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7章 桦树汁,礼轻,但是情重
作品:《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滚你妈的!”
唐河一记窝心脚,把杜立秋踹到外屋地坐到了地上。
杜立秋像没事人似的,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是三丫说的,又不是我说的,诶诶诶,你还打我!”
杜立秋赶紧跑了出去,钻进仓房取了木钻。
木钻跟电钻不是一个东西。
这东西螺旋宽又紧密,毕竟是用来钻木头的。
杜立秋只拿了最小号的,只有小指头粗细。
他一出来,就看到唐河也跟了上来,不由得叫道:“你嘎哈,不是已经打过了吗。”
“滚特么犊子,我跟你一块去。”
“一块去啥,整回来我分你一半呗。”
“要整就多整点,我送人!”
“啊哟,那就得往山里走了。”
“开车去呗。”
把工具还有塑料桶啥的都装上了车,塑料桶不够用,这个简单,村里的男人都是大酒包,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装酒的塑料桶了,随便喊两嗓子就借了七八个回来。
又去了一趟老药子那里,要了几根黄胶皮的输液管子。
这种输液管可是好东西,特别是用来做弹弓子,比剪出来的自行车内胎胶皮还要好使,拉力更加均匀。
两人开着车,沿着林业道一直往东走,过了岔路口,拐上了一条运柴道。
一直走过两个山岗子才停下来。
前方出现了一大片桦树林。
要取桦树汁,那些还没腿粗的桦树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是腰那么粗的大树才行。
一般达到这种直径的桦树都算成材了,是采伐的目标。
要采伐也要看有没有采伐的价值,就那么百八十棵的,都不值得专门趟出一条路来,所以才会幸免。
这片桦树林,就有百十棵那种大直径的大桦树。
挑好桦树,用木钻个尺来深的眼儿,把胶皮输液管截成小段塞在树洞里,地流淌了出来,然后就不用管了,去找下一个。
忙活一会再回来的时候,盆和桶里都接了不少,再倒进大塑料桶里,然后再接着接。
两人一直忙活到快天黑,搜集了足足十大桶,每个大塑料桶都能装二十斤酒的那种大桶。
有些树的桦树汁已经流干了个屁的,把管子拔了,用泥土把洞一封,这树肯定会蔫巴几天。
不过只是取了一些树汁而已,蔫巴几天也就缓过来了。
两人开着越野车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唐河本来要回家的,但是杜立秋把他拉到了自己家里。
三丫披了衣服起来给他们热饭,还坐在旁边陪他们喝酒。
三丫没拿唐河当外人,穿的是线衣线裤,没错,大兴安岭这地方,哪怕是盛夏季节,到了晚上也是要穿线裤的。
甚至很多人,一年四季线裤就没离过身,夏天的晚上,不是凉,而是有点冷。
三丫的线衣线裤是米色的,也是新的,弹性正好的时候。
这种薄薄的棉线做成的线裤,十分贴身,能起到保暖的做作。
就是新的太贴身,像是穿着丝袜一样。
三丫就披了一件外套而已,往旁边一座,勾勒着身子,冷不丁地看一眼,就好像啥都没穿似的。
唐河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匆匆地吃了口饭,喝了半斤白酒,起身就走,生怕再整出点什么事儿来。
开车回家,林秀儿起身要给她热饭。
唐河说:“别忙了,睡吧,我在立秋家里吃过了。”
唐河说着,简单地洗了把脸,脱了衣服上炕,睡觉。
炕有点挤,外屋的炕还处于养护阶段,所以三人一老虎都挤在这铺小炕上。
唐河迷迷糊糊间,一只温润的脚探进了被子里。
唐河还以为是林秀儿,索性把这只温润的腿往怀里一抱,睡得更香了。
唐河照例是要睡到日上三杆才起来的。
这在农村,这个点了都不起来,那绝对是个让人说三道四的懒蛋子。
如果是唐河的话,噢,那就没事儿了。
唐河起来的时候,林秀儿和沈心怡已经把桦树汁过滤好了。
就是用纱布多叠上几层,然后绑在桶口往外倒,把一些渣子碎屑啥的全都挡了出去。
过滤出来的桦树汁,格外的清亮,微微带着一点花,散发着一股草木的清香味。
喝上一口,略带微甜,甘香清冽。
唐河又去不少人家,划拉了一些酒瓶子。
再把这些桦树汁分装到酒瓶子里,也不用扣盖放到大锅里头蒸。
一直蒸上四十分钟,开锅之后把滚烫的瓶装桦树汁拿出来,趁热把瓶盖一扣,再用细长的塑料薄膜用力地缠紧。
等到完全凉透了,再用蜡一封,就齐活了。
这个过程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
没错,土法的罐头最后防腐密封就是这么做的。
这样密封好的罐头,保质期少说三年起步,桦树汁也一样,只要不开封,好几年都不带坏的。
杜立秋、三丫还有潘红霞也过来帮忙,忙了一小天,才把这一百多瓶子桦树汁搞定用蜡封好了。
第二天,把这些桦树汁装车,拉到了镇邮局,邮局的人一看,好家伙,都是玻璃瓶子,这玩意儿可不太好邮啊,还沉,还占地方,它也贵呀,建议唐河换成塑料桶。
唐河赶紧摇头,好不容易整了点好玩意儿,用塑料桶装,会串味儿的,我还不如不送人了呢。
这要是换别人,整这么麻烦的东西,邮局这种国营铁饭碗单位的人,绝对不会给好脸。
换成是唐河,噢,那没问题了。
一帮人整了不少稻草往瓶子上缠,然后再分装打包,尽可能地避免运输途中的损耗。
唐河盘算着,长白山那边就不给邮了,人家那边也有。
之前的海货,还有从港城拿回来的鲍鱼,鱼翅啥的,都给邮过一份了,倒也不算少了人家的礼。
港城老郭家得给邮点,别管人家有没有钱,这就叫礼轻情谊重。
再说了,你就是再有钱,也未必喝得到我这大兴安岭纯正的桦树汁。
草原得邮一份,南方蒋厅长,还有老冯叔那都得邮,特别是李招弟那个小姑娘,必须单独有人家的一份,这是杜立秋一再叮嘱的。
大西北阿依古丽她们家得邮一份。
乌苏里江葛依克他们得给邮一份。
秦领老许兄弟那也得邮一份。
齐市那边更不能少了。
林林总总的,自己的熟人遍全国啊。
要不是国际包裹比较难走的话,老苏那边的老头子也得给邮一份的。
这么一盘算,好家伙,都有点不太够分了。
这一份一份的,邮费可不少花,健立宝都能买多少箱了。
还是那句话,礼轻,但是情谊重,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情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