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8章:血证
作品:《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陆长清上课前的讲话就震惊到在场不少的学生。
他们发现,平常上课,老师从来不谈这些,都是按照课本,按部就班,课本上的内容结束,也就结束了。
此时,陆长清谈的这些,开始让他们觉得有些意思。
“下面开始从金匮要略第一章开始讲起。”
“杂病的范围牵扯很广,但是所有的方子基础都在伤寒论,所以一定要有方伤寒论作为基础,伤寒论的观念是同症同治。金匮就是因为病的种类比较多,症状又都不一样,但是诊断方式还是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为主,处方也是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区分,但还是同症同治。在刚开始介绍杂病的时候,张仲景就讲了一些内经的理论。”
往日。
一些学生觉得一节课时间还是挺漫长的,主要是学中医并不是那么容易,许多中医理论都是比较深,但是,有些老师或者教授上课并不会把所有都说出来。
这就导致只是知道现在听到的,其他不知道。
陆长清上课不一样,先把古文说出来,然后通过白话文翻译出来,然后再针对古文的意思进行延伸,这样才会让同学更深刻。
这样的古文,对于这些学霸来说,他们早就背熟了。
但是,又如何
不明白里面的理论,只是死记硬背,涉及的内容并不清楚。
一节课四十分钟。
其中,陆长清偶尔和同学有互动。
等到教室叮铃铃声响起。
意味着第二节课下课了。
陆长清都没想到,一节课那么快。
此时,陆长清停下来。
“先休息,下节课继续开始。”
那些同学纷纷起来,有些上厕所,有些则是跑向陆长清这边。
“陆老师,刚刚你讲的,我还是有些不明白,可以问问你吗”
其实,现在学生上课真的很轻松。
以前,老师课上讲什么,同学们就要记下来。
写在黑板上的还好,可以跟着抄。
但是,许多老师写不了,而是直接说出来,这些同学一边上课一边抄,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现在不一样。
除了可以通过手机拍摄,录视频外,还有专门的录用笔,直接把老师说的录下来,甚至直接转换为文字,然后下课的时候可以再翻看。
也就是说,时代科技的进步,这些学生确实是轻松了。
但是,自始至终,肯定是没有自己用笔亲自记录或者做笔记要好。
现在这些学生,很多还是自己用笔记本做记录。
陆长清正在那,突然被一群学生围了过来。
有男有女。
叽叽喳喳的。
“陆老师,我还是你的粉丝。”
“陆老师,我可以找你看病吗”这个时候,陆长清看到一个说话声柔柔,脸色有点苍白的长发年轻女生。
其他男女生看到这個女生出来的时候,他们纷纷让开。
“你跟我出去。”
陆长清看到对方,再闻到一股腥味,他就知道是什么病了。
杨婷跟着陆长清出去。
在走廊外面,没有那么多人路过的时候,陆长清问道“同学,你是不是经期问题”
“陆老师,你真厉害,我还没有说你就知道了。”
“并不是我厉害,我观你的神色,还有你身上有股腥味,我就知道了。”
中医说的望闻问切。
陆长清靠望,靠闻,还有这位又是女生,大多数也是这个妇科病,特别是经期的问题。
考虑到离上课时间还有几分钟。
陆长清说道“你说说你的情况。”
“陆老师,是这样的,我十四岁开始初潮,当时经期正常时间是三年左右,八年前开始月经逐渐量多。”
陆长清没有问对方的年龄,按照现在说的,他已经知道对方今年25岁。
“基本上都是2830天一至,一周之内干净,到医院检查多次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后,时好时好。这些年也是这样过来。一直到三年前,经期来潮量明显增多,一次持续十多天,每次用几包纸。”
正常是一周,但是现在十多天很明显是不正常了。
而且,正常一包姨妈巾都不需要,现在对方一次需要几包姨妈巾,更是不正常。
“然后我又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医生给我开了大量雌激素以及其他止血药,血止住后,下个月又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我已经是严重贫血了。”
每个月流血过多,怎么可能不贫血呢
陆长清刚刚看她脸上没有什么血色,身体很虚就看得出来。
“没有找过中医看吗”
“找了,我们之前的老师,我也找他们看过来,但是,开的药方不是很好,没有明显的效果。”
这个杨婷,她已经找多位教授或者内科,妇科的老师看过。
但是,都没用。
下个月还是继续。
“那是没有真正做到辨证施治,没有对症下药,自然没有能够治好。”
“这样吧。你下节课还听课吗”
“陆老师,我很喜欢听你的课。”
“那你下课后,我给你脉象,详细了解你的症状,再给你开药。”
“谢谢陆老师。”
杨婷之所以相信陆长清。
实际上,她能够感觉到这位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老师,他的中医理论要比其他教授还要好。
当两人回到教室。
很快,上课铃声再次响起。
陆长清继续他担任大学讲师的第二节课。
和第一节课差不多。
还是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继续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从而进一步延伸。
没有中医基础和中医理论是谈不了。
但是,陆长清可以很轻易说。
一节课四十分钟。
那些学生都没想到,陆长清的课那么快就结束了。
教室的叮铃铃声响起。
陆长清抬头一看,居然又下课了。
不过,陆长清并不是很喜欢讲课,讲课意味着多言,他性格其实并不喜欢讲课。当陆长清谈完,喝了田颖给他准备的一杯茶后。
想起那位女生杨婷的情况。
此时,许多同学围过来的时候,陆长清说道“杨同学,我们出去给你看看。”
陆长清,田颖,杨婷出到外面。
“这位是我助理田颖。”
“田助理,你好。”杨婷和田颖打招呼。
陆长清则是进一步了解杨婷的情况。
杨婷从八年前就开始得了这个病,然后三年前更是严重。
这在中医上,也是属于疑难杂症了。
从现在杨婷的情况来看,2630天一至。
现在陆长清给她看诊,月经来潮10天未净,量多,白天用纸大半包,夜间用“尿不湿”3张。
经血色淡红,无血块,无腹痛。
面色苍白,口唇爪甲黏膜苍白,神软乏力,头昏欲仆,口干。
观其舌象,舌淡苔薄白,把脉脉象,脉细数无力。
诊其为月经过多,证属气血亏虚。
“杨同学,此为月经量多,耗伤气血,气虚不摄血,冲任不故而导致经血更多;血多耗伤阴精,血虚不能上荣而至面色苍白,口唇爪甲黏膜苍白,神软乏力,头昏欲仆的气阴血亏,冲任不固证候。治宜益气固崩止血,方拟固冲汤加减。”
“炙黄芪,白术,山药,阿胶珠,鹿角霜,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陈棕炭,茜草,生龙牡,乌贼骨,熟地黄,益母草。”
杨婷这种情况,西医上属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引起的经血过多。
但是,患者本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致月经量多,就诊前一直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属误治。
患者有5年病史,月经量多,此为它病致经病。
血小板减少,属中医“血证”,发病原因多为脾虚气弱,阴虚火旺。如明代证治准绳妇科调经门所曰“经水过多,为虚热,为气虚不能摄血”。
清代傅青主女科调经认为本病为血虚而不归经所致。
按古人对该病的认识并结合临床经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月经期“益气固冲,塞流止血”,月经后“益气养血调理冲任”。
初诊固冲汤加减。
方中炙黄芪、白术、山药补气摄血固冲;鹿角霜、熟地黄滋补肝肾,养精血,益冲任;阿胶珠、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陈棕炭、茜草、生龙牡、乌贼骨收敛固涩止血;益母草祛瘀止血,防血止留瘀。
“杨同学,你按照这一副药方拿药煎药汤喝,下周我给你上课的时候,到时再看你喝药下去后情况进行调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