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2章 聪明的县太爷

作品:《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我每年都给县太爷上供,县太爷则保我平安。我还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大村子都有。”

    黄老财生怕说得慢了就被弄死了,直接把县太爷的秘密给说了出来。

    锦衣卫早就有人在一旁手持摄像机,将他的说的内容都录了下来。

    朱吾适很钦佩这个县太爷,真的。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古代当官,想要贪污可太简单了,尤其是地方官。

    有些人形容当地父母官就用天高三尺,意思是说这人贪到地面都被他挖了三尺深。

    可是朱元璋对贪官是零容忍,以前贪污六十两就要剥皮填草。

    这个县太爷就另辟蹊径,县城百姓秋毫无犯,乡下地方就拼命搜刮。

    这样财富积累固然慢了点儿,可是安全啊。

    乡下地方,识字儿的都没几个,大部分人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而且还不经常去。

    这样的人,你把他逼死了,他也求告无门啊。

    最多去县衙告状,可县太爷才是幕后黑手啊。

    你去告状,告的不就是他嘛,能告得赢就怪了。

    而且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看起来跟流民一样的人,他说的话又有几个人信呢?

    县城里的读书人说县太爷贪,肯定有人信。大商人说县太爷贪,也有人信。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人说县太爷贪,大概也有人信。

    一个外地人,看着就像个流民,他说县太爷贪,谁信他的啊。

    你说县太爷贪,我祖祖辈辈都在县城住,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至于去应天府告御状,想都别想。

    一个没出村的百姓,他知道应天府在哪儿吗?

    就算知道,他能顺利到达吗?

    估计半路上就被土匪给打死了,至于这个土匪是哪里来的,你就猜去吧。

    哪怕是运气好,真的到应天府了,去哪里告御状?朱元璋哪是说见就能见的?

    应天府的百姓也就逢年过节才能见朱元璋一面,还得拼命往前挤。

    所以说县太爷这一招毒啊,逮着社会最底层坑害。

    “黄老财,我说不杀你,就不杀你,现在我要带着你去跟县太爷对峙。你到时候要是不敢,那就等死吧。

    对了,忘了告诉你了,我是海贼王朱吾适。”

    黄老财这次不仅是尿,屎都吓出来了。

    他就是一个农村小地主啊,最多也就是祸害祸害村里的上百户百姓,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县太爷。

    王爷这种传说中的人物出现在他面前了,还知道了他做过的那些坏事儿,不拉裤兜子就怪了。

    “王爷饶命啊,我一定好好跟县太爷,呸,好好跟那个狗官对峙。都是他逼我的啊。我要是不给他上供,他就要我的命啊,我也是迫不得已的。”

    “行了,这些话留着见到县太爷了再说吧。”

    朱吾适懒得跟这种人多说什么,将死之人,说那么多干嘛呢。

    要不是因为黄老财牵扯出了县太爷,朱吾适都准备直接在这里,在村民们面前弄死他了。

    失魂落魄的黄老财被拖下去了。

    黄老财能够奴役百姓这么多年,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蠢货,相反,他其实挺聪明的。

    黄老财知道,自已这次凶多吉少了。

    可他依旧抱着一丝丝幻想,万一自已揭发了县太爷,看在自已转做五点证人的份上,朱吾适能放自已一条生路呢。

    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偷生。但凡有一丝活命的机会,黄老财都不想放过。

    越是享受过生活的,越是惧怕死亡。

    再一个,黄老财也是有家人的啊,就算自已死了,也要想办法给家人留一条活路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论如何,黄老财都很清楚,留给自已的只有乖乖配合这一条路。

    朱吾适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惊惧的面孔,叹息一声说道。

    “现在你们敢说说黄老财的罪行了吗?”

    依旧没人说话。

    这些人已经被黄老财压制得没有了自我,完全麻木了。

    用现代的话说,已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

    他们倒是不会为黄老财喊冤,可要让他们揭发黄老财的罪行,他们也做不到了。

    还是那句话,他们啥都不懂,根本不知道黄老财会不会死,万一又回来了咋办。

    就算黄老财死了,村里会不会再来个刘老财张老财呢。

    在他们潜意识里,黄老财死了,他们的日子也并不会好过,所以多说多错,什么都不说就最好了。

    反正这个什么王爷还挺和善的,并没有逼着他们说。

    这也是恶人容易成功的原因,人骨子里就有欺软怕硬的基因在。

    对于这些没什么见识的人来说,好说话就意味着会受压迫,你自已都可能是被压迫的对象,我们能指望你什么呢。

    面对这些麻木的村民,朱吾适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骂他们?他们才是受害者啊。

    被压迫得轻,且外出打工见识更多的老黄就敢于检举揭发黄老财,被迫害的村民们就不敢发声。

    这能全怪他们吗,显然是不能的。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先这样了,只要不再被压迫了,时间长了,这些人会慢慢转变的。

    朱吾适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他准备让老黄来当里长。

    老黄这人还挺不错的,能替刘五四说话,说明他重情重义,不想看刘五四受苦。

    敢检举揭发黄老财,大义灭亲。说明他心存正义,不想看着村民被压迫。

    知道在朱吾适提出有困难尽管说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说明有胆有识。

    这样的的人当个里长那是绰绰有余的。

    一个里长,朱吾适能对他有多高的要求呢,难道还能要求他把这里变成南街村啊。

    只要能不压迫百姓,维持住村子的稳定就行了。

    不过他暂时并没有跟老黄说出自已的想法。

    还要再考察一下,万一老黄就是想借自已的手除掉黄老财,然后他自已好上位呢。

    作为上位者,多留个心眼儿是必须的。

    至于黄老财的家产,朱吾适也并不准备分给这些村民。

    久贫乍富,谁知道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钱是不会给村民的,地可以给他们。到时候把黄老财的地按照人头平均分给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