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8章 人性本贪

作品:《我的1999

    第1348章人性本贪

    10月初,雷曼兄弟和汉华同时官宣。

    汉华以17.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雷曼兄弟除去雷曼美国外,所有的办事机构。

    具体业务包括投资银行、固定收益、证券业务等等。

    同时也包括雷曼在华夏、东京、伦敦的写字楼。

    超过4000名雷曼员工并入汉华旗下。

    一时间全球轰动。

    汉华吞吃雷曼,一跃成为世界级的投行。

    改变了全球金融行业的格局。

    所有人都开始真正重视起这家早已名震全球的私募金融巨头。

    全球各国的金融媒体更是连篇累牍。

    作为它的创始人,徐良也再次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与此同时,金管局也公布了针对雷曼迷你债券的调查结果和处置方案。

    由涉事银行和证券公司六折收购这些债券。

    消息一出,当天就有人到金管局门口,也是国金中心二期大厦楼下进行街头表演。

    各种口号喊得震天响。

    非常精彩。

    雷曼亚洲跟金管局都在同一栋大厦办公。

    徐良恰巧过来视察,看到

    看着楼下密密麻麻犹如丧尸围城一般的人群。

    “还真让您说准了,金管局的方案并不足以平民愤。”

    彭志宇笑道。

    “人性本贪。

    要么就全赔,要么就干脆全部拒绝。

    这样不上不下,任何人都不会满意。”徐良摇头道。

    “说起来,还是他们魄力不够。

    如果他们把所有的迷你债券全部卖给汉华,由汉华操盘,进行再投资,赚了钱只需要偿还本金,剩下的作为汉华的利润。

    我相信这样的方案,您一定会有兴趣。”

    “哈哈,老彭,你到是了解我。”

    迷你债券虽然赔钱了,但支撑这些债券的房产还在。

    徐良可以轻易用它们证券化,再投入资本市场赚钱。

    有他前世的记忆在,几倍的利润都能赚回来。

    雷曼亚洲的那点亏损真不叫事。

    “可惜啊,人家只打算给我们一个辛苦费。”徐良讽刺道。

    “归根结底还是上面条条框框太多,在金融方面也没什么经验,否则事情也不至于这样。”

    徐良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性价比最高的就是直接拒绝。”彭志宇冷笑道:“否则前脚我们宣布接手这些迷你债券,后脚投资者就要求你全部负责。”

    徐良微笑颔首。

    他说的没错,这就是个狗屁膏药,粘上就甩不掉了。

    汉华相当于只是收购雷曼兄弟的金融牌照和人马,以及部分物业资产。

    其它投资业务和资管业务全都舍弃。

    但“申冤无门”的投资者不一定会懂,或者懂了也装不懂。

    就像现在这样,堵在大厦楼下,要求汉华100%兑付债券怎么办?

    讲道理?

    没道理可讲。

    人家只知道汉华有钱。

    你徐良是世界第二富豪,身家几百亿美元。

    既然你接手了雷曼亚洲,那你就得对迷你债券负责。

    即便汉华不搭理这些家伙。

    也不进行兜底赔偿。

    多半也会在名誉上承受很大的损失。

    人太善良了,就容易被利用。

    徐良一早就看清了这里面埋的雷有多深。

    或许任义刚真的没什么恶意。

    只是单纯的想尽可能多的替投资者挽回损失,保住自己的名誉,尽快平息事态。

    但上辈子徐良在商场见过太多狗屁倒灶的事。

    所以即便他有能力达成彭志宇说的,迷你债券再投资计划。

    他也拒绝了。

    有更轻松赚钱的计划,何必去蹚浑水?

    所以他没有卖任义刚面子。

    哪怕不掏钱,只是费一些人力,帮忙善后也不愿意。

    当然,如果受损失的是内地老乡的话,说不定他还会考虑一下。

    现在吗……

    “老彭,如果雷曼亚洲交给你的话,你打算怎么运作?”

    “我?”

    彭志宇满脸诧异。

    他可没有运营金融公司的经验。

    不过作为大佬的助理,金融这一块,他可以没经验,但不能不了解。

    回忆着自己之前看过的金融资料,以及过去多年的管理经验。

    思索半响后。

    “雷曼一破产,以前的客户资源都报销了一大半。

    不然我们也不可能以这么便宜的价格拿下它。”

    所以第一步就是重新梳理业务。

    拿投资银行业务来说,现在雷曼就是负面的代名词。

    恐怕没几个人还愿意让雷曼承担证券发行人的角色?

    太不吉利了。”

    徐良哈哈大笑,“确实是这个理,哪怕我们换个名字。

    人家稍微一打听,觉得里面的人全是雷曼曾经的团队,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彭志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汉华之前又没有投行业务,没有相应的团队进行替代和换血。”

    徐良轻轻摇头,“换血就不必了。

    雷曼亚洲的业务这些年发展的很好,亚洲团队还是值得信任的。

    真正作死搞事的,是纽约那帮人。”

    他打算暂时留下雷曼的人,先整合业务,后续再进行人事考核。

    确实足够优秀的话,不仅留用,而且还要重用。

    不过,人员的整合,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功。

    尤其汉华和雷曼的企业文化不同。

    想要完成真正的整合,还需要时间。

    “不过话说回来,雷曼海外现在四千多人,汉华目前手上又没有这么多业务,就让他们这么歇着?

    拿不到奖金的话,光挣基本工资,即便我们不裁员,也会有人离开。

    而且离开的还可能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彭志宇道。

    巅峰时的雷曼兄弟正式员工过万。

    今年上半年为了降低损失,陆续裁员。

    吃干饭的基本都走人了。

    剩下的都是雷曼多年来积累的精英。

    徐良收购雷曼,一半的原因就是为了这些人才。

    如果他们走了,汉华可就赔了。

    “歇着?

    怎么可能?

    早在收购之前,汉华就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业务。

    而且,整合团队、资源最好的方式就是动起来。

    只有动起来,才能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次债危机这么大的捡漏机会。

    徐良布局了这么多年,早已经磨刀霍霍。

    别的不说。

    只是并购业务,就有几十桩。

    汉华并购和重组部门早就连轴转了。

    现在雷曼的人加入进来,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再就是投行业务。

    汉华作为全球最大的风投机构,旗下参股的公司有上千家。

    只是这些公司的融资、上市、财务咨询等业务,就能让雷曼的人动起来。

    再加上徐氏旗下各大企业,以及关联企业的财务咨询、融资等业务。

    新加入的雷曼人,想休息恐怕都没机会。

    总而言之,雷曼员工的加入,彻底解决了汉华一直以来缺人的窘境。

    后者发展的太快,底蕴不够。

    尤其是精锐人员缺乏。

    现在终于弥补上了。

    “叮铃铃……”

    徐良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看了眼来电显示按下接听键。

    “怎么了?”

    乔玉会的语气中透着严肃。

    “你现在在哪?”

    徐良愣了一下,下意识道。

    “雷曼亚洲总部。”

    “出什么事了?”

    他明显察觉到了老婆语气中的忧虑。

    “网上有人说你要接手雷曼亚洲一百多亿迷你债券,给港岛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时作为雷曼亚洲复苏的第一仗。”

    徐良一愣,快步启动旁边办公桌上的电脑。

    在乔玉会的指导下登录了一个网站。

    “迷你债券维权互助网”。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什么网站了。

    徐良坐在椅子上,不断地翻阅网页上的留言和讨论。

    “终于等到金凯撒出手了。

    我说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金凯撒肯定不会见死不救。”

    “果然不愧是我的偶像,徐生大气!”

    “徐良,你是我一辈子的偶像!!”……

    类似的帖子足足有几百条。

    徐良双眼微眯,“舆论裹挟,还真是好手段。”

    作为Facebook的创始人,企鹅的幕后大佬。

    舆论战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

    这些年他没少用引导舆论的方式去打击和施压各路对手。

    只不过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别人用舆论来攻击自己了。

    “徐总,这明显有人造谣。

    太无耻了。

    我们应该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所有人澄清这件事。”

    彭志宇愤怒道。

    “不。现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彻底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那些因为迷你债券承受巨大损失的人,会把所有仇恨都转移到我们身上。”徐良道。

    “可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先别急,让我想想。”

    徐良沉吟半响。

    “这样,你立即联系企鹅,以及鸿蒙,让他们的危机公关部门,先在网站上散布我们没有接手雷曼迷你债券,也不打算赔偿的消息。

    先让公众有个心理预期。

    顺便扶持一些‘理中客’,制造矛盾,引导舆论。

    把公众的舆论引开。”

    “理中客?”

    看着彭志宇迷惑的样子,徐良心下摇头。

    他来到自己身边的时间到底短了些,换做是李金玲,肯定就明白了。

    “理性、客观的描述我们收购雷曼的事实。”

    彭志宇恍然。

    “徐总,还是您高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