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0
作品:《我们全家皆反派(穿书)》 乾清宫。
姜祍昏昏沉沉的躺在龙塌上, 似醒未醒间, 恍惚踏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那里的房屋高大牢固,红墙灰瓦, 格外整齐漂亮, 而最令他吃惊的是, 这里家家户户的大门, 居然都是铁铸的
胆大妄为生铁乃是国之利器,怎么可以用来铸门
这到底是哪里姜祍按捺住心底的震惊, 悄悄靠近了最大的那户人家,待他看清眼前的这一切后,额上青筋暴起, 几乎险些失声。
天杀的他们竟然用琉璃装饰窗子
别说是如今国库空虚,就算有了银子,他也不舍得用万金难买的琉璃来装饰窗子
奢侈太奢侈了
姜祍捏住了拳头, 恍惚竟觉得有几分自卑,怪不得沈狐狸说他就是一个乡下的土财主,这么算起来, 他好像真的很穷。
这户人家很大, 里面有几排房屋, 全都是一个制式,一前一后两个门, 中间夹杂着几个窗子,透过珍贵的琉璃,隐约能看到里面坐满了孩子。
这是私塾不, 私塾怎么会有这么多学生,一定是国子监
姜祍微微蹙眉,就算是国子监,里面的孩子也太小了,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的年纪,他们能懂些什么
走近少许,里面便传出了齐齐的朗读声,孩童稚嫩却又用力的字节一个一个冲击着他的胸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大周良田无数,他的子民却依旧饿殍遍野,甚至连一个冬天都挨不过去
姜祍深吸一口气,想要再靠近些,却发现里面的孩子全都一窝蜂的跑了出来,高高兴兴的出了大门,完全视他为无物。
教室里只剩下一个纤瘦的小女孩,她趴在桌子上拿着一根棍子写写画画,雪白的纸张上字迹工整清秀,但是他认不全。
小女孩隐约念叨着兔头鸡头,在纸上写下一大串他不认识的东西,最后高高兴兴的把棍子放进了一个铁质的盒子里,背上十几本厚厚的书跑出了教室。
姜祍捂着胸口,拼命安抚自己,这肯定是哪家王公贵族的孩子,竟然敢用铁质的盒子还有那么多书
他们的纸张好像比他用的还高级
姜祍还想再见识一下,没想到身体却转瞬被抽空,再睁开眼便回到了熟悉的乾清宫。
福业带着褶皱的老脸凑过来,激动道“皇上您终于醒了”
“嗯。”姜祍闭上眼稍稍休整,将脑海中或是震惊或是惋惜的情绪挥去,迅速恢复了清明,“朕睡了几日”
“回皇上,已有五日了。”福业眼中隐隐泛着担忧。
京城的传言已经有许多,朝中百官更是步步紧逼,已有人联合上奏,若是皇上再不出现稳定局面,接下来的局势会很艰难。
姜祍不敢随意动弹,胸口处的灼热与胀痛提醒着他,身体的状况有多么糟糕。
“去暖阁,召沈、吴、魏三位大人议事。”酸软无力的手臂连抬起来都费劲,姜祍索性不管了,任凭一行人在他身上折腾。
“玄一呢”姜祍蹙眉问道。
福业一顿,低声道“玄一受伤了,昨晚有人擅闯乾清宫。”
姜祍点头应了,任凭几人抬着进了暖阁。
暖阁早已布置妥当,姜祍艰难的靠在床榻上,任凭福业喂了两碗粥,这才稍稍好了一些。
福业跟他提起昏迷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不少人想要跑过来打探消息,都被禁卫军暂时幽禁了起来,现在还没有放出去。
姜祍一时半会儿没工夫搭理他们,只让福业记了他们的名字,以后再行算账。
这一阵积压了不少事,姜祍一时半会儿没精力解决,索性将事务全都分发了下去,让他们尽管帮百姓稳住药价、粮价,甚至煤炭的价格。
煤炭对于百姓来说是奢侈品,根本用不起。可除此之外,姜祍暂时也想到其他的法子供百姓取暖。
若是那些人呢姜祍心神恍惚,他们用得起琉璃,装得起铁门,冬天的取暖定然不成问题。
姜祍喝了药,再次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一次他满怀期待。
沈老爹被叫去皇宫,领了一堆差事回来,他本想暴躁的拒绝,可想了想,又答应了。
姜衽让他盯着点医馆的建设,位置就在他的朱雀步行街,这可是一个打出知名度的好机会。
更要紧的是,黑山的煤矿开采已经踏上了正轨,要不了几天就可以打开销路,刚好可以趁机推广。
真要是把这件事干好了,还能有个好名声,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沈老爹美滋滋的想着,瞅着庄子里的存货差不多够了,便急急忙忙筹备起煤铺开张的事情。
原煤黑漆漆的,很容易沾染一手黑灰,也很不容易清洗,沈老爹原本没想着往朱雀步行街里放,免得让那些来消费的贵女贵妇产生不好的体验,但眼下朱雀步行街很空,他暂时没那么多想法,索性在街角暂时整出一家小铺面。
朱雀步行街目前只开了几家铺子,包括千面阁,醉仙阁,还有一家筹备初春开业的五星级客栈。
千面阁的生意还算不错,沈千婳搞出来的管制唇膏已经成为京城贵族的标配,如今已有三四种色号,可挑选性比一般的脂粉铺子大很多。
唯一可惜的就是香水,材料储备不足,让香水价格水涨船高,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求到一瓶。
醉仙阁的生意也不错,但相对而言,并不比千面阁好。
朱雀步行街暂时搭建医馆,为百姓诊病的消息刚一出来,两家铺子便在外面贴了告示,暂不营业。
沈府的人手不够,涉及到敏感的账面,只能从其他铺面抽调。
太医院的医官踏进朱雀大街后,百姓们便排起了长队。
几位医官都在太医身边当过帮手,处理起来风寒发热这种小病倒也容易。只不过铺子里有点冷,外面等着的百姓更是冻得缩成一团,身体不好的,哪怕是没病也会冻病了。
正在这时,沈府的小厮抬着一个火盆踏进了铺子里。
火盆上搭了一个架子,上面吊着一口锅,锅里煮着姜汤,咕嘟嘟的网上冒着热气,看着便十分暖和。
房间里刹那间暖和了起来,几个医官没出息的挪了挪位置,想要离那火盆更近一点。
沈府的小厮笑着道“几位大人,这是我们家老爷的一点儿心意,今儿天冷,可千万别冻着了,锅里煮着姜汤,诸位百姓哪位渴了冷了就盛一碗,也好暖暖身子。”
“沈大人想得太周到了”年轻的医官感动不已,谁到知道来这儿义诊是个苦差事,太医院里也就他们这些没背景的被撵了过来,没想到沈大人竟然对他们这样体贴。
“这位小哥,沈大人的好意我等收到了,等改日我们必登门感谢”
“是啊,沈大人真是好官,小哥,我我们也能喝姜汤么”排着队的百姓围了过来,眼巴巴的瞅着锅里的姜汤,他们在外面冻了好一阵子,腿脚都麻了。
一张张蜡黄而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期盼和满足,其实能来这里取暖已经很好了,比家里要暖和得多。
小厮重重的点头,认真道“可以喝,大家都可以喝,等一下我们沈府还会给外面的百姓也放几个火盆取暖,免得大家被冻坏了。我们老爷说了,这原煤就是为了给咱们百姓取暖的,不是什么珍贵东西。”
听到的百姓一瞬间瞪大了眼睛,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失了聪。
这啥玩意,原煤黑乎乎的不是木炭吗怎么就成了原煤
百姓家里用不起木炭,大都用的是木柴,可这种季节上山砍柴也是一种难事。
沈府的小厮耐心的解释道“是原煤,是我们家老爷发现的一种东西,烧起来可以取暖,而且价格公道,比炭便宜多了,大家要是有兴趣,临走的时候可以买一些试试。”
“比炭便宜多了小哥,你别是骗我们呀,这东西怎么可能比炭还便宜,”一个年纪略大的汉子道“一车炭那得要好几百文,好点儿的上千文,我们可用不起,这原煤又是怎么卖”
“原煤比炭价格便宜好几倍,我们家老爷说了,为了让大家都能度过这冬天,如今原煤只能散卖,一家一户最多买一百斤,算起来也二三十文,老爷还说了,若实在付不起,可以做工抵债,”沈府的小厮道“不过原煤用完了可以再买,但转卖出去是绝对不许的。”
这么便宜围观的百姓都惊了。
这原煤瞧着比炭还好使,怎么就这么便宜呢用炭他们是用不起的,原煤比炭价格便宜不少,他们咬咬牙完全可以承担得起。
等待诊病的百姓面面相觑,不知是谁拔腿就跑,却发现街角早已挤满了人,围着一车又一车的原煤不肯让开。
他们不用苦熬了冬天再冷,他们也能活下去
整整三天,朱雀步行街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明明是跑去诊病的百姓,却依旧要先拖着虚弱的身体扛回家一百斤原煤。
谁知道这煤会不会涨价,还是先买回去踏实。
前几日开采出来的原煤几乎一售而空,沈老爹一再保证不会涨价,且还会有原煤送过来,百姓才渐渐安心。
朱雀步行街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京城其他人不可能不知道,但碍于沈府的势力,敢跑过来闹事的还真是没有。
一直到了姜祍能够下榻,上的第一次早朝时,百官中齐刷刷的站出来一大列,对着沈老爹狂喷口水。
作者有话要说 姜祍渐渐自卑
关于现代时空取得是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农村已经建设的很好了。
没错,小皇帝心中的国子监就是村口的小学。
九点还有一更鸭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