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5章 男人的三大爱好
作品:《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之所以王安开车都不用倒车,那是因为王安家的院子非常大,别说是个小汽车了,哪怕是大解放进院子想出去的话,也是不用倒车的。
就这样,王安开着车直奔兴安乡走了过去,之所以不在屯里转悠,那是因为王安想低调点,太装逼了不太好。
路上,王大柱两口子和木雪晴还有沈薇四人就像4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的在这摸摸,又在那碰碰,嘴里还不断的发出感慨或者赞叹的声音。
只听刘桂兰满是兴奋的说道:
“这辈子我也没寻思能坐上这小汽车啊,哈哈哈.....还是我大儿子有尿,我大儿子真有尿,哈哈哈哈......”
虽然刘桂兰发出的是感叹和夸赞声,但王安却是有点羞愧或者说是惭愧了。
因为要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发展的话,刘桂兰是在10多年之后才坐上的小汽车,还是在王安仅有的那几次回家的时候,只做了那么几次。
该说不说,前世的王安,的确是太特么艹蛋了,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王大柱也说道:
“嗯呢呗,这小汽车坐着就是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大雨天搁外边跑也没事儿,对了,我怎么角着这车里热热乎乎的呢,刚才出来前儿我还特意把棉袄穿上了,这是穿多余了?”
王安笑呵呵的解释道:
“这车里有暖风,就是把发动机的热量整到车里边来了,完了车里就热乎了。”
王大柱边将棉袄的扣子解开边笑呵呵的说道:
“这个暖风好,这个暖风真好,呵呵呵呵....”
一共2里多地,路况也很不错,所以王安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到乡里了,转过头王安对王大柱两口子和沈薇说道:
“你们有啥想买的吗?没啥买的就回去了?”
没有回答王安的问题,刘桂兰就满是疑惑的问道:
“这咋这快?我咋角着刚上车就到地方了呢?”
沈薇接话道:
“嗯呢呗,我也角着老快了,还没角着咋回事儿呢,就到了。”
见这四个人都没听自己说的话,王安便又问道:
“爹,娘,沈姐,你们想买点啥不?”。
刘桂兰这才回应道:
“买啥呀?前儿个你又买了恁一大堆东西,咱家啥都不缺。”
沈薇也摇头说道:
“我夜个都买完了,我没啥买的。”
于是乎,王安找了个宽敞点的地方掉头,便又往回开去。
又是几分钟过去,王安就将车重新开进了自家的院子里,而黄鹂和黄忠姐弟俩,还在院子里翘首以盼。
很明显,这姐弟俩嘴上说着不用,其实就是一种违心的礼貌,而事实上,他俩对坐车这个事儿是相当期待的。
回到院子,众人纷纷下车,然后王大柱就上了副驾驶,黄鹂姐弟俩望着车门明显很激动,但王安一家人不发话,他俩还不敢主动上去。
这时,刘桂兰笑呵呵的对黄鹂姐弟俩说道:
“你俩快上车啊,干啥呢?这车坐着老好了,哈哈哈....”
黄鹂姐弟俩看了看木雪晴,只见木雪晴笑着催促道:
“快上车啊,愣着干啥?一会儿你大哥该开车了。”
姐弟俩没再说出拒绝的话,满脸兴奋的就爬上了车后座。
王安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车门没关,便对姐弟俩吩咐道:
“你俩把车门给我拽上啊,使点劲昂。”
姐弟俩慌忙答应一声,便一左一右的把车门拽上了。
王安边操控离合和档杆,边跟王大柱讲解道:
“这玩意儿跟咱家那四轮车差不多少,都是有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就是这玩意儿多了个同步器,所以前进挡又分快三挡和慢三挡。”
顿了一下,王安又说道:
“这玩意儿你甭管它,你就正常挂挡正常开就完事儿了......”
就这样,在王安的解说下,王大柱很快就明白了咋开这车,刚一到兴安乡,王大柱就迫不及待的对王安说道:
“把车熄火,我来开车,你上这边坐着来。”
说着话,王大柱就越过王安身前,伸手打开了正驾驶的门,把王安推下了车,而王大柱同志却是连车都没下,直接从副驾驶起身挪到了正驾驶。
王安无奈,只能从车前面绕到副驾驶门再上的车,没办法,谁让王安是儿子了。
王大柱坐在驾驶位上,一张老脸那叫一个兴奋加激动,挨个操控设备摸了一遍,这才拧动钥匙打火。
看着老爹紧张兮兮的样子,王安忍不住说道: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大四轮车,你就拿它当没装斗的四轮子整就完事儿了。”
王大柱没有理会王安的话,而是按照步骤将车启动,然后踩离合挂挡,松离合松刹车踩油门,紧接着,车就缓缓走了起来。
还别说,本就会开四轮车的王大柱,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操作自如了。
直到王大柱不再那么紧张了,这才叨叨咕咕的说道:
“还是这车好,这车真有劲儿。”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
“那肯定的,这车55马力呢,嗷嗷猛。”
王大柱没有搭理王安,整个人还沉浸在开车的快感之中。
刚一到屯子边,王大柱竟然没有往家开,而是一打方向盘,直奔杨树屯的方向走了过去。
王安明白,自己这老爹是开车没开过瘾。
跑到杨树屯又转悠了一圈过后,王大柱这才把车开回了家,从车上下来的时候,王大柱还满是恋恋不舍的表情。
有道是男人有三大爱好,第一是女人,第二是枪,而第三,就是车。
马力强劲,动力澎湃,能带你走遍天涯海角的车,绝对是所有老爷们儿的最爱。
所以王大柱能整出这个像是小孩子一样的表情,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天一大早,大喇叭里就喊道:
“咱们靠山屯的屯民注意了啊,从今天开始,咱们这公粮开始上交了啊,所有人将粮食准备好,今天就去乡里排队交粮,完了呢,我说一下今年的标准。”
停顿了一会儿,孙大福才继续说道:
“咱们这儿的标准是一口人2亩半水田,5亩旱田,水田一亩地130斤,旱田一亩地60斤,都听明白了吗?。”
孙大福喊完,又喊了一遍,这才把话筒关了。
:https://y。手机版: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