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0章:第一次过传统春节

作品:《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陆长清看了陆阿玖的情况,从脉象各方面来看,陆阿玖病情稳定。

    陆长清让他的孙子给陆阿玖喂一些粥,汤喝下去,然后煎药汤给他喝。

    做完这些。

    陆长清和陆景玉来到祠堂那里。

    此时,祠堂里面摆了很多鞭炮和烟花,一看基本上是浏阳那边来的。

    “不少啊”

    陆长清说道。

    “叔叔,我们这里不多,那个赵勇才多。”

    赵勇为了显示他在村里的地位,显示他有钱,每年要放的烟花和爆竹是最多了。

    可以说,从今晚十二点后,赵家人就会一直放烟花到第二天早上,除此之外,年初二晚上,甚至元宵节晚上,都会一直放烟花。

    当然,那些钱哪里来的,许多村民都知道,不过是靠村里那些农作物赚来的。

    “那就是说,我们陆家这里的烟花爆竹还不多”

    “也不是,今天爸爸见你们回来,特意多买了不少”

    这已经是多余了

    这些烟花是真的不便宜,一个可能两三百,甚至四五百,而且一個烧一两分钟就没有了。

    陆长清看完后。

    他已经明白。

    从祠堂出来。

    陆长清回到家里。

    此时,陆志辉正在忙碌。

    陆长清把他叫过来。

    “长清,什么事吗”

    “我想让你去做一些事。”

    “长清,你说。”

    “刚刚景玉和我说了,那个赵勇为了显示他在村里的地位,一直压着我们陆家人。”

    “是那样,但是没办法。”

    陆志辉确实没有办法。

    “这里有十万元,你去银行全部都取了。一部分钱拿来买烟花爆竹,一部分拿来买杀猪,我听说很多地方还有杀猪饭,甚至杀猪来分给各家各户,甚至村里老人的。我们这次回来,就是想体验一下农村过年气氛。”

    十万元

    陆志辉有些惊呆,陆长清一出手,就是他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了。

    陆志辉还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陆长清看向他说道“你不用担心,我不差这点钱,今年的年夜饭支出那些,我全部都包了,只要我爷爷高兴,我以后还会回来。”

    “长清,那,那钱我收下了。”

    “还有我那辆宝马车,你随便开,只要不出事故就行。”

    “长清,那车我不敢开。”

    他也知道这车怕是不便宜,没有几十上百万肯定是不行的。

    有钱好办事。

    现在陆长清给对方这一笔钱,陆志辉立刻感觉做人就不一样了。

    陆志辉和家人说一声,然后立刻叫上其他年轻人,准备和他到镇里大采购。

    现在陆长清给钱了,剩下确实都不算事。

    往年赵勇和其他外村人,如同踩在他们头上拉屎,就是欺负他们这些原来的陆家村村民没钱没权,比不上他们这些外村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陆长清出手就是十万,十万元拿来做事,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了。

    陆志辉叫上年轻人,到镇里。

    此时,正是镇里最热闹的时候,陆志辉和那些年轻村民来到镇里,直接赶到买卖鞭炮烟花的地方,在陆志辉直接包下了五万元的烟花爆竹。

    陆志辉直接就出名了。

    一出手就买五万元的烟花爆竹,怕是镇里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了。

    剩下的钱,陆志辉去买了十头大肥猪,二十只山羊,还请了一些杀猪的屠夫,交了定金后,让他们送到陆家村。

    当源源不断的烟花爆竹被送到陆家村的祠堂。

    还有十头大肥猪,二十只山羊送来后。

    那些被请来的屠夫,开始准备杀猪。

    陆长清还在楼上。

    陆志辉回来汇报。

    “长清,这都是我刚才花的,其中烟花爆竹花了五万元,但是,实际上那些烟花爆竹老板见我一下子买了那么多,可能相当于六万多的烟花爆竹。还有十头肥猪大概两万五,二十只山羊,一万多左右,剩下还有一万多左右。”

    陆志辉发现,自己长那么大以来,从来没有想过一次花那么多钱,一次花得那么爽的。

    “剩下也不用给回我,以前农村过年还有什么活动”

    “有的,以前有放电影,后来家家户户有dvd,vcd就没有再请人放电影了。再后来,也有请唱大戏的。”

    唱大戏

    “什么大戏”

    “就是黄梅戏,泗州戏、徽剧、庐剧。”

    其中,黄梅戏,也叫黄梅调、采茶戏,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

    泗州戏,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鲜花记空棺记等;徽剧,即“二黄调”,代表作七擒孟获等;庐剧,代表作秦雪梅。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也是华夏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华夏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陆长清从小到大在东海长大,他还真的不知道这些。

    但是,陆长清的爷爷应该是深有体会。

    “我去问问爷爷,看看他喜欢哪种”

    “爷爷,你喜欢听唱大戏吗”

    陆海荣听到有些惊讶。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也是很久都没有听过唱大戏了。

    “我很久没有听说过黄梅戏了。”

    “爷爷,那就请一批人来唱黄梅戏吧”

    现在唱大戏真的是非常非常传统的了,很多地方已经没有这种传统,或者已经消失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