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048

作品:《掌上明珠

    女孩儿的小手和她的小脸蛋一样,娇嫩白皙,莹润可爱。

    她的小手和那颗明珠,相映成辉。

    小手拿起明珠,收到了荷包里。

    “装好啦。”女孩儿欢声道。

    张鄠心潮澎湃,眼眶发热。

    她答应了。

    这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儿,成了他的未婚妻。

    “我会对你好的。”张鄠郑重承诺。

    “掌上珠么”小女孩儿笑咪咪。

    “掌上明珠。”张鄠重复。

    掌上珠指极钟爱之人,你姓明,所以你是我的掌上明珠。

    此生此世,你是我的掌上明珠。

    两家的长辈看似云淡风轻,其实格外关注,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张郣送上蝴蝶玉佩,微儿没要;张郐送上飞鱼玉佩,微儿没要;张邺送上金玉满堂玉佩,微儿没要;张鄠送上明珠,微儿收下了。

    两家家长内心之中,都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大事已定。

    张邩、张邤兄弟俩异常欣慰,“甚好,六弟趁心如意了。”

    张邤还有点纳闷,“大哥你说说,六弟才这么一点点大,他懂什么可他就是认准了明家这位小妹妹。”

    张邩唇角上扬,“明家小妹妹的确聪慧可爱,若不是年龄太小,我说不定会和六弟争上一争。”

    张邤大摇其头,“大哥你可省省吧。你这话若是被六弟知道了,他肯定找你闹。”

    张邩笑,“所以不能被他知道啊。”

    张邤趁机勒索,“所以大哥要给我点什么好处呢如果没有好处,我怕我怕说漏嘴”

    “呶,这个。”张邩把一枚小巧的豆沙馅桂花糕放到张邤口中。

    张邤细细咀嚼,“好吃。唉,吃人的嘴短,大哥方才那些话,便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了。”

    “乖。”张邩笑着称赞。

    一件大事落定,兄弟俩轻松愉快,容光焕发。

    诚王和明肃政、明琅、药归尘等人互道恭喜,“咱们要改改称呼,以后是亲家了。”

    明肃政知道药生尘最敬重师兄,笑问药生尘,“师兄,您看六郎如何”

    药生尘打量许久,虽然存着挑剔的心思,也不得不承认张鄠是出色的,“和小微微还算相配。对啊,今天怎么没见着小微微的阿婆”

    明老太太在明府的地位,那是不用说了。这么重要的场合,明老太太怎么缺席了呢

    药生尘知道明老太太有心痛之症,他还给明老太太开过方子呢,按理说身体应该好多了,今天明老太太没来,难道是他的方子不对症

    “我娘说了,一辈不管两辈事。”明琅解释,“微儿的事,她老人家让我们来做主。”

    药归尘和师兄开玩笑,“师兄听到了吧若是隔着一辈,微儿的事便不能管了。比如说当初我若拜你为师,你便是微儿的师祖,一辈不管两辈事。”

    药生尘认真的想了想,“这样的话,我还是当你师兄比较划算。”

    众人又觉好笑,又是感动。

    药生尘对微儿太好了。

    微儿有药生尘这样的师伯,是微儿的幸运。

    “哇”张郐放声大哭。

    诚王暗自叹息。

    张郣、张郐是双胞胎,张郣机灵得很,张郐却有点憨。

    这孩子肯定心里很难过,但他迟钝,这时才哭出声。

    “四弟不哭。”张郣这个当哥哥的赶忙哄。

    “四弟,咱们是在做客哦。”张邩和张邤也不喝茶了,相继走过来,“有什么委屈先放一放,回家再说。”

    诚王怜惜这个实心眼的儿子,招手命他过来,亲自替他拭泪。

    张郐抽抽噎噎,“父王,五妹妹为什么不要我的小飞鱼我挑了好久才挑出来的,小飞鱼最好看了。”

    诚王替张郐擦干眼泪,“回府之后,父王跟你细说。”

    张郐靠在诚王怀中,眼泪又下来了。

    张郣是真的心疼张郐这个双胎弟弟,“求大哥二哥跟父王说,等六弟娶了妻,咱们便分府吧。”

    张邤觉得好笑,“你在担心什么担心六弟娶妻之后,四弟会难过你们今年也不过十岁,六弟娶妻,至少是八年之后的事。八年之后,四弟早换了心情吧”

    张邩清清嗓子,“怎么我听说,四弟已经喜欢过好几位亲戚的小姑娘了”

    张郣脸红红的,“大哥二哥提醒的是。”

    也对啊,四弟就算真喜欢明家小姑娘,能喜欢多久

    张邤开解着张郣,冷眼观看,发现张邺非但没有沮丧的神色,而且还很轻松,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似的。

    看来,张邺是真的不喜欢明五姑娘。

    张邺喜不喜欢明五姑娘,当然不重要。只要张邺胳膊肘不朝外拐,谁去管他。

    张鄠由明暾明暥等人陪着,进去拜见了明老太太。

    明惠风明和畅等小姐妹,正陪明老太太斗牌。

    明老太太放下牌,命人扶起张鄠,温和的嘱托,“微儿被我们给惯坏了,以后若是微儿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六公子多担待。”

    “五妹妹是我的掌上明珠。”张鄠恭敬而认真,“我会包容她,就像包容我自己。”

    明老太太和善的说了几句话,便让明暾明暥等人陪张鄠出去了。

    这天张鄠没能再见着明探微。

    他回到大厅的时候,明探微已经不见了,听说是陪明老太太打牌去了。

    明肃政设了酒宴,众人一醉方休。

    次日诚王请了护国公夫妇为媒,正式提亲。

    护国公年事已高,但这个媒人他很乐意当,护国公夫人也一样。

    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俩,由众多儿孙陪同,亲自登门。

    明肃政、明琅、药归尘等人,对这媒人满意之极。

    护国公为诸国公之首,又是章和帝的亲舅舅,放眼整个东楚王朝,也就是诚王能请到这般德高望重的媒人了。

    护国公这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媒,也是公开表示支持诚王。

    护国公这么做,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诚王是章和帝的嫡长子,论身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诚王之所以迟迟没能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所谓的人品问题,也就是和明琅的“私情”。那些反对诚王的官员,一直拿“明五姑娘是诚王私生女”来进行攻击。

    诚王敢为六公子张鄠向明五姑娘求婚,可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护国公登门,明府自然热情款待。

    明家答应了这门婚事。

    两家定了娃娃亲。

    东楚王朝的法律,可以定娃娃亲,但真正开始走六礼流程,要等到女子及笄前后。也就是说,明探微和张鄠现在定亲,民间风俗上是认可的,法律上还要等到“成年”,也就是明探微十五岁。

    虽然正式流程还不能开始,但诚王的态度、明家的态度,非常明朗。

    护国公的支持,也非常明朗。

    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

    茶楼酒肆之中,到处都有人在发表高见。

    “诚王肯定是冤枉的。”书生们最爱高谈阔论,“诚王如果真和明夫人有私情,明五姑娘如果真是诚王私生女,诚王绝不可能聘为儿媳妇。”

    “我也觉得诚王是冤枉的。”有不少人同意,“别的不说,前些天不都在传么,说宣德侯想认明五姑娘回江家”

    “我本来觉得诚王和明夫人有事,但宣德侯、固原郡主接二连三出丑闻,这说明什么说明诚王和明夫人被陷害了,被宣德侯、固原郡主陷害了”

    “这固原郡主也真是胆大,就为抢个宣德侯,敢陷害诚王殿下诚王殿下可是陛下的嫡长子,本该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啊。”

    “依我看,这固原郡主太嚣张了。固原郡主这么嚣张,肯定是忠王惯的。这忠王也太不会教孩子了吧。”

    “忠王不是不会教孩子,他是有野心。”

    “忠王想当皇帝”

    “嘘这话可不敢说,要担干系滴”

    “莫谈国事,喝酒,喝酒。”

    嘴上说着莫谈国事,但终究还是忍不住。

    “诚王府和明府定亲了,护国公做的媒啊,真是护国公护国公可是陛下的亲舅舅,这护国公出面做媒,陛下能不知道么”

    “陛下肯定知道。”

    “护国公支持诚王,就是陛下支持诚王。”

    “净胡说八道。我可是听说了,陛下偏爱信王,要立小儿子。”

    “你不懂装懂了吧信王不是小儿子,陛下的小儿子是礼王。”

    “还有位礼王呢我以为陛下就两位皇子呢,一位是诚王,一位是信王。”

    “哈哈哈哈,就你这样的,也好意思大言不惭。告诉你吧,陛下皇子原本有七位,不幸有两位夭折,两位战死沙场,目前还健在的,便是诚王、信王和礼王。礼王年幼,身体又不好,极少露面,所以你没听说过。”

    不知是谁又提起了固原郡主,“这固原郡主老早便和宣德侯有了首尾,一位郡主这么做,也太不自重了。咱们朝里养着那么些御史,就没有御史敢上书,罢去她郡主的封号”

    “怎么没有当然有了。听说好些位御史上了表章,要求严惩固原郡主,严惩宣德侯。”

    “固原郡主这个事一出来,我真替明夫人委屈。明夫人美丽出众,可惜她出身平民,没有固原郡主权势大,才被固原郡主给害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有人感慨,“我亲戚家的千金小姐,在滋兰书院读书。我听她说,明五姑娘最羡慕最嫉妒的便是宣德侯府大小姐,做梦都想被宣德侯认回江家。如今再看看,宣德侯入狱、固原郡主和江大小姐也入了狱,明五姑娘却好好的,还和诚王府的六公子定了亲。你说现如今的明五姑娘,还会羡慕嫉妒江大小姐么”

    “肯定不会,那得反过来了,是江大小姐羡慕嫉妒明五姑娘。”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众人说得热闹,角落里一位戴着斗笠的灰衣男子,却一直默默无语。

    听了半天,坐了半天,灰衣男子才结了账,起身下楼。

    明五姑娘。

    因为明五姑娘活着,诚王才有了翻身的机会。

    滋兰书院的那番精心设计,明五姑娘竟然逃过了,没死成。

    命大啊。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明天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