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0、晋江独家
作品:《五十年代小奋斗》 “元旦”过后, 新的一年开始了。
章小叶注意到报纸上的消息,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
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进行战略大调整。
建国以来, 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城市,敌人若是实施空中打击, 整个生产将陷入瘫痪状态。通过“三线建设”, 把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重点产业逐步迁移到西南地区。那边山高林密, 有着天然屏障,是最好的隐蔽之所, 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后备力量。注1
这项计划实施了十多年,为西南地区的军工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性。注1
“春节”过后,号召正式发布。
全国各地都行动起来。大批的工人、知识分子, 还有民工和部队指战员,浩浩荡荡奔赴西南。
这时候,西南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封闭而又落后,条件很艰苦。工厂搬迁, 是连人带设备一股脑地运过去。科研院所也是如此,不管是成家的还是单身的, 打好行囊,就登上火车出发了。
章继业所在的研究所, 是第一批迁移单位。
作为技术骨干, 他和苏云主动报了名。通知很快就下来了,他们是首批人员,麦收过后就出发。
章继业想跟父亲说一声,就往县里打电话。
“爹, 我要去大西南支援三线建设”
“继业,你跑那么远做甚”章长瑜吃了一惊。
“爹,这是单位统一的,我和苏云一起走”
章长瑜沉默了半响,方问道“继业,这一去要多久啊”
“爹,可能要好久吧”
“那小冬和小雪咋办”
“呃,娃娃们先留下,请他姥姥、姥爷照看着”
出于纪律,章继业不便多说。那边正在建设,办公楼、宿舍一应俱全,去了就能开展工作,后续孩子们也要接过去。
章长瑜舍不得,可继业是国家的人,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继业,你爹你娘知道吗”
“呃,还没跟他们说”
章继业想缓一缓。他知道爹娘把他看得跟眼珠子一样,若是听到消息,该多难受啊就想尽可能地晚一点。
章长瑜答应保密,说“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临走前再跟家里说吧不过,你四叔那边要通个气儿”
很快,章长青也接到了继业的电话。
他回到家,就跟水秀说了。
陈水秀叹道“唉,要是玉梅姐听到了,怕连觉都睡不好”
章长青也感叹了几句。
他知道继业所在的研究所是机密单位,跟军工项目有关,第一批迁移过去是顺理成章的。那边有基地,可能直接就转入军籍。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儿现在干啥都讲政治,入了军籍,不但自我提升,对长瑜那边也有帮助。
当然,这话不好跟水秀说,就转了个话题。
“哦,那边正在开发建设,很需要人,部队这边也有报名的,长河赶在今年毕业,弄不好也要分过去”
“那那离得也太远了吧”
陈水秀赶紧去看地图,还用手量了量。
“这就是四川啊到处都是大山”
陈水秀不想长河过去,离得那么远,见一面有多难啊
赶在星期天回来,章小叶也听说了。
她呆愣了片刻,继业哥要去西南,长河也要去她有一种预感,省直高校也会响应号召支援三线建设。
那她呢,是不是也要报名参加
章小叶很犹豫。
她倒不是怕艰苦,而是舍不得研究项目。在省中医院,她跟林济民参与了中西医相结合疗法,还有对应的中成药研制,一旦成功将造福于人民,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可又一想,毕业是两年之后的事情,操心也太早了点吧
麦收过后,启程的日子定了。
章继业和苏云带着俩娃娃回老家探亲。
在县里住了一晚,就赶到了柳沙湾。
“呦,继业回来了”
江玉梅高兴得不得了,忙不迭地去后院,说要宰一只大公鸡,改善一下生活。
“娘,您不要这么忙”
章继业欲言又止,怕破坏娘的兴致。
江玉梅被蒙在鼓里,乐呵呵的。
直到吃了午饭,章继业才吐口。
江玉梅一下子愣住了。
搞了半天,继业一家是来道别的她红了眼圈,可又强忍着。章继业见了,赶紧说“娘,那边在修铁路,以后交通方便了,想啥时候回来都成”
“继业,娘懂,单位里开会学习,讲过这个”
江玉梅声音哽咽。她怕继业担心,想笑一笑,却比哭都难看。
章继业抓着江玉梅的手,使劲儿摇了摇。
“娘,我到地方了,就给您写信”
“好,要多写点,不能薄薄的一页纸啊”
江玉梅叮嘱着,章继业答应一声。
出于保密需要,他很少给家里写信。即便写也是薄薄的一页,除了问候不敢说别的,怕无意间泄露了机密。
江玉梅自然晓得,可还是忍不住。
母子情深,这一别相隔千里,不晓得啥时候才能见面
继业一家走后,江玉梅蔫蔫的。
她想继业了,就拿着全家福看着。还用手描着继业的眉眼,说“继业长得像娘,眉目俊秀,特别招人喜欢”
赶到晴天,就爬到高岗子上,朝西南方向望着。继业就在那边,离得太远看不见,可往那边瞧瞧就觉得舒坦一些。
章怀原也舍不得继业。
他从县里回来,就跟怀良大哥念叨几句。
“大哥,继业这娃娃咋说走就走啊一点也不考虑家里”
章怀良倒是看得开,说“继业是个做大事的,咱可不能拖后腿啊”
章怀原也就是说说。继业是他看着长大的,感情深着呢。
崔氏倒是很高兴,在西院里扯着嗓子嚷嚷着“瞧瞧,继业走了,这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嘛”
这话是说给江玉梅听的。
她知道继业孝顺,心疼爹娘,把江玉梅看得比天还高。这下可好,继业翅膀硬了,到底飞走了。
江玉梅听见了,没当回事儿。
正像公爹说的,继业是干大事的,她不能拴住娃娃的手脚。想继业了,多瞧瞧照片就好。
转眼到了七月。
长河毕业了,果然去了西南。那里有兵工厂,跟他所学专业匹配。他顾不上回家,就随着队伍登上了远行的列车。
章怀良收到信,气得直哼哼。
“这娃娃,家都不要了”
可埋怨归埋怨,章怀良明白这是任务,不能自个儿想干啥就干啥。章老爷子倒是兴致勃勃的,说“长河去的地方,可是天府之国,好吃的东西多着呢”
省城这边,毕业分配也下来了。
除了部属院校,省属院校也有了“支边”名额。省医学院分到了指标,西南和西北是重点,占毕业生的五分之一。
学校一番动员,思想觉悟高的就主动申请。
可名额多,申请的人少。
系里就做工作,说“同学们,国家需要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我们要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最后,外省的同学除了定向培训的,都去了西南。本省也有报名的,上了光荣榜。
要说,去西南、西北除了条件艰苦一些,待遇蛮不错的。工资浮动两级,还有各种补贴,加起来比省里高一倍。另外,每年有探亲假,来回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这是国家政策,对边远地区的扶持。
章小叶看着红榜,心说,明年还是这个情况吗
听林济民说,他明年毕业想考研究生。可接下来会赶上运动,还是早早毕业为好。
想到这里,章小叶有点后悔。
她上学的时候,再跳一级就好了,正好跟林济民一起毕业,还能避开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
今年秋天,她才满十八岁,再跳一级,怕是高中生活都应付不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参考了“三线建设”相关资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