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045

作品:《掌上明珠

    王氏心事重重的回房,还没进门,扑鼻的酒气迎面而来。

    王氏皱眉。

    孟训又喝酒了。

    孟训在宣德侯府被抓,被黑鹰卫关了好五六天才放回来。经历过这次挫折,孟训觉得大失颜面,经常发脾气,经常喝得酩酊大醉。

    “碰”的一声脆响,唬人一跳。

    王氏花容失色。

    孟训又喝醉了,又在摔酒坛子了。

    这时候的孟训,是很难伺候的。

    王氏在忠王妃跟前服侍了大半天,已经很累了,实在不想再去伺候喝醉酒便蛮不讲理的孟训。

    王氏借口自己身子不适,到厢房歇息了,让通房丫头春红、秋紫进去服侍。

    虽然都是通房丫头,但春红是忠王妃赏的人,秋紫是王氏从娘家带过来的。

    次日春红告了病假,秋紫悄悄告诉王氏,“春红一向爱巴结,昨天晚上吃了大亏,身上、脸上,有好几处伤。她这病假,怕是三天两天销不了。”

    “你没事吧”秋紫是自己人,王氏还是关心的。

    秋紫抿嘴笑,“姑娘放心。奴婢人笨,嘴也笨,迟钝得很,自知丑陋,不敢往前凑,竟还躲过去了。”

    这主仆二人为表示亲近,私下里的称呼,和王氏在娘家时候是一样的。

    王氏感慨握了秋紫的手,“委屈你了。”

    秋紫忙道“奴婢有什么委屈的为姑娘分忧,正是奴婢的本份。”表了番忠心,秋紫小声耳语,“怎么奴婢听姑爷的意思,郡主的婚事是从东楚第一美人手里抢来的姑爷是不是喝得太多了”

    王氏苦笑,“他可真是喝醉了,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王氏真正的意思是,孟训真是太不谨慎了,这种话怎么能当着春红、秋紫的面说出来呢

    王氏早就从孟训口中听过这些话。

    孟训爱吹牛,说忠王府的人想要什么便会有什么,说忠王府不只男人英雄,女人也厉害。还拿固原郡主举例,说就算是明琅那样的绝代佳人,也争不过固原郡主。

    从前王氏只当是醉话,但孟训的话和忠王妃的话两相比对,王氏觉得,这应该是真的。

    忠王妃亲口说了,“明琅争不过我女儿。”

    王氏想透这层道理,颇为不齿。

    明琅确实家世寒微,平民百姓出身,但再怎么样明琅也是宣德侯的原配妻子,固原郡主硬从明琅手中抢人,像什么样子。

    这哪是大家闺秀的做派。

    秋紫呆了呆,“这是真的姑娘,咱们王家可是书香门第”

    王氏也有些烦恼,“当年两家议亲,我爹娘还以为忠王府家风清正呢,谁知外面看着风光,里子竟如此”

    王氏想说“龌龊不堪”,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毕竟她已经嫁到忠王府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秋紫为王氏担心,“姑娘,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如何是好忠王府声誉受损啊。”

    “不会传扬出去的。”王氏也不知是真相信,还是在祈祷,“这么多年了,一直没事。”

    这些年来,世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一直是明琅。固原郡主的名声很好。

    王氏虽然这么说,但她自己也知道情势不妙,心神不宁。

    以前是没事,但现如今时局急转直下,宣德侯入狱,固原郡主入狱,谁敢保证,当年的种种,不会东窗事发

    运气好的时候,想什么来什么;运气差的时候,怕什么来什么。

    固原郡主当年所做的丑事,果然东窗事发。

    忠王弄清楚固原郡主锒铛入狱的原由之后,便开始想办法营救。

    忠王费了好大的人情,方才请动朝中两位老王爷、先帝的两位堂弟,柏王和谷王,到宫中求见章和帝,为固原郡主求情。

    结果这两位白发苍苍的老王爷见到章和帝,才颤颤巍巍的开了口,章和帝便淡声质问“固原留着九翟冠,自然是想做公主,那不是忠王想当皇帝了么依朕看,两位叔父为固原求情是假,欲推忠王上位是真。”

    两位老王爷本就年纪大了,听了章和帝这话,险些当场去世。

    两位老王爷涕泪俱下,再三告罪,满怀恐惧出宫。

    回到王府,把忠王送去的重礼悉数退回,再也不肯和忠王府有任何往来。

    这两位老王爷出面都不管用,忠王是真慌了。

    接下来,不管忠王想找哪位朝中重臣,那些人全部避而不见,不敢兜揽。

    忠王没办法,硬着头皮求见章和帝。章和帝倒是肯见他,见了面便质问“固原若是不想做公主,为何会弄顶九翟冠藏在房里”

    忠王到了这个时候,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根本顾不得了,自己就把真话说出来了,“那顶九翟冠不是固原的,是宣德侯前妻明夫人的。”

    章和帝微晒,“看来忠王是真的不把朕放在眼里。”

    忠王恐惧叩头,“臣不敢。”

    他还迷糊着,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内侍官钱唐替章和帝责问“陛下早有旨意,明夫人和宣德侯婚姻无效。忠王为何还称明夫人为宣德侯前妻”

    忠王心里把章和帝骂了好几遍。

    明琅和宣德侯成过亲,那就是前妻,你说无效就无效了

    忠王只敢心里骂,面上还得恭恭敬敬的,自己把自己痛骂一番,什么难听骂什么。

    骂完自己,忠王辩白,“那顶九翟冠真是明夫人的。”

    章和帝微笑,“这可奇了。明夫人之物,为何会在固原房里”

    忠王吱吱唔唔,“这个这个大概是明夫人遗忘在宣德侯府的”

    钱唐翻了宫中起居注,向章和帝禀报,“明夫人的九翟冠早已丢失,因是获乌王所赠,曾经入宫请罪。”

    章和帝问忠王,“你听清楚了么”

    忠王连连叩头。

    章和帝吩咐,“忠王退下。有朝一日能自圆其说了,再来向朕解释。”

    忠王虽然脸皮厚,这时也是老脸通红。

    被轰出大殿,忠王怅然许久。

    明肃政由小内侍引领着,到了殿前。

    忠王恨明肃政恨得牙痒痒,但眼下忠王府有难,不是报仇时候,忠王是可以暂时按捺下心中怒火,虚与委蛇的。

    明肃政神色傲慢,看也没看忠王一眼,昂然进殿。

    忠王那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推出来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忠王更恨明肃政了。

    但他回到忠王府,召集幕僚商议,幕僚们给他的主意都一样暂时向明肃政示好,哄也好骗也好,请明肃政出面,证明那顶九翟冠确实是明琅的。

    忠王咽不下这口气,但幕僚们苦口婆心,劝了又劝,“王爷,眼下真的是别无良策啊。”

    幕僚们见劝不动忠王,又去劝忠王妃、孟训、孟诠等人。

    忠王妃救女心切,最先点头,“再苦再难再丢颜面,咱们也暂且忍了,先把瓀儿和湄湄救出来要紧。”

    孟训性子狂傲,不愿对明家低头,被忠王妃劈头盖脸一阵痛骂,“你的颜面重要,还是你姑母的性命重要你姑母在牢里受苦,你还吃得下饭睡得下觉,你还活得下去”

    孟训很想说,他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活得下去。但忠王妃显然已经怒极,他不敢当面顶撞,低了头,闷闷的不肯出声。

    孟诠在忠王府排行第九,是忠王世子孟伦的庶子,一向不受重视,这时权衡过利弊,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到明府求和。忠王妃大喜,破天荒的夸奖了孟诠,并给了孟诠五千两的银票,当作使用之费。

    孟诠便备了重礼,到明府求见。

    孟训是嫡子,平时跋扈惯了,孟诠却谦逊得多,到了明府,连对门房都异常客气,不笑不说话。

    明府不肯放孟诠进门,孟诠也不灰心,连着好几天,天天到明府报到。

    到了第四天,明肃政叫算肯见孟诠了。

    孟诠精心准备了几箩筐的好话,明肃政却懒怠听,挥手制止,“四平八稳的太平话,竟是不必说了。你带句话回去吧,想让舍妹出面做证,必须宣德侯亲自登门相求。”

    孟诠愣了愣,“可是宣德侯还在牢里”

    明肃政并不听他废话,端茶送客。

    孟诠没办法,只好就这样回忠王府复命。忠王和忠王妃都是大怒,“这不是故意难为人么”暴怒过后,找了幕僚来商议,幕僚匡飞建议,重金贿赂内侍官,求内侍官在章和帝面前美言,放宣德侯出狱半日。

    忠王不缺钱,真让人到宫里想办法了。

    内侍官钱唐发了笔大财。

    但钱唐这钱财没白收,真的请下旨意,由黑鹰卫押送,把宣德侯送到了明府。

    宣德侯到明府的这天,明府大宴宾客,请了许多皇室宗亲,以及文武大臣。

    明肃政提前放出风声,听说是这样的盛事,不只朝中的文武官员,女眷也多有好奇的,明府宾客众多,济济一堂。

    宣德侯被黑鹰卫押着进来的。

    宣德侯瘦了许多,憔悴得不像样子。

    进到明府,恍如隔世。

    宣德侯惭愧得抬不起头。

    明肃政、明琳、明琅、明玕,以及药归尘,冷冷看着他。

    明肃政缓缓开口,“江博儒,那顶九翟冠,究竟是怎么到了固原郡主手里的”

    宣德侯声音低哑,“那顶九翟冠原本是是获乌王赠予明夫人的,我出于嫉妒,把九翟冠藏了起来,明夫人才会报失”

    “后来怎么到了固原郡主手里”明玕逼问。

    “这不怪郡主,是我送她的。”宣德侯早就想好了说词。

    连明琳都笑起来了,“江博儒,你这话连三岁小孩子都骗不了。你还是说实话吧。”

    来看热闹的官员太多了,纷纷议论,“这不对啊,就算宣德侯出于嫉妒,把九翟冠给藏起来了,明夫人也报失了,那宣德侯不是应该把这冠毁了,或者丢弃了,为什么会送给固原郡主”“对啊,出于嫉妒藏起了前妻的东西,为什么要送给后妻”

    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出现在大厅。

    两个孩子长得都很好看,金童玉女一般。

    明琅看到小女孩儿,心中一惊,“微儿怎么来了”

    药归尘暗叫不好,“这样的场面,哪能让微儿看到”

    宣德侯再不好,也是微儿的亲爹。让孩子看到这样的场面,太残忍了。

    明探微嘻嘻一笑,跑到了明琅面前,“娘,我来看热闹的。”

    张鄠紧跟在明探微身边,“对不住,我没拦住五妹妹。”

    明琅满是担忧、担心,“微儿,你没事吧”

    明探微站到了明琅和药归尘中间,“我好着呢。”她分别拉了父母的手,“在爹娘身边,看外人的笑话,蛮好。”

    明琅又是喜悦又是担心,“微儿,你真的不在乎不在乎宣德侯了”

    “不在乎。”明探微没有犹豫。

    可怜的明五姑娘已经被宣德侯害死了,她为什么要对宣德侯心慈手软。

    她当然要替那位可怜的小姑娘出口气,痛打落水狗啊。

    “宣德侯厌恶我,我知道。”明探微摇晃着父母的手,“我又不是小傻子,对不对他厌恶我,我也厌恶他。咱们明家的孩子,必须不吃亏。”

    “竟敢厌恶我的宝贝女儿。”药归尘气极。

    明琅抚摸着女儿的小脑袋,热泪盈眶。

    长久以来,她一直忍耐着宣德侯。

    最开始的时候,以为宣德侯是驰援金集、救了原王、全城百姓以及她和明玕的英雄;后来,因为微儿一心想认爹,明琅疼爱女儿,不忍让女儿伤心。

    就算到了今天,就在这一刻之前,她还想对宣德侯网开一面。

    毕竟宣德侯是微儿的亲爹。

    但微儿方才的话语,让明琅改了主意。

    微儿一个才六七岁的孩子,对亲爹死了心。

    江博儒得混蛋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亲生女儿对他死了心

    明琅一声冷笑,缓步走到宣德侯面前。

    宣德侯闻到熟悉的香气,热泪盈眶。

    “我,我是因为惭愧”宣德侯声音低而痛楚,“功劳是我骗来的,你也是我骗来的,我惭愧,我没脸面对你”

    “你没脸面对我,所以你便和另外一个女人有了私情。”明琅满是讥诮,“你告诉她,你会把属于我的一切都献给她,对不对”

    宣德侯毛骨悚然,蓦然抬头,脸变形,声音变调,“你,你怎么知道”

    明琅奚落,“我怎么知道的很简单,你喝醉酒自己说的啊。”

    多年之后,明琅提起旧事,只觉得好笑,“你说,你要把属于我的一切,都献给她,都献给你的”

    明琅暂时停顿。

    宣德侯面无人色。

    宾客们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洗耳恭听。

    明琅笑了笑,轻轻吐出两个字

    “瓀儿。”

    众人哗然。

    固原郡主的芳名,正是孟瓀。

    这么说,明琅还是宣德侯夫人之时,固原郡主便已经和宣德侯相好了

    丧德败行啊。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明天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