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九十 以国相托却又何妨?
作品:《我真不想当皇上》 “无他惟变法耳”
此言一出,三人尽皆一怔,却是在初始的震惊过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尤其是赵政,在听到变法这两个字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后世一位流传千古的变法大家商鞅
这位变法大家之所以足以流传千古,被人津津乐道,除过他本身超越时代限制的革新变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莫大功绩
正是在他的变法之下,帮助秦国由弱变强,成为战国时代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秦始皇,秦国在日后也可能由另外一位君主完成大一统之伟业。
但若是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别说是在日后统一六国了,即便是中途灭国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所以秦国能够横扫,一统天下,与商鞅变法强秦,是根本脱离不了干系的。
毕竟在商鞅入秦变法之前,秦国不过是战国七大诸侯国中,最为贫穷也是最为弱小的一个诸侯国。
即便秦始皇有天纵之资,摊上这么一个烂摊子,也是有心无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大一统的
在当初商鞅变法之时,重要商鞅的秦孝公,仅仅只用了十八年时间,便使得秦国从原本最为弱小的诸侯国,一跃成为西部霸主,被公认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甚至没有之一
而之所以商鞅变法仅仅只持续了十八年,是因为赏识他的秦孝公从他入秦之后,只活了十八年便憾然离世。
在秦孝公离世之后,那些因商鞅变法而被触动了自身利益的秦国旧贵族们,进行了复辟浪潮,使得力推变法的商鞅因此惨遭车裂而死。
商鞅变法,最终却死在自己所修制的法下,究其原因,除过秦国旧贵族们的复辟浪潮之外,最为重要的,却是强力支持他进行变法的秦孝公骤然离世。
否则,若是商鞅死在秦孝公前,极有可能搏得一个安享晚年的好下场而不至于惨死于极刑。
且日益强大的秦国早在秦孝公时期,在商鞅变法进行十年之后,便显示出了新法新政的可怕之处
空前强大的秦国在那时很可能已经拥有了并吞六国的超强实力
所以若是历史没有开这个玩笑秦孝公再晚死个一二十年,那么极有可能,率先完成大一统伟业的,就不是秦始皇嬴政,而是秦孝公嬴渠梁了
毕竟秦始皇统一六国也不过只花了仅仅十年而已。
但不论如何,历史走向就是如此,谁也无法更改。
可无可否认的是商鞅其人早已因其传奇事迹被永久的铭刻在华夏文明的脉络之中,是任何史书在描述变法维新这四个字时都难以忽视的一代伟人
故而,身为一名经受过后世优秀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时代青年赵政即便不学无术却是连个本科都没混上。
但对于千古奇人商鞅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贯耳,早已在小学历史课本中,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啊
故而,他在骤然听到变法这两个字时,第一时间就忍不住想笑,还变法
莫非你还以为你是商鞅不成
赵政心中呵呵一笑,却突然间感觉有些不大对劲
哎,不对
骤然想到此处,赵政却是心中一惊,顿时不可思议般望向眼前这名魏鞅,内心中竟陡然升起一股难以置信的荒谬想法
商鞅魏鞅
这贼老天,不会真给本王把商鞅整过来了吧
本来他初听到魏鞅其名时,心中都还未曾有过多想,但再一听到变法二字,这脑瓜子立马就急速转动,当即便联系到了变法大家商鞅啊
你说魏鞅我可能还没什么感觉,但你要说商鞅
哎那本王可还真就有兴趣了
念及此处,赵政却是当下之间,望向眼前之人的眼神之中,登时便变得火热起来
“原来是商鞅哦不,魏鞅先生啊”
赵政当即便极为和蔼的挤着笑容,两步上前,一把便抓住了魏鞅之手,发动了自己屡试不爽的握手言欢御下
要知道在这尊卑阶级极为森严的古代社会,一旦自己这身份尊崇的秦王殿下,发动握手言欢这等大杀招,那可是无论何等大才,也是完全招架不起的啊
“这、这这殿下我”
果不其然,即便魏鞅再如何孤傲,再如何具有经天纬地之才
当秦王殿下亲自上前,主动与他行握手礼时,却依然是令他大感受宠若惊,却是连说话一时间都有些语无伦次起来
“快快快有请先生快往殿内一叙”
赵政此刻握住魏鞅之手,就像是握住了秦国的美好明天,握住了自己可以尽情当甩手掌柜的理想生活一般,万般客气却还来之不及,当即连忙便邀请着魏鞅入殿一叙。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魏鞅手忙脚乱的欲要行礼,却不料自己的双手紧紧被秦王殿下握在手中,根本丝毫也挣脱不开
这令他颇觉失礼之余,心下却对于秦王殿下如此礼待,真真是受宠若惊,感动至极
而如此情形,看在一旁的赵谦与左玄两人眼中,却是都忍不住相视一望,大感欣慰般笑了起来
“殿下,何以鞅一提变法二字,您便这般”
入殿坐定之后,魏鞅当即便忍不住出声而道。
倒也不能怪他突然间有些按捺不住性子,而是想他魏鞅空有一腔抱负与才学,却苦于无处可施,根本没有人赏识于他
然而今日初见秦王殿下,自己不过是刚刚开口,都还尚未阐明自己的变法思路,治国理念,却已经吸引的秦王殿下如此热情礼遇
试问作为一位久久怀才不遇的不世之才,遇上这等极为赏识自己的明君圣主之时,又如何能按捺的住心中的那股兴奋与激动呢
故而,不等秦王殿下出声,魏鞅便已经抢先开口而道。
“呵呵本王早有言明,只望我秦国早日能够富国强民”
赵政闻听此言,只是呵呵一笑,缓缓摇首而道。
“故而,只要是有利于我秦国之法则万法皆可变之”
此言一出,顿令殿内众人当即愣神,纷纷震撼于秦王殿下此等变法图强之决心
“殿、殿下”
至于魏鞅本人,更是登时怔在当场,却是久久难以言语,而后骤然间心神撼动,当即伏地而拜
“殿下鞅穷其一生,探求变法强国之道自认为习得王天下之法,却苦无施展才学之机”
魏鞅神情激动,当场慨然而道
“今闻听殿下欲变法图强之言,鞅愿以毕生所学,献于殿下为秦国变法维新,令弱秦而变强,使民殷而国富也”
琅琅之语,若煌煌大言,顿时听的赵政心神沸腾,忍不住当即起身,快步走至近前
“若先生果真能令我秦国富国而强民,则本王即便以国相托却又何妨”
赵政将魏鞅亲扶起身,同样慨然而道。
他等待这一天真真是太久太久了
若真有这等千年大才,能够一手主揽朝政,那自己岂不是终于得以解放,再也不用忧心于繁琐国事,而是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呢
若真是如此,即便以国相托,即便予他国相大位,却又如何
自己等这一日,可真真是等了太久太久啊
故而,一想到自己终于能够得偿所愿,过上无忧无虑的神仙日子之时,赵政简直喜不自胜,差点落泪当场
而此言一出,却是顿时便惊得殿内众人,无不大惊当场
却是纷纷震惊于秦王殿下的心胸与气魄,竟能够为一位素未蒙面之人,许下这等国之重位
即便这只是空口一诺,还并非正式擢升册立。
但须知君无戏言
秦王殿下既然开口允诺,则若是魏鞅果真有才,则其必定能在秦国得到重用,甚至以平民之身,径直擢升于国相大位
否则秦王殿下若是以后又收回成命,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将由此而尽丧国君之威
当然,若是魏鞅之才并非如他所说那般足以变法强秦,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
那么秦王之怒,自会令他命丧当场,又何谈国相之位呢
故而,即便秦王殿下此时所言,乃是若魏鞅果真有变法强秦之才,则愿意以国相托,赐以国相大位
严格来说,还只是在空口允诺而并非正式册立,但即便如此
此等胸襟胆魄,依旧令殿内众人,无不因此失神,心中钦服不已
而在魏鞅、赵谦、左玄三人之中,若说此刻遭受心神冲击最大之人,自然以魏鞅为最
只见他连连张口,竟怅然失语
“殿下鞅何德何能”
魏鞅此时此刻,是真的愣了
他却是万万未曾想到,自己一身才学却都还未来得及显露半分
秦王殿下便已经如此信重自己,甚至愿意以国相托,将自己一介毫无出身的草民,擢升为一国之相
这比起自己在大骊所遭遇的种种无视与轻蔑,简直若云泥之别
如此礼遇,如此恩情,却令一直以来都郁郁不得志的他,如何不心神激荡,如何不感念圣恩啊
他当下激动莫名,却是难忍心中激荡,当即再度伏地,接连叩首而道
“殿下赏识之恩鞅无以为报惟此身上下,皆为殿下所用纵死而无悔也”
魏鞅将头磕的震天作响,旋即骤然抬头,丝毫不觉额头已微微出血,仍旧神情激动般慨然而道
“从今日起,鞅愿为殿下为我大秦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政骤然一怔,而后亲扶起身,紧握魏鞅双手,缓缓点头而应。
“那你我君臣,便自此一心为我大秦之国富民强而奋斗终身”
这一刻,赵政与魏鞅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在一旁赵谦与左玄二人眼中,却好似握住了整个秦国
握紧了天下九州
“天册十三年,魏鞅误入秦川。
其与友人坐而论道,谈及天下列国,何以一统九州,并吞八荒耶
鞅淡然而笑惟变法图强耳
秦王偶得此言,惊为天人,下旨即刻捕搜,遍寻魏鞅其人
后鞅被囚于近前,秦王命其为秦变法,鞅为骊人,不愿从也。
秦王大怒,以鞅其母性命相胁,迫而从之。
嗟夫以骊人而强秦,反以骊人而灭骊
焉为君道乎焉为圣王乎
嘻如此之人,却为九州共主
实为伦理倒行,天道逆施,终将遗臭万年也”
大骊王朝下卷司马求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