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043
作品:《掌上明珠》 江浩歌脸发白,唇发紫,手脚冰凉。
这怎么可能明探微也能当场诗
这个时代,历史在元朝之后拐弯了,不再是朱家建立的明朝,而是张家建立的东楚王朝。所以明清的诗作,在这里没人知道。江浩歌方才借用的,是明代才子徐文长的折桃花。江浩歌以为借用了这首诗,她一定可以拨得头筹,没想到明探微也能出口成章。
后来者居上。明探微比江浩歌还要出风头。
江浩歌怒了,慌了。
忠王妃和固原郡主脸色很难看。
忠王妃怒极,“这个姓明的小丫头,什么都要跟我的湄湄抢”
固原郡主咬碎银牙,“可不是么也不知世上怎会有这般无耻之人,明明宣德侯府根本不承认她,她却一心要认回江家,还处处要跟宣德侯府金尊玉贵的大小姐争个高下。呸,她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瞧瞧她配不配。”
孟诗、孟谙是忠王庶子孟休之女,一向不招忠王妃待见。孟诗见忠王妃面有怒色,便想躲得远些,孟谙却想趁机讨好,陪笑说道“那明五姑娘为了和咱家湄湄相争,听说一直勤学苦练,倒是有些才学。可她再有才学,也不过是六七岁的小女孩儿,方才那样的诗句,真不像是她自己写出来的。说不定是明家早有准备,给她找好枪手,提前写好的诗。明家或许只准备了一首,若是让她再做一首,她便原形毕露了。”
“这话有道理。”忠王妃还真听进去了。
忠王妃夸了孟谙两句,孟谙正心中窃喜,却听忠王妃命令,“你立即过去逼明五再作一首,让她出出丑。”
孟谙暗暗叫苦。
她只想背着人的时候出出主意,并不想明着和明家作对啊。
明家又不是小门小户可以随意拿捏,明家有位三品肃政使,还有位三品指挥使,一文一武,两位朝中重臣。
但忠王妃的命令她实在不敢违背,只好鼓起勇气,高声挑衅,“明五姑娘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才气,令人钦佩。明五姑娘,我猜你今天只能作方才那一首诗,再也作不出新的了,不知我猜得对不对”
众人一下子都精神了。
新的热闹要来啰。
忠王府方才向明五姑娘叫板,明五姑写出好诗,忠王府出师不利;忠王府再一次向明五姑娘叫板,结果又会怎样
明探微笑得很甜,小模样软萌可爱,“这位姑娘,你出题吧。”
“胸有成竹啊。”好多人都乐了,“敢让忠王府随便出题。”
“出个难点的。”
“对,出个难的,罕见的,看明五姑娘怎么写。”
孟谙没想到明探微答应得这么爽快,她倒犹豫起了。出个什么题目才好呢出什么题目能难倒明探微
孟谙看到有株花树下支着一块砖头,心想砖头这东西粗鄙之极,拿这个写诗是极难的,便指指砖头,“便以这砖头为题吧。”
“哈哈哈哈哈。”有些人直接笑出了声。
让明五姑娘以砖头为题写诗,这也太缺德了吧本来小孩子写诗就不容易,出的题目又如此刁钻。
“明五姑娘,你可以么”孟谙大声问。
孟诗见孟谙这样了,她也不能太落后,也跟着站出来,声音比孟谙更高,“明五姑娘,你可以么”
众人都看着明探微。
明探微轻轻叹了口气。
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不急于争一日之短长,不过她胸中有一股气,有一股她控制不了的气。
这股气,是属于原身明五姑娘的。
小姑娘是争强好胜的,面对忠王府,面对江浩歌,一定要赢。
“明五姑娘,你如果写不出来,千万不要勉强”孟谙觉得她占了上风,想要乘胜追击。
“写诗我是可以的。”明探微还在叹气,“我的才气虽然没有八斗,三斗两斗,倒还没有问题,我就是”
“就是什么”孟谙紧张。
“有话直说。”孟诗催促。
明探微瞅了瞅她姐妹二人,“我就是嗓门没有你俩大,也没有你俩跳得高,显得气势弱了一点,好吃亏哦。”
“噗”“哈哈哈”此起彼伏的笑声。
孟诗孟谙姐妹俩,满脸通红。
“明五姑娘口才好,我们都知道了。”有位面生的青年女子发声,“那明五姑娘到底能不能以砖头为题写诗呢若能,便请写出来,大家一起品评;若不能,逞口舌之利又有何用”
“这话说的是。明五姑娘快写吧。”不少人跟着起哄。
“拿纸笔来”明探微小手一挥。
她还没想好要写啥呢,先要纸要笔,争取点时间。
侍女把纸笔铺好了,墨磨好了,明探微还是没想起来。
但明琅、明和畅等人问她的时候,她装镇静,“明五姑娘才高至少五斗,一首小诗,垂手可得。”
“明五姑娘,请。”孟诗和孟谙礼让。
明探微慢吞吞的正要提起笔,却有人抢在了她前面,“五妹妹念,愚兄代写。”
原来是张鄠来了。
“是你呀。”明探微见是张鄠,又惊又喜,“方才的事,谢谢你。”
“客气呢。”张鄠握笔的姿势和他本人的相貌一样漂亮,“五妹妹你来念,我来写。”
他压低声音,“五妹妹你作作样子即可。”
明探微不好意思,“你又来我帮忙了”
张鄠叫一声“好”,“好这开头第一句,便见功力。”
“碎掷空阶器未成”,他口中念着,笔走龙蛇。
“好诗,好诗。”有人高声赞美,还有人更夸张,击节赞叹。
明探微一乐,装模作样的小声念了三句。
张鄠不停叫好,“好诗好诗接下来的三句更是酣畅淋漓”
他边写边高声念,“碎掷空阶器未成,谁知赖尔便支倾。虽然不得登台阁,也与人间抵不平。”
“好诗啊。”众人情不自禁的叫好。
砖头这不起眼的小物件,明五姑娘也能写得如此荡气回肠,太有才了。
不断的有人过来夸奖明探微,不断的有人向明琅请教育儿经,“明夫人怎么教出这般出色的好女儿太让人羡慕了。”
明琅、明探微母女俩,备受关注,众人交口称赞。
忠王妃和固原郡主快要气死了。
江浩歌更多的是愤懑和不解。
为什么六公子这么向着明探微,却不把她江大小姐放在眼里明明她的身份,她的教养,比明探微好太多了。
她可是忠王的外孙女,这个身份,比皇室县主更有份量。
“江大小姐,有人让我送过来一封密信。”一名江浩歌不认识的女童悄悄走近,“送信之人说,事情紧急,请江大小姐找个僻静地方,立即拆看。”
江浩歌心情差到极点,略一思忖,拒绝了,“我不去什么僻静地方。”
笑话,这个女童虽然穿得不错,看样子像是家世不凡,可她又不认识这个人,就敢所谓的密信了就敢跟陌生人到什么僻静地方了万一被算计了,可如何是好。
女童又劝了两句,见江浩歌不听,愁眉不展。
张邺远远的望着这边,见江浩歌始终不肯接密信,急得不行,“快接啊,快拆开啊,你不能一点防备没有啊,你就要出丑了,就在丢人了”
张邺真想自己冲过去,当面警告江浩歌,但他犹豫再三,不敢。
因为,要让江浩歌出丑的人是张鄠。
他暗中送封信也就罢了,横竖张鄠也不知道。如果他自己冲过去,张鄠看在眼里,岂能不记恨
张鄠是诚王和诚王妃的嫡出小儿子,备受宠爱,不是他能得罪的。
张邺左右为难,放心不下,急得汗都出来了。
眼见得江浩歌不肯理会信使,转身走开了,张邺急得直跺脚。
有人拍他的背,“五弟怎么了”
张邺抬头,迎上二哥张邤含笑的目光,勉强牵牵嘴角,“我没事,来看看热闹”
“看热闹无所谓。”张邤目光中似有警告之意,“但别瞎掺合。”
“不会的。”张邺强笑。
张邺大概是太紧张了,胳膊肘朝外,全身紧绷。
张邤笑着拍拍他,轻轻把他的胳膊肘往里推。
张邺一个激灵。
这是让他不要胳膊肘朝外拐么他的所作所为被二哥发现了
张邺头脑一片空白。
张邤是什么时候走的,他都不知道。
众人品评着明探微的“诗作”,气氛热烈。
孟谙本想讨好忠王妃,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委实不服气,还想要翻盘,“明五姑娘,你这么有才气,一定能以今日雅集为题,再写一首好诗吧”
明探微淘气的笑笑,命人搬来几块砖,“这位姑娘,你是不是以为写诗就像搬砖一样,想怎么搬就怎么搬,想写几首就写几首”
哄堂大笑。
众人都觉得,忠王府真的是过份了。
写诗要才气,也要性灵,诗可以写砖头,但写诗真的不是搬砖那么简单啊。
孟谙脸都红透了。
张鄠眼睛微咪。
忠王府这些人,还真是不依不饶啊。
他向张郦点点头。
张郦会意,向众人提议,“明五姑娘和江大小姐年龄不足七周岁,却都有七步之才,实属难得。不如把她二人的诗作誊写了,拿到陶然阁,请才子们品鉴品鉴,如何”
“好主意。驸马和许多文人墨客在陶然阁,他们的眼光定然是极高的。”客人们纷纷表示。
嘉善长公主的驸马成典酷爱诗词歌赋,邀请了不少知名的文士,在陶然阁聚会。
张鄠亲笔誊写了三首诗,分明注明作者,命人送往陶然阁。
众人饮酒赏花闲谈,等着结果。
六七岁的小女孩儿能写出这样的佳作,那肯定是要受到赞扬的,就看这些名人们会赞扬些什么了。
所有的人都以为会是赞扬,就连忠王妃和固原郡主也没往别处想,谁知过了多时,侍女和十几位宽袍大袖的文人一起回来了。
“哪位是江大小姐”这些文人齐声问。
忠王妃满脸喜悦,忙把江浩歌推了出来,“这位便是宣德侯府的大小姐,宣德侯和固原郡主的唯一爱女”
没等她介绍完,这些文人盯着江浩歌,不满质问“江大小姐出自名门,为何能做出剽窃他人诗作之事”
“什么剽窃”忠王妃大惊。
固原郡主大怒,“不可能你们休想冤枉我女儿”
江浩歌如被人迎头痛击,呆了,傻了。
剽窃她确实是借用明朝才子的诗作,但这里是东楚王朝,和明朝应该是平行明空,所以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领头的文人大声驳斥,从怀中取出一本诗册,“这是诗人白自雄前几日才出的诗集,诗集中便有折桃花”
忠王妃抢过诗册看了看,脸色如白纸一般。
诗册上真的有江浩歌所作的那首诗,一个字也不差。
“这是怎么回事”忠王妃生平头一回,怒气冲冲的瞪着江浩歌。
江浩歌羞愤难当。
她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置疑她,都在笑话她。
她快要承受不住了。
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什么情况”明探微小声问。
张鄠低笑,“曹操背时遇蒋干。人走霉运的时候,什么事都不顺利,作首诗都能是剽窃的。”
张鄠前世见过宴会上的江浩歌,也知道江浩歌所作的那首诗。
那首诗超过了江浩歌一个七岁女童应有的水平。
前世张鄠曾经无意中听到江浩歌和固原郡主的谈话。固原郡主责备江浩歌不如小时候聪明,七岁时便能写出折桃花这样的佳作,如今并没有太大长进。江浩歌告诉固原郡主,她其实不会写诗,那首折桃花的作者,另有其人。固原郡主忙问原作者是谁,会不会有麻烦,江浩歌说,她买过一本诗集,是孤本,作者已不在人世,不会有后患。
早在宴会开始之前,张鄠已经在做准备了。
提前让这首诗刊印出来,毫不费事。
诗集先印出来,江浩歌的诗后作出来,自然是抄袭。
江浩歌休想再像前世那样,装才女,装淑女,欺世盗名。
宣德侯府、忠王府也休想再像前世那样,和信王府联手,令诚王府没有还手之力。
“她就是太倒霉了。”张鄠总结。
“我呢我的那两首诗是怎么回事”明探微眼神清澈。
张鄠微笑,“你在走好运。好运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你不光今天有好运,以后一直会有。”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明天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