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6.第46章 少年逐虎图
作品:《太上皇正在研究亲子学》 第四十六章
叶安, 字惟山,京城人士。
无论赵疆的这辈子还是上辈子,这位叶先生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士林中执牛耳者,全天下读书人不敢想望的标杆人物。
叶安幼轻时便以一篇送学赋才名大燥, 及至青年, 三元及第,翰林院后山的“士林”中便有他所手植的“状元柏”, 如今已有四十余年, 苍翠遒劲,树皮却都已叫来赶考的学生们摩挲得格外光亮了。
叶安官至左都御史,如今也并未致仕, 而是领了翰林院在编书。今年的科举,他便是诸位学子的的座师。
春闱没几天了, 正是叶安闭门不出低调行事的时候,却不想在弟弟这里碰上了京中搅动风云的人物。
按理,他应该躲在屏风之后, 不该此时现身。
但叶安到底无法将目光从他的身上挪开。
他太年轻了。叶安想。
正是这样的年轻人,做得出退敌北胡, 在大殿上技惊四座的举动来。
故人之子,的确有故人之姿。
“赵将军,怎么也爱这些玩物不成”叶安问道。
赵疆露出微笑,“我在北地曾经训过鹰隼。”
叶安眼睛一亮,到“不妨细细说来。”
一个有心结交,一个正中下怀, 的二人就如何熬鹰如何斗隼很是交流了一番心得,到把几个小孩和主人叶平晾在了一旁。
叶平如坐针毡,浑身刺挠。
直到两人又笑过一轮后, 叶安才发话道“维德,去取我放在你这里的那幅画吧,我想赠给赵将军。”
叶平如蒙大赦,赶紧站起身取画去了。
叶安这才转向赵疆,淡淡道“我这弟弟也四十许人了,不如几位小友远矣。”
他一指安安静静坐在原地的赵璟等几个孩子。
赵疆笑道“小娃娃心里的事情少。”
他自己说完,自己忍不住看了赵璟一眼。
他儿子可能不算“心里事少”的小娃娃。赵疆一念及此,便觉得心情复杂,也不知是骄傲还是郁塞。
明人不说暗话,他很干脆地站起身来对着叶安施以一礼,“先生可看看这几个孩子能否入眼。”
叶安并不意外。
他许久不曾收过学生,但也不是没有京中的勋贵子弟想要拜入他的门墙。
他笑指赵疆道“你好大的胆子。”
叶安又一指排排坐在下首的四个小萝卜头“老夫已言明不愿为天子之师,你却要我教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娃娃”
赵疆道“天子之师有什么意思”
凡他一犯狂妄的毛病,笑起来的时候眉梢就会跟着动。
“我许给先生的束脩,乃是一座天下学子都可入内参阅的书馆。”
叶安一愣,不由得问道“什么书馆,如何使天下学子入内”
赵疆慢悠悠地端茶啜饮,眼见着老爷子要发急了,这才道“聚天下之书于内而人可尽览之。”
“我曾在陛下面前发下宏愿,书馆一日不成,我便一日不归北境。”
这书馆内不仅藏书,还可供阅览。士子每人持一身份文籍入内,登记后便可阅览书籍。
家贫者,可抄书给馆中,以抵书资。
书册日多,士子便可将的书册借回家中的阅览,抵押几个钱,许诺将书本完璧归还即可赎取。
叶安越听眼睛越亮。
他甚至忍不住开始打断赵疆,追问起来。
“书从何来”
“借阅者真的不设门槛”
“若珍本损毁又该如何”
大盛有纸,且工艺发达,不光有各色宣纸,更有花笺等风雅之物。但书籍依然珍贵。古籍珍本,大多都被书香人家私藏,而藏书的丰富程度,就直接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富足程度和文化底蕴。
叶安便有一座私人的藏书阁,更见过许多珍本孤品,甚至临摹过前朝的名人诗画。
让他心神震颤不已的,并不是赵疆所描绘的书馆如何恢弘庞大,拥有多少书卷古籍。而是而是他口中那一幅不分老幼,皆可入读的图景
盛世只有盛世,才堪有如此的气象
赵疆一一解答。答完,给出最后一击。
“此馆落成,当以惟山先生为馆长。”他露出一个志在必得的笑来“方不负先生这半生书蠹诗魔”
叶安抚掌大喝道“好,好,好”
他此刻再看赵疆,只觉得此人面貌清隽,骨秀神清,不由得憾道“你如何、你如何习武不从文”
赵疆惯会顺杆子爬“若有名师,允文允武。”
叶安大笑。
他许久不曾如此开怀,笑声将拿着画卷进来的叶平吓了一跳。
叶安接过画卷,便对赵疆道“你我赏画,倒不如让几位小友到外间去坐一坐。我倒也正有几句话,想问一问他们。”
一旁正襟危坐的赵璟和卢昭都知道,这是老爷子要考教他们了。
两个小孩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只看父亲师父对待这位先生的态度,便知道这考试万万要精心应答,不由得神情具是一紧。
只有一旁的奇瑞满脸无聊,只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府吃饭,此刻一听竟然还要考试,整张脸上都露出了无生气的沮丧来。
他宁愿面对那个讨厌的赵琰和公主府的恶犬
但赵疆斜斜一道眼风扫来,正打算抱怨一二的五皇子殿下立刻就把嘴闭上了。
他开始思考自己脑子里还记得几首诗,到时候随便涂在卷子上,不知能不能蒙混过关
几个小萝卜头乖乖跟着叶平出门去了显然,叶平也是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时要更自在些,脸上已经不自觉地挂起了笑意。
叶安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
赵疆瞧着这二人眉眼间有些官司,不由得道“您对叶先生未免有些求全责备。”
叶安那篇使之名动天下的送学赋,写的就是送弟弟叶平去上学。这是现在学子们必读的骈赋,想必读完之后除了震慑于作者的文采,也免不了问一句这赋中的“维德”在做什么。
有这样文采斐然的兄长,这位维德想必也是少有才名吧
叶安不乐意提不争气的弟弟,只瞪了赵疆一眼,“这画你看是不看”
不等赵疆答话,他便在长案上铺开卷轴。
工笔山水,画的是高山耸峙,怪石嶙峋,中有一人,沿着溪涧奔行,做少年打扮。
这画有些年头了,画纸略显黄脆,笔法却极其鲜活。
三描两画,便将少年人的矫健恣肆活脱脱印在了这山水之中。在他步伐之下,显得山愈险,水愈清,仿佛下一刻便要脱画而出。
少年穿着布衣,脚上却蹬一双鹿皮的软底靴子,肩背长弓,手持利箭,头上带着雉鸡翎的彩冠,那鲜灵灵的雉鸡羽毛高高地竖着,随少年的动作被风拂动。
而画布左上,一头猛虎匆匆忙忙地掩蔽在乱石之后,只露出半截毛色斑斓的虎尾。
赵疆缓慢地眨了眨眼睛。
叶安笑得有些得意“如何”他道“此乃老夫十年前所做,不知画中之人可还满意”
他在赵疆脸上看到了一种少见的茫然。
赵疆道“我不记得了。”
叶安笑道“我曾到过北境。”
叶安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北境一游,风土人情均让他印象深刻。但最难忘的,却是与叶英过鹰愁涧时登高驻足。
目之所及皆是崇山峻岭,鹰愁低飞,马惧慢行,念及这行道之难,百姓物力维艰,难免胸中顿生萧瑟苍凉之感。
叶安正酝酿出两句诗来,想要一抒胸臆,却听赵英笑道“瞧那。”
他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便见一布衣少年疾行在山涧之中,正追着一头猛虎
那虎仿佛是拼了命地要从他前逃开,几个纵越便往高处的乱石堆中跑去。那少年追不上,连发三箭,箭箭没入石中
叶安登时看得出身。
什么风急天高,什么涧深路窄,全都忘在了脑后。眼中只有那少年头上鲜艳的雉鸡翎子,活跳跳的。
赵英此时吟吟笑意中却有遮不住的得意,“犬子无状,在山林中野惯了。”
叶安也不禁笑起来。
他道“北地风土粗犷,人民亦是豪迈。令郎少年英雄,不负这北地的水土和乡亲。”
“我自北地而返,此情此景却不能忘怀。遂作此画。”叶安道。
赵疆伸手摸了摸脆黄的画纸。
此画功力深厚,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幻想当时的场景。画中的少年那时又何曾知道,他的双目紧盯着老虎,鹰愁涧的行道之上,他的父亲正以含笑的眼睛注视着他呢
他轻轻笑道“此画甚妙。先生真愿割爱”
叶安却是无有不应。
“如此十年,竟又得见画中之人。”他不禁感慨“吾老矣”
赵疆道“我尚能擒虎,若有一日求先生再画此图,先生却不能以老病推辞啊。”
叶安大笑。
仿佛无形间一层薄茧被轻轻拨开,二人突然便亲近了许多。
叶安终于道“我任左都御史时,曾往北地督军,与你父亲相识。”
一个是天子派来的督军,一个是驻守边疆的将军,天然对立的身份立场。叶安是不愿与赵家有过多牵扯的。
但到大营的第一天,镇北王寒暄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的“不孝孽子”求叶惟山一副字帖。
叶安将信将疑,只觉得这或许是镇北王与他拉近距离,让他放松警惕的手段。
但不得不说,这手段十分成功。
在赵英口中听说了他这个次子的种种“劣迹”之后,就连叶安也起了好奇心。
他倒想试一试,这前后将自己的先生气走三次的少年到底有多叛逆。
只可惜北地战事很快平息,他也被调回京城。
此后,二人也多有书信相通,所谈却非是国事。
叶安道“今日见你,如见故人矣。”
赵疆将画收起,“先生当年不曾收下我,如今可要收下我儿子”
叶安笑道“总归欠你家一个塾师不成”
他与赵疆相携出门,便见几个小孩都已答完了卷子,正在廊下与叶平逗鸟。
赵疆笑道“日后少不得让他们来叨扰叶大人了。”
叶平又惊又喜,连声道“不叨扰、不叨扰”他一向喜爱卢昭,又心疼他是故友仅存的血脉,只限于卢昭身在长公主府,这才不得时时探问,正巴不得能照拂他一二。再看赵璟聪慧早熟,一本正经和个小大人似的,另外两个孩子小的活泼机灵,大的憨厚老实,也都招人喜爱,于是十分愿意。
“明日来玩,这廊下还有许多鸟儿会开口呢。”他十分热情地向孩子们发出邀请。
叶安脸上的笑容就像变戏法儿一样消失了。
他冷淡道“你不妨也与几位小友一起读读书上上课。”
叶平不敢再开口了。
一行人出得门,赵璟才悄悄对父亲道“叶先生不爱他的弟弟么”
赵疆淡淡看了他一眼,道“他正是太爱他的弟弟了。”
他发现一旁的卢昭和齐瑞也竖起耳朵在听。
“爱之深,责之切罢了。”
齐瑞在旁边插嘴“可是他们都是老头儿了呀”
赵疆道“人不止有少年时。”
不能死在少年时,对于有些人是幸运,对有些人却是折磨。
少年时的人如同山溪,清透彻骨,激流昂然。只是这溪流渐涨,流入江河,经过湖海,最终也不过是泥沙俱下,龙鱼混杂。
他浩浩汤汤奔流到海,何曾记得在山中逐虎大笑
赵璟却并未领会父亲的意思。
他沉吟道如今弟弟还小,只会喊爹爹。若将来他长大了,还是只知道吃饭睡觉告状,连炭球都打不过,自己心里又该是何滋味
果然,琰儿现在是被放纵得太过了
内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开始重点抓赵琰的教育,赵璟这才想起自己刚刚看到的考题。
他问“爹爹,您说,蚂蚱可以吃吗”
赵疆一怔。
赵璟道“叶先生的考卷上画了蚂蚱,他说,大旱始则有大蝗,治旱先治蝗。”
一旁的齐瑞挠挠头,“我的题不是这个诶。”
他努力回忆道“他问我,何为浮费弥广。”
卢昭言简意赅,道“安国全军之道。”
赵疆在巷子中占了半晌。
直到一群吵吵嚷嚷的书生从巷口另一头走过来,冲着他便问“兄台,可知这处巷中还有房子租赁的”
赵疆这才回过神来,朝他们摇摇头。
他突然转头折了回去。
叶家的老家人打开门见是赵疆去而复返,不由得一愣,正待询问,却见这青年亦是尴尬一笑,摆手道“我没有落下什么,老人家也不必通禀。”
他对老家人叮嘱道“只是烦请转达,请惟山先生保重身体,务必,务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