就继续谈,做不到的话,那就没办法了,我只能继续寻找了。”

    朱吾适越是这么说,在场的十几个商人就越心动。

    如果朱吾适一张嘴就说,我跟你们合作,不仅没啥要求,我还会尽心尽力的帮你。

    那在座的就要好好想想这个生意是否能做得了了。

    毕竟免费的,往往才是最贵的。

    大家都是精明的商人,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儿可没人相信。

    可以说朱吾适提出的条件越苛刻,他们才越相信朱吾适是真的想要合作,而不是别有用心。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

    朱吾适站起来说道。

    “时间不早了,我最后说两句,然后咱们就散了啊。

    首先,我这次过来,你们完全不用担心,暂时扬州城不会有大动静,你们该干嘛干嘛,不违法乱纪就行。

    其次,就算扬州城以后有动作,也只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信的可以看看应天府和杭州城,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再一个,会所的事儿我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有合作意向。至于目的也很简单。

    一来呢,为了赚钱。别笑啊,就算我是王爷,我也想多赚点儿钱啊。当然了,顺便还要帮皇上也赚点儿钱。

    二来呢,我作为王爷,而且是专门负责大明商业这一块。可以说大明的商业越繁荣,我的地位才会越稳固,我建这个会所。也是希望你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大明的商业越加繁荣。

    所以这个商务会所我很看重,你们有合作意向的,这两天回去好好想想,你们是否真心想要合作,如何合作,愿意付出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

    最后,这两天我要在扬州城到处转转,你们就别来打扰我了。有什么事儿三天后再说。”

    朱吾适说完,直接离开了。

    朱元璋跟在他身后,挺着个大肚子。

    没办法,吃撑了。

    朱吾适从包厢里出来,才发现楼梯上站了一堆人。

    这些人都是没资格上顶楼包厢的,只能在楼下草草吃了饭,然后站在楼梯上,希望能听到一言半语。

    实际上他们什么都听不到。

    看到朱吾适出来,众人赶紧问好。

    朱吾适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之前说过了,扬州的商人拉帮结派很严重。

    能进楼上包厢的,基本上都是各个小团体的老大。

    真要是合作搞会所的话,还真就得跟他们合作了。

    有实力,有人脉。不找他们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商人闹哄哄的让开路,朱吾适带着朱元璋施施然下了楼。

    “老朱,咱们在城里溜一圈儿,消消食吧。”

    这会儿天还没有黑透,回去也睡不着。

    朱元璋点头答应,两人出了食为天,随便找了个灯光比较亮的方向,漫无目的的溜达起来。

    食为天所在的位置是扬州城最繁华的地段,就在东关街旁边。

    东关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建中四年,扬州淮南节度使开始大规模修建罗城。

    东关街作为连接东门和西门的主街道,与十里长街形成罗城狮子大街。

    扬州城的人虽然因为战争是不存一,但是东关街却是保存了下来。

    甚至到现代都还是扬州城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另一个是瘦西湖。

    朱吾适他们是往东走的,没几步就到了古运河。

    即使是晚上,古运河上依旧有很多船只,或是往北,或是往南。

    朱元璋看着繁忙的河道,忍不住胸中豪气万丈,很想大吼一声,这就是咱打下来的江山啊!

    看看旁边不时走过的行人,他硬生生的忍住了。

    “老朱啊,京杭大运河还是太窄了啊,现在勉强还能用,往后大明越来越繁荣昌盛,大运河要不够用了啊。

    我听说大运河甚至没有全线通航,有的河段都已经堵塞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不利于大明的发展啊。”

    朱元璋想要反驳,却无从说起。

    他手机上有离线地图,闲的没事儿的时候他也对比过现代和古代的地图。

    现代地图上,在古运河的东边还有一条更宽的河,那条河才是现代的京杭大运河。

    而且现代的京杭大运河其实已经不怎么承担运输作用了。

    现代的华夏大地上,各种高速公路,省道,铁路犹如蜘蛛网一样,连接了每一个城市。

    这一度让朱元璋叹为观止。

    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他都见过。

    可以说任何一条都让他惊叹不已,而六百多年后的华夏大地能将这些道路铺满大地。

    想当年隋炀帝就做了那么几个工程,就搞得民不聊生的。

    现代那么大的工程,国家还能稳定发展,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后来他又了解了一下。

    原来这一切都与商业脱不了干系。

    改开之前,华夏确实够团结,人民的工作热情也挺高涨。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钱,怎么修路,怎么发展。

    现代华夏也是在大力发展商业后,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

    朱元璋痛定思痛,吸取了来自未来的经验,强迫自已不再厌恶商人。

    效果嘛,还算不错,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财富流入大明。

    也正是因为商业的繁荣,商人们赚到钱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挖个地窖藏起来,而是想着怎么钱生钱。

    有些则是将钱存入大明皇家银行,方便日后做生意时随时取用。

    靠着帮富商们看管钱财,大明皇家银行都能自负盈亏了。

    赚钱的大头,自然是民间小额存款,以及贷款业务。

    现代银行赚钱靠的是贷款和投资。

    大明没那么多人贷款,也没什么好的投资项目。

    所以大明皇家银行存钱是要收手续费的。

    目前来说,大家都还是能接受的。

    稍微付一点儿钱,让朝廷帮自已存钱。

    大明可并不安全啊。

    哪怕是遍地摄像头的年代还有人铤而走险呢,大明就更不用说了。

    为啥大户人家要搞那么多家丁,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看家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