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第 43 章 学一学管理中馈

作品:《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

    琼林宴后紧接着就是清明, 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温氏也没有身孕不用她照顾,孟蝶轻松通过。

    刚过清明两天,郑嬷嬷突然造访, 露微迎出门“郑嬷嬷好, 快请进。”

    “露微姑娘好。”郑嬷嬷十分客气“二奶奶在屋里呢”

    “在呢”

    郑嬷嬷跟着露微进到里屋“二奶奶。”

    孟蝶“郑嬷嬷。”

    樱儿连忙搬来个杌子, 郑嬷嬷谢了坐“夫人命我来告诉二奶奶一声,明儿早起请了安之后, 就到凝萃馆连同大奶奶一起, 学一学管理中馈。”

    孟蝶一愣,家中吃食采买是大事,她没想到婆婆这么快就让她和大嫂开始学习“我明儿可要带些什么”

    郑嬷嬷“我估摸着明儿要先认一认人, 府里面都是各管一样的。”

    孟蝶“我知道了。”

    露微送走了郑嬷嬷回来问“二奶奶, 明儿既然是认人,我要不要做个册子直接做个花名册。”

    孟蝶“做吧。不知道大嫂那边是怎么想的。”

    杏黄看了一眼外面“都过了晚饭的时间, 这会儿去问恐怕不太方面。”

    露微“那就明儿多带一些纸张。杏黄, 你也跟着去,我一个人记不住你也帮忙记一些。”

    杏黄“露微姐姐,你可饶了我吧, 我那两笔烂字儿,没的给二奶奶丢人,还是让雪青姐姐去吧。”

    雪青噗哧一笑“这会儿知道叫姐姐了”

    杏黄“好姐姐,明儿你跟着二奶奶去吧。”

    孟蝶扫了一眼扯着雪青袖子撒娇的杏黄“书到用时方恨少, 字到写时方知丑,赶明儿你每天写一篇大字儿。”

    “啊”杏黄瞳孔地震。

    露微和雪青毫不客气的笑出声“该。”

    早起请安的路上,孟蝶和温氏碰头,温氏率先说“昨儿母亲打发人来说, 让我们今天到凝萃馆学习管理中馈,你在家里可学过”

    孟蝶“学过一些。不过我娘家人口少,也没有附过来的族人,管理中馈并不算太难。”

    “我在家里也学过一些。”温氏揉了揉太阳穴“我家里是个大家族,中馈不好管呐。”她拉起孟蝶的手,在她手心中写了个“人”字。

    孟蝶了然的与温氏对视一眼,妯娌二人忍不住同时苦笑,侯府这么一大家子,好几房不说,当年陪着老夫人的人也都具在,这一层一层的怕是要费一番手脚。

    到了侯夫人这边,温氏和孟蝶终于明白,宁夫人急匆匆让她们学着管家的原因了。

    李瑾与太仆寺卿陈大人的次孙陈致宁订婚,婚期就定在明年开春,宁夫人作为主母,陪嫁等等都要细心准备起来了,最少要分一半精神在这上面。

    除此之外,二房今年秋回来,过年送年礼的时候自然也有家书,除了二老爷自己的事儿,他还重点提了一件事,他的长子李荟今年十五了,劳烦爹娘大哥大嫂帮他相看相看。

    三房那边三老爷和周氏的长女李琰今年也十四了,也需要开始相看人家,宁夫人作为掌家的大伯娘,她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大房自己这边,除了明年板上钉钉出嫁的李瑾,三子李芃今年也十四了。

    勇毅侯府的下一代,彻底长了起来。

    在这个一人犯罪,有可能连累全家的时代,联姻就显得格外重要,宁夫人作为侯府的主人之一,她自然不能置身之外。

    人的精力又有限度,顾着这一头就很难兼顾另一头,幸亏她还有两个儿媳妇,正好做她的臂膀。

    从正房回来迅速吃了早饭,孟蝶带上露微和雪青同温氏汇合后直奔凝萃馆。

    凝萃馆在侯爷和侯夫人住的正房后面,说是后面,中间也跟着一条回廊,凝萃馆处于侯府的花园边缘处。

    凝萃馆共有上下三层,每层三间房,每一间房都格外宽大,一间抵上两个正常的房间,上面两层是侯府的库房之一,最上面一层堆放着祭祀用的精贵东西,平日里门都关着,偶尔打开窗户通风保养。

    中间一层装着绫罗绸缎,珍贵药材,精贵摆件,用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

    下面一层,正中间的正堂,就是宁夫人平日里办公的地方,东面屋里有一铺炕,冬日里宁夫人就在东屋派差。

    西屋里也有一铺炕,平日里给几房太太用的,比如说周氏给下人分发衣服,吴氏给每一房分发香料等等。

    孟蝶和温氏到的时候宁夫人还没到,两人坐到椅子上耐心等着。

    温氏看了一眼雪青拎着的匣子“怎么还带了东西”

    孟蝶“里面是笔墨纸砚,我昨儿问了郑嬷嬷,她说今儿大概率要先认人,不管府里有没有花名册,笔墨应该都能用上,原本有,我就按照原有的抄录一份,没有就直接做一个。”

    温氏“你这个方法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孟蝶“你要是觉得这个方法好,到时候我给你也抄录一份。”

    妯娌两个正在说话,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两人赶忙起身迎了出去,一看,不单单宁夫人来了,后面还跟着三名小姑娘。

    分别是大房的李瑾和李琅,还有三房的李琰,李瑾今年十六岁,李琅今年十二岁,李琰今年十四岁。

    宁夫人秉持着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放的原则,不单单打算教教媳妇,还打算教教府里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姑娘。

    “母亲。”

    宁夫人点点头“都是自家人也没那么多规矩,你们都坐下吧。”

    孟蝶五人这才依次坐下。

    宁夫人“你们几个里,除了瑾儿给我打过下手外,你们四个都没同我学过,我今儿就从头开始给你们说说府里中馈的安排,先说需要采买的东西,再说人员安排。”

    孟蝶几人认真倾听。

    宁夫人“我们府里在京郊有两座大庄子,每座庄子都有良田三千亩,故此我们府里主人吃的粳米、白面,还有下人吃的粟米、荞麦米糙米等都不用购买。”

    “还有各种油,时令的蔬菜,甚至冬日里吃的暖窑菜,还有鸡蛋和猪肉也不必购买。”宁夫人喝了一口茶“府里需要购买的,最大宗共有六样,茶,酒,盐,糖,碳,柴,这六样在每一家都属于大宗。”

    “这几样我们府里都有合作多年的商人,每一年只要计算出府里大致的用量,每隔三个月对方就会过来送一次,倒是不用过于费心。剩下的都是一些零碎的东西,等用着了现买就行。”

    郑嬷嬷迈步到门口,冲着等候着的管事媳妇们招招手“都进来吧。”

    管事媳妇们鱼贯而入。

    孟蝶默默数着,好家伙,单单管事媳妇就有三十多个,孟府里管事媳妇才十二个。

    宁夫人“你们自己介绍自己吧,让大奶奶二奶奶,还有三位姑娘都知道知道,你们是谁,管哪一行。”

    “是。”

    “母亲,这么多人一时间我怕记不住,有册子么”孟蝶赶紧开口。

    宁夫人喝茶的手一顿“还真没有,原府里没这么多人,都是这些年一点一点加的,我都记得也就没弄册子。”

    孟蝶“那我这边做个册子”

    “也好。”

    雪青连忙打开小匣子,从里面拿出两副笔墨纸砚,郑嬷嬷忙命人搬来一个小矮桌,两个小凳子。

    露微手脚麻利的研磨,雪青润笔,两人迅速做好了准备。

    宁夫人有些惊讶“我单知道露微认字儿,雪青也认字”

    孟蝶“认得几个字,也就能写个名字什么的。”

    宁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确定露微和雪青准备好了,这边这些管事媳妇们纷纷开始自报家门。最先开始的自然是总管。

    侯府一共有两位总管,一个是经常跟在侯爷身边的夏总管夏蕨,当初给甘州送礼,侯爷就派的他去,可见侯爷对他器重。

    他的老婆夏嬷嬷,除开各房主人贴身的丫鬟嬷嬷,总管着后宅中其余所有的丫鬟婆子,但凡有吵架拌嘴的,失职渎职的,或调停或由她直接处理。

    侯府的二总管池健,他平日是跟在世子身边的,他的老婆池嬷嬷,明面上算是夏嬷嬷的副手,同样是揽总各处,实际上夏嬷嬷和池嬷嬷也算各有分工。

    夏嬷嬷多是盯着厨房,后门等处,池嬷嬷多是盯着花园,姑娘们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两人也算是分工明确,还是儿女亲家呢。

    总管之后,就是各个管事媳妇

    露微和雪青奋笔疾书,她俩的书写格式一样,都是先写名字,下面写管哪一行,然后空两行,再写下一个人。

    用了小半个时辰,这些管事媳妇才将自己介绍完毕,露微和雪青也将她们的信息写到了册子上。

    宁夫人一挥手,这些管事的媳妇们下去“你们写的我也瞧瞧。”

    露微和雪青连忙将自己写的册子捧了上去。

    宁夫人从露微手中拿过册子“好漂亮的字儿,有几分你们家奶奶的风采。”

    露微腼腆一笑。

    宁夫人“怎么不是挨着的,空两行”

    露微“留的空行是为了以后删改用的。”

    宁夫人点点头,将手中的册子交给温氏“你也瞧瞧,我看不错。”说完又把雪青写的册子拿来看了看“你的字儿也不错。我记得你们屋里还有个叫杏黄的,她会写字么”

    雪青“回夫人,她也会的,不过也和我一样,只能写一些简单的。”

    宁夫人“简单的也不错了。”

    温氏看着人名和人名之间空的那两行,同孟蝶对看一眼,彼此露出个心照不宣的笑容“母亲,我今儿早晨还同弟妹说呢,她做的册子到时候给我也抄录一份,没想到这么好,我看不如也给几位妹妹也抄录一份。”

    宁夫人“行,到时候也给我一份。”

    孟蝶原以为,她和温氏能看看宁夫人怎么处理的家事,学习几天后在亲自上手,没想到第二天直接被赶鸭子上架。

    勇肃侯府嫡孙满月,作为从勇肃侯府出来的姑娘,宁夫人必然要去吃酒的。接下来不是这家娶妻,就是那家嫁女,儿孙满月,春日赏花宁夫人一天天跟赶场似的,完全不得闲。

    不单单勇毅侯府开枝散叶儿孙众多且都渐渐长大了,其他府也都是一样的。

    宁夫人出去应酬,也不单单只是应酬,也是为了自己这边相看,端看三房的李琰就知道,最近宁夫人出门,她次次都被带着出去,再就是大房这边的李琅。

    两个小姑娘今年的衣衫也比其余的姐妹多了几套,姐妹们都知道怎么回事,倒也没有掐尖吃醋的。

    还说眼下,孟蝶和温氏坐在凝萃馆中,旁边还坐着李瑾,三人静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温氏先说“让她们进来回话吧。”

    瑞雪出去招呼众人“要紧的先回,不急的排在后面。”

    第一个进来的是王喜才家的“大奶奶二奶奶大姑娘,开春了,花园里的亭子水榭之类的,往年都换要换上纱幔。”

    温氏挑眉,孟蝶闲闲的喝了一口茶,李瑾抿唇一笑,三人心照不宣。

    管家第一天第一宗,这些下人就给她们来了个下马威。

    温氏慢条斯理的反问“帘子幔帐这些,不是五太太在管么”

    “是五太太在管,只是五太太只管买来后怎么挂,幔帐和帘子都是我们采买的。”

    温氏“库房里没有新的了”

    王喜才家的一顿“大、大概还有几挂吧。”

    李瑾皱眉“大概”

    温氏依旧轻声细语“去年买了吗”

    “买了买了,京里面年年流行的样子都不同,府里也就年年都要买一些的。”

    温氏“今年流行什么样式的你都知道”

    “知道的,每年只要刚过了年,我当家的就会去京城各大布庄走动,查看今年时兴什么,到季节了买上一批换上就行。”

    “不愧是府里的老人。”温氏一笑“既这么着,亭台水榭,何处挂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你拟个单子给我们拿来看看。”

    王喜才家的一愣。

    温氏“再好的东西放的不是地方,那就还不如不放。”

    孟蝶“大嫂说的是,咱们第一次学着管家,若是家里被我们搞不成样子,我们丢人事小,府里跟着丢人是大。”

    李瑾蹙起的眉头舒展开“大嫂二嫂,我最近正学着颜色搭配呢,我先瞧瞧。”说完转头又看向管事媳妇“王喜才家的,单子呢”

    “这、这具体哪里挂哪里都是五太太负责。”

    温氏不留情的戳破对方“这不稀奇了么,你们就看着样子随便买,买之前从来不跟五婶对一下么就这么混买,买回来之后五婶觉得不合适用不上怎么办”

    李瑾率先沉不住气“你是侯府老人了,就这么办事平日里在母亲跟前也是这般”

    王喜才家的满脸悻悻然“是、是我着急了。”

    温氏依旧满脸笑盈盈的“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急三火四的,这又不是火燎眉毛的事儿,急什么,以后可稳妥一点吧。”

    “是。”

    王喜才家的臊的满脸通红,赶忙溜了出去。她一离开,田宝媳妇立刻上前“大奶奶二奶奶大姑娘,过些日子端午了,要同商户那边预定江米粽叶和艾草等物。”

    温氏“有旧例么”

    “有,只是府里今年又添了些人,故此买的东西要比去年多些。”

    温氏看看孟蝶,见她没吭声,当下点点头“登记了,拿牌子领银子去。”

    一个一个又一个,温氏、孟蝶和李瑾的效率颇高,刚到晌午就没有管事的媳妇来回话了,三人也没离开凝萃馆,而是在这边吃了午饭,确定真的没有事了,三人这才一同往回走。

    孟蝶“册子昨晚就做出来了,大嫂和瑾妹妹要不到我那里坐会儿顺便拿册子。”

    温氏“也好,我们刚吃了饭,还没吃茶呢,到你那里讨杯茶喝。”

    李瑾“我比较想念二嫂去年做的奶茶,冰冰凉凉又甜甜的。”

    孟蝶一笑“今儿也有奶茶,不过现在天气还不够暖和,里面是没有冰的。”

    李瑾“那也行的。”

    温氏也道“那个奶茶确实好喝,连我们家曦哥儿都喜欢的很。”

    孟蝶“那一会儿我让杏黄多做些,你给曦哥儿带回去一些。”

    温氏“一点就好,上次你不是说这里面放了不少糖,多喝对身体对牙齿都不好么我只带回去一点,免得曦哥儿瞧见了要多喝。”

    “好。”

    温氏和孟蝶他们刚走到东跨院,温氏房里的丫鬟琉璃急匆匆跑过来“大奶奶,小少爷醒了,一直哭闹不止,奶奶快些回去吧。”

    孟蝶“大嫂,我一会儿差人把册子给你送过去。”

    “好。”

    温氏急匆匆回自己的院子,孟蝶和李瑾慢悠悠的回到栖霞院。

    进屋刚一落座,李瑾憋了一路的话,这会儿迫不及待的开始往出倒豆子“今天真是气死我了。往日里跟着母亲,那些奴才一个个都恭恭敬敬的,一件事恨不得有千百种周全的手段,还以为她们都是好的,结果”

    孟蝶递给李瑾一杯茶“消消气。”

    李瑾狠狠喝了一大口,长出了一口气“二嫂子,你和大嫂子怎么不发作她这样的刁奴就应该早早的打发出去,不然早晚是个祸根。”

    孟蝶没回,反而将一个书册递到她面前“册子做好了,你先看看册子。”

    “嗯”

    孟蝶摇摇头,从雪青手中拿过册子交给李瑾“先看册子。”

    李瑾不解,迟疑的接过册子打开一瞧,瞪大眼睛“咦这后面还多了备注。”

    当初说留着删改的地方,这会儿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备注,比如说这家的儿子在府里哪处当差,那家的女儿在谁的房里

    李瑾越看越震惊“这、这祖母房里的千层姐姐,竟然就是这王喜才家的女儿”

    孟蝶“可不是么。”

    李瑾“他们家与小王庄头是亲家,这小王庄头又是谁”

    孟蝶“我们府里在京郊不是有两座大庄子么除了两个总管大庄头,里面因为差事不同,还有若干个小庄头,这小王庄头祖上是榨油的,现如今管着庄子那边大豆和芝麻的种植采收以及榨油。我们府里吃的油,都是他在管。他哥哥就是王总庄头。”

    李瑾瞬间就蔫了“就是这些杂七杂八的关系,纵得他们都敢欺主了。”

    孟蝶噗哧一笑“咱们府里还是好的呢。”

    李瑾“怎么说”

    孟蝶压低声音“祖父和祖母成婚的时候,那会儿大易朝刚建,无论是东西还是人手都短缺的很,祖母当年只带了三家陪房一名丫鬟过来。后来大家日子越来越好,多少人家的陪房是越来越多,咱们祖父没有兄弟,也就没破祖母例的人。”

    “等到父亲和母亲成婚,上面没有破例的。”孟蝶和李瑾心照不宣一笑,哪有媳妇越过婆婆的道理又不是皇家公主,再说皇家公主那也不叫陪房,人家直接开府。

    李瑾抿了抿唇“我记得母亲也是三家陪房一名丫鬟。”

    孟蝶“对,除了郑嬷嬷在府里在母亲跟前当差,剩下的三家陪房说是陪房,实际也都不在府里,管着母亲的陪嫁田地和庄子呢。”

    李瑾点点头“二婶子那边我记得陪房两家丫鬟两名,三婶子那边也一个样儿,四婶子是三家陪房一个丫鬟,五婶子也是两家陪房,两个丫鬟。”

    孟蝶“没错儿,带来的人都不多,基本上都是丫鬟在跟前伺候,陪房论理都应该留在府里当差,咱们府里却都打发出去管着嫁妆,不在府里当差。你说这样省了多少事”

    李瑾“二嫂子说的是,若是他们都在府里当差,若有不好的,怎么说怎么骂不看僧面总要看佛面。”

    孟蝶“要不怎么说咱们府里还算是好的。真有那太不成样子的,下个狠心还能打发出去,不用太顾念什么。”

    李瑾垂眸“去岁小姑姑出嫁,我记得跟过去四房,还有四个丫鬟。”

    孟蝶点点头。

    “带过去这么多人,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倒是更能舒服一些。”李瑾自言自语“不过想要融入进去反而更难了些。”

    还有一点李瑾没说,对于当家主母来说,各房的陪房越多,她管家越吃力,还是那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

    杏黄“二奶奶,大姑娘,奶茶做好了。”

    “快给我。”李瑾的愁绪一扫而空,接过杏黄手中的杯子,一口咬在芦苇杆上,狠狠吸了一大口。

    杏黄“二嫂,你说怪不怪上次我喝奶茶没用芦苇吸管,直接喝的,结果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明明都是一样的东西,怎么用了吸管就感觉格外好喝呢。”

    孟蝶“里面的一些小料都在杯子的底部,你用吸管喝的是紧挨着小料的底部奶茶,不用吸管,你喝的是杯子上面的奶茶。说不定就是这个差别。”

    “有道理。”李瑾有狠狠的喝了一大口“真想天天喝。”

    孟蝶失笑“过犹不及。”

    “好吧。”

    孟蝶看向杏黄“你把册子和奶茶,给大奶奶那边送去一份,二妹妹今天跟母亲出去了,三妹妹和四妹妹那里也送一份,再让樱儿她们几个,给其余三房也送过去一些。”

    “是。”

    孟蝶这边送了奶茶,晚上请安的时候就得到了大家的感谢。

    方氏忍不住说“前儿我回娘家吃酒,席上有一种新鲜的饮品,说是用茶和果子做的,不少人都说好喝,我倒是觉得不如蝶丫头做的奶茶好喝。”

    侯夫人“这奶茶是好喝,别说是你,我这个年纪了今天也喝了一大杯。”

    “原来母亲也爱喝,这下找到根子了。”吴氏掩嘴偷笑“蝶丫头今儿送奶茶,可巧他四叔也在家,硬是分走了一杯,还说好喝呢。”

    温氏噗哧一笑。

    侯夫人看向温氏“莫不是大郎也喜欢”

    温氏“喜欢,不单单夫君喜欢,曦哥儿也喜欢的很。”

    侯夫人乐不可支“随我了。”转头又对孟蝶说“下次再多做点,让你祖父也尝尝。”

    “诶。”

    安安稳稳过了几天,这天,温氏孟蝶李瑾三人往凝萃馆过去的路上,李瑾小声道“这几天都没生事,看来她们是吃了教训老实了。”

    孟蝶直接摇头“不可能,别看现在没动作,指不定在憋什么大招。”

    温氏也道“没错,我们前几日给她们的不过是没脸罢了,她们欺瞒我们,只要成功一次,拿到的可就是真金白银。”

    李瑾思索片刻“真金白银能有多少”

    温氏“就以上次亭台水榭帘子幔帐为例,往年府里的开销大概都是在二百两银子左右,先不说商家一定会给他们好处,那些不能用的帘子幔帐,你信不信最后都会跑到他们的手中到时候他们或自用或偷偷卖出去,又是一笔钱。”

    李瑾“商家给他们好处,为什么”

    温氏抿唇一笑“府里的管事一职,你道为什么人人争抢,只是为着体面么”

    李瑾愣了愣。

    孟蝶“我们府里一年买多少东西多少商家想把自己的东西卖进来如果你是府里的管事,去买府里需要的东西,发现这东西你二嫂子家有,大嫂子家也有,东西品质又差不多,价钱也差不多,你买谁家的这会儿我给你两杯奶茶,你是不是就买我的”

    李瑾恍然大悟“还带这样的。”

    温氏压低了声音“要不怎么采买方面的管事历来都争破头呢,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多着呢。这些人,他们的爪子不被打几回,绝对不会吃教训的。”

    李瑾点点头。

    到了凝萃馆三人坐好,管事的媳妇们陆续进来回话。

    周顺才家的一边说一边将拟好的账册呈上去“府里年年在这个时候买新鲜的荷叶,也会捎带着买一些干荷叶。”

    瑞雪接过账册交给温氏,温氏接过来展开看了看,蹙眉。

    李瑾“大嫂怎么了”

    温氏“这干荷叶分几成干,新鲜的又分出芽几天的,每一种价格都不一样。”

    李瑾看了一眼账册上的记录,只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嗡嗡的,只道“价格都同往年差不多,登记了就是。”

    温氏没动,捏着账册交给瑞雪“算一算。”

    “是。”瑞雪说着,打开她带过来的小匣子。

    露微也带着小匣子,那里是笔墨纸砚大家伙儿都知道,瑞雪带的小匣子这还是第一次打开。里面是一个精巧的算盘。

    孟蝶的目光闪了闪,李瑾瞪大眼睛。

    温氏身边另外的小丫鬟珊瑚搬来一个板凳,雪青连忙上前,又帮着搬了个炕桌过来。

    瑞雪坐在板凳上,账册和算盘全放在炕桌上,然后一手翻着账册,一手噼里啪啦开始打算盘。

    温氏看了一眼周顺才家的“你先等等,下一个。”

    本应该轮到朱大家的,她这会儿眼睛看着瑞雪,一时竟是忘了回话。

    温氏“朱大家的,轮到你了。”

    “是是是。”朱大家的躬身道“支取买菌菇的定金。”

    温氏“定金”

    “是,现在天气转暖,下雨之后菌菇都会生长,各大商号都会派底下人到各个村子里收购,收购多少,全看各府给多少定金。不然,若是收的太多了,卖不完留到明年,菌菇就不值钱了。”

    温氏翻看册子“这定金怎么还分了三种五十两,八十两,一百两府里往年都是怎么定的”

    “定金给的越多,就说明我们要买的菌菇也就越多,府里往年没有特殊事情的时候,就是最低档五十两的定金。若有几场大席面,就要看具体情况是八十两还是一百两的。”

    温氏想了想,看向孟蝶和李瑾“咱家今年好像没有什么大席面”李瑾出嫁也是在明年。

    孟蝶接过册子想了想“还是选中档的吧。”

    温氏“怎么”

    孟蝶“二叔和二婶子今年秋不是回来吗二叔外放六年,回来之后少不得要走亲访友,甚至家中请宴。菌菇鲜美,气味又不重,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文人如何,这是温氏和李瑾的知识盲区,两人听孟蝶这一说,立刻懂了。

    温氏拍板“那就下八十两的定金。”

    孟蝶又道“你去同商号那边说说,我们这次多买的菌菇,不是要加多少量,最好寻一些珍品。”

    “二奶奶,我懂了,到时候同那些商家说好。”

    “嗯。”

    朱大家的连忙下去。

    “大奶奶,我这边账目算完了。”瑞雪适时插言。

    温氏“哦怎么样”

    “我这边算,差了六分银子。”瑞雪看向吴顺才家的“嫂子,我们两个一起重新算一下”

    吴顺才家的梗住,她是真的没想到,一百多两银子的支出,差六分银子对方都能算出来。

    温氏将账册递到吴顺才家的面前“账目繁杂,你再算一遍,再来支取银子。”

    “是。”吴顺才家的悻悻的接过账册,转身。

    “等等。”孟蝶拦住吴顺才家的脚步,转头又对温氏和李瑾说“说道这个新荷叶,我刚刚倒是想起来一首诗。”

    李瑾“什么诗”

    孟蝶“是一位风流才子写的,有这么几句话,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李瑾噗哧就笑了“这人可真有意思,不过就是一棵树,他又是摘花换酒钱,又是花前坐,又是花下眠,一树的花竟然有三种用法。”

    孟蝶“是啊然后我就想到了咱们府里的荷花池,平日里只有夏日赏荷花,多浪费不如我们也效仿一下这位风流才子,他一花三用,我们也可以一荷多用。”

    李瑾眨眨眼。

    温氏已经回过味儿来了“这个好。”

    孟蝶一笑“春煮荷叶夏赏莲,秋熬莲子冬蒸藕,这样多有趣”

    “这个好这个好。”李瑾想了想“我夏天的时候看好哪一株莲花,做个记号,秋天我就吃那一株莲花结出的莲子。晚上我就去回祖母。”

    温氏点点头“而且还是自家荷塘,干干净净的,不比外面买的强也不用算那些乱七八糟的帐了,自家荷塘里,要几天新出的荷叶没有”

    李瑾眉开眼笑“省事又好玩。”

    温氏看向吴顺才家的“以后,荷叶,莲藕,荷花,莲子的采买就去除了吧,都用自家荷塘里面的。”

    吴顺才家的人都傻了“大、大奶奶,府里荷塘”

    孟蝶直接打断对方“那么大一个荷塘呢,去年我还看花匠要疏叶什么的,这下倒是不用了,吃的时候看着摘取就成,这样既不用疏叶也不用采买了,两下省事。”

    吴顺才家的心不甘情不愿躬身“是。”

    吴顺才家的刚一出凝萃馆,这件事就跟一阵风似的吹遍了整座侯府。

    “好不了了,好不了了”

    “怎么了怎么了”

    “你知道今儿凝萃馆中发生的事儿不”

    “听了一耳朵,不太真切。”

    “哎呦喂,我跟你讲啊。”一名婆子一指兰萱院的方向“真真是商人家里出来的,那眼睛比刀子还厉,错了一星半点都能看出来,算盘打得呦,厨房那边都能听到,算盘珠子就差没崩我们脸上了。”

    “你说那一位,还有另一个呢,说是读书人家出来的贵小姐,结果黏上毛比猴儿都精,就听见她在那边嘚啵嘚,嘚啵嘚,吴顺才家的差事就那么少了一样,你们说,这,这”

    “可不就是,以后这么两个主儿管家,咱们还能有好儿”

    “我看大家赶紧都崩紧了皮寻后路吧。”

    孟蝶和温氏都很清楚,今天打了管事们的爪子,他们肯定还得想招儿压一压她们俩,对此,孟蝶和温氏都不太担心,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谁怕谁

    从凝萃馆回到院子中,露微忍不住开口“二奶奶今天怎么说桃花庵歌,这诗针对今天的事儿不太贴切。”

    孟蝶“不贴就不贴,我喜欢就成,横竖那些管家媳妇也不懂,最终解释权在我这儿。”

    露微没忍住笑出声。

    孟蝶“笑什么”

    露微赶紧摇摇头“没什么。”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笑我诗词学的不好。”孟蝶浑不在意“当初我爹就说我不像是他的女儿,反倒像是三叔的女儿,真是的侄女儿像家叔,有问题吗”

    露微忍笑忍得十分辛苦,还是捧着说了一句“没问题,二奶奶说得有理。只是呢,将来大奶奶和大姑娘问起,二奶奶要怎么答”

    孟蝶叉了一下腰“两天前我才同瑾妹妹说过这首诗。”

    这边欢声笑语,那一边整个侯府里面风起云涌,老一辈们都冷眼看着,侯夫人和宁夫人是想看看温氏和孟蝶到底能不能制服这群管事的,其余几房到底是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管事们的报复来的又快又猛。

    “这干笋怎么比去年价格高了这么多”温氏将账册递给孟蝶。

    “回大奶奶,南面今年的梅雨季节提前了,晒笋的时候正赶上连日大雨,好多笋都发了霉,故此今年笋价极贵。”

    温氏“每家商号都这个价格么”

    “是,原本我当家的也觉得贵,想着拖一拖,别的商号运笋过来说不定能便宜一点,没成想,倒是越来越贵了。”

    温氏蹙眉。

    “既这么着,就不用在那些商户间买了。”孟蝶也没废话,直接下了定论。

    朱大家的傻眼,不买了府里一年要吃多少干笋你说不买就不买了主子们想吃,现买不成

    孟蝶扫了一眼朱大家的“雨水大,想必野菌子会多,朱管事把野菌子好好挑一挑,干笋这件事就先不用管了,我来解决。”

    朱大家的一个激灵“是。”

    张贵家的上前,她有些迟疑,还是将册子递了上去,她丈夫已经同别的管事串联好了,她这会儿要是不干,他们家也会被孤立的。

    温氏接过册子扫了一眼“别的东西都与往年的价格差不多,这干贝怎么贵了三分之一”

    “回大奶奶,苏杭那边梅雨季节提前,干贝的晾晒也受到了影响,今年不但价格昂贵了三分之一,品质也大不如前。”

    温氏垂眸“府里现有的干贝还能吃多久”

    “最多日。”

    温氏“行,我知道了,其它东西照旧,干贝的事儿我来解决。”

    “是。”

    今天侯府里面的丫鬟婆子又都凑到一处说嘴,只今日都压低了声音,脸上齐齐隐着笑意,他们都等着看好戏。

    办完了其他杂事,温氏和孟蝶各自回房。

    多少丫鬟婆子都盯着两院的动向,结果无论是温氏还是孟蝶,吃了午饭后睡了个中觉,一个带孩子一个看书,都跟没事儿人一样,搞得那些婆子们完全摸不到头脑。

    到了晚上请安,伺候完侯夫人用晚饭,孟蝶这才抽空道“祖母,母亲,我这里有件事想回禀。”

    侯夫人“什么事儿”

    孟蝶“母亲让我和大嫂学着管家,今儿府里的管事说,苏杭一代梅雨季节提前,以至于干笋价格飙升。某一样因为天气原因价格飙升,这种事想必往年也有,倒也不算稀奇,正常来说,就算涨价了,最多不过少买一点就是了。”

    宁夫人点点头。

    孟蝶“若是别的东西,我也就此办理了。只是这一次价格飙升的是干笋,我那庄子上出产好多呢,我想着,与其买那些高价干笋,还不如把庄子上的干笋送到府里来。”

    吴氏惊讶“你庄子里有干笋你庄子不是在京郊吗”

    孟蝶“四婶子好记性,我的庄子确实是在京郊,只不过里面有两个温泉眼,虽然不成气候做不成温泉汤池,那处土地倒是热的,如今也有一片竹林了。”

    侯夫人有些惊喜“咱们京郊也能种竹子这可不错。既这么着,何必买外人的高价笋,府里以后的干笋就从你的庄子上拿,外面价钱是多少给你也多少,你看好不好呀”

    孟蝶噗哧就笑了“祖母这般偏疼我,也不怕外人笑您老偏心。”

    侯夫人“我怎么就偏心了”

    孟蝶“祖母您想想,外面的干笋都是从江浙一代运过来的,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的他们卖笋,肯定是要把这些损耗都算到笋价里面去,我那干笋就在京郊,早晨说要,中午一辆车就给拉到了,都不带耽误下午干活的。”

    “祖母心疼我,笋价给外面的三分之一,我都是占便宜呢。”

    侯夫人哈哈大笑“哪能三分之一总不能让你那些下人白忙活,你多给他们些赏钱,干笋的价格就定在外面的一半儿吧。”

    孟蝶“祖母疼我。”

    方氏“蝶丫头,既然竹林就在郊外,那是不是也有鲜笋”

    孟蝶“五婶子,您要是喜欢吃鲜笋,鲜笋下来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往府里也送一批。”

    方氏喜滋滋的“好,鲜笋和干笋,我更喜欢吃鲜的。”

    吴氏也一笑“我也更喜欢吃鲜的,而且鲜笋吃法更多,这下,我们倒是捡了大便宜。”

    周氏也连连点头。

    “祖母,母亲,我这里也有一件事儿。”温氏看向孟蝶“同弟妹的差不多,管事的说今年干贝也受梅雨季节的影响,产量极低,价格飙升不说,品质还不如往年。”

    “我不是有一块滩涂么地方小,产的干贝倒是不够府里用,不过那边出海的渔民极多,家家都有,我想着倒不如让他们在渔民手中直接采买了,这样品质有保障价格也能便宜许多。”

    侯夫人“这个是好,渔民手里的,可比商户手中的品质强太多,以前侯爷有个部下,在江浙一带任职河营协办守备,他们那会儿送的年礼,海物品质总是比买的强上两三成。”

    宁夫人看向温氏“芸丫头,那你打算怎么运过来”

    温氏“干贝不重,也不占多少地方,我那滩涂每年也有些出产,冬夏两季会来给我送东西,到时候就让他们顺便把干贝带来,不费什么功夫。”

    “也好,那就这么办,就按照外头的价格给你。”宁夫人冲着其余几房太太笑笑“我们还能得到更好品质的东西。”

    侯夫人追加了一句“芸丫头不许推辞,干贝虽不占地方,一路上倒也要好好的经管,你到时候多给他们一些赏钱才是。”

    “是。”

    周氏眉眼弯弯“今儿我务必要从大嫂要些好处。”

    宁夫人“怎么”

    周氏“大嫂你得了这么两个好媳妇儿,还不让我们大家伙儿跟着乐一乐么难不成你要一个人在被窝里偷笑”

    吴氏和方氏哈哈大笑,纷纷表示,大嫂必须要给好处。

    正房这边欢声笑语。

    然而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今晚有多少侯府管事夜不能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杏黄“二奶奶,大奶奶的陪嫁竟然还有滩涂,那可是顶顶的好东西。”

    孟蝶看了一眼杏黄“雪青不是说过么大嫂的陪嫁有一块青砖。”

    杏黄“青砖代表滩涂我还以为是建造华丽的庄子呢。”

    孟蝶噗哧一笑“嫁妆中瓦当才代表庄子正房呢,有盐滩的地方都是以青砖代表滩涂,大嫂陪嫁有一块青砖,就表示有一块滩涂。”

    杏黄忍不住感叹“大奶奶的嫁妆可真丰厚啊”

    “那是自然,最富不过盐商。”孟蝶笑笑“我的这份嫁妆,别说在文官家里,就是在勋贵武将家里,那也算是能看的,但是同盐商家一比,不说云泥之别,那也是没配。”

    “你就想呗,府里四姑姑出嫁,给了三千压箱银子,人人都说不少呢,我家这种情况给我凑了八千两,大嫂那边直接就是一万两。”

    杏黄连连点头,总结成一句话“大奶奶好有钱。”

    在温氏和孟蝶展现不好欺瞒,有钱又有人脉还打了他们的爪子之后,侯府的管事们终于消停了,再不敢轻易糊弄她们。

    温氏和孟蝶也不是刻薄人,你们只要不过份,她们也不会事事较真,水至清则无鱼么。彼此都掌握了一个度,每一天议事效率大大上升了一个台阶。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