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0章 神秘来客
作品:《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洪武二十年的初春,南京城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紫禁城内,御书房里烛火通明,将朱元璋的身影投射在雕花窗棂上,拉得老长。
朱元璋身着常服,双手背负,站在巨大的北方沙盘前。这沙盘长两丈,宽一丈五,精细地再现了从长城到漠北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关隘城池,无不栩栩如生。沙盘上插着各色小旗,红色代表明军,黑色代表鞑靼,白色则是瓦剌。
“一年了...“朱元璋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抚过沙盘上代表上次北伐路线的红色丝线。那场战役耗费粮饷无数,却未能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他的目光落在沙盘西北角,那里插着一面黑色小旗,上书“鞑靼“二字。
“奇怪,太奇怪了。“朱元璋眉头紧锁,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奏折。这是三天前从大同送来的军报,报告鞑靼部族近半年来活动明显减少,边境难得平静。这本是好事,但另一份来自甘肃的急报却显示,瓦剌骑兵近来频繁出现在边境,已有三个村庄遭袭。
朱元璋踱步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初春的夜风带着寒意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北方战场上的血腥气。五十年的征战生涯让他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而现在,这种直觉正在发出警告。
“鞑靼与瓦剌世代为敌,为何一个偃旗息鼓,一个却蠢蠢欲动?“朱元璋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莫非...“
“陛下。“一个轻柔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马皇后手捧一件锦袍走进御书房,“夜深了,该歇息了。“
朱元璋转身,脸上的凝重稍稍缓和:“皇后怎么还没休息?“
马皇后为他披上锦袍:“听闻陛下彻夜未眠,臣妾放心不下。“她的目光扫过沙盘,“又在为北方之事忧心?“
朱元璋叹了口气,拉着皇后的手走到沙盘前:“你看,鞑靼突然安静下来,瓦剌却频频犯边。这不合常理。“
马皇后端详片刻:“陛下是担心他们暗中勾结?“
“若真如此,边关危矣。“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朕必须弄清楚其中缘由。“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侍卫统领赵德在门外恭敬道:“陛下,有位自称王文龙的将军求见,说是京城军事顾问。“
“王文龙?“朱元璋皱眉思索,“朕不记得有此名号的官员。“
马皇后轻声道:“或许是兵部新举荐的人才?近来北方多事,兵部确实在广纳贤才。“
朱元璋沉吟片刻:“让他进来吧。朕倒要看看,这深夜来访的'军事顾问'有何要事。“
不多时,一名身材挺拔的中年男子在侍卫引领下步入御书房。他身着普通武官服饰,面容刚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脸颊上一道浅浅的疤痕,从眼角延伸到下颌,为他平添几分肃杀之气。
“末将王文龙,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王文龙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有力。
朱元璋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起来吧。朕不记得兵部有你这号人物。“
王文龙起身,从容道:“回陛下,末将并非兵部官员,而是受徐达大将军生前所托,在民间收集北方军情,为朝廷提供咨询。“
“徐达?“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你可有凭证?“
王文龙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函,由侍卫转呈朱元璋。信纸已经陈旧,但上面的字迹朱元璋一眼就认出确是徐达手笔。信中简单说明王文龙曾在北伐中立下战功,因不愿为官,故托其暗中协助朝廷收集情报。
朱元璋将信递给马皇后,目光重新审视王文龙:“既是徐达所荐,想必有过人之处。深夜求见,有何要事?“
王文龙上前一步,指向北方沙盘:“末将是为瓦剌异动而来。陛下想必已经注意到鞑靼与瓦剌活动的反常之处。“
朱元璋眉毛一挑:“哦?说说你的见解。“
“表面看来,鞑靼沉寂,瓦剌猖獗,似乎两部落各行其是。“王文龙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动,“但末将近日得到密报,瓦剌首领脱欢已与鞑靼暗中结盟,约定共谋南下。“
马皇后倒吸一口冷气:“果真如此?“
朱元璋却不动声色:“证据呢?“
王文龙从随身的皮囊中取出几份文书:“这是末将在山西截获的瓦剌密信抄本,上面明确提到与'黑部'——也就是鞑靼——的盟约。此外...“他又取出一张羊皮地图,“这是瓦剌的进军路线图,他们计划在三月春汛时,分三路南下。“
朱元璋接过文书仔细查看,面色逐渐凝重。这些情报若是属实,大明将面临开国以来最严峻的北方威胁。
“你为何不通过兵部呈报这些情报?“朱元璋突然发问,目光如刀。
王文龙坦然相对:“兵部侍郎张涛与山西总兵过从甚密,而山西总兵之弟曾与瓦剌有私下贸易往来。末将不敢冒险。“
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朱元璋踱步到沙盘前,背对众人:“你知道指控朝廷命官通敌是何等大罪?“
“末将只知如实禀报,不敢有半分欺瞒。“王文龙的声音不卑不亢,“若陛下不信,可派人暗中查证。瓦剌使者每月十五都会在雁门关外的老槐树下与山西总兵之弟会面,下次会面就在三日后。“
朱元璋转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王文龙。若你所言属实,朕记你大功一件;若有半句虚言...“
“末将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王文龙斩钉截铁。
马皇后适时插话:“陛下,事关重大,不妨先听听王将军的详细分析。“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吧,瓦剌与鞑靼如何勾结?具体计划为何?“
王文龙走到沙盘前,从袖中取出几面小旗,熟练地插在沙盘各处:“据末将所获情报,瓦剌与鞑靼的盟约大致如此——鞑靼假装退兵,放松我朝警惕;瓦剌则频繁骚扰边境,吸引我军注意力。待我军主力被调往西线,鞑靼将突然从东线突破长城,直扑北京。“
“好一招声东击西!“朱元璋拍案而起,“难怪近来鞑靼如此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