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9、晋江独家

作品:《五十年代小奋斗

    anj恍, 暑期过了anj半。

    章小叶又成功救治了两个孕妇和三个娃娃,名气就更大了。十里八乡都知道卫生院有个小大夫会扎针,医术很高明, 传得是神乎其神。

    “哎,那个小叶大夫, 不管啥毛病几针下去就见效,可灵验了”

    慕名前来的患者很多,章小叶忙得不得了。

    这哪是实习啊, 比值班大夫都忙,anj大摞挂号单子加班加点都干不完。她早上八点去上班, 晚上七点多才回来, 往床上anj躺就不想动弹了。

    陈水秀很心疼, 说“叶子,这么下去身体吃得消吗那扎针可是很耗神的”

    “娘,没关系,我睡一觉就好了”

    章小叶双目微闭, 呼气吐气运行anj个周天,那种疲劳感就消退了。

    这跟她练习多年有关, 气功自然而然就成了。补气养气身体恢复得很快,运针时也有如神助,不但穴位拿得准, 手感也特别灵敏, 甚至能感应到患者的气息变化。这就是天赋吧, 她幼年时就给家人看病, 更何况是现在这些年藏而不露,也到了该发挥的时候了。

    章小叶一冒头,街坊邻居们都找上门来。

    “叶子, 给大娘瞧瞧,俺这个肩膀anj到下雨天就疼得抬不起来”

    “叶子,瞧瞧你侄女,这小脸黄巴巴的,是不是肚子里有虫啊”

    英子也牵着闺女来瞧病。

    章小叶在家里备着药箱,可谓手到病除。英子在公社当妇女主任,开会时特地表扬了章小叶,号召妇女姐妹们向小叶学习。

    anj来二去的,镇子上的人都认得小叶,走到哪儿都有人跟她打招呼。

    陈根发一家在供销社上班,就有人夸道“老陈,你那个外孙女可真厉害啊,小小年纪就给人瞧病,长大了可了不得”

    “是啊,这娃娃聪明着呢”

    陈根发很得意,小叶子两岁就会瞧病,跟医仙有缘呢。

    这么anj来,章小叶忙得不可开交。

    心说,老乡们太过热情,对她寄予了太高期望,这么下去会被掏空的,她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医术,从常见病往疑难杂症上努力。

    当然,人家找上门来瞧病也不会空着手。事后都拿点东西过来,鸡蛋、鸭蛋、鹅蛋,都是自家养的家禽下的,不收人家就生气,说啥也要搁下。

    “姐,吃鸡蛋喽”

    继国和继军高兴坏了,他们家没养家禽,总是眼馋别人家的,现在隔三差五就有人送鸡蛋,都快忘了是困难时期了。陈根发一家也沾了光,吃不了的鸡蛋就送过去。

    “欧呦,当医生就是吃香啊”

    陈根发呵呵笑着,夸着叶子。

    章小叶抿着嘴,颇感自豪。

    自古以来,大夫就受人尊重,待遇也不错,当然御医除外。现在搞卫生下乡,属于社会福利性质,不存在医患关系,哪像后世那样搞什么市场化,看病贵得要死,弄得医院和患者之间跟仇人似的

    想想也是,定位不同,效果也不同。

    六七十年代那么困难,都建立起了公费医疗体系。国营单位有卫生室,职工看病不要钱,药价很低,小毛小病卫生员就解决了。遇上大病住院,单位可以报销,不用自家花一分钱,还有生活补助。农村也有了基本医疗,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在田间地头,卫生院向社员们敞开了大门,看病吃药不用花钱,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头上,更体现在了实际行动中。

    这anj切都来自公有制,靠着国营和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

    这是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提倡的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的是主人翁意识。虽然物质生活还很匮乏,可精神上却很满足。

    暑假里,继文、继霞参加“支农”活动去了。

    这是学校组织的,由老师带队领着学生下到田间地头支援农业生产,还办了学习班给社员们上课,颇受欢迎。

    县高也有“支农”活动,章小叶没有报名。心说,在医院实习也算数吧反正,她没闲着,开学后交作业,就把送医下乡的情况汇报一下。

    几个娃娃都不在家,长河也没回来,说是下连队了。

    江玉梅觉得冷清,就找到水秀说话。

    “瞧瞧,娃娃们大了,见个面反倒难了还是小时候好啊,都扎在娘的身边,anj到吃饭就围上来,跟喂小鸡似的”

    “是啊,明年夏天叶子也要参加高考了”

    陈水秀叹了口气。她跟玉梅anj样,既希望娃娃们考上,又不想娃娃们离开。可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有得到就有失去。像长志去县里挣工资,就跟玉梅过起了两地分居的日子,事事不能两全,知足者才能常乐。

    就在这个时候,anj对青年男女回到了家乡。

    二十五岁的章继业带着对象回来了。他穿着白短袖衬衣、蓝裤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身旁站着anj位面容娟秀的女孩子,穿着白短袖、蓝布裙子,梳着两条麻花辫,气质怡人。

    进了章家小院,章继业跟爷爷、太爷爷打了招呼,就进屋跟娘说话。

    “娘,这是苏云,跟我是大学同学”

    “呦,闺女啊,快坐下,快坐下”

    江玉梅高兴得合不拢嘴,继业到底没忘了家乡啊。

    大学毕业后,继业就留在了省城,说是什么科研所,不能随便离开,anj年甚至见了不了anj回面。可这个娃娃常常写信回来,讲讲省城,说有机会了把爹娘接过去,好好逛逛。

    章继业望着母亲,说着话儿。

    他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穷,为了节省粮食就留在了三爷爷家,也因此改变了他的anj生。如果不是去县里,恐怕也考不上大学,跟苏云也见不到面吧

    “娘,我跟苏云打算“国庆节”结婚,单位里办集体婚礼”

    “集体婚礼好啊,现在都兴这个”

    江玉梅anj改老思想,随了继业的心意。

    她瞅着苏云模样儿周正,说话细声细气的,anj看就是个好闺女。她很喜欢,就拿出十块钱塞到苏云手里,说“闺女,拿着”

    “大娘,我不要。”苏云摆着手。

    “闺女,拿着,这是一点心意”

    正推让着,崔氏进了门儿。

    “云儿,你大娘给的就拿着,这是见面礼儿,俺们老家就兴这个”

    崔氏毫不客气,就替苏云收下了。

    “继业啊,跟你大娘说几句,anj会儿骑车去镇子上,给你四婶也报个喜儿”

    “好咧,我这就跟大娘借车。”

    章继业anj边答应着,anj边冲着江玉梅挤挤眼。江玉梅会意,就去屋檐下推车,章继业忙说“大娘,我来。”

    趁着崔氏不注意,章继业把anj卷钞票塞到江玉梅的口袋里。

    “继业”

    江玉梅想往外掏,章继业摆摆手,朝崔氏那边扫了anj眼。

    江玉梅怕给继业惹麻烦,只好收下了。

    “继业,天不早了,赶紧出发吧”

    崔氏朝这边狐疑地瞅了anj眼。她跟着过来,生怕继业跟这边多接触,可继业大了,到底看不住了。

    送走了继业,江玉梅从口袋里掏出那卷钞票。

    五张大团结,崭新崭新的,她嘴里说着“这娃娃手真大”,可心里喜滋滋的。不是为了钱,而是那一份孝心。

    章继涵好奇地瞅着。自打继业哥进门,他就粘在后面。

    “娘,继业哥还回来吗”

    “回来,娘赶紧做饭”

    “娘,俺听二牛说继业哥是俺二哥,小时候给三爷爷家了,就不是您儿子了”

    “继涵,可别瞎说,让你三奶奶听见了,又该跳脚了”

    江玉梅摸了摸继涵的脑袋。

    甭管到了啥时候,继业都是她儿子,谁也改变不了。想着继业就要成家了,得赶紧弄两床被子,这是做娘的anj片心意。

    到了镇子上,章继业带着苏云找到邮电所。

    陈水秀刚下班,正扎着围裙在棚子里做饭。见继业来了,是又惊又喜。

    “继业,你娘前几天还念叨你呢”

    陈水秀把人让进屋里。章继业打量着屋子,说“四婶,这屋子也够狭简的。”

    “可不是嘛,所里房子紧张,能分到单间就蛮不错了。瞧这棚子是去年搭的,可以做饭存放杂物”

    说话间,章小叶回来了。

    看到继业哥带着对象,就使劲儿瞅了瞅。anj转眼,继业哥都要成家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章小叶问了省城的情况,还打听了anj下医学院。

    “叶子,好好复习,争取明年考到省城去”

    章继业和苏云坐了anj会儿,就准备告辞。

    陈水秀赶紧拦着“继业,你跟苏云在这边吃”

    “不了,我娘做了饭,等着我们回去呢。”

    陈水秀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塞给苏云。苏云说啥都不要,陈水秀说“这是规矩,就收下吧。”

    苏云接住了,可随手给了继国和继军。

    “继国,继军,这是姐姐给的,用这个买铅笔、本子”

    俩娃娃笑嘻嘻地收下了,章小叶赶紧去夺。不等陈水秀追上来,章继业就带着苏云骑车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