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功法陷阱,出门求法

作品:《杀死李白

    安静的庭院中,洁白如雪的李花在风中翩跹潇洒,香阵如云,沁人心脾。

    李白的上衣被他脱下缠在腰间,即便只是六七岁的小身板,筋骨和肌肉还没有完全长开,但在寂灭古经和妖尸血肉之力的滋养下,肩背腰身的肌肉已经有了些许隐含力感的曲线,而白皙的皮肤之下更是有诡异的黑红色光晕流转。

    此时的李白正在打一套拳,脚下踢罡踏斗,双臂开合浑圆,暗合阴阳之势,拳速虽缓,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韵味。正是其前世风靡各地中老年人群的“太极拳”,若非后世所谓的“广场舞术”异军突起,霸占去诸多广场公园,这太极拳说不定已成为彻底支配公共场所的“国术”。

    自从第一次偷偷进入罪妖之墓吞噬妖尸血肉能量,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而这一年里,在北落师门的带领下又偷偷进入了四五次,妖墓之中的二十余尊天地玄关境界的妖尸,已经被寂灭血泉吸收殆尽,原本不过数尺见方的血泉已经扩张成为一汪两丈方圆的黑红色血池,古老而寂灭的气息浓郁数倍。

    其中一小部分妖尸的血脉能量经过血池的提纯淬炼,已经发生变异,转化成为丝丝缕缕的寂灭能量,反馈融入了李白的躯体,从血脉和细胞层面改变着他的体魄。

    按照《大寂灭血海剑域魔神经》的记载,这样的锻体方式若一直走下去的话,将会修成所谓的“寂灭之体”。

    李白不知道这所谓的寂灭之体是否真如古经所说,修至大成便会拥有镇杀诸天神魔、历万劫而不灭的无上威能,他只知道这名头唬人的《大寂灭血海剑域魔神经》在自己之前还无人修炼过,这所谓的“寂灭之体”,自然是古经的一种设想,并未有人将其真正实现。

    但不论这寂灭之体是否真实存在,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沉积在肉体骨血最深处的那些诡异能量完全炼化吸收,真正转化为自己运用自如的力量。因此,每天打上个把时辰的太极拳,就是他琢磨出来的炼化气血能量的方式。

    红衣红裙又红唇的小姑娘坐在回廊的栏杆上,两只穿着红色福虎绣鞋的小脚惬意地摆荡,嗅着清甜花香,静静看着庭院中赤裸着上身挥洒汗水的小男孩,目中却有着一抹忧虑。

    “已经一年多了,一直忙于吞噬妖尸扩张血海,顺带着熬炼体魄之中的寂灭能量,打坐炼气的修行功课,却是完全荒废,境界停滞不前,靠着吞噬妖尸精血,已然难以再度扩张血泉,寂灭之体的修炼进度更是缓慢。”李白打完几套太极拳,缓缓收功而立,脸上也有一丝愁苦。

    “你准备怎么办?”坐在栏杆上的小姑娘轻声问道。

    就如同进入那罪妖之墓一样,关于炼气修行,她与李白也有着一个秘密。

    “《上清正阳诀》,唉!”李白轻轻叹了口气,稚嫩的小脸上多出一分滑稽的横秋老气。

    《上清正阳诀》,正是千多年前“上宗”赐予妖刑李家历代大刑妖修行的练气功法,能一路修炼到气海九重大圆满。然而这几年来,北落师门却是生生阻止李白继续修炼下去。

    “《上清正阳诀》修炼一身罡烈亢阳之气,这种先天灵气对于妖鬼之属,具有天然的慑服压迫,是那所谓的上宗专门为妖刑世家量身打造的炼气功法,然而,一身罡阳灵力换来的弊端却是:气海和窍穴尽数转变为极阳属性,再无阴阳调和、龙虎的变化和可能,修行之人终生止步于气海第九重,无望天地玄关。”小姑娘缓缓说道。

    北落师门来历神秘,这功法之上存在的问题,不管李家祖祖辈辈是否发现,她却在李白修炼出第一口丹田先天灵气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出不妥。

    然而,作为妖刑世家的下一代大刑妖,李白必须修炼这祖传的《上清正阳诀》,这是妖刑世家背后的上宗仙门千百年前就定下的”规矩“!因此,是否将这功法修炼下去,关乎着妖刑世家的使命传承,已然成为各家妖刑子弟接任大刑妖的一种资格。李白作为李氏独子,似乎,没得选择。

    李白走到廊下,沉默半晌,似乎下定了决心,缓缓说道:“气海九重,或许是寻常凡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境界,然而一日不入玄关,终生无望逍遥,永远丧失踏足那个浩瀚的修行世界的资格不说,更是只有百载寿元,百年之后,也要化作一抔黄土......我,绝不甘心!”

    既然穿越来到这个世界,老天爷给与了他如此精彩的选择,波澜壮阔的风景在眼前,那就一定要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去他娘的妖刑使命!”少年恨声骂道,心中对于那所谓的“上宗”凭空多出一分怨念。

    他们赐下的《上清正阳诀》实则是一道极其恶毒的枷锁,将那些妖刑世家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锁在了表面风光大义的家族责任和家族使命之下,禁足于一地一域,终身止步气海第九重,心甘情愿地成为那些“上宗”在人间除妖卫道的一把刀。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小落坐在栏杆上,摇晃着小脚丫突然笑着说道:“你现在才气海二重,丹田气海尚未定型定性,还有转圜的余地,大不了换一部炼气功法。”

    “换一种功法?”李白摇头苦笑,说道:“李家就这一部《上清正阳诀》,还是上宗赐下,哪里去寻其他的练气功法?”

    “你可曾听过灵修城?”小姑娘问道。

    “灵修城?”李白想了想,脑子里全然没有关于这三个字的任何信息。

    “灵修城是低阶修士聚集的地方,那里或者是城市,或者是村镇,或者只是一个定时开设的坊市,反正就是作为聚会交流的场所吧。”北落师门说道:“那里一般都会有很多低阶修士贩卖购买各种修炼资源,炼气吐纳的功法虽然珍贵,但应该也能购买到。”

    李白眼睛一亮,小脸上浮现出微笑,北落师门的话好似一颗救命稻草。

    他算是知道为何每次进入罪妖之墓,这小丫头都会收集那些天地玄关境界妖尸身上的材料,并不是她自己对这些鸡零狗碎看得上眼,而是早就打好算盘,把这些东西卖出,为李白换购一部合用的炼气功法。

    ......

    几日之后,李白在房中留下一纸书信,与北落师门沐着晨光,再一次偷偷溜出家门。

    涪江,发源于蜀地剑南道最北方的岷山山脉,蜿蜒流淌一万五千余里,横贯剑南道东部十六州四十二郡,为蜀地四条大川之一,于东南合江郡汇入嘉陵江,最终汇入十万里长龙江。

    下青莲山,穿青莲城,北落师门牵着李白已经来到了涪江江畔。

    此刻江天一色,浩然辽阔,更有渚清沙白,鸥鹭入云,远离了俗世城镇的喧嚣,这一条平凡无奇的江水竟流淌出一番别样的清丽壮美。

    两人来到这江边上,见不到一只舟楫,李白苦笑道:“这涪江沿岸方圆百十里就只有个凡人城池,青莲城,小落你说的那个灵修城到底在什么地方,我咋从来没听过呢?”

    小落看了李白一眼,只是浅浅一笑,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但是有人知道啊,看我的!”

    小姑娘伸出小手指往那江面上一指,嫣红的短剑便从裙摆下飞出,往江面上飞去,缓缓落下之后,将半截剑身浸在了水里。口中念念有词:“召妖聚鬼,众灵奉行,闻我敕言,速来听命!疾!”

    那半截剑身插在江水中的红色小剑突然释放出一圈圈暗淡的红色波纹,带着某种召唤和信息,向整个江面扩散开去。李白早就见怪不怪,不清楚这小丫头还有多少闻所未闻的本事,只是抱着手臂静静等待。

    大约两炷香的时间之后,远处平静流淌的江心突然涌出一股湍急濯白的水浪,如同自江底涌出的喷泉,一个黑点在那泉水浪花中浮现,朝着两人的方向靠近过来。

    “咦,有意思!”当李白看清那浪涛中的存在时,略微有些惊讶,对那即将来到岸边的小妖笑道:“难道是龟丞相么?”

    “回上仙,小老儿只是这涪江水域土生土长的小妖怪,可不是什么凡俗的丞相。”一头龟妖背着簸箕般大的玄黑龟甲,已经化形出来人类的腿脚和手臂,身上套着一件绿油油的员外服,拄着黄杨木拐杖,此刻正分开水波,小心翼翼地来到北落师门身前,碧绿的龟眼中满是敬畏和疑惑。

    “小的正在水府清修,不知上仙召唤小的前来,有何吩咐。”老龟在小姑娘面前毕恭毕敬,本就佝偻的身子一揖到底,异常恭谨地问道。

    李白笑着道:“也没啥事,就是问个路,你可知道灵修城怎么去?”

    小姑娘怕李白讲不明白,补充道:“就是你们这些低阶修士平时集会、贩售物品之处,你应该知道吧?”

    老龟有些疑惑,想了半晌说道:“小老儿没听过上仙口中的灵修城,但说道我们这些小修士集会交流货物的所在嘛,小的倒是知道几个去处。”

    “那就麻烦你带我去吧。”李白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识一下真正的修行世界的景象。

    “其他几个小去处,怕是入不了上仙的法眼,有一座丰都水城,距此五千三百余里,那里倒是修士众多,小老儿领着两位过去也还成,只是......”这老鬼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干笑了两声,显然是看着两个小娃娃会不会人情世故。

    李白虽说只有六七岁,但毕竟二世为人,如何不知道这老乌龟的意思,对北落师门笑道:“小落啊,给他点好处吧,这老乌龟是不拿钱不办事儿的主呢。”

    小落嘟着嘴皱了皱眉头,从秀囊中拿出一个小瓷瓶丢给那老龟,说道:“这是一头水族玄关境妖怪的骨髓之血,算是便宜你了。”

    老乌龟双眼陡然绽放出绿光,拐杖都被丢到一边,捧着小瓷瓶,其中无形散发出的来自血脉层面的诱惑让这老妖欣喜异常。对于妖族最底层的修者来说,不论是否成功化形,一些来自强大妖修的血脉对于他们永远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这老乌龟得到了好处,自然开口应承了下来,在江边变化出本体,乃是一只巨大的黑甲绿毛龟,李白两人坐在这老龟背甲上竟然一点都不显拥挤。老龟在这涪江水系中修炼数百年,周边数千里的风土人情自是熟稔,口中吐出一颗避水珠,便载着二人缓缓沉入了江心。

    一路上李白表现出了巨大的兴奋和好奇,时不时将手伸出避水珠庇护的空间之外,偶尔戏弄游荡过来的鱼虾螃蟹,喜不自胜。偶尔有长相怪异的水族生物游荡过来,便被他一把捞在手里,捉到眼前仔细观察。

    除去这些人畜无害的野生游鱼虾蟹,水道深处更有一些丑陋狰狞叫不出名字的水怪恶兽,眼眸冒着嗜血的红光游弋而来,但当看到龟背上那道娇小可爱的红衣身影,便如同见到天敌一般,远远遁去。李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目光闪烁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