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作品:《[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第81章
081
林如海回京的那天,是京都小年的前一天。
当天贾母在荣国府设了家宴,翌日又在荣庆堂的敞厅里过了小年。
过了小年,林如海进宫去见圣人,回到不羡园后跟贾滟说为她请封诰命夫人的事情。
为贾滟请封诰命夫人的事情,原本应该是在贾滟嫁给林如海之后就要办的,只是那时从扬州递折子到京都,路途较远,递了折子之后朝廷审议,又要经过翰林院和内阁审核诸多流程,跟贾滟商量过后,觉得还是等他们回京都之后再请封。
贾滟对这些诰命夫人册封其实没什么要紧的,想到逢年过节宫里安排什么活动和庆祝仪式的时候,诰命夫人都要按品大妆进宫……顿时觉得封了诰命夫人虽然荣耀,可也累死人不偿命。
要是林如海不回京都,请封了诰命夫人也没什么大用处。
林如海去扬州任巡盐御史的时候,是带着原先从三品的兰台寺大夫级别去上任的,如今荣升吏部尚书,是正三品。
官员升职,妻子的诰命品级也是要跟着丈夫的级别升。
即使贾滟刚嫁给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向朝廷为她申请了册封诰命夫人,如今他升职了,还是要向朝廷递折子请封贾滟诰命夫人的级别。
回京都这半年来,虽然贾滟没有被册封诰命夫人,但在外应酬的时候,旁人都按照惯例称呼她为夫人。
背靠荣国府,又是当今圣人信任的林如海的妻子,没有诰命夫人的称号,也没有谁会看轻她。
再者,京都贵夫人的圈子里,就没有笨的。
林如海已经到扬州任巡盐御史好几年了,今年春天回京述职后,便将妻儿送回京都,那么他将要从扬州调回京都,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林如海进宫之后,圣人体恤他一路舟车劳顿,给他放了两天假。
距离过年还有几天,林如海和贾滟便带着两个玉儿和贾滟回了林家在京都的宅子。
他看过贾政的门客詹子亮和山子野给画的图纸,觉得有些地方还是要改一改。
要回林家的宅子,两个玉儿表现得十分雀跃。毕竟,那是以后他们自己的家。
林家的宅子不比宁、荣两府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都,占地面积也并不小。宅子是林如海的祖上传下来的,分为府第和花园两部分,布局跟宁国府有点相似,府第的部门从东向西分了三路,中路是正院,西路是宗祠,东路也是居住用的院落。
贾敏嫁给林如海的时候,中路的正院用心修葺过,但是东路那边的院落是闲置的,北边的花园倒也种了贾敏喜欢的芍药和牡丹,只是如今久不住人,留在京都的几个老仆人也疏于照料。
贾滟和松月回京都的时候,也见过守宅子的仆人。
很多仆人趁着主人不在,偷偷将宅子透租给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林府的几个老仆人将宅子守得好好的,不住人的房屋虽然透着霉味,也不能对他们强求太多。
贾滟打算让两个玉儿在东路的院落选自己的住处。
林黛玉选了个带小花园和人工湖的院落,跟贾滟说:“也不用种什么特别的花草,修几条别致的青石板小路,旁边种上芭蕉和竹子,湖里种上睡莲,再养一些锦鲤和水鸟在里面就很好。”
贾滟笑着建议,“只得芭蕉和竹子有点太单调了,不如再种一些花草。春夏秋冬四时花草都种一些,一年四季花开不败,也显得有生气些。”
贾滟想了想,指向院子的大门,说道:“那块地方,给玉儿种一面蔷薇花墙,好不好?”
蔷薇花开,那面花墙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林黛玉笑着点头,说:“那听太太的。”
林绛玉听太太和姐姐在商量院子怎么布置,连忙问贾滟,“太太,那我呢?我想和姐姐住一个院子里,可以吗?”
就像在不羡园一样,姐姐住西厢房,他住东厢房,想和姐姐一起读书练字或是玩耍了,就在西书房里,太太也能一起陪着。
小家伙的憧憬很美好,可林如海却笑道:“不可以。等我们搬回来的时候,你便不能像如今这样随便跟姐姐睡一个屋子了。那时你还要入宫读书,若是跟姐姐住一起,天天早起入宫,会闹得你姐姐不得安宁。”
入宫读书?
贾滟狐疑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迎着贾滟的视线,徐声说道:“昨日进宫见圣人的时候,圣人在闲话家常时,说打算等明年开春后,让朝廷三品及以上官员的嫡子去崇贤馆陪太子、皇子们一起读书。”
历朝历代,皇帝都有让高官的嫡子进宫与皇子们一起读书的做法,倒是没什么稀奇。
令人贾滟觉得稀奇的是——
“圣人也会跟人闲话家常吗?”
林如海脸上不自觉染上笑意,问道:“圣人也是人,如今已经年过不惑,怎么不会跟人闲话家常?”
事实上,人的年龄越大,越喜欢跟身边人拉扯家常。
圣人即位至今,将近二十年。这么多年了,都还没有摆脱老圣人的影响,不可谓不憋屈。
大概是有感于当年他在崇贤馆读书时结交的一群能臣相助,他已经为年方十岁的太子铺路。
贾滟眨眼,说道:“我以为圣人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
林如海啼笑皆非。
贾滟想起不早前贾母还想让贾敬带林绛玉读书的事情,跟林如海说:“如今敬大哥哥回了东府,横竖也是闲着,便想着教族里的孩子读书。老太太原先还想着让敬大哥哥带绛儿和宝玉读书呢。”
贾敬中了进士却一心想要修仙问道,带出的学生也像他那样终日只想着找仙人挖仙草这种事情就不太好。
林如海说得含蓄,“敬大哥哥的学问是顶好的,但未必是个好老师。”
贾滟忍不住笑起来。
她今天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裙子,外面罩着翠绿色的夹袄,耳垂带着珍珠耳坠,发饰也跟耳坠配了一套,都是珍珠发饰。珍珠光泽温润,衬得她明艳无俦。
林如海看着她的笑颜,心中微动。
两人带着两个玉儿去了隔壁的院落,这个院落跟林黛玉选的院落面积差不多大,只是少了人工湖,林绛玉想像在扬州的闲云阁一样,要假山,要小桥流水。
林如海闻言,笑道:“这也没什么难的,让人挖一条小溪,从你姐姐那边的湖引水过来,到时再造些假山,小桥流水,倒也别致。”
林绛玉听到父亲允诺,弯着大眼睛冲林黛玉笑。
林黛玉看他那小样儿,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
两个玉儿的住处都定了下来,贾滟和林如海还要去中路的院落和北边的花园看看,于是让婆子丫鬟陪着两个玉儿到处玩耍散闷。
中路的院落没什么好改动的,从大门到仪门是一进院落,是外宅,仪门到内三门,内三门到正堂这两进院落是内宅,这是林如海要住的地方,风格雅致些,也不用折腾多少花样。
贾滟站在庑廊上,看着庭院,跟林如海说:“倒是可以在庭院里种两颗银杏树,金秋时节,银杏叶落,一地金黄也挺好看。”
林如海对此没什么意见,“这些小事你说了算。”
他带贾滟到了北边的花园,花园占地大概有十来亩。
林如海跟她沿着爬山廊道走向花园中的小亭子,“在不羡园的庭院养了不少菊花,除了菊花,还有茶花、牡丹之类的,听下人说那都是你平日闲暇时种下的,从前在扬州怎么不见你摆弄这些花花草草?”
贾滟忍不住笑,说道:“在扬州时,两个玉儿还年幼,尤其是绛儿,不太离得开人。到了京都,他们年龄大了一些,又有年龄相仿的姐妹和兄弟们一块儿玩,便不太需要我陪着。”
其实贾滟从前并没有莳花弄草的习惯,刚到扬州的时候,忙着和两个玉儿培养感情,自然不会想着摆弄这些花草。到了京都之后,两个玉儿确实也比较独立,有自己的玩伴,贾滟还没帮着管家时,闲着没事就开始摆弄花草。后来帮着管家,总有很多繁琐的事情弄得心烦,每逢那种时候,她去摆弄一下花草,发现竟能让她的内心变得平静。
慢慢地,她也就乐在其中了。
“有些事情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自己也挺有天赋。今年南王太妃办了个菊展,很多诰命夫人和贵夫人都拿了菊花去参加,老太太喜欢墨菊,刚好我种了几盆,便搬了两盆去给老太太,老太太让人将墨菊搬去南王太妃的菊展,竟得了头筹。”
说起这些事情,贾滟就感到高兴,眼角眉梢都流淌着笑意。
她有些得意,偏头跟林如海说道:“可见我在莳花弄草方面,也是很有天分的!”
林如海忍不住笑了起来,顺着她的话说道:“既然夫人这么有天分,那在花园里给你整个花房怎样?”
说着,伸手指向前方半月形拱门的那块空地,说道:“还有那个地方,可以搭个花架。我昨个儿听你跟夏堇说紫藤花开的时候,一串串紫色的花垂下来,那才美。等开春的时候,那里种上紫藤花,花架连着墙,紫藤花也能爬着墙上去。再过几年,每逢春天,那面墙就是紫藤花墙了。”
男人清俊的脸上带着笑意,看向贾滟的眼里是他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温柔和宠溺。
贾滟凝神望着他,心里慢慢地泛出一丝甜意来。
——林如海在讨好她。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贾滟转过身去,看着花园里的景色,笑而不语。
一行人从林府的宅子回荣国府,临走前,贾滟和林如海还去了东路那边的祠堂。
过年的时候,荣国府需要祭祖。
林府也要祭祖。
余管家如今带着从扬州回来的仆妇们在宅子里头打点,主要是将东路那边的祠堂打扫干净,将林家祖先的影像挂好,等林如海和贾滟在过年的时候回来祭拜。
贾滟和林如海回到不羡园,荣庆堂的琥珀就过来传话,说史候府家的史大姑娘过来了。
两个玉儿一听说史湘云来了,连不羡园的正房都没进,直接带着一群婆子丫鬟呼啦啦地去了荣庆堂。
林如海站在庑廊下看着两个孩子带着一串尾巴离开的背影,不由得挑了挑眉。
贾滟站在他身旁,笑着说:“史候府的云姑娘,性情天真烂漫又有诗才,玉儿挺喜欢她的。”
林如海闻言,神情欣慰地点了点头,“难得玉儿遇上喜欢的玩伴儿。”
贾滟又说:“不仅是云姑娘,还有二哥哥的女儿探春丫头,平日里和玉儿也玩得很好。”
林如海听了,清俊的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随即问道:“那你呢?”
贾滟有些狐疑地看向他。
林如海双手背负在后,他看着铺满了阳光的庭院,徐声说道:“玉儿和绛儿都有相处得不错,玩得挺好的小伙伴。你呢?你在荣国府里头,可有什么人与你特别投缘?”
“我与什么人特别投缘很重要吗?”贾滟笑道,但还是跟林如海家长里短地说着这些事,“我还没管家的时候,是琏儿媳妇凤妹妹管家的。我与她年龄相仿,平日里倒是经常在一处说话。”
林如海微微颔首。
年关已至,如今是深冬。虽然阳光普照,可风吹来,还是夹着十分寒意。
林如海跟贾滟回了正房。
贾滟跟林如海说:“先前老爷一直在扬州,回到京都后,也忙着应酬之事。我有件事情想跟老爷商量。”
林如海:“什么事?”
贾滟笑着说:“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如今老爷回来,我们家宅子还有从扬州带回来的东西,很多要重新登记造册。还有玉儿和绛儿,他们如今日渐长大,有些事情也得为他们想在前面。我听余管家说,公爹在世时,其实家里置办了一些庄子商铺,后来因着公爹仙逝,老爷要扶公爹的灵柩回苏州,还要守孝读书,不知归期何时,便将京都的田庄商铺都变卖了。老爷如今既然已经回京都,何不重新置办一些庄子?”
古时女孩子的陪嫁其实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准备的,林黛玉从出生到现在,贾敏已经为她准备了不少东西,林家的库房里金银珠宝,古玩字画,都应有尽有。但贾滟觉得还是要为林黛玉置办几个田庄,就像窦晴川的娘家为她置办的田庄一样。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总有坐食山空的时候,可天生天养的田庄经营得当,是取之不尽的。乱世之时,身外物都不值一提,可是田庄却有可能成为庇护的场所。
贾滟本以为林如海听见她这么说,会欣然同意的。
谁知他却墨眉微挑,随手拿来一个大迎枕靠着,玩味儿问道:“怎么只置办田庄?商铺呢?商铺不置办吗?”
贾滟忍不住多看了林如海两眼,很怀疑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林如海迎着她的目光,伸手摸了摸脸,“你这样看我,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贾滟摇头。
林如海一双黑眸落在她身上,然后向她伸手,“过来。”
贾滟走过去,才靠近,就被他揽住了腰肢,往炕上带。
贾滟被他带上炕,顺势窝进他怀里,一边汲取他的体温,一边想事情。
林如海刚回来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陆清洛绣的荷包,她那时候跟林如海说了陆清洛到京都的事情,还跟林如海说陆清洛是来投奔她的。
陆清洛上京,对陆家人来说,并不是小事。
如果在陆清洛回了苏州之后,她的父兄还跟林如海保持联系……那林如海很有可能是知道陆清洛因什么上京的。
贾滟趴在林如海的怀里,思考片刻,忽然问道:“老爷,你认识邬书君吗?”
“认识。”林如海抱着贾滟,声音透着慵懒,“那是清洛父兄都看重的大掌柜,陆家的绣坊能东山再起,他功不可没。”
贾滟默了默,又问:“那你知道他也上京了吗?”
林如海空着的那只手擡起,顺着贾滟的额头滑过侧颊,然后在她的下巴住停下,他将贾滟的脸擡起来,眼底凝着笑意,“嗯,知道。”
贾滟顿时瞪大了眼睛。
她的杏眼漂亮极了,睫毛既长又翘,瞪大眼睛时,眼角处的睫毛根根分明地翘着,显得眼睛很大。
少见她这么惊讶的模样。
林如海被逗得想笑,但怕她恼羞成怒,只得忍着,可是眼底里浓浓的笑意却藏不住。
贾滟微张着嘴巴,片刻之后,眨了眨眼。
她微微偏着头,杏眼瞅着林如海,试探性地问道:“这么说……老爷早就知道清洛上京来找我的事情?”
“她上京来找你,难道是什么秘密吗?”
林如海感觉啼笑皆非,提醒自己的小妻子,“夫人,清洛曾经是我们屋里的人。她回苏州与父兄一起生活得好好的,忽然说要到京都找从前她服侍过的太太。她的父兄出于关心她的本意,派人来问我可知此事,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贾滟却说:“清洛回苏州的时候,跟我说从此不想再与你相见,也不想跟你有任何瓜葛。我以为她的父兄与她一样,不想与老爷有任何瓜葛呢。”
林如海:“……倒是没想到清洛如此痛恨我。”
贾滟不跟林如海说这个,她问林如海:“你既然知道清洛上京来找我,便该知道我想做什么。你不反对吗?”
横在贾滟腰肢的那只臂膀松开了,林如海双手枕在脑后,问贾滟:“反对什么?你要和清洛一起办绣坊的事情吗?”
贾滟飞快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不止和清洛一起,还有凤妹妹。”
林如海失笑,慢悠悠地问贾滟,“若是我反对,你打算怎么办?”
贾滟擡头,她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跟林如海说道:“清洛的父兄愿意让她到京都来,是不是因为老爷的缘故?”
林如海装傻,“什么因为我的缘故?”
贾滟整个人几乎坐在他身上,她双手捧着林如海的脸,清亮的杏眼跟他对视:“清洛上京时,跟我说原先她的父兄是坚决反对的,后来兄长想到她曾为家里付出了许多,如今不过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愿意与她同一阵线,后来她父亲没办法,只说若是她愿意嫁给邬书君,便让她与邬书君一同上京。”
那时贾滟听了就觉得疑惑,人心易变,京都又是个富贵迷人眼的地方,陆家父兄对邬书君再信任,也有个限度,怎么可能轻易就将陆清洛托付给他,让他带着陆清洛到京都呢?
贾滟的鼻子几乎凑上林如海的,问道:“是老爷给陆家父兄出主意,让他带清洛上京的吗?”
“我能出什么主意?只是清洛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她的父兄实在没办法,又为她的余生该怎么渡过而忧心忡忡,我看他们着实烦恼,便给指了一条明路。”
林如海觉得陆家父兄身边放着个邬书君不用,就是浪费。
他对贾滟想做什么,不能说无条件支持,但心里是尊重的。
在扬州时,他便时不时教贾滟一些官场上人情世故,贾滟聪明通透,能举一反三。
想在京都办个绣坊,肯定是考虑了很久,该谋划的都谋划得差不多,才会邀请陆清洛上京。
林如海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既然陆清洛也想到京都去找贾滟,他何不顺水推舟呢?
当然,他也明白陆清洛对他的感情。
干脆跟陆家父兄说,若是清洛愿意与邬书君结为连理,他们一同到京都,有什么是我的夫人帮不了他们的,还有我在。也不用担心邬书君在京都会如何,我视清洛如妹妹,绝不容许旁人欺她辱她。
陆家父兄不怕陆清洛到京都找贾滟,也不怕她办什么绣坊,唯独怕她在京都无依无靠。即便嫁给了邬书君,又能怎么样?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
谁也不能保证邬书君对陆清洛此情不渝。
听林如海那么说,顿时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