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第37章

作品:《苗寨成员日记

    七奶奶和外婆一样,满头青丝变白发。

    她提着菜篮子,赶着牛回家,把牛关好,一转身就看到了石黛。她端详了一会儿,才问“黛黛,你回来了”

    “对呀”石黛笑着说“我放暑假了。”

    “什么时候到的啊”七奶奶赶紧放下菜篮子“是不是还没吃饭呢,快快快,先进屋吃饭。”

    饭是石凝和石黛做的,七奶奶非要补个菜。她说石黛瘦了,肯定是在城市读书太辛苦。然后又问“你什么时候毕业呀”

    “在读研呢。”石黛说“还有一年才毕业。”

    七奶奶“在学校交男朋友了吗交了就带回家看看,合适的话先定下来,毕业就结婚。”

    “你想什么呢”石黛笑“现在结婚也太早了。”

    “不早不早。”七奶奶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生你叔叔了。”

    石黛“现在不一样了嘛。”

    七奶奶叹了一口气“我现在老了,等着看你们结婚生子,我才能安心走。”

    七奶奶是个非常传统的人。

    她认为女孩只有结婚才有归宿,又认为女孩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同时她有又善良,这份善良让她在面对“石凝不是男孩”这件事上,无法作恶。

    没有把石凝掐死,也没有把她送走。再怎么重男轻女,七奶奶仍旧一心一意对石凝、对晚辈尽可能的关爱。

    所以,石黛一直明白一个道理,那些因为“重男轻女”而虐待女孩的,本性就是“恶”。一个善良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披着封建礼教的外衣去祸害别人。

    虽然石黛很不愿意面对七奶奶的催婚,可也知道她是一片好意,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快吃饭吧。”石黛扯开话题“真的饿啦。”

    山里的清风带着树叶的味道,路边黄色野花摇晃着脑袋,试图招蜂引蝶。大山仍旧和以前一样,野蛮生长。

    “我阿妈说让我带点红薯回去。”石黛说“她在县城没地种,又舍不得买。”

    “去挖去挖。”七奶奶很高兴“我给你挖一袋带过去。”

    石凝自告奋勇“石黛姐我和你一起去挖红薯。”

    两人拿着袋子,往后山的梯田方向走去。如今的庐寨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变的是道路和房子,不变的是森林和田地。

    “我小时候就喜欢挖七奶奶种的红薯。”石凝说“你知道牛果果吗我小时候老和她一起来挖红薯。”

    “知道。”石凝虽然比石黛小五岁,可同庐寨那么小,该认识的都认识“果果姐,跟她二伯母一起住的那个。你知道吗她二伯母前段时间得了尿毒症,现在还没治好呢,寨子里的人都说这是报应。”

    当年抚养牛果果就是为了她身后的财产,而后又把牛果果当成挣钱机器,早早让她辍学打工。寨子里的人一直都在诟病这件事。

    人在做,天在看,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苗人仍旧相信天道轮回有报应。

    石头神一定不会放过坏人的。

    “听说果果姐的二伯母都快把家里田地卖光了。”石凝继续说“之前寨子里让大家交医保,果果姐的二伯母觉得这钱交了没用,死活不肯交。现在得了大病,又没医保,田地差点卖光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走到前面,有一间小牛棚。

    牛棚的外面,架着一口锅,锅里正煮着面。石黛很好奇,问“这是谁家的牛棚。”

    石凝解答“酒鬼住在这儿。”

    刚说完话,牛棚里便跑出来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把芦苇编的玩具枪,这瞄一下那儿瞄一下。过了一会儿,牛棚里又走出一个男人“把面吃了再回去。”

    是酒鬼。

    酒鬼也老了,他瘦骨嶙峋,穿着一件苗族常见上衣,微微有些驼背。看到石黛,酒鬼顿了一下,问道“你是不是石鹏的女儿”

    石黛点点头“你还认识我呀”

    酒鬼笑道“以前你还是个小不点呢。”

    “这是你的小孩吗”石黛看向那个小男孩“长得挺像你呢。”

    酒鬼“是我侄子。”

    是哑巴的儿子。

    哑巴还是和张小青结婚了。

    当年哑巴喜欢张小青,张小青却因为惦念自己过世的丈夫不愿意改嫁。可是某一日,怂货哑巴在路上遇到张小青,看到她挑着重重的担子,便主动接了过来。

    这件事被张小青邻居看到了,一传十,十传百。

    哑巴心下一横,破罐子破摔,干脆每天都去帮张小青干活。一开始张小青还拒绝,后来也慢慢接受了。

    让张小青没想到的是,周围邻居居然全是赞成的“你看哑巴虽然哑,可是人勤快实诚啊”

    “你要是跟别人,指不定别人会打你孩子,哑巴不会。”

    “哑巴家虽然有个酒鬼,可是酒鬼只要给口饭就够了。”

    “就是就是,我看哑巴就挺好。”

    一来二去,张小青就心动了。

    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就连酒鬼都知道了。于是这十几年来,酒鬼终于干了一件人事他主动搬到牛棚,为了去那儿看牛,也为了给哑巴和张小青一个空间。

    再后来,张小青又给哑巴生了个儿子。

    酒鬼比哑巴还高兴,竟然有意识的戒酒了。他想看着侄儿长大,想看着他念书成人。在自暴自弃多年以后,酒鬼竟然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张小青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她与前夫没能白头到老,没能相守一生。幸运的是她又遇到了真心待她的人,给生活带来了希望。

    天气炎热,石黛和石凝挖了一会儿红薯就回家。庐寨和她小时候的记忆一样,飞鸟野花,爬虫家兽随处可见。特别是站在高处,看着延绵的大山,石黛感叹道“你知道吗我出去念书的时候,有一次地理课,课本上写着少数民族特点是大聚居,小聚集,靠山而建,随河而居,我当时惊讶极了,这句话描述得相当准确。”

    虽然已是二十一世纪,祖国以及祖国的农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这个百年苗寨,除了硬件设施变了以外,其他都没有变。

    它仍旧是深山里的一颗明珠,彷如世外桃源。

    红薯有些重,这一袋两个人提着还挺累。从梯田处走回寨子,两人找了个大树在下面乘凉。休息了一会儿,有个人扛着柴火经过。石黛看这个人的身形,觉得很熟悉,想了想,叫到“哑巴。”

    哑巴转过身来。

    他的肤色依旧和以前一样黝黑,只是发间掺杂了些许白发,看着柴火的臂膀显现出结石的肌肉。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石黛,露出疑惑的眼神。石黛见了,笑他“怎么,不认识我啦”

    遥想当年,石黛和一群小孩闹着哑巴要糖吃,哑巴又是个大好人,只要兜里有两个小钱,都会给他们买白兔奶糖。石黛还骑过他的牛,哑巴给他们牵牛,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山路。

    那个时候,石黛觉得哑巴的牛就是牛王,斗牛的时候经常喊破喉咙给他的牛加油。而哑巴脾气很好,不仅对大人和颜悦色,也对小孩照顾有加。石黛这群小孩都挺喜欢和他玩的。

    “我是石黛呀”石黛又说“小时候还和你玩过呢。”

    “呃呃呃呃呃”哑巴想起来了,他高兴的放下肩膀上的柴火,用手比划道“你以前只有这么高,现在这么高。”

    “长大了嘛。”石黛笑“你看你都有媳妇了。我以前还帮你送过肉呢。”

    哑巴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然后指了指自己家,又做了个吃饭的动作。石黛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拒绝道“我今天吃过啦,改天再去你家吃。”

    哑巴又是一阵比划,大概意思是说石黛上学很厉害,寨子里的人都知道,现在大家去石头神那里祭祀,都会说“保佑我女儿儿子像石黛一样考上重点大学。”

    哑巴还说,张小青做了很好吃的腌青菜,让石黛回去的时候记得带一些分给同学们。

    “好的。”石黛说“你让张婶装好,我回去的时候来你家拿。”

    哑巴虽然在慢慢变老,可是脸上的笑容却多了。他现在有儿有女有老婆,一家人其乐融融。再也不是那个只和酒鬼哥哥相依为命的哑巴了。看来人还是要勇敢一点,当初哑巴若是一直怂下去,指不定也会和酒鬼一样,浑噩度日。

    苦尽甘来,劫后重生。

    “哑巴可宝贝他的媳妇了。”哑巴走后,石凝说“他自己早出晚归,地里干活山里放牛,可从来不让他媳妇干。”

    这些年来,哑巴一直善待张小青,就连张小青前夫的儿子女儿他都舍不得骂一句。他们一家平安又喜乐。张小青也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甚至还打算抽空多认一些字。

    茂密的树叶过滤了浓烈的阳光,地上树影斑斑驳驳。远处几个穿着苗寨衣服的小孩蹦蹦跳跳,路边一只小狗正在睡觉。

    大人们在努力生活,小孩子们在快乐成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