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九十五 大开眼界!

作品:《我真不想当皇上

    “什么炒钢之法”

    魏鞅闻听此言,瞬时大惊失色

    他难以置信般望向工部侍郎高进,再急忙转头看向一旁笑吟吟的秦王殿下,才终于确信高侍郎之言并非戏语

    但也正因如此,令他内心中大受触动,甚至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因他曾在大骊国中,便亲耳闻听过炒钢之法这等大国利器之名

    当时,还是从时任大骊国相韩老国相的口中亲耳得知

    时至今日,当初韩老国相提起大骊错失宋国炒钢密法一事时,面上的憾然与可惜之色,却仍如刀凿斧刻般历历在目

    甚至直言若当年灭宋之时,能够搜得此法,大骊极有可能便会趁势南下,一举统一天下

    由此可见,当年被宋国视为传国密法的炒钢之法,究竟有多么珍贵而又重要

    能够大批量的产出精铁,武装军队

    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无异于国之重器,根本无法以金钱作为衡量

    可目下之间,自己在正式投身于秦王殿下左右之后,却骤然得知

    如此被大骊王朝至今都难以放下,一直以来都还念念不忘的炒钢密法

    竟出现在了秦国工部之中

    试问如此冲击之下,却又如何不令魏鞅惊而失神,目瞪口呆呢

    “哈哈看来天机也曾闻听过炒钢之法的大名竟瞬时间失神至此”

    赵政见此情形,不由哈哈大笑着拍了拍手,心中颇感自豪。

    毕竟这还是第一次在魏鞅脸上,看到如此惊愕的失态神情

    对于来自于大骊王朝的魏鞅来说,在秦国能够看到令他瞠目结舌的事物,却还真真是罕见的很啊。

    “既然魏大人听闻过炒钢之法,想来也不必下官过多解释了”

    高进在此时也是呵呵一笑,不着痕迹间转移话题,转而拿起了身旁兵器架上面的一把长刀,双手捧至秦王殿下面前。

    “我王,这便是我工部最新打造的制式兵武百炼钢刀”

    话音刚落,还不待赵政伸手接过此刀,却只听方才还怔然出神的魏鞅,顿时便不可思议般出声而道

    “什么制式兵武百炼钢刀”

    魏鞅难以置信般快步上前,却是看着那刀锋凛然的百炼钢刀,内心中的惊愕更是难以自持

    “高大人你是说此等百炼钢刀,竟为我秦国普通兵卒之制式兵武”

    此言一出,却是连立于一旁的贴身侍卫赵龙都不敢置信般瞪大双眼,顿时便望向工部侍郎高进,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呵呵不错,此百炼钢刀,正为我秦国大范围普及之制式兵武”

    高进闻言不由傲然一笑,显然此刀能够出世,却也称得上是他毕生得意之作

    “这天机,莫非此刀还有何玄机不成”

    赵政见此情形,本还不以为然的他反倒是有些好奇起来。

    毕竟他所接触的兵器之中,莫说什么百炼钢刀,即便是玄铁这等天降奇物也只觉平平无奇。

    故而,初闻百炼钢刀之语,他心中自是并未惊奇,只觉稀松平常。

    但目下看魏鞅与赵龙这等惊愕表情,反倒是令赵政大为好奇起来

    “回我王,凡百炼之兵,皆取精铁连番锻造百次而成其难度比及冶炼精铁却又增加何止百倍”

    魏鞅见秦王殿下亲口相问,当即便拱手回应而道。

    “故而,百炼之兵多为将领专用之兵极少流露外泄至于为普通兵卒配备百炼钢刀之举却是连大骊军中,也未曾有过此等先例啊”

    言及此处,魏鞅面上仍忍不住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毕竟即便有炒钢之法这等炼钢密法在手,使得精铁可以大批量的快速产出。

    然而百炼兵器却是取精铁锻造百次而成,这可得技艺娴熟的铁匠一锤一锤砸出来啊

    如此珍贵之百炼兵器,锻造何其不易,如何能大面积下放至普通士卒手中,作为制式兵武呢

    若是按照传统工艺进行锻造,恐怕穷尽举国之力,上百年也武装不起一支十万大军吧

    否则,百炼兵器何以如此珍世而又稀有呢

    “啊这”

    赵政闻听此言才明白过来,究竟这百炼钢刀到底有多么珍贵

    可为何高进就敢有如此底气,为整个秦队都配备百炼钢刀呢

    念及此处,赵政顿时便望向高进,忙不迭问询而道。

    “润发此言当真”

    高进闻言瞬时轻笑一声,继而拱手作揖而道。

    “回我王,此等国之大事臣又如何敢随口妄言呢”

    “那如何”

    赵政顿时大奇,连忙追问而道

    “回禀我王,百炼钢刀之珍贵自是毋庸置疑然臣已改进锻造之法,便可使百炼钢刀,若精铁般唾手可得”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大惊,尽皆望向高进,目露期待之色。

    “须知目下九州之百炼刀兵,尽为通体皆由百炼精钢所制如此自然费时费力”

    高进言及此处,面色不禁露出兴奋之色,手指翻动间比划起来。

    “然兵武乃杀伤之器主要杀伤之功效,尽在刀锋刃口而已故而,何不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刀身刀背自是用普通精铁即可”

    言罢,高进望着尽皆怔神的众人,不禁拍手笑道。

    “如此一来,改良后之百炼刀兵岂不轻易而制,唾手即得”

    而如此新奇之论,却是听的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心中钦佩莫名

    此等制刀工艺之革新,简直闻所未闻,令人拍案叫绝

    “彩润发果真为我秦国柱石也单单此等百炼工艺之革新便须得大赏特赏”

    赵政此时简直笑开了花

    对于这等有功之臣,他却还怎会有丝毫犹豫,当即便大手一挥,当场嘉奖而道

    “传本王旨意,即日起,工部侍郎高进擢升为我秦国工部尚书”

    高进闻言顿时大喜,连忙伏地叩首,恭声谢恩而道

    “臣谢主隆恩”

    “天机,今日一行感觉如何啊”

    出了冶炼工坊之后,赵政笑眯眯的望向魏鞅,不禁开口询道。

    “回我王,臣只觉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魏鞅此时此刻,仍旧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闻听秦王殿下问询,连忙便拱手应道。

    “呵呵此言却是言之尚早啊”

    谁知秦王殿下却是轻轻摇首,当即笑而说道。

    “来,本王再带你看一件奇物”

    说罢,便当先而走,在高进的带领之下,转而步入了旁边一家同样在禁兵看守范围内的作坊之中。

    “这”

    魏鞅心中好奇,当下便快步跟了上去。

    一进坊中,却只听工部侍郎哦不,刚刚已经由殿下亲旨,擢升为工部尚书的高大人,骤然高声唱道

    “秦王殿下驾到”

    不一会,原本寂静无声的作坊之中,顿时便冲出两位衣冠不整之人,待看到秦王殿下的身影之后,当场纳头便拜。

    “臣等参见秦王殿下”

    来操、来弄两兄弟,也随同那百名工匠,一同跟随秦王殿下来到了秦川郡中。

    令他们感到惊喜的是,秦王殿下果然并非食言,不仅专门划出了一大片工坊供他们兄弟二人使用,甚至不设经费上限,任由他们二人去尽情实现自己脑海中的各种奇思妙想

    故而,在他们兄弟二人眼中,秦王殿下俨然与再生父母一般,是他们最最亲切也是最最敬爱的人啊

    “呵呵两位爱卿快快请起却不知造纸一事进展如何啊”

    赵政微一抬手,示意即刻起身,旋即笑眯眯的望向来弄,忍不住开口问询而道。

    “回禀我王,造纸已初步成功还望我王查验”

    提及此事,来弄顿时便颇显激动的躬身行礼,邀请秦王殿下入内一观。

    “哈哈好啊如此甚好”

    赵政闻言瞬时大喜,一边笑着一边大步而入,满脸期待之色。

    至于其余众人自是赶忙随后而入,与秦王殿下一同步入工坊之内。

    “造纸”

    魏鞅心有疑惑,只觉今日以来的新奇见闻实在太多太多,但脚下却是丝毫未停,紧跟秦王殿下之后步入屋内。

    “我王,这便是最新改良后的麻纸”

    登时间,魏鞅只见那来弄手执一片黄色质地,铺展开来薄薄一片的怪异布帛,就这般呈于秦王殿下手中。

    赵政轻轻接过纸张,小心翼翼的绷了几下,却发现纸张柔韧,不易断裂,比起之前大有改进,不禁满意而笑。

    “好确实是有些纸的样子了来速速取来笔墨”

    眼见得这黄麻纸确实造的有了几分样子,赵政不由兴趣大增,当即吩咐而道

    嗯取笔殿下命人取来笔墨却是为何

    魏鞅闻听此言顿时心中一惊,却忍住并未开口,依旧屏息静待。

    旋即,只见那来弄兴冲冲的取来笔墨,而后呈于秦王殿下手中。

    随后,便只见秦王殿下亲手执笔,当即便在那张黄色的布帛上写了起来

    “这”

    魏鞅心中一惊,连忙凑上前去,忍不住打眼一瞧。

    却只见那黄色的布帛之上,竟在秦王殿下的运笔之中,缓缓出现了一个秦字

    “哈哈哈哈好好纸好纸啊”

    赵政写完秦字之后,不由提起纸张,悬在空中仔细端详片刻,而后终于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但如此之言,却顿令旁人不明就里,不知究竟发生何事,引得殿下这般开怀大笑

    魏鞅直至此时,也看出来秦王殿下手中之物,应当不是绢书布帛之类,而是什么麻纸。

    于是心中好奇之余,当下便出声询道。

    “我王,这纸却为何物啊”

    “呵呵来弄便由你为大家介绍一番吧”

    赵政心情大好之余,当下便点了来弄,命他为众人当场解惑。

    “喏臣谨尊王命”

    来弄见秦王殿下如此满意,当下也连忙收拢住激动之情,拱手作揖而道。

    “回禀我王,诸位大人这麻纸,乃是下官取烂网破布等麻物,经挫、捣、炒、烘等等步骤之后,所制而成的一种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

    “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大惊

    “烂网破布之流竟还能制成这等奇物”

    魏鞅难以置信般拾起麻纸,无法想象这等便于书写之物,竟是由这些原本废弃的破布烂网制作而成

    “回大人确是如此”

    来弄心知跟随在殿下左右之人,必定为中枢大臣,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当下拱手而道。

    “那这黄麻纸目下可大规模制作产出么”

    赵政此时此刻,最为关心的,自然是能否大批量制作,而后上市贩卖之事

    “回禀我王自当如此且麻纸制作成本之低廉远低于帛书绢纸”

    亲自受到秦王殿下耳提面命的来操,自然知晓秦王殿下最为关心之事共有两样

    一为纸张是否耐用,可否长期保存。

    二为成本是否低廉,可大规模制造推广。

    而这两点,也正是他入秦之后昼夜不休进行改进的重中之重

    在连续尝试了上百次之后,他终于与哥哥来操,一同造出了耐用结实且成本低廉的黄麻纸

    本来,他们想第一时间向秦王殿下回禀这一大好消息。

    但却得知秦王殿下前往虎牢边关巡视边防去了,故而满心欢喜无处可发,只得是等秦王殿下回返汉阳之后再作定论。

    不料秦王殿下回返国都之后,才仅仅第二天便主动登门过问此事,由此可见造纸之事在秦王殿下的心中究竟有多么重要

    故而,在回答秦王殿下的问询之时,来操的神情之中充满了成就与荣耀之感

    这股成就感与荣耀感,却并非造纸成功,而是造纸成功之后,总算报答了秦王殿下的大恩大德

    这对于他们兄弟二人来说,却是相比于造纸成功来说,更令他们感到兴奋而又愉悦

    “什么远低于帛书绢纸”

    赵政难以置信般失声而道,却是一时之间,下意识与魏鞅相视而望。

    竟极为默契般,尽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涛骇浪般的震惊之情

    “自古贱商劣匠,岂非君子所为乎

    然秦王泱泱一国之君,却喜奇技淫巧,却操卑贱商道,焉有明君之相耶”

    骊书范建原大骊王朝太史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