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13 章 旧账
作品:《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台湾那边的战事一起,皇上忙得不可开交,郝如月反而不确定要不要说明珠的事了。
不过一想到老狐狸要动她的娃,郝如月心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总想给老狐狸一点教训。于是把明珠越过惠妃,派人直接接触大阿哥的事说了。
康熙听完都惊了一下。
台湾战端一开,朝臣们全都忙到脚打后脑勺,所有时间被榨干,明珠居然还有时间结交皇子。
扳倒索额图,他以为他给明珠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没想到人家压根儿不怕。
想结交大阿哥就去结交,路子多得很,为什么偏要造皇后的谣
这回若是不剁了他的爪子,难保还有下回。
大阿哥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可再深厚的感情,也架不住总有人挑拨。
大阿哥还未成年,没有妻妾,没有岳家,身边服侍的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可靠人。再加上惠妃还算安分,只一个明珠偶尔跳出来挑拨挑拨,大阿哥还能扛得住。
等到成年之后,大阿哥身边的人只会更多更杂。以明珠的长袖善舞,保不齐就会有人沦陷。
都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再好的孩子恐怕也经不起挑拨了。
只是眼下战端才开,虽然明珠从前被迫主和,可对台战略和主帅人选都是他提出来的。
名将施琅也是明珠举荐的,这个时候动他,恐怕于战事不利。
见皇上微微眯眼,郝如月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可她也知道皇上的顾虑,了解皇上的脾气,于是贴心给皇上出主意“明珠高才,留着还有用处,皇上不如挑点小毛病敲打敲打,让他收心。”
康熙苦笑,也没瞒郝如月“之前的敲打还不够多吗”
从清除暗桩,到容若外放,再到朝堂上的各种暗示,有索额图这个对手在的时候,明珠被敲打了还算老实。等索额图一倒,明党一家独大,虽然有图党牵制,可图海老了,精力不济,搞政治玩人这一块也不如明珠,很快便被反压。
如今在朝堂上,能够压制明珠的,就只剩下皇上自己了。
郝如月不是很清楚前朝的事,就自己知道的说“皇上还记得臣妾之前查过内务府的帐吗”
康熙把自己从愁绪中拔出来,转头看她“记得,怎么了”
明珠早些年是管过内务府,可皇后那时候查账他特意交代过,只给皇后查近一年的,怕把皇后累着。
“皇上,臣妾说了,您可不能生气,也别治噶禄的罪。”郝如月查账查上瘾,陆陆续续把内务府的帐全都翻了一遍。
康熙一听就知道噶禄多半是让皇后给诓了,可他当时也没把话说死,只说怕皇后累着,不许给皇后看太多账簿。
皇后自己要看,噶禄当然不敢拦。
且噶禄过来说事的时候,好像提过一嘴,说皇后还查了以前的账簿。
内务府的账簿浩如烟海,便是户部安排专班来查,
也要查上很久。皇后只有两只手,一双眼睛,还要管着后宫诸事,能看多少。
他知道了,并没管。
噶禄见他不管,估计也不敢管了。
“可是看出了什么差池”明珠管内务府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如月封后才几年,康熙不信她查账已经查到了那几年。
内务府历年的账簿都已平账,且经过户部专班检查,应该不会有大的纰漏。
翻旧账确实是个敲打人的好办法,康熙记性好,上朝怼人的时候偶尔也会用到。
可对面的毕竟是明珠,内阁大学士第一人,吏部尚书,如果只是些无伤大雅的小过失,很没必要拿到朝堂上说事。
郝如月点头“这些年臣妾抽空把皇上登基之后,内务府所有账目全都翻了一遍,发现明珠管着内务府的时候纰漏颇多。”
历年都会平账,账本自然看不出什么,可郝如月不仅看账本,还看凭证。
不仅对照当年的账本和凭证,还擅长数据分析,将历年数据都拎出来横向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对比就对比出伤害来了。
当时她没有针对明珠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发现了明珠在任上的两宗罪。
其一,吃空饷,即凭空捏造人头,冒领例银。
这一条账本和凭证都看不出来,是郝如月翻看小选名册,和各宫领用记录时,横向对比数据发现的。
该宗罪始于明珠高升之前,也就是他管着内务府的最后一年。
郝如月纯属好奇计算了一下冒领金额,狠狠震惊。
要不怎么说内务府是肥差呢
其二,是卖官鬻爵。说卖官鬻爵可能严重点,就是将内务府的差事划分成三六九等,明码标价。除了皇上指定的,其他都可以有偿调动。
这一条与上一条相关,是郝如月深挖原因时分析出来的,也是明珠在任上最后两年做下的。
其他零零碎碎还有一些,都是由以上两条引发的小问题。
查账也不能白查,郝如月把查到的问题全部记录在册,并且标注了相关依据,也就是档案名称或编号。
内务府的账簿做得相当漂亮,档案管理也很不错,一本在手查阅起来非常方便。
查完之后,郝如月并没声张。当时她要对付的人是索额图,没空搭理明珠。现在明珠自己撞上来,造她的谣,撩拨她的娃,就别怪她翻他的旧账了。
康熙听郝如月说完,比刚刚听说明珠有时间造谣皇后,私下结交皇子还惊讶。
忽然感觉身边藏龙卧虎,先是出现了明珠这个时间管理大师,现在又是皇后这个人形算盘,康熙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卷,还得加倍努力。
说完这一番话,小六和小七全都睡沉了,郝如月唤了各自的乳母过来将人抱走。
之后郝如月拉着皇上去看她的小账本。康熙手握账本,深觉这旧账翻得好,翻得及时。
明党是康熙一手扶植起来的,明
珠的发家史他再清楚不过。
前期漫天撒钱,收买人心,中期捡索额图的弃子,吃剩饭,等索额图倒下,招兵买马,扩充队伍。
除了中期不用钱,哪一个阶段不是花钱如流水。
明珠家祖上曾经煊赫,只不过被多尔衮坑过之后没落了,他本人也是从基层干起,一路挤进内阁。
那些年他看重明珠,利用明珠牵制索额图,猜到对方的钱多半来路不正,却也没有深究。
做大事不拘小节。
如今明珠做大,开始有了索额图指点江山的架势,康熙忽然觉得大事要做,小节也是要顾的。
于是明相收到大阿哥的邀请,还没想好要不要去赴约,人就在早朝上被御史弹劾了。
更加离奇的是,御史弹劾他的两宗罪并不是现在发生的,而是十几年前他在内务府任职期间的旧事。
索额图倒台之后,明珠并不想做什么内阁第一人,他认为那些都是虚的,只有简在帝心才最实在。
奈何皇上选中牵制他的图海不给力,几个回合下来,输得一败涂地,让他不想出头都难。
都说权力迷人眼,明珠尽量让自己保持清醒,可架不住整天被人吹捧,竟把他吹得飘飘欲仙,差点忘记自己是谁了。
吃空饷,卖官鬻爵,虽然查出来的都是旧事,但他在吏部尚书任上也没少做。
皇上天纵英才,就他这点小伎俩,还敢在鲁班门前耍大斧,多半被皇上发现了什么。
也是他运气好,正赶上朝廷对台湾用兵,皇上要用他,且自己也足够好用,否则恐怕就不是翻旧账这么简单了。
御史弹劾的两宗罪,每一宗都正好敲打在明珠心里最虚的地方。他咬咬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全部认下,痛哭流涕说自己那时候年少无知,请皇上降罪,并且自请免除吏部尚书之职。
吏部乃六部之首,他心里中纵然不舍,可皇上把吃空饷和卖官鬻爵两宗大罪都摆到明面上说了,他必须壮士断腕,尽快把自己剥离出来。
若这时候贪权,死活不放手,他的下场并不会比索额图好到哪里去。
索额图回京之后,明珠去拜访过他。索额图比明珠还要小几岁,被调去南边的时候,头发只是花白,再回来竟然全白了。整个人看起来很虚弱,比明珠老了十岁不止,已然是一副老翁的模样了。
索额图见到他,眼中没有往日的防备,反而真诚笑道“端范兄,咱们斗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你赢了。”
当时的明珠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见老冤家低头认输,心中不禁一阵暗爽。
然而老冤家就是老冤家,索额图面甜心苦,又怎会让他如意“你赢了我,是因为你背后有皇上的支持。可我倒了,你就成了我,你说皇上还会继续扶植你吗”
那会儿明珠在天上飘着,哪里听得进去,只当是索额图咒他,拂袖而去。
现在看来竟是一针见血,一语成谶。
朝堂上,
皇上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只免去了他的吏部尚书之职,并没做过多打压。
散朝之后,坐上自家的马车,明珠才捂住心口,一阵一阵地出虚汗。
离开皇宫,听心腹随从道“老爷,大阿哥已经在八仙楼等您了。”
明珠脱力般靠在车壁上,虚弱道“回府。”
其实见过索额图,被他泼了冷水之后。明珠晕乎乎的脑子就有点清醒了。只是很多局早已布下,很多人已然投入进去,命运的齿轮开转动,想收手都不能了。
出头的椽子先烂,明珠想过无数种被皇上打压的可能,唯独没想过皇上会翻旧账。
角度刁钻,证据确凿,看似是翻旧账,却每一下都敲在他最虚的地方。
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连招架之力都没有,只能跪地请罪。
平三藩,紧接着收台湾,明珠不信皇上每天觉都不够睡,居然还有闲心去翻内务府的陈芝麻烂谷子。
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派人去查。这一查不要紧,直接给他整懵了。
查账的果然不是皇上,而是皇后
皇后一个深宫妇人,在家的时候顶多学学记账算账,认识几个字就不错,真能看懂内务府复杂的账簿么
答案是肯定的。
皇后查账整个内务府的人都知道。
明珠坐在炕上,敲着桌边,想不通皇后为什么要查他。
当初得罪皇后的是索额图,他从来作壁上观,并没跟着掺和过。
与惠妃两次联络,两次失败,也从未触及到皇后的利益。
就算这回他越过惠妃,为了搭上大阿哥,造了皇后的谣,让皇后知道了。内务府的账簿浩如烟海,皇后便是神仙下凡,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如此翔实的证据。
便是皇后真有这本事,内务府办事是个什么效率,他还能不知道么。
死也要死个明白,于是再次派人去查,结果更令人震惊。
皇后查账并不是针对他的,而是把皇上登基之后,内务府的所有帐全都查了一遍,并且做了记录。
皇后要查,皇上就真给她这个权力,明珠以手扶额,从前还是小看了那个女人。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那是皇亲国戚扎堆的历练场,也是皇上培养亲信的所在。
但凡管过内务府的,现在不是六部高官就是封疆大吏。
皇后这哪里是查账,分明是揪住了一堆大员的小辫子,以后谁敢阴她,随时可以拿来用。
明珠不相信,谁管过内务府没有贪墨,以他的谨慎都被皇后抓住了把柄,更不要说别人了。
从前有人说扳倒索额图有皇后的功劳,明珠还以为是皇后给皇上吹了枕头风,毕竟是个女人,除了吹枕头风还能做什么。
如今细想倒也未必。
拜访过索额图之后,明珠可不想步他的后尘。
索额图被皇上踢到南方平叛,至少还是陆
战。现在收台湾那可是海战,而他连最起码的游泳都不会。
去了就是一个死。
至于大阿哥那边,他也暂时收了心思。
人留在大阿哥身边就好,也不算白忙活。
与此同时,大阿哥正在处置那两个宫女。
今天被明珠放了鸽子,大阿哥很不开心,回去便寻了错处,将那个宫女原路退回,并把宫女的情况与惠妃说了。
惠妃震惊,明珠还真是无孔不入,当即打消了自己给大阿哥选人的念头。
惠妃这边都退了,贵妃送来的也没留。
贵妃听说了惠妃的遭遇,也听说了明珠的遭遇,并不确定自己送给大阿哥的那个宫女身上是否夹带了私货。
因为给大阿哥身边塞人,堂堂明相都丢了吏部尚书的官帽,她也该避避嫌疑才是。
大阿哥那边的消息是太子带过来的,同时郝如月也交换了一个消息给太子。
自打有了两个小妹妹,太子每天无论多忙,都会过来给郝如月请安。
郝如月当面打趣他“从前也不见你来得这样勤快。”
从前忙起来,日不过来也是有的。
太子此时抱着小六,侧过头让她观察自己的耳朵,不但被观察,偶尔还会被抠几下。
“小六,不许抠哥哥的耳朵。”郝如月看见女儿伸出小手,就忍不住想提醒。
小六举着小手顿住,转头朝太子软软一笑,太子就没了脾气“没事的,额娘,不疼。”
说话间,腰上挂着的金坠子已经在小七手上了。小七此时正拿着金坠子,仰头看小六,满脸都是羡慕。
郝如月对小女儿这个土匪做派简直无语“小七,把坠子还给哥哥。”
小七被说了,朝郝如月吐吐舌头,就去拉太子的衣摆,提醒太子该抱她了。
太子倾身过去摸摸她的头“等小六看完耳朵,就抱你。”
又对郝如月说“特意给她带的,让她拿着玩。”
明晃晃就是宠妹妹,比皇上直白多了。
两个小公主出生之后,郝如月把坤宁宫的西暖阁改建成了类似原来慈仁宫后殿那种育儿室。
此时育儿室中,除了小六、小七,还有五阿哥和八阿哥。
三阿哥、四阿哥到了年纪,已经去乾清宫的南庑房读书了,七阿哥也开始启蒙,都被学习拴住来不了。
三格格和五格格倒是无事,几乎每天都过来陪小六和小七玩,这会儿刚走。
五阿哥比七阿哥还大些,却因为貌丑性恶,遭了皇上的厌弃,不准他去学堂捣乱。
所以五阿哥醒着的时候一般都陪在八阿哥身边。
八阿哥一岁多,被惠妃养得性格开朗,见人就笑,唇边还有两个漂亮的小酒窝,十分讨喜。
随着年龄增大,地位稳固,有两个儿子傍身,惠妃早没了争宠的心思。
节食减肥统统滚一边去,她就是个吃货,纯的。
至于皇上看她的眼神,不好意思,碍眼别看,也不是很想被看到。
八阿哥从小就知道额娘热衷美食,也很会做美食,他也爱吃额娘做的美食。每回都能吃很多,然后得额娘一句赞“干吃不胖,真是我的好儿子”
惠妃是大吃货,喝凉水都长肉那种,八阿哥是小吃货,怎么吃都不上膘。
“知道的,是八阿哥干吃不胖,不知道的还以为臣妾虐待他呢。”惠妃都快愁死了。
趁着太子被两小只缠上了,郝如月吩咐人端点心进来,招呼两个小阿哥过来吃点心。
五阿哥看见点心,伸出小脏手就要抓,慌得旁边的保姆赶紧过去拦,反被五阿哥一头顶在了南墙上,哎呦哎呦直叫唤。
小六小七很快被吸引了注意力,小六蹙眉,好像被打扰到了,小七咯咯直笑,总想朝那边爬,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样子。
小六思路被打断,见小七被捉回来又要爬过去,就挣扎下地。几下爬到小七身边,咿咿呀呀地跟她说起了话。
小七留恋地看了一眼那边的热闹,又看看手里的金坠子,还是朝姐姐扬起笑脸,又对着太子伸出了小胳膊,要太子抱。
太子抱起小七,小七又咿咿呀呀跟太子说了几句,小手还比比划划的。
太子听懂了,抱着她凑过去看热闹。
“”
五阿哥的保姆被顶之后,八阿哥第一个跑了过去。他拉住五阿哥的小手,也不管他是否听得懂,就对他说“打人不对。吃东西,要洗手。”
五阿哥比八阿哥大两岁多,足足比八阿哥高出两个头。每天在阿哥所的吃穿用度,自然比不得八阿哥在延禧宫的好,却比八阿哥要壮实许多,力气也大。
发了脾气的五阿哥就像一头小野兽,破坏力惊人。所有孩子当中能制服他的人不多,大阿哥算一个,太子算一个,都属于能动手绝不废话的那一挂。
独八阿哥说教为主,以德服人,效果却是最好的。
若没有八阿哥,郝如月多半会将五阿哥关在阿哥所,永远不许他出来。
这会儿被八阿哥拉着小手,五阿哥很快平静下来。尽管鼻子哼哼着,还是照着八阿哥说的,学着八阿哥的样子,老老实实洗了小手,这才拿心吃。
“小八真有耐心,换做儿臣恐怕要上手教训了。”在众多弟弟中,太子最不喜五阿哥,看见五阿哥作乱,就忍不住手痒。
大阿哥比太子还忍不了,太子顶多将人拎开关起来,大阿哥不打两下屁股是完不了的。
所以五阿哥在宫里也有个怕。
“是啊,多亏有小八。”郝如月真心感叹,不然她这个慈母都要装不下去了。
五阿哥生得高大壮实,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宽出半个肩膀,且力气大到惊人。
大阿哥去年揍他屁股还游刃有余,今天抓到人都要费些力气,也不知还能镇压多久。
倒是八阿哥的以德服人更管用些。
小七闲不住,不可能像小六似的抱着耳朵研究半天。小七在太子怀中只老实了一会儿,就像条鲤鱼似的扭来扭去。
太子抱不住,只得把她放下。放下之后,保姆要抱小七去喂点心,小七不让,执拗着要往五阿哥和八阿哥他们那边爬,似乎热闹还没看够。
小六那边的奶羹都喝下两勺了,小七还在咿咿呀呀跟保姆吵架。偏保姆听不懂,想抱小七又抓不到人,别提多热闹了。
郝如月忍不住跟太子吐槽“当初带你的时候,可没有这两个费心。尤其是小七,也不知随了谁。”
太子记性好,能想起很多从前的事“两个总归比一个难带,额娘看开些。小七确实不好带,但这样的小姑娘长大了不容易受欺负,也挺好的。”
说话间,小七巧妙避开了保姆联手布下的防线,一个没留神让她爬到隔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