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作品:《[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第85章

    085

    这一夜仿佛过得格外漫长,贾滟觉得自己在林如海的怀里化成了一滩水,任他掬弄。

    她难耐时,也会跟他撒娇,各种称呼都喊遍了,可大概男人的体力大多会比女人更胜一筹,他将人搂起来,让她坐在他的身上,语气十分不正经地笑道:“你方才还催着让我睡。”

    贾滟被他笑得羞恼,在他的唇上用力咬了一口。

    林如海吃痛,闷哼了一声。

    淡淡的血腥味在口腔泛开,他擡手用拇指沾了自己唇上的血抹在贾滟的唇上,“怎么又咬人了呢?”

    贾滟神情无辜地望着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因为没想到老爷体力这么好。”

    林如海扶着她的腰,笑道:“老爷体力不好,怕是你要哭。”

    这么娇气,又这么贪欢。

    热情起来的时候,让他腰眼都麻了。

    可是自己快乐了满足了,又开始犯懒,将出力的活都丢给他,他体力不好怎么行?

    他向她索吻,却被她避开。

    又开始撒娇。

    “……我真的好累,膝盖疼,腰疼。”

    林如海将她避开的脸托回来,跟她轻轻接吻。

    “乖,等会儿就让你睡。”

    ……

    …………

    林如海还是满足贾滟,将为香菱寻亲的事情交给了贾雨村。

    贾滟和林如海虽然暂时客居荣国府,正月的时候,因为林如海才回京都,人情往来很多,在荣国府多有不便,他们还是带着两个玉儿回了林家的宅子。

    宅子还没动工,贾滟考虑到过年的事情,早早就让人把中路的院落收拾好,她和林如海住正房,两个玉儿分别住在东、西厢房。

    贾滟在元宵节这天,正式被封为正三品诰命夫人。

    也是在这一天,贾元春被当今圣人加封为贤德妃。

    双喜临门,荣国府众人开心热闹得不像话,贾母让人从库房领了五百两碎银子,散给穷困人家。

    正月热热闹闹地过完,到了二月二,龙擡头,林家的宅子正式动工改造,贾滟和林如海带着两个玉儿到了荣国府。

    出了正月,就迎来了林黛玉八岁的生辰。

    荣国府的长辈都送了生辰礼物给她,贾母还亲自在荣庆堂里摆了几围桌给她庆祝,因为贾赦去年才去世,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请唱戏之类的,但林黛玉的生辰过得温馨热闹。

    不止荣国府的长辈和一起玩耍的兄弟姐妹给她送了生辰礼物,卜氏和贾芸,宁国府的尤氏和秦可卿,陆清洛和窦晴川这些人,都送了礼物来。

    晚上林黛玉回到不羡园的时候,屋里一屋子的礼物。

    她和林绛玉两人在西书房里拆礼物。

    贾滟和林如海过去看他们,林黛玉已经拆累了,歪在书房窗边的榻上休息,手里拿着一个蜜蜡雕成的貔貅在玩。

    林绛玉还在兴致勃勃地帮姐姐拆礼物。

    见了林如海和贾滟,林绛玉擡头,露出两排乳牙,“父亲,太太,你们看!姐姐收了好多礼物!”

    林黛玉见父母进来,也起身见过父母。

    贾滟牵着她的手一起坐在榻上,笑着问道:“累了?”

    林黛玉轻轻点头,“只是有一点累了,歇一下就好。”

    林黛玉平时午间都要稍作休息,今天她生辰,府里的兄弟姐妹们都来陪她过生辰,史候府的史湘云也来了,小辈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有着说不完的话和怎么玩都不会腻的游戏,林黛玉平时也爱跟大家一起热闹,只是时间长了,心里就有些烦。

    今天大家都是为她来庆祝生辰的,她也不忍辜负大家的好意,一直跟姐姐妹妹们一处玩耍,到晚上在花厅吃过晚饭后,才跟着父母回了不羡园。

    贾滟伸手帮她摆弄了一下发髻上的珠花,柔声问道:“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呢?”

    “是蜜蜡雕的貔貅!裴哥哥做的!”

    拆礼物拆得不亦乐乎的林绛玉耳尖得很,听见贾滟的话,十分积极地抢答。

    林黛玉瞅了他一眼,模样娇俏,“就你知道。”

    林绛玉“嘿嘿”地笑了一声,继续帮姐姐拆礼物。

    贾滟的目光落在林黛玉手里把玩的蜜蜡貔貅上,看上去胖乎乎的。

    蜜蜡常见,但是这么大的蜜蜡却少见。

    窦晴川是给她的宝贝儿子收藏了多少稀罕玩意儿?

    这么多礼物,就拿了裴辙送的蜜蜡貔貅在玩。

    “这么喜欢吗?”贾滟笑着问林黛玉。

    林黛玉食指和拇指捏着貔貅举起来,模样有些小嫌弃,“还行,不是特别喜欢。”

    贾滟:???

    林黛玉又说:“不是说老太爷让他用心读书,少些外骛么?怎么还得空雕着蜜蜡貔貅呢?”

    “给姐姐准备生辰礼物,怎么能算是外骛呢?”

    林绛玉听到太太和姐姐谈论裴辙,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那么长,干脆礼物也不拆了,站起来十分正色地说道:“人不能天天就顾着读书,否则容易变成呆子。”

    贾滟忍俊不禁,很想笑。

    一直没说话的林如海挑了挑剑眉,坐在旁边书桌的椅子上,向林绛玉招手,“过来。”

    林绛玉眨巴着那双黑亮的眼睛,走过去。

    林如海笑着问道:“谁说天天顾着读书,容易变成呆子的?”

    “詹子亮说的。”林绛玉的小身板靠着父亲,神色天真烂漫,“他教我下围棋,说人不能光顾着读书,否则天天之乎者也的,会变成呆子。他夸我如今虽然还不读书,但围棋下得很好,比会读书的人好一百倍都不止。”

    詹子亮是贾政府里的卿客,林家大宅的图纸便是他画的。

    此人颇有才干,又善谋略,贾政平时很多事情都会请教他。

    林如海听詹子亮夸过林绛玉,但好像没林绛玉说的这么夸张。

    林如海还想说什么,林绛玉却歪着脑袋看他。

    林如海:“为何这么看父亲?”

    林绛玉:“大家都给姐姐送了生辰礼物,父亲和太太的呢?”

    林如海没忍住笑意,“你管得宽帮姐姐拆礼物也算了,如今还管起父亲和太太来?”

    “可是外祖母、舅舅舅妈、凤姐姐、链二哥、陆姑姑……”林绛玉神色认真地掰着手指一个个数,“他们都给姐姐送了生辰礼物,我也给姐姐送了一串好漂亮的红玛瑙珠子,难道不能知道父亲和太太为姐姐准备了什么生辰礼物吗?”

    ……小鬼精灵,话术一套套的。

    贾滟搂着林黛玉一起在榻上笑。

    林如海也是笑容满面,他伸手拍了拍林绛玉的脑袋,看向贾滟。

    贾滟朝外面喊了一声,“夏堇,拿进来吧。”

    夏堇拿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子进来,盒子很小,比巴掌略宽,紫檀木盒子雕了好看的花纹,还配了一把黄金锁。

    贾滟将紫檀木盒子拿过来,跟林黛玉说:“打开看看。”

    紫檀木长在南方,生长极慢,市面上的紫檀木制品十分珍稀。

    贾滟这么隆重其事地给她一个紫檀木盒子,想来里面的东西价值不菲。

    林黛玉擡头,清亮的眼睛望向贾滟。

    贾滟杏眼含笑,“这是我跟你父亲给你准备的生辰礼物。本想大早就给你的,但是松月今晨还没来得及将东西带回来。”

    林黛玉将紫檀木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两张地契。

    她的神情有些错愕,因为那是在京都郊外的庄子。

    林黛玉知道贾滟一直想置办几个庄子。

    去年在扬州去过陶然山庄之后,贾滟有时与她闲聊,也会说到家里如今金银古玩之类的东西很多,金银古玩在盛世时自然是财富,若是遇上动乱,粮食稀缺,还是得有几个庄子才好。

    林如海说:“这是年前你太太让我去办的事情,正月里事多,本来以为来不及的。好在昨日松月说已经办妥了,松月今日大早便赶着去将地契带回来。”

    “你的父亲让人去置办的庄子大概有四五个,如今办妥两个,我与你父亲打算直接留给你。只是你如今尚未及笄,太太暂时会帮你管着。玉儿若是有兴趣,也可以自己试着管这两个庄子。”

    这些庄子如果管得好,能旱涝保收,每年都是一笔大的收入。

    农业社会,皇帝有亲耕礼,皇后有亲蚕礼,给林黛玉置办几个庄子,她要是感兴趣自己管理,偶尔也去小住几天也挺好。

    林黛玉第一次在生辰的时候收到一份这么贵重的礼物,都有些惊呆了。

    置办一个庄子得花……多少银子?

    林黛玉虽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但也知道那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这时贾滟又说:“虽然如今是太太帮你管着,但庄子每年收支后的结余,都会记在玉儿的册子上。”

    林黛玉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怔怔地看着贾滟。

    贾滟向她笑得温柔,逗她,“怎么不说话,开心坏了?”

    林绛玉听说林黛玉得了两个庄子,问父亲:“姐姐的庄子,是像裴哥哥家的庄子那般,有山有水有小溪吗?”

    林如海趁机给林绛玉布置任务,“除了山水小溪之外,应该还有旁的东西。你不是常去舅舅的外书房与卿客们聊天么?百里山不仅会园林布景,还很会种花种菜。太太与我说,她如今种花这么厉害,都是你去问百里山的。你若是得空,不妨帮你姐姐请教一下百里山,庄子里该怎么种东西,才能旱涝保收。”

    “好。”林绛玉点头,对姐姐的庄子该种什么东西表示出十分的重视,小脸神色很凝重,语气很认真,“不仅要问百里山,还要去问问裴哥哥。百里山虽然懂怎么种花种草,可他又没庄子,也没管过庄子。裴哥哥家里那么多庄子呢,他还自己下过田里插秧,肯定也懂这些事情。”

    林如海:???

    这小家伙怎么十句有八句不离裴五家的小子?

    林如海看向贾滟。

    贾滟忍着笑意,默默移开视线,柔声跟林绛玉说:“绛儿说的极是,便是裴哥哥不懂,你还能请教裴五婶,裴五婶对这些事情,可在行了。”

    江南窦家,都是上百年的大家族了。

    庄子商铺不知几许,窦晴川的陪嫁里就有几个田庄,她对田庄的感情很深,对田庄的管理也很有心得。

    贾滟和林如海在西书房看过两个玉儿,叮嘱他们拆完礼物早些安歇,两人就回了正房。

    林如海在跟贾滟说置办田庄和商铺的事情。

    “……还有三个庄子还在谈,大概下个月能处理好。至于商铺,你不是已经要在西街开锦绣坊了么?绣坊有了,还想要怎样的商铺?”

    贾滟坐在炕上,身后靠着大迎枕,“还没想好,若是有好地方的铺面要转让,可以先盘下来,日后租给旁人收租也好。”

    钱哪有嫌多的呢?

    而且人还是得未雨绸缪。

    贾滟想到林如海如今回了京都,身边的人都在明面上,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暗中处理的,也很棘手。

    朝堂之上,从来都是阳谋阴谋一起来的。

    贾滟问林如海:“老爷,你有没有想过培养一些人在暗处?”

    林如海看向贾滟的目光有些意外,他坐在贾滟身旁,拿来一个引枕跟她一起靠着,“怎么这样问?”

    贾滟心想当然是以前各种剧没少看,但凡是干大事的人,手里的力量都不止一支的。

    明处有,暗处自然也是有多。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贾滟思索了下,神色认真,“老爷如今回了京都,任职的地方又是在吏部,日后想来会有很多事情。你身边的人有多少,看重的是那些人,大概早就被人打听清楚了。以后如果想悄悄摸哪些人的底,或是追查一些事情,还是得用在暗处的人。”

    贾滟是想既然陆清洛和邬书君到了京都,邬书君倒是个可用之人。

    说起来,邬书君和陆清洛的亲事,其实还是林如海促成的。

    贾滟的脑海灵光一闪,蓦地转头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迎着她惊讶的目光,眉目浸染在淡淡的笑意中,“想到了什么?说来给我听听。”

    贾滟想了想,试探着问道:“老爷帮着置办好几个庄子,也安排了不少管事的人住进去吧?”

    林如海轻声笑了起来,长臂一伸,将贾滟搂到了自己身边,“我家夫人好生聪明,我还没说一字一句,你便已猜到了。”

    贾滟侧首,横了他一眼,“为什么不与我说?”

    “我不说,你不也能猜到吗?”林如海伸手托着她的下巴,在她的红唇上亲了亲,亲完之后,也不离开,与她厮磨着。

    “……外头的事情,本是不该让你烦心的。但你既然想到了,让你知道也无妨。”

    林如海倒是不介意跟贾滟说这些事情,他含着笑意的声音放轻了,与贾滟说道:“邬书君贵在懂变通,他在京都帮你和清洛经营锦绣坊,结交一些商界朋友,打听消息是可以的。除了他之外,裴五在扬州时便推荐了几个会谋划的管事给我,年龄不一,有能独当一面的大管事,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管事。等庄子都置办好了,这些人也会各就各位。”

    贾滟听林如海那么一说,顿时有些郁闷。

    敢情她刚才还在林如海跟前班门弄斧呢?

    林如海看着她有些郁卒的表情,忍不住在她的唇上偷香,“不高兴了?”

    贾滟侧过脸,“没有。”

    口是心非。

    林如海将她的脸掰回来,双手捧着,他微微低头,两人的鼻尖已经相触。

    “你能考虑到这些,我很高兴。”

    男人狭长的黑眸里闪着笑意,声音温柔,“这些事情,向来是我自己琢磨的。如今有你懂我,愿意为我考虑这些事情,我感到既意外又惊喜。”

    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锦绣坊、置办庄子和商铺的事情。

    如果贾滟不是女子,绝对是个可造之材。

    当然,即使她是女子,依然不掩光芒。

    林如海清俊的脸上带着笑容,温声哄她:“那些人安排在庄子里,都供你差遣的,高兴吗?”

    “供我差遣,他们不还都是听你的吗?”

    “怎么都是听我的呢?他们待你如待我,你们若敢对你不敬,我将他们都赶走。”

    贾滟愣住,神色有些错愕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看着她错愕的模样,清俊的脸上露出笑意来,低沉的声音温柔好听,“人这一生,总得要有人信任,能将后背交给她的,对吧?”

    如果夫妻之间,尚且猜疑,那就没意思了。

    贾滟刚到扬州时,林如海以为她心中并不情愿嫁给他时,他所选择的也是尊重和信任。

    如今他自认在贾滟心中的分量不轻,她在他面前也从不故弄玄虚,林如海觉得没什么不能信任贾滟的。

    林黛玉生辰那天,父母为她置办了两个庄子的事情,很快在荣国府传开。

    “……林姑姑和林姑父,给林妹妹置了两个庄子,绛儿说了,庄子里很多好玩的东西,本来过完年就能春耕,他想央求林姑姑带着咱们一起去庄子玩耍,可是林姑姑说了,京都的春天不比江南暖和,还是等到初夏的时候再去比较好。”

    贾宝玉在荣庆堂里兴致勃勃地跟几个姐妹们说林妹妹的庄子,几个小家伙每年的生辰家里人也会为他们庆祝,长辈平辈都给他们送礼物,屋子里的奴才也会向他们磕头祝贺,可是谁都没像林黛玉那样竟然在生辰的那天收到两个庄子。

    一个庄子上千亩,简直太令人羡慕了!

    惜春年龄还小,对这些事情没什么概念。宁国府也有八九个庄子,只是不在京都郊外,离京都比较远。

    宁国府有庄子,荣国府自然也有。

    只是荣国府的姑娘出嫁时,没哪个姑娘的陪嫁里会有庄子的。

    毕竟,宁、荣两府的主要收入是依靠这些庄子,少一个,便是少了一大笔开支。

    就算是贾母那么疼爱的贾敏,嫁给林如海的时候,也没有庄子陪嫁。

    今天家塾放假,贾兰和贾环都没去家塾上学。

    贾兰平时跟林绛玉玩,平时听林绛玉说去年他在扬州陶然山庄小住时的经历,都羡慕坏了。

    这时听贾宝玉说初夏的时候可以去林黛玉的庄子玩,十分向往,问贾宝玉:“宝叔,我们都能去吗?”

    “当然能!林姑姑说了,欢迎大伙儿去玩。”

    贾兰神色开怀,可随即又蔫巴了,“……母亲肯定不让我去。”

    李纨平时对贾兰的功课捉得很紧,除了读书写字,还要他练习射骑,贾兰平时很少玩乐的时间。

    贾宝玉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不让去的?若是姐姐妹妹们都去了林妹妹的庄子,老太太和太太肯定会让大嫂子跟着去,她都去了,怎么会不让你去呢?”

    贾兰目光幽幽地看了贾宝玉一眼,没吭声。

    小孩们在次间叽叽喳喳的,贾母想装没听见都难,她看向贾滟,问道:“初夏时,你要带两个玉儿去庄子住?”

    “去年春天,他们在扬州时去了裴五太太的庄子小住,开心得不得了。”

    贾滟脸上带着浅笑,温声细语地跟贾母说道:“绛儿一直都想再去庄子里玩,如今玉儿刚好得了两个庄子,若是到时他功课不紧,就带他们去。凤妹妹生产的日子是这个月末或是下月初,到初夏时,她也出月子了,身体应该恢复得差不多,府里的庶务都可以尽数交还给凤妹妹打理。”

    只要王熙凤身体恢复了,贾滟觉得自己帮荣国府管庶务的这件事情,就能功成身退了。

    反正贾府官中的收支如何,她也摸得差不多了。

    贾母对贾滟要带两个玉儿去庄子倒是没什么反对的,她甚至还说:“若是可以,我这把老骨头也想外头散散闷。整天都待在府里,不是听戏就是看花,腻歪得很。”

    贾滟一听,乐了,说道:“若是老太太想去,自然是可以的。到时给您找几个差不都年龄的伴儿在庄子里,陪您聊天解闷!”

    只是在盘算着去林黛玉的庄子前,贾母还有一件大事要办。

    “老太太,下个月是平南王太妃的生辰。”

    贾母正为此事发愁,平南王太妃八十大寿,贾母肯定要去祝寿。

    这些国公夫人和太妃、王妃们之间的应酬很讲究,送礼也很讲究。活到这岁数了,什么珍稀的玩意儿没见过,贵在灵巧精美又能讨老寿星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