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六十九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作品:《我真不想当皇上

    我叫赵政。

    万万没想到,在回宫向母妃请安仅仅三刻钟后,我便离开了漪澜宫

    而且,短时间内,我都不愿再踏进这漪澜宫内哪怕一步。

    一想到临走之时,母妃脸上那股欣慰而又满足的表情

    赵政就忍不住打个寒颤,脚底下仓惶逃窜的步伐却是越发加紧了几分。

    “我王,如何脚步这般匆忙”

    漪澜宫外,静静侍立在此的赵龙、关飞、高进三人,却意外发现秦王殿下在入宫不久之后,便匆匆忙忙的又奔出宫来。

    他们本以为殿下好长时间未与岚妃娘娘见面,这乍一见面,母子情深之下,怎么也不得逗留个一两个时辰往上

    为此,他们也早都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甚至非常知趣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跟进去,以免打扰到秦王殿下与岚妃娘娘二人间的母子团聚。

    可谁料这才不过三刻钟的时间,秦王殿下入宫请安却还不到半个时辰,便又急急忙忙的闯了出来,这还真真是令人有些费解啊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赵政此时哪还有闲心跟他们说这些

    只是匆匆忙忙喊了一声,便连忙钻进轿内,说罢还不忘催促他们赶紧出发。

    “还愣着干什么赶快走啊”

    直至这时,三人才恍然间反应过来,于是也顾不上多问,连忙按照殿下的吩咐纷纷上马,就这般快如闪电的就此离开了漪澜宫。

    只不过在临走之前,他们的眼角余光之中,似乎瞥到了宫内有两道身影紧随其后急忙追来的样子

    “殿下,我们这是去哪啊”

    不过直到远离漪澜宫后,众人这才忽然反应过来,却是还不知目的地在何方,如何前行啊

    “呃”

    赵政闻言也不由顿时一怔,他刚才走的匆忙,脑子里只想的是如何逃离漪澜宫,如何能想到下一步准备去哪

    不过眨眼之间,他便瞥到了袖中露出一小截的金黄色圣旨,于是当即话锋一转,命众人即刻便赶赴工部,挑选匠人

    “当然、当然是去工部啊怎么能忘了正事呢”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一怔,旋即这才恍然,却是在纷纷相视对望过后,都不禁在心中连连感叹而道。

    殿下他即便远在京城之中,却仍旧心系秦国百姓啊

    竟是连向自己母妃请安的时间都显得那般匆忙,一心牵挂着国中大事,片刻都不愿有丝毫懈怠啊

    殿下他果真乃世之明君,秦国圣主啊

    太极皇宫工部

    偌大的太极皇宫,外宫占地最广,其中坐落着朝会大殿太和殿,祭祀大殿易元殿,以及六部衙门,太学府等等对外处置政事政务的中央机构。

    而六部之一的工部,自然也坐落在外宫之内,虽地处边缘外围,却占地面积最大,其内充斥着大量的各式工坊及能工巧匠。

    虽说大乾工部比起大骊工部或是大行工部,无论是匠人的数量质量,还是工艺的先进与否,亦或是工坊的占地大小,都可谓是三国之中排行末尾的垫底小弟。

    毕竟大乾的国力及人口,都远不如其他两个中原大国。

    再加上财政吃紧,每年留给工部的预算都极为有限,这些种种原因相互叠加之下,便造就了今日的大乾工部,彻底沦为了大乾六部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职能机构。

    但即便如此,大乾工部,依旧代表着整个大乾冶金制作的最高水准

    这里集成了整个大乾最为先进的制作工艺,也汇聚着大乾最为优秀的能工巧匠

    几乎大乾超过一半的刀兵甲胄,全部都出自此处。

    虽仍旧远远无法满足大乾军队的正常所需,但相比于财政上极其有限的财政投入来说,工部的表现已经是足够令人满意了。

    而执掌大乾工部,在有限的资源投入之下尽可能满足大乾军伍所需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备受太极圣皇信重的工部尚书来信。

    来信执掌大乾工部数十载,早已是工部上下人人敬仰的柱梁人物。

    在他执掌工部的数十年中,他何等挑战与困难未曾面临过

    但今日,当他面对亲持太极圣皇亲书圣旨,来此直言要挑选工匠的秦王殿下之时,却真真是大感棘手,颇觉头痛

    今日的大乾工部,意外迎来了秦王殿下的大驾光临。

    当工部尚书来信得知秦王殿下驾到之时,先是愕然,而后大惊,却是连忙起身,亲自赶往大门之外迎接秦王殿下的大驾光临。

    “臣工部尚书来信,恭迎秦王殿下莅临工部”

    在工部尚书的带领之下,工部大小官吏尽皆全数出动,赶赴门外迎接秦王殿下的突然到来。

    只不过在原地黑压压一片的伏地身影之中,惟有立于最前方的工部尚书来信并未行跪拜大礼,而只是躬身作揖而已。

    大乾律法,位列三公九卿,可见王不跪。

    六部尚书之职,皆在九卿之列,故而来尚书可以在面见亲王、藩王等皇亲国戚时,无需行跪拜大礼,而只是拱手作揖而已。

    至于见圣皇而不跪,则只有三公才有这等资格。

    而三公九卿之下,面见秦王殿下之时,都必须按君臣之礼行跪拜大礼

    藩王即便只是一方藩王,那也是君

    中央大臣即便权倾朝野,那也是臣

    见君而拜,此乃上古之礼。

    “呵呵来尚书,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赵政见此情形,只是呵呵笑着亲自上前,双手虚托将躬身作揖的来尚书托了起来,随后又看向场下众人,十分和善的让众人就此平身。

    毕竟自己今天可是过来挑人的,这礼贤下士的姿态自然要先摆了出来。

    谁知道场下这些人里,会不会有人被自己这个秦王殿下有幸挑走呢

    “来尚书,本王自幼喜好刀兵之器,今日闲来无事呢刚好步至咱们工部门前,便心血来潮,想要来此参观一下,究竟这神兵利器是如何锻造而出的”

    赵政笑眯眯的,脸不红心不跳的随口捏个理由。

    他并没有选择提前告知来意,担心这工部尚书会有所藏私,将好东西藏着故意不让自己看见。

    所以他灵机一动,反而说是心血来潮想要来此参观一下,这样没准这来尚书毫无防备之下,甚至还带点隐隐炫耀的心理之下,反倒是会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都展示出来呢

    故而,他并未提前告知来意,反而是装作没事人一般,想进入工部随意参观参观。

    “所以啊,今日恐怕会多有叨扰啊”

    秦王殿下罕见的这般客客气气,自是令工部尚书来信更显恭敬,闻言连忙拱手而道。

    “呵呵殿下能够莅临我们工部,可真是令我们工部蓬荜生辉啊何谈叨扰之语呢”

    言罢,连忙侧身而指,恭敬请道。

    “殿下,请”

    “呵呵那就有劳来尚书了。”

    赵政跟一位工部尚书自然不需要客气什么,当下便坦然入内,在工部尚书来信的亲自引领之下,开始了自己的参观之旅。

    “殿下,这便是玉石工坊宫里的珠宝玉饰,华彩配饰等等,全都是出自此处”

    对于这什么玉石工坊,赵政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一副兴致不大的样子。

    毕竟他此次前来,可不是为了看这什么珠宝玉饰的,而是为了挖上好铁匠来的

    这什么中看不中用的玉石佩饰,他才不敢兴趣呢

    “殿下,这边请”

    来信是什么人物,能安坐工部尚书几十年,从赵国开始就跟随在太极圣皇身旁,那能没点眼力劲么

    故而只是一眼,他便知晓秦王殿下对于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兴趣。

    再加上方才殿下之语,说是自幼喜爱刀兵,于是当即另一伸手,指向其他方向笑而说道。

    “这边便是咱们工部的重中之重冶炼工坊”

    “哦冶炼工坊”

    赵政轻咦一声,不由与身旁的高进对望一眼,当下大感兴趣般连连点头。

    “如此甚好那便去冶炼工坊参观一二吧。”

    话音刚落,赵政几人却是连前往冶炼工坊的脚步都不由加快几分,毕竟这才是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啊

    挑选一批能工干匠回去,好壮大秦国兵部的实力,这才是赵政今日来此的根由所在啊

    “这冶炼工坊好庞大的规模啊”

    不过刚刚步至近前,赵政一眼便被这冶炼工坊吸引住了目光。

    只见这冶炼工坊占地面积远超其他小型工坊,足足有那玉石工坊的十倍之大

    却是还未走至近前,便已能够远远听闻到里面慷锵有力的阵阵打铁之声。

    “自是如此毕竟我大乾每年超过半数的刀兵铠甲,可都是产自于此”

    言及此处,来信不禁颇觉自得般抚须而笑,显然对此引以为傲。

    毫不夸张的说,这偌大的冶炼工坊,可是他十数年来的心血集成啊

    “殿下你看,这冶炼工坊分大小共六间,共计拥有娴熟铁匠上千人,学徒杂工过万人,铁炉数百座,可日产精铁上千斤,刀兵五百余柄铠甲上百套”

    一行数十人缓缓步入其中最大的一座冶炼工坊之中,当先最前列的工部尚书来信,正手指着一眼难望到边的巨大工坊,将一项项早已熟记于心的数字当场报出。

    当然,来信目下所报之数,其实皆为日夜轮班,全力赶工的最大产出。

    但实际上,因为财政投入的巨大限制,偌大的冶炼工坊,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大化的产能巅峰。

    一般只有在战事吃紧,边疆告急之时,整个冶炼工坊才会全速开动,将产能直接提升至最大程度。

    否则,就以大乾目下那点千疮百孔的财政情况,哪能支撑得起如此规模的冶炼工坊全天候进行产生。

    “哦娴熟铁匠竟有上千人之多”

    闻听此言,赵政不禁微微惊呼,却是忍不住与自己的工部侍郎高进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

    毕竟目下秦国工部之中,拥有着娴熟技艺的高级铁匠,才不过堪堪二十余人而已

    这还是在几乎将赵记铁铺所有铁匠一网打尽的情况之下,否则刚刚成立的秦国工部,估计连一两个高级铁匠都凑不出来

    而如今,大乾工部之中,竟有着上千号技艺娴熟的高级铁匠

    且父皇又给了自己可随意去工部内调遣工匠的亲书圣旨

    试问如此情况之下,赵政与高进两人,焉能不喜,焉能不乐

    “是啊,这些可都是我们整个工部最为宝贵的财富啊”

    看着这些正卖力挥汗如雨的工匠们,身为工部尚书的来信不禁满意的拂须而笑,连连颔首。

    “那如此之多的匠人想必日常的花销和开支也很大吧”

    赵政眼珠子一转,当即便顺着话茬接了下去。

    “额是啊是啊,殿下此言极是啊”

    来信骤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怔,而后恍然间反应过来,这可是一个大好的哭穷机会啊

    平日间户部可是将他们工部抠的死死的,别说按时拨付预算了,经常被莫名其妙的克扣都是常有之事啊

    如今恰有秦王殿下亲眼得见,自己只需将工部财政维艰的消息,通过秦王殿下之口流传而出

    尤其若是不小心传到了圣皇陛下耳中,那可就真真是太惊喜了

    那说不准还能为工部多争取点财政预算不是

    于是来信在电光火石间反应过来之后,当即便一脸难色的叹息而道。

    “我工部肩负我大乾武备重任,却每每受限于财力物力,能够维持如今这般规模,都已十分吃力了啊”

    赵政闻听此言,顿时极为认同的连连颔首。

    “不错不错,工部财力维艰,只怕连养活如此规模的匠人都已然十分勉强了吧”

    此言一出,来信瞬时大为感动般不断点头,显然是对于秦王殿下的理解极为感动,甚至恨不得当场引为知己

    “是啊是啊,秦王殿下能够如此体谅工部,可真真是”

    “那不如分些匠人出来,改由我秦国略微分担一二吧”

    却是都不待对方说完,赵政便已经呵呵笑着补充而道。

    “额呃”

    来信刚想下意识的点头,却瞬时间回过味来,顿时便一脸茫然的望向秦王殿下。

    只见此时此刻的秦王殿下,正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望着自己,依旧是来时那般笑眯眯的和善神情

    “神武十二年,始皇游于宫中,步至工部,好奇而入。

    时工部尚书来信在职,闻秦王殿下莅临,即刻出迎。

    遂领始皇观于工坊,至冶金坊,喟然而叹。

    工部司一备之重,却囿于财政,实乃勉力维艰矣

    始皇闻之,倍受震动,当场而允。

    尚书执掌工部,勤恳数十载,何以囿于财政而束手难为耶

    孤身为一国之君,虽困于秦川之瘠,仍不忍视之,愿为国而献,捐于工部,以解尚书燃眉之急也

    信大叹,纵泪当场殿下忧国忧民,令人心生叹服

    然私捐之事切莫再提工部目下仍有上百匠人无处安置,若殿下可施以援手,信自当感激不尽矣

    始皇欲捐,屡推而拒。

    后无可奈之,遂领过百工匠而回,悉心招待,好生安置也。”

    华夏野史郝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