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百四十五 何大清
作品:《四合院的自在日子》 就在此时,王瑞又补了一句:“我找人打听了,寄信人姓何,他不仅每个月会给易中海寄一封信,而且还会寄10块钱。”
保定寄来的信,姓何?
每个月都会寄10块钱?
这两者一结合,但凡是看过一点剧情的人估计都能猜到是谁了。
何大清?
那信肯定是何大清寄过来的。
这让张宇想到了一点,他不记得是电视剧本身的情节,还是当时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论坛解析的时候看到的。
反正那部剧在众多网友的解析下,处处都是阴谋。
其中有一条就说何大清之所以会跟白寡妇跑去保定,其中就有易中海的手笔。
当然,也有人说聋老太太也插了一手。
反正不知是真是假。
张宇没细看过细节,也不知道从各种论坛上看到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
不过倒是也有人说何大清虽然跟白寡妇私奔去了保定,可却没有放弃两个孩子。
他害怕两个孩子年纪小,再说漏嘴,引来麻烦,就不敢和两个孩子直接联系。
而是通过易中海和两个孩子联系。
他每个月都会给易中海寄10块钱,作为两个孩子的生活费。
不过出于私心,这些钱连同信都被易中海给扣在了手里。
何雨柱根本就不知道亲爹给寄信寄钱的事情,所以才会一直对亲爹心生怨恨。
张宇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如果这件事真的像网友们猜测的那样,那岂不是说易中海不光贪了两个孩子的钱,还在两个孩子面前做好人。
张宇眨巴了下眼睛,他现在十分想知道那何雨柱究竟有没有收到这笔钱?
“谢谢兄弟了!”张宇拍了拍王瑞的肩膀,一脸的感激。
他跟易中海虽然没什么大仇,但小恩怨却不少。
他可没忘记,之前易中海借着贾张氏丢东西的事情,想搜查他们的院,还想把偷东西的名头扣到郑大哥身上。
另外,别以为他没看到每次看到他们院里的人时,易中海眼中闪过的算计,以及跃跃欲试。
怎么着?
他们院隔三差五闹腾一回,让人看笑话,就看不得其他院子里的人和睦。
所以能给对方找些小麻烦,张宇是非常乐意的。
赵大爷虽然没明说,可张宇却从赵大妈那里听到了,这两年易中海可没少给赵大爷找麻烦。
只不过赵大爷是厂里的8级钳工。
而且赵大爷这个8级钳工可不像易中海那么水,是为了面子强推上去的。
要真仔细算,他几乎就是8级钳工里最弱的那个了。
赵大爷可是实打实的8级钳工,如果不是文化水平不够,早就是工程师了。
不说手艺,易中海其他地方也比不上赵大爷。
就拿教徒弟来说,一个贾东旭,易中海教了那么多年,到最后不过是2级钳工,连个3级都考不上。
一众跟着他学习的学徒,也因贾东旭的原因,被他一直压制着。
到现在最多也就四五级,这还是彻底放弃贾东旭之后,才考上的。
而赵大爷光是正式徒弟就二三十个,更不用说厂里交给他带的那些人。
光说说赵大爷的徒弟,最差的也是5级钳工,早些年跟着他的几个资质稍好一些的,现在已经是7级钳工了。
有两个徒弟最近两年已经开始朝着8级钳工冲击了。
说到这个,张宇就有些搞不懂易中海究竟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非执拗于贾东旭,何雨柱两个人养老。
为此,算计这个,算计那个。
身为一个8级钳工,虽然有些水,但是能养老的人多着呢,咋就跟个瞎子似的,就只能看到那两人的。
收养孩子这方面就暂且不说了。
有可能在易中海心中自己生的还有可能不孝顺的,更不用说是抱养来的了。
但,最让张宇搞不懂的一点就是,这么多徒弟,咋就挑中了贾东旭呢。
想要养老,只要你好好教,名下的徒弟哪个不能给你养老?
说实话,这一点还是张宇来到这个年代之后才知道的。
这个年代的师徒可跟后世的不一样。
后续顶天了是师傅,而这个年代是师父。
既是师傅也是父亲。
如果说一个人对亲生父母不孝顺,别人顶天了骂他两句不孝顺,说他父母白养了这个儿子。
当师父可不一样,人家不是你亲爹,却交给你手艺,教导你做人的道理,教会你吃饭的门路。
对你来说可以算恩重如山,犹如再生父母。
这时候如果一个人背叛了师父,或者是忤逆师父,对师父不够敬重,是会被人戳脊梁骨,指着鼻子骂白眼狼的。
易中海那么多徒弟,只要他好好教,何愁没有人养老?
为何就因为一个贾东旭,就打压所有的徒弟,弄得一帮名义上的徒弟个个对他心生怨恨。
别说给他养老了,如果有机会,这些徒弟巴不得从易中海那里调出去。
王瑞虽然不知道张宇在想什么,但是做了那么久的同桌,他对张宇多少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先看对方的表情,就知道那贾东旭和易中海一定得罪了对方,而且还得罪的不轻。
他眼睛眨了两下,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张宇。
“这是什么?”张宇有些疑惑的看着纸上的一行字。
该看到上面写的保定市****之后,他眼睛亮了亮:“这是寄信人的地址?”
王瑞点点头:“怎么样?够兄弟吧,我害怕忘了,专门记到了纸上。”
“够兄弟!走,我请你去吃饭。”
张宇大笑着将那张纸条收进怀里。
如果事实真的像他猜的那样,有了这张纸条,隔壁院估计又会乱一阵。
乱点也好,乱点也好,省得易中海闲的没事干,总把视线放在他们院儿上面。
不就易他们院得了街道的奖励,隔壁院没有得吗,用得着嫉妒成这样吗?
眼红是种病,得治!
这张纸条上就有治疗秘方。
看着张宇嘴角勾起的那抹邪笑,王瑞打了个寒战,在心里暗暗为那什么易中海悼念。
对,没错,就是悼念。
自家兄弟是什么脾气,他这两年也摸准了。
历来没先找过事。
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那易中海不知道做了什么事,把自家兄弟得罪成这样。
既然对方先伸手,那自家兄弟报复回去一点也不多。
想通之后,王瑞的心情豁然开朗,他用力地拍着张宇的肩膀,那爽朗的笑声仿佛能穿透云层,回荡在两人之间间。
“哈哈,张宇,这次你可得下血本,请我吃点真正的好东西啊!要是随便应付,我可不买账,我这张嘴可是挑剔得很呢!”
张宇见状,也是满脸笑意,他爽快地答道:“好,好好!就这么说定了,我请你去吃红烧肉,我知道一位老师傅,做的红烧肉特别地道,那味道,保证让你吃了还想吃!”
王瑞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摆出一副“不客气”的架势:“那我就不客气了,今天非得让你这钱包大出血一回,我可得敞开了肚子,吃个痛快!”
“哈哈,没问题,只要你能吃得开心,我钱包瘪点也值了!”
张宇豪爽地拍了拍胸脯,两人相视而笑,那份默契与友谊在笑声中更加深厚。
到达国营饭店,两人找了个桌子坐下。
“你先在这儿坐着,我去点菜。”
王瑞:“行,就咱俩吃饭,别点那么多。”
虽然来的路上都在说一定让张宇大出血,可真到点菜了,王瑞还是忍不住叮嘱几句。
“放心吧,吃不穷我的。”
因为就两个人,张宇也没点多少菜。
除了说好的红烧肉之外,又点了一份青椒炒蛋。
不一会儿,两盘菜便被端了上来。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盘精心烹制的红烧肉。
王瑞看着眼前的美食,不禁食欲大增,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送入口中,瞬间,那浓郁的肉香与恰到好处的甜咸交织在一起,在味蕾上绽放。
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一口美味烟消云散。
张宇看着王瑞满足的表情,也跟着笑了。
两人没喝酒,不过他还是拿起手中的茶杯,示意道:“来,为了我们的友谊,为了今天的想通,干杯!”
王瑞笑着回应,两人碰杯的声音在包间内回荡。
菜过五味,他们的谈话也愈发投机,从工作到生活,从理想到现实,无所不谈。
直至将两盘菜吃干抹净,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话题。
回家的路上,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
王瑞突然想起了什么,面上多了几分衰伤:“张宇,你知道咱们班主任出事儿的事情吗?”
“什么?”张宇瞪大眼睛,转头看向王瑞:“什么时候出的事?出了什么事儿?”
王瑞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沉重:“就上周六,我去医院探望朋友的时候碰上师娘了。据说班主任趁着暑假去山区支教,“结果在一次山体滑坡中,为了保护几个学生,他被落石砸伤了,现在还在重症病房里呢,情况挺不乐观的。”
王瑞的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是带着千斤重的情感。
张宇听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嘴微张却半晌没说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老师平时那么好的人,怎么会遭遇这种事。”
王瑞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啊,谁也没想到。师娘说,老师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利用假期时间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去,帮助那里的孩子。这次他选择了山区,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意外。”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回忆起班主任平日里对他们的关怀与教导,心中五味杂陈。
张宇打破了宁静:“我们得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干等着。至少,我们可以去看看老师,或者帮师娘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瑞赞同地点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打算周末再去一趟医院。我手上还有些钱,到时候一起带过去,老师出了这么大事,师娘手里估计也没有什么钱了。”
张宇用力地点了点头:“要不咱现在就过去吧,我马上就开学了,过两天估计抽不出时间来了。”
“行!正好我身上带着钱。”
两人说走就走,路过某处供销社的时候,两人简单的买了些东西。
夏日的阳光炽热,但他们的心情却异常急切,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对老师的深深挂念之上。
到了医院,按照之前的病房号,他们找到了班主任所在的病房。
病房里,班主任正半躺在病床上,腿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中依旧透露出那份熟悉的坚定与温暖。
看到王瑞和张宇的到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哎呀,是你们啊,你们怎么过来了?”班主任的声音略显虚弱,但依旧充满了关怀。
“老师,我们听说您受伤了,心里急得很,就想着赶紧来看看您。”张宇快步走到床边,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他把手中的糕点和装着钱的信封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老师,你现在怎么样了?师娘呢?”
班主任微笑着摇了摇头:“来就来吧,拿什么东西,你们能来,老师就已经很开心了。你师娘去给我准备午饭了,一会儿就回来。”
“那老师,您先好好休息,我们等师娘回来,跟她说说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王瑞提议道。
班主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是我最大的幸运。不过,也别太累了,你们也要准备开学了,学业不能落下。”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师娘带着饭菜回来,看到王瑞和张宇,又看到一旁放着的糕点,埋怨道:“来就来了,带那么多东西干啥,你们俩还都是学生娃娃,我还都没工作呢,待会走的时候把东西拿回去。”
“师娘,这是我们的一番心意,你一定得收下。”
几人聊了些上学的事情。
对于自己这两个学生,班主任一脸骄傲。
又聊了一会儿,看着班主任脸上的疲惫,张宇和王瑞提出告别。
至于带来的糕点,被两人强硬的留下了。
两人走后,收拾东西的师娘看着搞点
看着媳妇手中的信封,班主任叹了口气:“留下吧,我改天再想办法还回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