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3章 水战与火攻

作品:《三国:克复中原

    韩义公韩当

    没想到倒身先士卒先登上城了,张虎眸光一亮,骤然提刀迎上。

    随后左脚一顿,将蓄力的大刀狠狠劈向韩当。

    韩当抬枪刺出,对准了张虎心口,意图以长枪的距离优势占得先机。

    张虎见状,大刀略微偏斜,一刀斩在枪杆之上,刀刃顺着枪杆划过,枪尖也险险地从其胸前掠过。

    韩当见状后撤,余光瞥见后方两名江夏兵提枪刺来,不得不收枪应对。

    两根枪杆重重砸击,其中一根震飞出去,不等那江夏兵反应过来,韩当的锤头已经打在后者头上。

    “与我交战,竟敢分心”

    张虎一声大喝,接连劈出数刀,斩得韩当连连后退。

    就在他想进一步挥砍时,左翼墙头上却有一名江东兵攀爬了上来,手持一柄环首刀,朝着张虎一记跳劈。

    战场之上哪来的单打独斗,韩当要应付背后的冷枪,张虎也要提防侧翼的袭击。

    张虎快速掠至后墙,那江东兵一刀斩在地上,正欲起身,却被张虎一脚踹翻,随即一刀斩过,溅出一地血花。

    两人对视一眼,再度加入混战。

    邾县城下,程普与陈武仰头看着城头焦灼的战况。

    邾县的情况,大大超出程普的预料,陈武也大感意外。

    当初攻取蕲春县,那叫一个顺利。

    然后一路顺利,几乎叫人忘了,他们这是攻入了江夏的腹地。

    到被那洪水阴了一波,几人还是没见识过真正的江夏军的战力。

    如今,韩当正在直面,而程普,也见识到了。

    “程将军,要不陈某上去助义公一臂之力吧”陈武道。

    程普望了望天,摇摇头,“夜色已昏,今日恐难攻下,不曾想江夏亦有如此锐士。”

    陈武道“虽未交过手,却也闻其名,其勇不输陈某。”

    程普看了他一眼,再度望向城头韩当所在的方向。

    韩当虽勇,今日要夺城破门,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夜色渐渐降临,城头激战未停,一人健步如飞,快速冲至程普面前。

    “禀将军,蒋钦将军已至邾县渡口。”

    程普微微颔首,对陈武道“接我等的船来了,此行江夏,功亏一篑。”

    “将军,要不让蒋公奕一同登岸,攻下这邾县总好过一无所获。”陈武建议。

    程普摇摇头,“公奕这都是趁夜突围来此援助的,拿下此城,若无补给,毫无价值,还是存蓄生力,先回庐江吧。”

    陈武点点头。

    “援军既至,便不取邾县了,让义公撤下来,鸣金吧”

    “叮叮叮”

    韩当一枪捅死一名江夏兵,眼前已杀出方寸之地,几位江东兵士互为援护。

    他没想到,好不容易在城头站稳,却传来了鸣金之声。

    张虎也有些意外,望着城下,浓眉紧蹙。

    程普又要搞什么名堂

    片刻功夫后,韩当大剌剌地走到几人跟前,气呼呼问“何故鸣金”

    先登城头,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这个时候鸣金,此前的兵士不是白死了,韩当自然有气。

    “义公,蒋公奕来了,我等速速撤离江夏。”

    “就不能先拿下此城么,都已经”韩当话说一半,欲言又止,“嗐”

    认栽认栽。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先登成功了才来。

    当然,韩当也不是怨谁,只是运气不好,心里气不过。

    张武立于城头,看着退去的江东军,嘴角微扬。

    他冷哼一声,“真当江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么”

    夜色遮掩下的彭蠡泽,闪烁着点点火光。

    船舱内,诸葛亮与黄祖聚在一起,看着一份水域图。

    “贤婿,蒋钦潜出彭蠡泽后,差不多该迎到程普一行了吧。”黄祖问。

    诸葛亮凝视水图,轻轻摇头,“不可知,需看程普对邾县态度如何,若想一心攻取此县,多半会得手,若不攻,应该差不多回来了。”

    黄祖颔首,“毋论怎样,我先做好埋伏,胆敢入侵江夏腹地,岂能让他们这般轻易离开。”

    诸葛亮一笑,没有多言,江面上如何伏击来犯之船,黄祖比他有经验。

    这些,是他要向黄祖学习的。

    这段时间与水军待在一起,诸葛亮觉得受益匪浅。

    “贤婿,水上颠簸,风大水汽重,如今南昌已在我手,你不如前去南昌坐镇吧。”

    诸葛亮抬头,品了品坐镇二字。

    刘磐、黄忠与甘宁皆在,谈不上他坐镇吧。

    诸葛亮稍一思忖,回道“等败了蒋钦,便去南昌吧。”

    他寻思,这一战过后,便是开始收网,拿下豫章西北地区了。

    听着诸葛亮的小心思,黄祖朗声笑笑。

    “好好好我这便命人启程”

    蒋钦接了程普韩当陈武三将,恰好夜幕降临,为避免节外生枝,蒋钦打算趁夜直接潜回庐江。

    程普此战失利,公瑾筹谋的他与黄盖朱治围剿江夏水军的畅想,也泡汤了。

    江水湍急,船队顺流而下,速度远超来时,即便江面上一片漆黑,蒋钦依然立于船头,仔细地观察前方的漆黑。

    越接近目的地,便越不放心。

    越接近下游的彭蠡泽,水流与船速也越发缓慢下来。

    几声脚步声传来,蒋钦回眸,却看不见任何人的脸。

    程普轻咳两声,揉了揉肚子。

    蒋钦听出声音是谁,“程将军可有不适”

    程普讪讪一笑,“坐过几次,还是不太适应,快到了吗”

    黑夜中,蒋钦点点头。

    “船速慢下来了,说明快了。”

    “公奕为何彻夜守在此处,难道江上还有什么风险吗”程普问。

    “难说,此次黄祖水军势头颇大,船只席卷江面,我等被突然发现还好,若是他有预谋,预设陷阱,我等恐怕要麻烦了。”蒋钦介绍道。

    程普轻叹一声,“不知为何,与江夏此些战斗,总有一股难言的无力之感,好俗,天不在我,处处与黄祖方便。”

    蒋钦笑了一声,“德谋无需多虑,即便有埋伏,蒋某已有安排。”

    话音刚落,黑夜中突然响起“轰隆”一阵巨响。

    蒋钦与程普连忙循声望去,然黑夜之中,一无所获。

    程普是真的一无所获,但蒋钦好似已经知道了什么一样。

    “江面上有东西,将船速降下来”蒋钦当即下令。

    “轰隆”

    又一声巨响,似有两船相撞。

    这一声,是从左列传来的。

    巨响刚结束,不等程普有所反应,他便瞧见两侧竟有数不清的火矢射出。

    “嗖嗖嗖”

    顿时,前方船上亮起了点点火光,随后,一阵大火迅速蔓延,几乎照亮了江面。

    程普这才看清,那是一直横亘在江面上的艨艟,此时已经尽数燃起大火。

    借着火光,可以清晰的见到一只己方大船截腰撞了上去,以使两船都卡在了江面上。

    而那火船上的大火,便开始向着江东水军战船快速蔓延。

    这样的陷阱,竟有两处。

    起火点宛若篝火般将江面映得通红,程普回头,见蒋钦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船员。

    还不忘给程普介绍,“将军勿虑,最前面的船上,几乎未运载任何兵士,只要船不倾覆,船员自会跳水脱身。”

    原来最前的船,就是用来的探水路的,程普表示学会了。

    随后,他看见后方的船只开始徐徐改变方向,试图从两堆巨火之间穿过去。

    距离足够,且借助火光,可看见中间已经没有障碍。

    如此庞然大物,在水面之上,竟也如马车般如臂使指,程普不得不惊叹于水军船技之高超。

    然就在此时,变故陡生,就在前方船对准了方向,准备穿过之时,空中数道呼声突袭而至。

    一阵“噼里啪啦”过后,蒋钦程普皆被吸引了目光。

    只见那船两侧,深深插着十数根巨矢,不少薄弱之处,更是只留下一個个窟窿。

    “黄氏巨弩”蒋钦惊道,“黄氏水军主力在此”

    程普对所谓的黄氏巨弩和水军主力没什么概念,然而下一刻,他便见到了。

    又一片火矢从两侧激射而出,在江面上散开,分摊一看,其实算不得什么。

    这等大船,被射个几十箭,也没太大影响,即便是火矢也是如此。

    然后眼前的一幕却是,船只上有多处燃起了大火。

    灼灼之火,尤为浓烈,看得出来,是某种易燃物引燃的。

    程普当即明白了什么,黄氏巨弩威力巨大,将引火之物送上船,那火矢,是用来点燃的。

    “咔”

    一声巨响在耳畔响起,程普当即扶舷一看,只见一根巨矢,没入船舱,在船侧留了个洞。

    这是准备射第三排船只,误射到他这里的。

    蒋钦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黄氏何时有如此多的强弩了”他看着前面,当即下令“左前进,右后退,越至船间”

    蒋钦意图穿上去,以让另外两船成为自己的援护。

    船只徐徐移动,转向左方,随后速度陡升。

    又一波火矢起来,程普拔出佩剑,随时准备格挡。

    火矢再度引燃数支船只,前方起火的船,已多达七支。

    借助熊熊火光,程普清晰地看到江面上有许多江东水军。

    此时蒋钦这艘,正在众多火船中穿梭,其后,一艘跟着一艘。

    巨矢搭配火矢的进攻仍在继续,后方也不时有火燃起,蒋钦却头也不会,专注地指挥船员穿过一艘艘火船。

    在火矢射来的方向,一道身影静静伫立,眸光专注,看着远方江面。

    过一会,又看看眼前是忙碌奔走的兵士。

    上弦的上弦,开弓的开弓,还有人将引燃之物绑上巨矢。

    为了防范意外,火矢的发射,来自于另一条船上。

    江中江畔,此船彼船,诸葛亮将这场战斗的细节,悉数记下。

    黄祖悄然走近,也在诸葛亮身侧驻足了一会,没有打扰。

    良久,诸葛亮倏然转身,冲黄祖笑了笑。

    “此战,大获全胜”

    黄祖率先宣布结果,且不统计杀敌多少,光烧了这十余条船,便是一场大胜。

    而且,这场战斗,还没结束呢。

    “亮受益匪浅”诸葛亮回身,冲黄祖躬身一礼。

    黄祖朗笑一声,“哈哈,贤婿多礼了,这战法虽好,却极难碰见有如此绝佳的伏击机会,说起来,此战之胜,还多亏贤婿之计呢。”

    诸葛亮默默将羽扇背至身后,挺胸望向江面。

    他自然明白黄祖的意思。

    若不是为了接应程普诸军,蒋钦无论如何也不会冒这个险。

    率船队从敌军控制的区域穿行,这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高超的技术。

    江面火光映天,诸葛亮看见有一些船,已经穿过江面火海走了,这靠的便是临危不乱的技术。

    “走的走,烧的烧,贤婿在此船待着,我去前方瞧瞧,此战收获如何。”黄祖说着,朝一条小舸而去。

    不多时,一支小舸悠悠驶向江心。

    诸葛亮这算是首次见识了水战,虽然只是单方面的伏击。

    在双方皆能运动的状况下,靠箭矢火攻什么的,是极难成功的。

    所以便有了江心固舟的障碍,当然,这种方式在视野良好时,又会失去作用,策略那叫一个灵活多变。

    诸葛亮不由想,若是有一种船,航速能大大超过寻常船只,然后在上面装满大黄强弩,甚至配备诸葛八牛弩,那会是何等情形呢

    望着光火,稍稍思忖,诸葛亮不再深究,这事等有空了,请教请教兄长与月英会比他一个人想来的有效。

    彭蠡泽近半月时日,诸葛亮对江东的水势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愈发明白,黄氏为何能在江夏屹立不倒了。

    一家独大的黄氏水军,至少在荆州与江东,还没有出现能与之正面抗衡的存在。

    且这种优势,得保持下去才行。

    一旦孙策将战略中心调整回江东,着手大力发展水军,以六郡之力,江东水军会很快追上江夏水军。

    一郡之力,焉能抗衡一州。

    诸葛亮最后看一眼江面火光,随后转身回舱。

    水军实习,暂告段落。

    舱中烛火摇曳,诸葛亮取过豫章舆图置于案上,随后目光停在南昌城上。

    望着自己曾经划下的圈子,诸葛亮喃喃自语

    “叔父,未曾想,亮也有踏足南昌,谋划豫章的一天。”

    兄长承叔父之位,自己却承了叔父之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