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盐铁锦酒专营!三套组合拳,镇压豪右!

作品:《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刘云离开新都后。

    进入蜀郡,便是有白毦兵亲自护送。

    白毦督陈到,早已在大道上等候。

    双方一碰头,张飞才放下心来。

    “升之,叔至会保护你的安全。”

    “俺先得押送细作、反贼们率先入成都。”

    刘云点头道。

    “我想问征虏将军要两个人。”

    张飞疑惑“谁人”

    “那个女刺客,和李异。”

    张飞不知刘云想做些什么。

    只是念在,上一场大战刘云居功甚伟,也没多虑。

    “给你可以,不过,你可别又杀咯。”

    “这两個人,孔明还得审问呢。”

    刘云笑道“翼德将军放心,我留着他们还能恶心那群东州元老。”

    “这要这两个人被我捏在手里,他们就不敢在成都闹事儿。”

    想明白的张飞挠头大笑。

    “成,俺先走一步了。”

    “驾”

    目送张飞离去。

    陈到亦是拱手向前。

    “军司马,那我们走吧。”

    “且慢”

    刘云思索道。

    “云,还有一事。”

    “不知,叔至将军可否宽限几天。”

    陈到困惑道“既然已经入了蜀郡,为何不早日进入成都”

    刘云笑道。

    “广汉之事,还未处理干净。”

    “我在蜀郡不露面,对他们的威慑更大。”

    陈到是刘备亲卫,也不想管这些派系斗争。

    “随你。”

    “只是,成都到处都是东州士的眼线。”

    “你在广汉杀了那么多豪右,蜀中豪强也会盯着你。”

    “有一处,绝对安全。”

    陈到追问道“何处”

    刘云望向南边的江原县。

    目光穿越蒙蒙云雾,那连绵蜀山,似近在眼前。

    “青城山”

    汉川之行。

    已有四月。

    刘云漫步在青城山的鬼道之上,过往的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脚印。

    三年前。

    他从一介白身,被张鲁提拔为青城山主事祭酒,来此保卫圣山。

    三年光景一晃而过。

    正是在此地,他抛去了过往浪迹游侠的身份,开始研习兵法、计略。

    带着几百鬼卒白日习战阵,夜晚读经书。

    终是凭借险要地势,苦守山城,闯下一番功名来。

    张琪瑛自幼便生活在汉川。

    这祖父传道授业之地,她一生都不曾来过。

    只隐隐听闻张鲁说,青城山乃是一座鬼城。

    上山的绵延山道,乃是鬼怪通向黄泉的幽冥之路。

    沿途,每一处山口都钉死了一位张道陵在此斩杀的故鬼。

    初入山城,六天故鬼的妖旗还在山头飘拂。

    刘云与张琪瑛来到天师木像面前,焚烧符篆,点燃檀香,端正行礼。

    二人在坐榻之上,潜心念诵老子五千言。

    一旁的辛宪英则在殿外四处打量。

    这道馆早已破败。

    唐尧大帝护在殿外的天官石像,也已缺了脑袋。

    整个山城,到处可见刀斧劈砍的痕迹。

    辛宪英轻抚青石板,苔痕上阶绿。

    过往三年的艰辛战争,似在她眼前回顾。

    一片寒雾中。

    那十七岁的少年,孤身孤胆,在这寂寥的山中苦斗三年。

    不曾抱怨,孤志不改。

    硬是在东州兵重围之下,保住了圣地的烟火。

    三年苦寒,何等艰险。

    今日一见破败山城,辛宪英方才领略。

    “难怪恩公性情如此倔强。”

    “欲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

    “刘升之,当如是也。”

    陈到纵观庙宇,倒不感兴趣。

    他只是对那则传言比较好奇。

    五百鬼卒,如何能打退两万东州兵的围攻

    历史上这样的奇迹,不是没有过。

    但是,任谁听到这话,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东州兵战斗力的确不强。”

    “这山城也确实难打。”

    “可是,双方人数如此悬殊,升之你怎么守得三年”

    话音未落。

    念完五千言的刘云已经和师妹漫步而出。

    “用命守。”

    “青城山是天师道的圣山,鬼卒们耗尽性命,也不会让圣山沦陷。”

    “这只是原因之一。”

    陈到目光微眯“那另外一个原因是”

    刘云淡淡一笑。

    “东州士统帅乃是庞羲”

    “此人常年与李异割据在外,阴养死士,早有反叛刘璋之心。”

    “刘璋也欲除之后快,故而请刘使君入蜀,名为讨伐天师,实为镇压庞羲、李异。”

    陈到立刻就明白了。

    “庞羲这是在养寇自重。”

    “只要天师道的威胁不消失,刘璋就不得不用他抵抗张鲁。”

    “精明的算计”

    虽说如此。

    刘云在青城山上,确实给东州士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一开始庞羲还只是浑水摸鱼。

    到最后刘云带着飞鸢放火烧营,让东州士损失惨重。

    李辅带着这些发了毛的东州兵就冲上山死斗。

    结果,在绵延鬼道上,来一波被打退一波。

    庞羲本人差点也中箭而死,自此后他就得了恐刘症。

    只敢在山下围困,不敢上山杀敌了。

    众人叙过闲话。

    刘云便尽地主之谊,安排庖厨生火造饭。

    “青城山上多是粗茶淡饭,诸位莫要见怪。”

    陈到笑道。

    “有饭吃便可,某,不讲究。”

    用过午饭。

    张琪瑛和辛宪英都吃的很少。

    毕竟都是大族出身,平日里衣食富足。

    麦粥、麦饭,乃是底层贫苦百姓所吃。

    上流豪族,哪天吃一回麦粥,在汉代都要上新闻头条。

    三公大老远都得从洛阳派人过来,公车征辟你这清廉之士。

    要是为父母服丧期间,吃一顿麦饭,凑巧被当地名士看见,州郡长吏不给你举个孝廉,都会被汉代士人暗地抨击。

    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一概如是而已。

    “师妹,辛姑娘,吃不习惯”

    刘云在竹林中找到了二女的身影。

    二人接连摇了摇头。

    “其实也不难吃。”

    “就是味道稍差了点。”

    “师兄都吃了那么多年,我也该习惯的。”

    刘云早知这小妮子吃不惯。

    掀开背后的箧笥,放到二人面前。

    “这是”

    刘云笑道。

    “新都的枣脯。”

    “那天在雒县杀射坚的时候,碰巧看到的。”

    “临别前,蒋公琰非要送我一些,我就收下了。”

    张琪瑛和辛宪英分食几片,吃完后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嗯,这蒋公琰还算厚道人。”

    “师兄走后,想必广汉理应安定了。”

    说到此事,刘云就摇头。

    广汉的事情,只是个开始。

    他来到蜀中,是为了隐藏起来,好换个地方跟蜀中豪强斗法。

    刘云在广汉有群众基础。

    蜀中鬼卒和百姓都愿意听他调令。

    豪强也被刘云雷厉风行的手段威慑,不敢作乱。

    可刘云一走,豪强又开始想花招,故意抬高米价。

    不少奴隶变为自由身,光有土地,今年却没有收成,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田客们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也各有所争,家长里短,人人不满。

    总之,打土豪的时候,人人齐心。

    要分土地的时候,却是一团乱麻。

    再加上,豪强们心存怨恨,肆意挑事儿。

    这个冬天,新来的广汉太守可是难过的很。

    “古人都说,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所言非虚啊。”

    广汉分田一事,刘云只是在蜀中试点儿。

    很多方略,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令配合,就很难全始全终。

    这得需要刘备的力量,在蜀科方面,加强管理。

    将不法豪强侵占的土地清理出来,这是第一步。

    分发田亩,形成定制,以法律保护恢复自由身份的百姓的权益,这是第二步。

    如何让百姓们把土地拿到手里,不给豪强又占了去,在广汉是无法解决的。

    只有在成都方能彻底落实。

    辛宪英思索道。

    “恩公一走,东州士和蜀中豪右指不定又会在此地煽风点火。”

    “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刘云点头道。

    “已有方略。”

    “我来青城山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前在宜君山和绵竹,刘云查到了豪强们跟校事府之间往来的密信。

    这是一个足矣灭族的铁证。

    但是刘云不可能把所有豪强都杀了,那只会激起整个蜀中的大叛乱。

    对付豪强,得温水煮青蛙。

    让他们陷入阳谋,而不得反抗。

    “所有清剿出来的良田,按土地肥力,以及是否有水路灌溉等因素,分上中下三等。”

    “无地的田客,归于民籍的奴隶,一户之家,平均分得良田八十汉亩。掺杂下等田,则分百二十亩。”

    张琪瑛问道“若是豪强来抢占,或者勾结瞒报,该如何”

    刘云补充道“土地均有蒋琬带荆州人士,亲自登记在册。”

    “本土小吏,一概不得在广汉为官。”

    “清点出来的田亩,归于公田,此为假民公田之策。”

    “土地交由无地流民耕作,第一年田税全免,第二年亩税什一,第三年十五税一。”

    这样一来,土地就不再是流民的私有财产,豪强无法侵吞在籍的公田。

    百姓们依旧可以获得不菲收成。

    这实际上,解决了田客、奴婢们长久为豪强耕作后,身上带着奴性的问题。

    一旦没有主子压迫,很多世代为奴的人早就麻木了,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假民公田,先让他们从私人奴隶,过渡为国家奴隶。

    让其适应自力更生后,在一步步减税,释放为自耕农。

    这需要很长时间。

    或许几年,几十年

    一个政策的优劣,需要很长时间的考验。

    张琪瑛又问。

    “豪强和富商恶意抬高米价,就是想让百姓们过不了冬。”

    “不能忍饥挨冻的百姓,自己便会卖地回去当田客。”

    “没错。”刘云点头道。

    “所以,还需要彻底开放广汉的府库,将种子粮、耕牛、农具全部借贷出去,三年后,偿还本息。”

    借牛输谷之策,只有保证明年的第一季收成,百姓们才能彻底站稳脚跟。三年的时间,足以让百姓积累一定的余财。

    “到时候,豪强再想迫害百姓,也无法逼他们回到田庄。”

    “比起豪强的私田,广汉公田的税收将会更轻,还借贷过冬的口粮,农具,耕牛,你说田客们会去哪”

    辛宪英又问道。

    “恩公,这是在虎口夺食,富商和豪强们不会罢休。”

    当然

    只要人类文明存在,这两个社会分类的人,从始至终都不会消停。

    刘云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

    “所以,需要一个狠人坐镇广汉,压缩豪强和富商的资源,严格执行铁律。”

    张琪瑛又问“如何压缩”

    “盐铁锦酒,专营”

    好狠

    盐是民生之要。

    铜铁,掌铸币权。

    锦,乃蜀中对外贸易之根本。

    酒,乃军队百姓营生所需。

    刘备之后在蜀中就是这么做的,一击就打断了豪强的骨头。

    不过,广汉事宜迫在眉睫。

    刘云必须把这一进度提前。

    见刘云成竹在胸,辛宪英已是了然。

    “恩公心中想必已有人选了吧”

    刘云点头道。

    “此人正是。”

    “南阳王文仪”

    蜀郡,成都。

    左将军府中。

    广汉事宜尽数被张飞禀报。

    刘备闻言又惊又喜。

    “不愧是升之,细作全部落网。广汉无忧矣。”

    诸葛亮却眉头紧皱。

    “打杀不法豪强,宣扬蜀科,的确令人称快。”

    “只是,那些豪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升之走后,他们将卷土重来。用尽一切手段,将土地抢回去。”

    府邸中的气氛令人忧心。

    刘云的成果万一毁于一旦,今后再想在益州其他地方实行这种手段,豪强们便会拼死抵抗了。

    不多时。

    青城山传来消息。

    “主公,军司马传来密信。”

    刘备闻言起身,接过绢布细看,眸光复杂。

    “孔明,升之上书,他有治广汉三策,军师看看如何。”

    诸葛亮品读一番。

    张飞亦是在他身后瞪眼看了半天。

    张飞挠了挠头。

    “这能行吗”

    诸葛亮愣了良久没说话。

    张飞追问道“孔明,怎么此计不可你倒是说句话啊。”

    诸葛亮身子一颤,猛地笑道。

    “非也,亮在想,升之小小年纪,如何想得到这么多。”

    “这每一步棋,都是针对豪强下了死手。”

    流民出身,天生带着对地主的恶意。

    可怕的思路。

    无解的阳谋。

    “假民公田,增加了府库收入,也能解决流民问题。”

    “借牛输谷,保证三年内,百姓耕作不受豪强侵扰。扎下根来,没有遇到大的天灾人祸,百姓们就不怕再度沦为田客。”

    “盐铁锦酒专营,打压蜀中豪强的收入,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势力。”

    三套组合拳一旦运用起来,将是豪强的末日。

    可是每一套政策执行下来,都会遇到豪强的阻挠。

    这也是刘云为什么在广汉试点儿的原因。

    只有在广汉先推行成功,其余的蜀中各地,才好效仿。

    刘云进入蜀郡之后,东州士的威胁就没那么大了。

    说白了,蜀中本土豪强,才是贯穿蜀汉灭亡全程的最大敌人。

    这一个大敌,掌握着生产资料,比外来的东州士,威胁要大得多。

    “蜀中豪右一定会不遗余力的阻挠。”

    “用尽办法,铲除升之这个危险人物。”

    诸葛亮这才明白刘云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成都,而是先去青城山。

    蜀中危机四伏,在广汉处理干净之前,青城山才是最安全的所在。

    他南下的每一步,都是步步杀机啊。

    刘备深感不安。

    “如果要广汉稳定,必须找一个性格坚毅的能吏,镇压广汉豪强。”

    派谁呢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齐齐看向绢布上的最后一行字。

    南阳王文仪

    “嗯,备看此人正好合适。”

    “亮附议。”

    “俺也一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