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夸奖
作品:《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 林黛玉说“这有什么好劝的。人各有志。”
黛玉不觉得她去劝有什么用,他们兄弟姐妹自小一块长大,她一个才来没多久的,说话难道就更有分量
再说,刚刚老太太明明答应宝玉不让他去了,她又何苦多事。
最重要的是,去与不去难道不应该出于本心吗
探春皱眉“话虽如此,可这次是难得的好机会,难道你忍心宝玉错过吗”
“我忍不忍心又有何要紧的宝玉自己不觉得错过好机会就行。探春妹妹若不忍心可再劝劝宝玉,或者劝劝老太太、二舅母,再不行去说给二舅舅听。”黛玉说。
探春见她对宝玉如此不在乎,顿时火冒三丈,说道“自林姐姐来了,宝玉好吃的好玩的无不想着你,将我们姐妹放一旁,只管哄着你开心。你却冷嘲热讽起来,好没良心。”
探春想到素日家里丫鬟婆子说黛玉孤高自许,目无尘下,她只当黛玉从不打赏下人让她们有话说,今日却觉得她们说的话十分在理。
黛玉见她越说越过分,直接转头就走。
若说好吃的好玩的,她爹爹不知备了多少送给她们兄弟姐妹。
如今探春这话,倒显得她贪图他们家吃的喝的似的。
再说宝玉围着她转,这事不去怪宝玉反倒怪起她来,好生无趣。
探春见黛玉生气离开,头脑一下子清明起来。
知道自己这话完全是迁怒于人,只是她心里焦急,她只有宝玉和贾环两个兄弟,贾环年幼。宝玉若无那个本事,她也就不指望宝玉了,偏偏宝玉有那上进的本事却不上进。
下午,林如海从宫里回来,黛玉去请安,将今日之事说给林如海听。
林如海说“玉儿做得对。宝玉的事怎样都轮不到你管。”
“玉儿明白。”黛玉蹙眉,“探春妹妹心急,并无恶意。若她想让宝玉去参选,如何不直接找二舅舅”
林如海嗤笑“你当她傻啊。老太太宠溺宝玉,什么事都依着他,若惊动你二舅舅,又是骂的又是打的。就算这事成了,最后老太太、你二舅母如何不怪她。”
“原来如此。”黛玉点头,“是二舅母让她来找我劝宝玉的”
“玉儿真聪明。”林如海赞叹,“若宝玉不听你的与你生分了,正合了她的意;若宝玉听你的,却也合了她们意。”
以前他是不知道自己妻子贾敏与王夫人关系如此差,直到这段时间住在荣国府,想着若自己去外地任职,难免要将黛玉放在贾母跟前养着,有心打听荣国府才知道。
黛玉眉毛紧蹙,气鼓鼓说道“这好没道理”
“玉儿别想太多。”林如海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道理讲。今日皇上寻我,还提到了你。”
听到林如海这话,黛玉顿时将烦心事丢到一边,忙问“为何提到我”
“也不是皇上提到你,是永宁公主提到过你。”
黛玉问“永宁公主可是二公主,与我同年的那位”
“正是。”
“若你入选,很可能会做永宁公主伴读。”
“因为她提起过我吗”黛玉想象着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姑娘,她有些期待了。
林如海点头,又说“永宁公主人聪慧机灵,不难相处。”
黛玉好奇,“爹爹如何得知”
林如海便将他打听到的消息告诉黛玉“这次两位太后娘娘下旨召四品以上诰命夫人入宫便是永宁公主提议的。”
黛玉赞道“果真是妙计”
后来她还听说那些在宫里住了两晚的诰命夫人,回家后无不在家里把丈夫骂了一顿。
林如海嘱咐“此事未定,玉儿就不必再告知他人了。”
黛玉应下。
来了外祖家,她与爹爹虽每日见面,但更多时候是与老太太一起,老太太待她极好。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明白爹爹才是她最亲的人,其次才是老太太。
到了晚上,众人用完晚膳。
贾政让人传话,让宝玉一早去正房找他。
宝玉的大丫鬟袭人找到老太太这里,一脸焦急地告诉老太太。
贾母眼一瞪,骂道“这当老子的,不好好教儿子,只知道吓儿子。”
又问袭人“你可知道老爷为何找宝玉”
袭人摇头。
她要是知道,就不会因为害怕宝玉明日挨打,告到老太太这里来了。
贾母略一思量,家里昨日才来客,贾政总不至于这么混账,便说“你让宝玉只管去,他老子要敢打他,你们来找我。”
宝玉更是抱着老太太哭哭啼啼,怕得不得了。
翌日,贾政从赵姨娘屋子里出来,就直接来了荣禧堂正房。
王夫人一脸担忧问“一大早让宝玉过来做什么”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贾政骂道,“我原以为他没那个本事去参选,却不知他是故意藏拙。”
王夫人一惊“老爷怎会如此说”
她的宝玉不会又要遭罪吧
贾政没有理会,说道“你们成日让他在里面混着,家学去两日不去两日的,须知溺子如杀子。”
“老爷说这话还不如杀了我我统共就只有这一个儿子,若珠儿还活着,我哪会像护眼珠子一样护着那孽障。不知他今日又如何惹了你”
王夫人暗恨,恐怕又是赵姨娘在贾政耳边吹枕头风了。
贾政怒道“我让你好好教他,又不是让你干别的,何苦又提起珠儿。罢了,罢了。”
贾政摇头,觉得与王夫人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王夫人气得快呕血。
平日里不管宝玉,要管又不好好说话,只知道一味地骂宝玉。
现在还怪她护着宝玉。
当亲娘的不护着他,难道还指望得上他当亲爹的
贾政不知王夫人腹诽这些,又说“外甥女住在老太太院子里,老太太年纪大了,难免有心无力。你却要照顾周全,让丫鬟婆子们别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我妹妹独她一个孩子,可受不得半分委屈。”
王夫人咬紧牙根,说道“老爷放心。林丫头身边还跟着老太太的人,没人敢让她受半分委屈。”
贾政点头“那就好。”
忽见外面一人缩头缩脑,大怒“你东躲西藏成什么样子。还不进来”
宝玉畏畏缩缩进来请安。
贾政见他束发嵌宝紫金冠,眉目清明,虽畏缩却全无猥琐之态,又想起林如海夸奖,神色稍缓,说道“你既做得出几首拙诗,写得出几篇拙作,如何不去报名参选璐王伴读”
宝玉茫然无知,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杵在那里。
王夫人听他意思,并不是要骂宝玉,连忙问道“老爷在哪里看到的”
贾政对着宝玉道“要不是你林姑父告诉我你写了这些,我从何处得知。他赞你诗作天然无匠气,赞你文章工整清新。”
贾政虽板着脸,王夫人看出他暗自得意,笑道“老爷有所不知,宝玉这些时日大有长进了。”
贾政吩咐“既是如此,今日便去报名参选。”
往日他嫌弃宝玉,故而未将这些事放在心上。
王夫人大喜,她愿意宝玉长进,可老太太护着,她也怕宝玉怪自己太严苛。
宝玉如遭五雷轰顶,一下子愣住了。
他不去但他不敢顶撞他父亲,直直地盯着王夫人。
王夫人只当没有看见。
贾政见他呆呆傻傻样,顿时不悦,提声道“你听到没有”
“听到了。”宝玉有气无力回道。
“听到了就快去。”贾政见他这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但想着宝玉替他在林如海面前挣了一回颜面,就不再为难他。
宝玉连忙跑出正房,往老太太屋子里去。
贾母、黛玉和三春知道宝玉一大早便去了正房,见他很快就回来,连忙上前关心。
只见宝玉似被霜打的茄子蔫了。
“呜呜”听到关心的话,宝玉大哭,“老太太,我不去,我不去。”
“去哪里”贾母连忙问道“我的宝玉这是怎么了你老子又骂你了”
袭人一早就跟着宝玉,留在外面伺候,但屋内的话听得清清楚楚,一脸笑意,轻轻摆摆手,说道“老太太误会了,老爷让宝玉去参选。”
“好端端的,老爷怎会让宝玉去参选”贾母不解。
袭人说“说是林姑爷表扬宝玉文章作得好,老爷才知道宝玉有真才实学,不似往日那些人嘴里的不成器的样子,心里高兴得很。”
探春微微皱眉,袭人这话意有所指。
能在贾政跟前说贾宝玉坏话的非赵姨娘莫属,而赵姨娘正是探春的亲娘。
“好好好”贾母原舍不得宝玉,但知道能得林如海一句赞赏实在难得,心里也十分高兴。
贾母问“可让人去给宝玉报名了”
袭人说“老太太放心,宝玉的小厮茗烟已经去了。”
贾政发话,事关宝玉前途,家里人哪敢不听。
探春一脸惊喜,看了眼黛玉,暗道原来林姐姐只是嘴硬心软,还是将宝玉放在心上的。
她以为宝玉文章诗作是黛玉给林如海看的,又加上她昨日才让黛玉去劝宝玉。
林黛玉微微蹙眉,很快又舒展开来,虽她不知道她爹爹的打算,但她们也算求仁得仁。
贾母见宝玉情绪低落,也知道他素日不肯读那些四书,只抱着他又好好抚慰一番。
想起林如海,贾母又对众姐妹道“回来后我还没跟你们姐妹好好说说宫里的事。今日得空了,你们也听听。”
见有热闹听,宝玉这才高兴起来。
黛玉也直起身子认真听起来了,依爹爹的意思,她很大可能成为公主伴读,到时候少不得与皇室人接触,多知晓些消息总不会有错。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她不能给爹爹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