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三章 父子
作品:《霓裳铁衣曲》 “托大娘的福,都还顺利”彦良笑道“我接到父亲的传檄,便召集了千骑渡海而来,从沧州到长安都有水路,倒是方便的很”
“那就好,那就好”崔云英干笑了两声,想要说些什么,嘴巴张合了两下,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得道“你远道而来是客,若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只管直说,莫要生分了”
彦良听到崔云英这番自相矛盾的说辞,差点笑出声来,强忍住道“多谢大娘,彦良记住了”
崔云英又闲扯了几句,觉得没趣便要离去,彦良将其送出门外,方才松了口气。
“彦良,这女子是”高延年问道。
“崔大娘家父的续弦”彦良笑道“算来应该是正妻吧”
“正妻”高延年往远处看了一眼“那她这次来是”
“估计是探探口风吧”彦良笑了笑“估计在这位崔大娘眼里,我是眼中钉肉中刺吧”
“竟然如此”高延年笑道“大将军那么多儿子,这位崔大娘为何把您当眼中钉肉中刺”
“我也不明白”彦良笑道“我的王位是来自母亲的血脉,而非父亲,就算没了我,也绝对轮不到她儿子去当倭王而既然我当了倭王,也就绝不可能占大唐一寸土。在我那些兄弟里,我与她孩子最没有利害冲突。”
“这倒是”高延年点了点头“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位崔大娘应该不会不明白吧”
“女人家的心思,谁知道呢”彦良笑道“怎么想都由得她吧,反正我们这次来长安,还是静观其变吧”
“嗯”高延年点了点头,他已经猜出了几分彦良的心思他此番远道而来当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毫无私利,从表面上看,彦良从娘胎里出来就已经身居王位,经过这些年的经营,他在王文佐诸子当中地位最稳,实力最强,也是距离继承王文佐基业最远的一个。原因很简单,王文佐的统治核心在河北,而日本列岛偏处海外,彦良身上又有一半的倭国王室血脉,天然的被排斥出了继承大业名单之中。这一点彦良心里也清楚,既然是这样,对于他来说的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在竞争者中选择一人,与其结盟,帮助他继承王文佐的基业。若单纯从交情说,彦良当然更倾向与自己一同长大的护良,但两人身份今时不同往日,利害牵涉的太多,要考虑的事情也就多了,反倒是没法简单定下了。
两人坐下来闲聊不久,便有人通传说大将军有人相召,彦良走了出来,来人却是个相熟的,正是曹文宗,两人已经有许多年未见,彦良赶忙躬身行礼道“师范多年未见,康健如昔,当真可喜可贺”
“不敢,早已是老朽了”曹文宗看到彦良也很高兴,他谦虚了两句,上下打量了对方“倒是公子几年不见,愈发威严深重,与大将军相似的很”
“彦良哪里敢和父亲相比”
“大将军二十余年来累积的威严,公子自然现在还比不得”曹文宗笑道“但你现在还年轻,再过十年,自然又是一番气象”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嗓门“尔父相召,请随我去”
彦良点了点头,便跟着曹文宗出了院门,穿过两重院落,来到一处偏院。两人进了门,看到王文佐和卢照邻正在凉亭中说话,彦良赶忙上前下拜道“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地上凉,快起来吧”王文佐笑道“嗯,我方才听你大娘说几年未见,你长进了不少,看起来还真是如此来,坐下说话”
“孩儿不敢”彦良站起身来“只是谨慎行事,只怕有损父亲的威名”
王文佐笑了笑“威名什么的都是虚的倭国这么远,其实你这次可以不必来的”
“父亲大人向各国武家发出传檄,彦良为人子的,岂能不应召而来”
听到儿子这么回答,王文佐不由得哑然,他叹息了一声“你说的也有道理,也罢,你来了也好,那由倭国来的武家就编成一队,由你统领。”
“彦良遵令”
看着长子的英俊面容,王文佐努力从中寻找着琦玉皇女的影子,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转眼之间,当初自己与琦玉的孩子都已经完全长成,自己连孙子都有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是当替子孙好生筹划一番,省的闹出骨肉相残的惨剧来”王文佐心中暗想,口中却道“你来了长安,可曾见过护良”
“倒是未曾”彦良答道。
“那好,今晚你就去一趟他家,顺便也看一看你弟媳”王文佐笑道。
“孩儿遵命”彦良笑道“听说护良迎娶的是天子之妹”
“嗯便是护国长公主”王文佐点了点头“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是要好好亲近亲近”
“是”
父子二人又闲扯了几句,彦良想起沈法僧在码头接自己时提到的新器械,小心问道“孩儿听说父亲这些时日都在长安城北的御苑中,准备攻打吐蕃的新器械,不知”
“哦、哦”王文佐满不在乎的笑了起来“你说这个呀本来准备过两天待你一起去亲眼看看的,既然你问道了,索性这里就说了这些日子在御苑试验的有两样望远镜和热气球”
“望远镜热气球”彦良不解的问道。
“嗯”王文佐点了点头,低声吩咐一旁的奴仆“把书房里靠窗的几案上那个黄色木盒取来”
“是”那奴仆应了一声,片刻后便回来呈上一个长条木盒。王文佐接过木盒,随手打开,取出一支金属圆筒来,示范了一下,递给彦良“你数数那边老槐枝头有几片枯叶”
彦良接过圆筒,模仿王文佐的样子朝老槐看了看,顿时吓了一跳,他本能的伸出右手捞了捞,自然捞了个空。
“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便是望远镜了”王文佐笑道“如何”
彦良本就是极为聪颖之人,顿时明白了过来,脸上已经露出狂喜来“孩儿明白了,有了这个,在战场上便能对敌军的动向一清二楚,永远都能先发制人,难怪沈叔叔说必能大破吐蕃。”
“必胜倒也未必”王文佐笑了笑“不过如果把热气球加起来,就差不多了”
“那热气球又有何等用”彦良已经被望远镜勾起了兴致,赶忙问道。
“热气球的用处很简单,就是能让人飞到天上,在上面用望远镜俯瞰,方圆数十里都如指掌间除此之外,若是敌军固守城中,还可以乘这热气球飞到敌军头顶上,往下投掷油罐,任他何等险要的坚城,也可以一战而破之”
“让人飞到天上”彦良长大了嘴“这,这可能吗人又没长翅膀,怎么可能飞到天上”
“自然是可以的”王文佐笑了笑“不信你可以问问卢先生”
“彦良公子,这的确是我亲眼所见”卢照邻笑道“说句实话,即便是亲眼目睹,我到现在还有些不相信呢”
彦良深深吸了口气,将心中的激动强压了下去,半响之后方才叹道“想不到父亲竟然能制造出这等利器来,这么说来,在大唐兵锋面前,莫说是吐蕃,便是更远之地,也不难破之了”
“是的”王文佐叹了口气,面上却现出几分忧虑之色来“所以这次领兵,我打算让护良总领”
“啊”彦良吃了一惊,意外的看着王文佐“父亲,难道您的身体出问题了”
“没有”王文佐摇了摇头“我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只不过我年岁也不小了,打算把将来的事情安排一下,所以这次就由护良领兵,我就留守长安”
彦良本是个极聪明的,稍一思忖便猜出个七七八八“父亲您打算借这次机会让护良立威”
“嗯”王文佐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彦良这么机敏让也十分满意,毕竟这天下终归还是他们的“立威倒是说不上,这次平定吐蕃之后,我打算退居河北,将来替我镇守长安的就是护良了”
“父亲这么做也是好事”彦良笑道“说到底,在长安您终归是臣子,屈身事人的滋味也不好受”“你这小子,说的什么胡话”王文佐佯怒呵斥了儿子两句,叹道“我现在在长安屈身事人倒也说不上,只是整日里与人勾心斗角,这么多年来着实是有些累了。回到河北,多做几件于国于民,利在千秋的事情才是正经。”
“比如这望远镜热气球”彦良笑道。
“不错”彦良这话倒是挠中了王文佐的痒处,惹得他笑了起来“对了,须陀有些日子没有来信了,你距离他近些,可有什么消息”
“遵命”彦良应了一声,他知道父亲对航海拓殖事业看的极重,所以来的时候早就有了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了上去“须陀他这些日子把心思都花在捕鲸的事情上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先得增加镇北堡那边的人口,向北的拓殖才不是无根之木。而要想增加那边的人口,就得让去那儿有利可图。所以他已经下令免去前往当地海域捕鲸捕鱼海船回来的港税,听说镇北堡那边的居民已经增加到六七千人了。”
“哦有这等事”王文佐接过小册子,翻看起来“这个办法不错,不过这样一来,你这边应该吃了不少亏吧”
“呵呵,为了航海拓殖大业,吃点亏也没什么”彦良笑道“再说了,现在也没有多少船,免税也亏不了几个钱,等到事业做大了,再恢复收税也不迟”
“嗯”王文佐满意的点了点头“你有这个放水养鱼的想法很好不要看在一时,要看的长远些。”
“孩儿记住了”
彦良又说了几句,他看到王文佐面上现出疲倦之色,便起身告辞。王文佐也不挽留“那今日便到这里吧明天你吃了午饭,便和我一同去御苑亲眼看看热气球”
“遵命”
出了王文佐的偏院,守候在门口的高延年赶忙迎了上来“您和大殿下聊了好长时间,看样子大殿下兴致不错”
“嗯”彦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径直往前走,高延年赶忙跟了上去,走出去百余步外彦良突然停了下来“延年,看来天下大势已经定了”
“您这是什么意思”高延年不解的问道。
“我本以为事犹可为,现在看来是我想当然了”彦良露出一丝苦笑“我这个爹爹着实非常人,他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任我有天大本事,也只能在他的圈子里跳,出来不得”
“圈子里面跳”高延年问道“这个从何说起大殿下也五十多了吧又能安排多远”
“你不明白”彦良叹了口气,他将望远镜和热气球的事情讲述了一遍“有了这两样,护良破吐蕃再容易也不过了,到了那个时候,我爹就可以把长安交给护良,自己回到河北隐退。”
“那又如何”高延年不解的问道“就算大殿寿有七十,也就十来年了。那时您正当盛年,事情大有可为呀”
“他今天能弄出热气球和望远镜,这十年里能弄出多少新器具来”彦良叹道“有了这些怪东西在,旁人就算再有本事,又能做些什么还不是只能在他定下的圈子里跳”
“这”高延年将信将疑的问道“像热气球和望远镜这种器具应该没那么容易搞出来吧”
“你不明白”彦良叹了口气“我小时候就见过不少新奇好用的器具,一开始以为是唐国或者百济传过来的,后来问了不少唐人百济商人才知道他们本国也没有,乃是父亲自己弄出来的世人都只知道他会带兵打仗,却不知道他有一双举世无双的巧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