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七十九 虎牢急报!

作品:《我真不想当皇上

    秦川郡汉阳城秦王王府

    “九弟,为兄看你虽入主秦国不过半年,但在国中威望之高可真真是令人惊叹啊”

    秦王王府之中,宋王赵谦目送着又一位汉阳世族,毕恭毕敬的退下之后,不禁感慨而道。

    自从进入秦国国都汉阳城之后,却是根本都不用九弟赵政自吹一句,赵谦就已经从国中官吏,汉阳世族对待九弟这位秦王殿下的态度言行之中,极为清晰的感受到了九弟他在国中一言九鼎的权势与威望

    这对于一位年仅不过十二岁的少年藩王来说,可真真是极为不易

    毕竟从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到实际上的实权统治者,这期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又怎会是那般轻而易举的呢

    “害,皇兄过誉了,不过是国中民风淳朴罢了”

    赵政却状似不以为意般摆了摆手,随口应道,不过在他心中却是不由苦笑一声。

    威望哪有什么威望呢还不都是自己杀出来的

    在经过自己那般铁血手段之后,众多秦川世族,豪门大家,却还有谁人胆敢不服,胆敢不从呢

    “九弟啊九弟”

    赵谦见状只是轻笑摇首,倒也并未再深究此事。

    正是因九弟入秦之后的手段与政令,他心中尽皆清清楚楚,是以今日之言,却可真真乃肺腑之言。

    九弟被父皇极为罕见的封在这等边郡之地,不仅并未有丝毫灰心丧气,反而励精图治,革新图强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而已,便已在秦川郡内打开局面,令原本衰败贫瘠的秦川边郡,发生了近乎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变化

    此等治国之才,可真真是令人钦服不已啊

    “对了皇兄,年关将近干脆就留在汉阳,共度新春吧”

    忽然间想起什么,赵政顿时望向六皇兄赵谦,笑而说道。

    “嗯也是,那为兄便多有叨扰了。”

    赵谦略一沉吟,而后轻笑颔首。

    他本就是无拘无束的性子,哪怕是春节年关,也都拘束不了他哪怕半分。

    对于旁人来说,这等亲友团聚,幸福美满的团圆日子,却对他并无多少特殊含义。

    一直以来,他都是游历在何地,就恰好在何地与新结交的朋友同贺新春,共度佳节。

    就连封王之后,在自己封国之内度过春节的次数也都是屈指可数。

    故而,对于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他来说,游学何处便在何处度过春节,已然是一件十分寻常之事。

    更何况他此次特意跟随九弟赶赴秦川的最终目的,也还并未达成。

    是以,面对九弟的热情相邀,赵谦自然是满口而应。

    “害皇兄却是说的哪里话一家人怎能说两家话呢”

    赵政顿时摆了摆手,笑而说道。

    在他看来,能有个人陪自己共度春节倒也是一件美事。

    毕竟此次回返京城,一入宫芸妹便被牢牢的看管在内宫之中,却是根本就难以出宫半步,更别提跟随赵政再赴秦川了。

    其实若真严格说起来,父皇与越贵妃能够容忍芸妹在外胡闹如此之久,已经算是足够宽宏大量了。

    就连赵芸心中对此也是十分清楚,毕竟她还年幼尚小,且又是女儿之身。

    故而,在此次回京被严厉看管之后,她倒也并没有如何大哭大闹,而是早有心理准备般平静接受此事。

    只不过在皇兄离京之前,却都没机会与皇兄亲口告别,这反倒是一件憾事。

    须知此次一别,他日若再相见,却也不知到何年何月了啊

    “报”

    就在赵政与六皇兄赵谦坐而论道,谈古论今之时,却陡然闻听殿外传来一声高唱

    “嗯”

    赵政不禁微微一怔,再与六皇兄相视而望之后,便不由望向殿外,眼看着那名信使急匆匆的奔将进来,而后伏地而跪,恭声而道。

    “启禀我王,虎牢急报”

    “哦快快呈来”

    赵政顿时一喜,连忙出声催促。

    距离他遣派霍金成立华夏商社赶赴虎牢至今,前前后后已有三月有余,莫非终于是有所成效了么

    而如此一幕,看在一旁的宋王赵谦眼中,也不禁心中一动,大感好奇。

    毕竟虎牢边关这等天下第一关的名号,他自然也是早有听闻。

    更何况近日以来,不止一次听九弟提起过他的商贸大计,要打通虎牢商道,使秦川一跃而成三国通商枢纽

    是以,在闻听此言之后,赵谦也不禁在心中揣测,是否是九弟所言之虎牢商道终于打通了么

    于是赵谦面露好奇着,眼望着那名信使恭恭敬敬的将急件呈上,而后九弟趁势接过,立展而开。

    “九弟可是”

    虽心中好奇,但赵谦却很有风度的坐立原地,别说凑上前去主动张望,就连隔着这极短的距离也是目不斜视,并未有丝毫失礼之处。

    不过他眼看着九弟脸上的笑容越显越盛,心中却已有了几分猜测。

    “皇兄大好消息啊哈哈”

    赵政一字一句的仔细看完之后,顿时忍不住般哈哈大笑,望着六皇兄主动开口而道。

    “你也知我欲将虎牢边关打造为通商枢纽,便派人前去虎牢专司此事,没想到不过三月有余却已然初见成效啊”

    赵政面露欣喜,挥手将那名信使屏退之后,又紧接补充而道。

    “虎牢来信土木基建皆已加急督造完毕,且已开始初步试行,与大骊商贾正式通商”

    正式通商四字一出,顿令赵谦眼前一亮,忍不住开口而道。

    “这竟是这般神速么”

    须知常年游历在外,熟知九州地形的赵谦,如何不知若秦川与大骊可直接通商,此间利好简直难以想象

    对于秦川来说,最起码少绕行千里有余,就可与九州第一强国顺利通商

    对于大乾来说,地处西部的凉州、泽州二州,与大骊的通商距离至少缩小数百里

    至于国都西京城所处的泰州,则本就能与大骊顺利通商,倒是受此并无多少影响。

    但即便如此,虎牢商道的打通,对于大乾、大骊来说,都可谓是互相利好的双赢局面啊

    “是啊,霍金兄果然不负重望啊”

    赵政闻言也不禁连连颔首,却是瞬时想起了临机受命的霍金兄。

    当初自己将如此重要之事托付与他,本还心中有些忐忑,不知未及加冠的他是否能够挑起如此重担

    但不过仅仅三月而已,霍金兄便已交出了一份超乎预期的完美答卷

    尤记得,当初自己给霍金下的死命令,是争取在半年之内让虎牢商道成功通商

    可如今,霍金在紧急赶赴虎牢关之后,竟在短短三个月之内,便完成了这一不可思议般的壮举

    硬生生将原本约定好的时间,压缩了整整一半之多

    这倒还真令赵政有些好奇起来,究竟霍金是如何做到,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

    完成这般重任呢

    “哦霍金可是”

    赵谦闻听霍金之名,不禁心中一动,试探而道。

    毕竟在大乾国中,若是提起霍氏,理应是自己所熟知的那个霍氏才对。

    “皇兄所猜不错霍金兄正是曲阳霍氏的长子”

    赵政自然明白六皇兄所言何意,当即轻笑着点头而道。

    “这”

    一听霍氏长子之名,赵谦却是都忍不住微微一怔,当下看向九弟赵政的目光之中,却都多了几分异样神采。

    须知能够让曲阳霍氏的长子倾心投效,九弟的为人处事与人格魅力

    自是可见一斑

    “没想到能赶在年关之前,就将虎牢商道彻底打通倒还真真是意外之喜啊”

    赵政念及此事,不由便心情大好,面色满是欣喜之色。

    但紧接着想起六皇兄之前所言对外通商一事,却又忍不住眉头暗皱,不知该如何是好。

    毕竟自己能打通秦国境内的官道,可总不能替其他郡也把官道整修了吧

    可若是不打通秦川通往他郡的商道,即便是虎牢商道正式开通,却又如何呢

    若是只能做秦川这一个穷困边郡的生意

    那又会有多少商贾愿意去虎牢商道行商呢

    “嗯九弟怎的你口中说是喜事,这面上却是显有难色呢”

    赵谦何等敏锐,当下便捕捉到了九弟眉目间的些许愁意,不禁轻笑而道。

    “唉不瞒皇兄你说,我是在发愁商道打通之后,如何与外郡通商一事。”

    赵政一口饮尽盏中茶水,忍不住摇首而道。

    其实倒也不是说目下就不能与外界通商了,毕竟秦川郡又不是隔绝于世,无法与外界相连。

    而是若没有平整的官道作为基础支撑,则将会使秦川通往外界的商道极为难行,使得通商的时间与成本大幅提升

    须知无论是哪国商贾,那可都是些无利不起早的人精

    若是无利可图,即便是虎牢商道免除关税、杂税却又如何

    故而,官道不连通自然不影响秦国对外的正常通商。

    但若想就此便成为三国通商枢纽,吸引大量的列国商贾来此经商,却无疑是痴人说梦,难度极大了。

    这与赵政设想中的振兴商贸更是差距甚远,却又如何能令他感到满足呢

    “此事倒也麻烦。”

    赵谦闻听此言,也是眉头一皱,心下不由细细思索起来。

    “其实说是对外,也不是打通两条商道而已一是秦川至泰州,二是秦川至泽州”

    言及至此,赵谦不由心中一动,当下笑而说道。

    “对了说到这里,为兄倒才想起来宋泽郡不就在泽州之中吗”

    “宋泽郡”

    赵政顿时一怔,自然知道这就是六皇兄赵谦的封国宋国所在郡地

    这宋泽郡在泽州之中,也都算是排的上号的大郡、富郡,只不过六皇兄志不在此,常年游学在外而已。

    但即便如此,在他母族及郡守的尽心治理之下,宋国一直都是平稳发展,国泰民安。

    “对为兄之意,不如打通一条秦川直通宋泽之官道至于所需费用由秦宋两国共同分摊如何”

    此言一出,顿令赵政愣在当场

    却是在回过神来之后,连忙摆手而道。

    “不不不皇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他如何不知,六皇兄这是起了帮助自己之心,否则,你秦国修不修官道与人家宋国何干

    人家吃饱了撑的,要与你一同修整官道呢

    但六皇兄一番好意,自己又如何能恬不知耻的就此接受呢

    故而赵政连想都不及多想,连连摆手而拒

    “诶你莫非以为为兄我只是为了助你不成”

    赵谦呵呵一笑,轻啜一口茶水之后这才继续说道。

    “为兄闻听虎牢商道打通一事,心中颇为认可,这才便起了心思,好让我宋国也能有此通商之利故而这才会有此作想”

    赵政只是不住摇首,任凭六皇兄如何去说,却都丝毫不为所动。

    他又如何不知,这是六皇兄在为自己委婉的找个台阶,好让自己能够安心的接受此等提议。

    但对于六皇兄与本就富庶的宋国来说,与秦国是否贯通商道,根本就是无关紧要之事。

    可为之也可不为之。

    为之自然锦上添花,不为却也并无影响。

    在这般惊况之下,皇兄却还依旧坚持,主动要与秦国打通商道,这不是为了照顾自己这个九弟

    却还又是何意呢

    “皇兄,无论如何,贯通商道都乃利国利民之大事官道所经之处无不因此受益如何”

    言及此处,赵政却是颇为不爽般直言而道。

    “如何能只让你我两家承担而沿途所经之郡却尽享不劳而获之利呢”

    而这,也正是赵政不同意此等提议的根本原因之一。

    毕竟官道所经之处,无论哪一郡都会因此受益,可最终却是由自己与六皇兄独自承担这一大笔基建费用

    这未免也太亏了吧

    “唉九弟啊,为兄如何不知此理可我大乾各郡,多为贫苦之地,尚且养民都显维艰更何谈出资修路呢”

    赵谦唉声一叹,面露无奈而道。

    若让那些穷郡小郡出资修整官道

    只怕是凭空妄想,根本就不切实际啊

    “唉这可该如何是好呢”

    赵政轻叹一声,不禁微微摇首。

    “天启十二年,宋王游学天下,至秦川。

    恰逢秦王,言及凉、泽商道之事。

    宋王志在四方,不理国政,未及多言。

    然秦王不依,以手足之情,迫其从之。

    终使凉、泽商道之贯通,以秦宋二分而建也。

    嘻如此行径,令人不齿耳”

    大骊王朝下卷司马求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