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7、067

作品:《掌上明珠

    明琅更直接,命人把这侍女打出去了。

    明府上上下下对忠王府和宣德侯府,早就深恶痛绝,姑奶奶既然下了命令,下人们当然不手软,真的是给打出去的。

    一路打到大门前,最后飞起一脚,给踹飞了。

    侍女又惊又痛,倒在地上大骂,“我是忠王府差来的,尔等如此这般,岂不是打忠王府的脸”

    “呸”明府的管家、仆役等叉腰站在门前,奚落嘲讽,“忠王府的脸还用得着我们打忠王府自己打自己的脸,打的啪啪响啊。”

    有路过的闲人凑趣问道“忠王府怎么自己打自己脸的”

    管家仆役等大笑,“固原郡主都做了些什么,难道阁下没有听说过”

    闲人也大笑,“听说了,听说了,万万没想到一位王府郡主,竟如此下作。”

    管家指着侍女,“固原郡主害了我家姑奶奶,忠王府还指使这侍女到我明府来耀武扬威,阁下说该不该打”

    “该打打的轻了”闲人恨恨。

    一位提着菜篮子的大娘从此经过,闲人从荷包里取出碎银,“我拿这碎银子跟您买了这些菜蔬,可使得”

    大娘是个实在人,“这实在太多了些,我赚了,您赔了。”

    “没什么赔不赔的,我乐意。”闲人硬把碎银塞给大娘,拿过菜篮子,把篮子里的菜往侍女身上脸上丢,“害了明家姑奶奶还有脸到明家挑衅,没王法了么”

    侍女一边挣扎着想自己起来,一边和明府这些管家仆役对骂,本来这侍女都快要起来了,闲人劈头盖脸的这么一砸,侍女又坐地上了。

    侍女是坐马车来的,马车就等在一边,车夫下来想扶侍女,被侍女嫌弃的甩开了。

    她可是忠王妃身边的侍女,就算落难了,也不能让这粗鄙的车夫来扶她吧

    侍女把车夫甩开了,菜蔬不停的砸过来,侍女伸手阻挡,更是狼狈,更起不来了。

    侍女气得又哭又骂,说明家欺负人,明府管家冷笑,“你到我家来挑衅的,反倒成我家欺负你了”

    大娘在旁边犹豫了一会儿,拈了拈碎银,觉得实在是太多了,过意不去,和闲人商量,“这位先生,要不然我再给你弄些菜蔬过来吧。”

    闲人百忙之中回头,“大娘若空闲,多弄些菜蔬过来也使得,不过不要好的,越臭越烂越好。”

    明府前的这些稀奇事有人瞧见了,很快扩散开,附近不少百姓赶过来,拿着臭鸡蛋烂菜叶等往侍女身上扔,都骂忠王府、固原郡主不干人事。

    这侍女也算是顽强,到了这步田地,还奋不顾身的大声疾呼,“江侯爷在牢狱中患了重病,临终前想见明五姑娘一面,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无奈围观的百姓不讲武德,侍女都这么卖力了,百姓们也不听她的,只管用力砸。

    一个胖媳妇不光跟着大家砸,还恨恨的骂,“杀千万的都三天三夜没回家了,也不知死哪了别是被这个小妖精给勾了魂吧”

    这胖媳妇的骂声传到侍女耳中,侍女几乎崩溃。

    她虽是侍女,却是王府侍女,眼光一向高得很,不是王府公子,她根本看不上。这胖妇人如此粗俗,丈夫能是什么好的,她为什么要去勾引

    另一个瘦瘦的、年近四十的妇人,瘦而有力,手中的柿子准准的砸到侍女膝盖上,生疼生疼的,“娘家也问老娘要钱,婆家也问老娘要钱,老娘赚几个钱是容易的么呸,惹恼了老娘,谁也不管了除了亲生孩儿,老娘谁都不管了”

    侍女疼得狠了,冲那妇人大吼,“你家人问你要钱,与我有何相干”

    那妇人迎面啐了一口,“呸,老娘自己家人舍不得打,可不就得趁着这个机会狠狠打你出气么”

    众人哄堂大笑。

    侍女几乎气晕。

    这些人怎么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全都这么不讲理

    侍女牢牢记着主人的吩咐,想在大庭广众之中把要紧的话给抛出来,“亲生女儿不见亲爹,普天之下没这个道理做人不孝顺,天打雷劈”

    我朝一向以孝治天下,在官员士绅面前提孝道,那是没人敢反对的。谁知围观之人有名妇女,听了这话登时面红耳赤,“亲爹若是卖了亲生女儿呢若是想杀了亲生女儿呢若是朝打暮骂呢女儿还要孝顺他”这妇女也不知积攒了多少怨气怒气没处撒,冲将过来,揪着侍女没头没脸的殴打,“为什么往死里坑自己的亲生女儿啊到底为什么啊”打着打着,妇女放声痛哭。

    侍女脸上火辣辣的疼,恨不得立时三刻杀了这妇女。

    最后还是车夫回忠王府报信,忠王府派出了一队侍卫,才把这倒霉的侍女给抢了回去。

    可怜这侍女本想借机出人头地,结果没立下功,反倒被打得浑身是伤,没法见人了。

    忠王妃大为恼怒,“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宣德侯这亲爹想见明探微这亲女儿,天经地义,明府居然敢不点头

    更令忠王妃恼火的是,这件事迅速传开了,没人关心忠王府的侍女到底传了什么话,都责怪忠王府仗势欺人,故意派人登门挑衅。

    忠王府本就处境不妙,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

    忠王妃叫来幕僚匡飞,商量了一下,匡飞奉命出去办事了。

    匡飞找了个家境贫穷、急着用钱的御史,花了点小钱,让这个御史上了奏章。御史文笔不错,洋洋洒洒写了长文,说宣德侯临终之前和明五姑娘父女相面,是多么的有必要。

    这奏章到了御前,章和帝亲阅、批复“父女么”

    章和帝的批复,就只有三个字,但这三个字已经表明态度了。

    宣德侯和明五姑娘是父女么宣德侯不是一直不承认明五姑娘么

    章和帝批复之后,匡飞亲自跑了趟牢狱,和宣德侯见了一面。宣德侯上了份奏章,承认明五姑娘是他亲生女儿。

    这份奏章到了章和帝面前,章和帝欣赏良久,宣来诚王,“你自己看看吧。”

    诚王一字一字,看得格外仔细。

    诚王感慨,“如果一年前看到这个,臣定会欣喜过望,喜极而泣。”

    如今么,不过尔尔。

    “怎么办。”章和帝问得简短。

    诚王很有些不情愿,“这个么臣以为,应当堂而皇之,公之于众,然后然后微儿便勉勉强强,见他一面。”

    公之于众当然是必要的。但既然公之于众了,江博儒和明探微就是亲父女,做父亲的再不好,临终之前想见女儿一面,这个愿意也是要满足的。毕竟这是孝道。历朝历代的帝王,哪个不是以孝治天下。

    “你犹豫什么”章和帝不悦。

    诚王就要被立为储君了,做事却总是不够果断。

    诚王辩白,“倒不是犹豫,就是有点有点不忍心。如此一来,臣的名声是清白无暇了,微儿这孩子却要和江博儒见上一面,少不了狱中之行。”

    诚王诚惶诚恐的,章和帝语气缓和了,“你舍不得微儿,这也是人之常情。”

    “微儿太小了。”诚王有顾虑“这么小的孩子要进入牢狱,面对多年来不肯承认她的江博儒,是何等的委屈。”

    章和帝眼前浮现出小女孩儿的可爱笑脸,心也软了,“为何一定要在牢狱之中换到别处,又有什么不可以”

    “臣遵旨。”诚王忙道。

    章和帝吩咐,“先要大张声势,山雨欲来之时,才恩准。”

    “臣明白。”诚王恭敬的道。

    他虽然不够杀伐果断,但这件事他肯定知道应该怎么办,当然是先让群臣议论江博儒的奏章,等声势足够了,才准其所请。

    江博儒的奏章,在朝中又起了波澜。群臣纷纷痛骂,还有人义愤填膺,要求诛杀江博儒、固原郡主夫妇,以儆效尤。

    这对夫妇当然不可能轻易就杀了。江博儒再可恶,毕竟祖上立过功,有免死铁券。固原郡主是忠王爱女,忠王这位异姓王的颜面,朝廷还要是顾忌一二的。

    朝中波涛汹涌,明府也迎来了新的客人。

    明肃政的堂哥明瑞,和族姐明玫,各带儿女,投奔来了。

    明瑞是明珨的亲哥哥,明玫和明肃政、明瑞明珨等人隔得有点远,但还没出五服。

    亲人见了面,自然有一番唏嘘寒暄。

    明珨和明玫见了面,皮笑肉不笑,相互不服气。

    明珨原名明霞,明玫原名明梅,都是后来改的名字。

    明氏族中重男轻女,女儿不入族谱,连名字也是随意起的。

    明琅得天独厚,与众不同,老家那些姐妹,就没有不羡慕明琅的。

    明珨、明玫,都改了名,都想和明琅一样。

    “二嫁,三品官”明玫和明珨说悄悄话。

    明玫直到现在,都不相信明琅二婚还能嫁得那么好。

    “鹰扬卫指挥使,正三品。”明珨嘴里泛酸,“不光是位高官,还肯跟着阿琅在娘家居住,天天到老太太面前请安。”

    明玫半天说不出话。

    知道明琅运气好,却不知道明琅运气这么好。

    改了名字又如何明琅的幸运,她拍马也追不上。

    明玫酸了好半天,打起精神,“家里的几位姑娘呢请来见见。”

    老家来了人,大太太和二太太、四太太自然是要热情招待的。

    明老太太身子不大爽快,明琅陪着她,母女俩没有露面。

    大太太听了明玫的话,心中起疑。

    据大太太所知,老家是重男轻女的,怎么明玫不提明暾明暥等人,却急着见女孩子呢

    明玫左顾右盼,“咱家五姑娘,和她亲爹还没见上面这可不对啊。父女毕竟是父女,没有宣德侯,哪有五姑娘”

    大太太更加疑惑。

    听明玫的话意,是来劝微儿和江博儒见面的。

    江博儒,或者忠王府,是怎么和明家人联系上的

    江博儒,或者忠王府,把明玫等人弄来,应该费了番功夫吧。

    江博儒和微儿见上一面,真有这么重要值得这么大费周章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明天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