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8章 勋贵也有勋贵的难处啊
作品:《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实际情况是,真正能读得起书,甚至参加科举的。
都是富农甚至地主阶级,他们跟农民真的是一伙儿的吗?
狗屁,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因为地主阶级才是收割农民的那把刀。
读书人算是握刀的人,人家才是一伙儿的好吧。
可惜农民看不出来,就算看出来了,他们也无力抗争。
工匠们很快就带着自已的孩子们报完名了。
出来的时候,遇到了正在排队的商人。
工匠最关注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其次就商人。
大明科学研究院的每一样可以推广的发明创造,都有着非常大的利润。
“王先生,您也带着孩子来报名了啊?”
“你是?”
“我姓刘,在应天府开了几家店。您不认识我,我可认识您啊。”
姓王的工匠闻言很是开心,眼前这个商人一看就不简单,没想到他竟然认识自已。
”刘老板不知道找我有啥事儿啊?”
“也没啥事儿,以后咱们的孩子就是同窗了,互相认识一下总是应该的。”
“对了,咱们皇家科学研究院搞的那个什么火车头怎么样了?”
王工匠闻言瞬间警惕起来。
“不好意思刘老板,这个是秘密,我也不清楚的。”
说完,他匆匆离开了。
这个刘老板明显是不怀好意啊,竟然想从他这里套取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机密。
既然是机密,那自然是要好好保守秘密的。
就算不提保密协议的事儿,他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脑袋被门挤了才会自已打破自已的饭碗啊。
果然无商不奸啊!
好吧,其实刘老板也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就是想问问火车啥时候能通车。
他是实地去看过火车头运行的,知道这玩意儿的厉害之处。
如果真像朱吾适说的,可以拉着十几节车厢日夜不停地跑,那将大大提高货物运送的效率。
到那时,别说运送普通货物了,就算把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样的话李善德就不用那么惨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就仅仅是一句诗了。
这可都是钱啊。
他老刘只不过是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罢了。
然而他低估了皇家科学研究院工匠的保密精神,本以为无足轻重的事儿,人家避之如蛇蝎。
刘老板摇头叹息一阵,只能继续排队给孩子报名。
一共就招收两百个学生,好几个工作人员负责招生,很快就把事情搞定了。
期间还遇到了几个勋贵带着自家孩子来报名的,被工作人员给拦下来了。
工作人员也不明白,都勋贵子弟了,来这里上学干嘛啊。
难道一个勋贵子弟以后要去当工匠吗。
勋贵们不乐意了,但是他们又不敢闹事儿,只能去找朱吾适。
朱吾适正在家陪孩子打弹珠,好几个勋贵带着礼物上门了。
“稀客啊,你们来找我有啥事儿?”
朱吾适不喜欢把不想干的人带到家里去,后来就干脆在天上人间盖了一个小的会客室。
反正整个天上人间都是他的,公共地盘,他想咋用咋用,也没人敢有意见。
知道朱吾适不喜欢拐弯抹角,几个勋贵就有话直说了。
“王爷,我们也想让自家孩子去应天府小学上学,可是工作人员不收,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啊?”
朱吾适很诧异,他还以为不会有勋贵和读书人去报名呢。
没想到自已失算了,读书人确实没有,勋贵不知咋的就看上应天府小学了。
“你们为什么要让自已的孩子去应天府小学呢,那里面可出来的学生可不是为了当官。”
其中一位勋贵叹了口气说道。
“王爷您有所不知,我们虽然靠着自已拼出了一条路。屁股底下这个位置还可以传给下一代。
但是只能传一个人啊。我们又不可能只生一个。
其他的孩子怎么安排,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了。
让他们无所事事,吃喝玩儿乐,倒也养得起。
但是这样的人跟废物有啥区别呢。
随着家族成员越来越多,现在养得起,未来就不一定养得起了啊。
偏偏这些孩子还不是读书的料,我们做父母的,总要给他们找个出路。”
朱吾适没想到这人竟然能想这么远。
他说得不错,大明只有部分爵位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就算是世袭罔替的,朝廷也是要考核的。
就算要考核,这些也是少数。
大部分的爵位都是世袭降。
也就是说,一代比一代爵位低,过不了几代就没有了。
这也是防止贵族势力过于膨胀,激励他们的后代继续喂朝廷立功。
立了功就可以维持或者提升爵位了。
可是有那个能力的毕竟是少数。
就像他说的,他又不可能只生一个孩子,这年头,没什么避孕措施。
又没有只能找一个女人生孩子的限制。
这些人也养的起孩子。
自然是要多生一些了。
生的多了,难免良莠不齐。
龙生九子还各不相同呢。
长子自然是用来重点培养,未来好继承爵位。
其他的孩子怎么办呢,想要不当个吃喝等死的蛀虫,那就必须得靠自已了。
无非是起点比普通人高一些罢了。
再加上文官武将本身就不是一个派系的,武将家庭出身,想要当文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这些勋贵们大部分的孩子不说前途堪忧吧,反正能走的路其实也不宽。
都是自已生的,谁不想自已的孩子能有个光明的未来呢。
爵位继承不了,当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刚好这个时候朱吾适搞了个学校出来。
勋贵们其实不太懂应天府小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是干嘛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只会打仗,没读过多少书。
但是他们对朱吾适了解啊,知道跟着朱吾适混,都不会混的太差。
所以就有勋贵想着把自已注定没办法继承爵位,四书五经又学不进去的孩子送到应天府小学。
跟着朱吾适混,起码不至于饿死吧。
就算是当个工匠,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工匠地位也不低啊。
朱元璋都不止一次在朝堂上说过,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乃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