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三十八具行舍利

作品:《活人墓

    观音菩萨的虚影显化之后,这时只听我师傅大喝一声,“你们这帮混蛋,竟然敢动具行大师的舍利”

    就只见那几名老秃驴,人手一枚舍利子。

    具行大师是民国得道高僧,被很多人都报道过。

    具行高僧是清绪年间的。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你来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拙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是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将我入赘曾氏,从此以曾为姓,寄籍宾川县。如今因为家乡闹饥失收,无人雇用我种田,我家贫苦,又有两个儿子,我养不活家小,无计可施,闻说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修建祝圣寺,雇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无路,只好来求虚云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赚取些少工钱养活家口。”

    祝圣老和尚恻然说“你若不嫌我们付出工钱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罢虚老是最慈悲的,这等小事,你也不用去见他老人家,他没有不答应的。”

    “多谢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么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说,“阿便你就到后面柴房去住罢”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劳,每日天未亮就起来,不用人吩咐,自己发心开垦种菜、施肥浇水。他本是穑稼佃户,这些耕种事务做得头头是道,他又自动去出力挑土抬石帮助修庙,从早做到天黑,从不休息,也从不讲话,别人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

    “聋子”别人都这样称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为忤,从不争辩。

    阿便来做工一个多月,有一天他老婆抱着孩子来找他了,妻弟也同来了,岳母子侄,一大批人七八口挤满了柴房,七嘴八舌。

    圣空和尚闻报,慌忙来说“阿便我收留你做工,你却怎么把老婆孩子也带到庙里来住了呢这是佛寺,不可以住妇女家眷的”

    阿便说“我不要他们来,但是地主来收回土地,把他们全家赶了出来,没处可投奔。”

    圣空说“这可怎么办哪有佛寺可以收留妇女家眷的道理”他和阿便说着话,没想到虚云老和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菜园柴房门口了。

    “圣空法师”虚云说,“他们一家无家可归,又苦又穷,就让他们都在本寺住下吧”

    圣空慌忙说“师父佛寺怎可收容妇女呢”

    虚云说“这是收容难民,情况不同你只叫他们在寺院后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欢住菜园茅屋也好喜欢回后山住也可以你就让他们全家在本寺做工罢”那一家八口都感激不尽,不住叩拜道谢。

    虚云说“你们不用谢我这也是彼此互助,我们也缺人手,你们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们出家人一起吃大锅饭罢我们有什么大家就吃什么,有饭吃饭,没饭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头说“老师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虚云说“阿便,快别这样说,人类是应该互助的,佛门弟子更应助人”

    阿便全家八口从此都在祝圣寺做杂工,个个感激虚云,人人勤恳,把后山开垦成了一畦一畦的菜圃,种得又肥又大的白菜和各种菜蔬豆子瓜果供应全寺,又把全寺整理打扫得一尘不染,阿便自己住在茅蓬,不与妻室同居。两年转瞬过去了,阿便那天趁着虚云来山巡视,就跪倒叩头,叩个没停。虚云说“阿便,你要什么”

    阿便说“老师父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我这样笨,又一字不识,不会念佛”

    “你却要念佛做什么”

    阿便说“我今世这么辛苦这么蠢,必是前生做了什么孽又不会修行,所以今生想学佛修道,以求来生勿再沦落啊”

    虚云微笑道“你想要怎样修”

    阿便说“我不识字,又丑陋,又蠢材我哪知道要怎样修只求老师父教我简便容易的方法罢,我常听师父讲经,讲得深奥,我一句也不懂,不过听师父您说,只要一心不乱勤念佛号也可得生西方。师父您就教我念佛号罢”

    虚云说“阿便,你已经一心专诚,真是难能可贵我就教你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我教你净土法门罢”

    阿便叩谢,虚云教了他怎样勤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他从此就自己屏息诸缘,一心念佛,日夜不停,就是日间种菜锄土也心念佛号不辍。

    宣统元年,虚云老和尚运龙藏回山之后,举行传戒,阿便也来求戒出家,那时他才二十一岁。

    虚云说“你要出家受具足戒,很好,我知你至虔,念佛极精勤,但是你还有家眷呢你怎样处理”

    阿便说“我们一家八口老小都约好了,今日都来落发出家修行,务乞师父恩准才好”

    “阿弥陀佛难得难得”虚云说,“甚胜因缘好好好孩子我准你”

    虚云望着座下这个狂喜地不住叩头的青年,老人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在鼓山涌泉寺跪求妙莲长老传戒,老人的热泪涌现了。他有多少的感触啊六十五个年头过去了往事依稀如梦境猛回头却在何处几十年来东飘西荡,也曾传戒弟子不少,可以怎料到,奇迹却应在这个面貌丑陋的贫苦青年

    虚云出神地俯望着青年,竟忘了唤他止拜,任由他不住地叩拜,何只三跪九叩怕不叩了一百个头阿便是拙于言词的,感激得说不出话来,感激得只是流泪、只是叩拜虚云从阿便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再细看,阿便是阿便,虚云是虚云

    “请起来吧”虚云微笑说,“不用拜这么多你多拜我,就不如多拜佛才对”怎么说得他听这朴拙的青年又拜了许多才肯起来。

    “阿便”虚云说,“从今起,你把名字改为日辩辩与你原名便字同音,我等你具足戒后,另外赐你法名。”

    “日辩,”阿便欢喜无限,“我就是日辩”

    “只是一个代名”虚云说,“你并不是日辩,你也不是阿便”

    “师父我听不懂”日辩茫然地仰望。

    “我也不是虚云,虚云也不是我”老人说,“你懂吗”

    “还是不懂”

    虚云说“我教你念佛,我也教了你打坐,现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我要你做到心中觉悟我不是我,心中无我,破我执而又无所求,则自然得,明白吗”

    “还是不明白”

    “你慢慢地学,渐渐就能体会的,”虚云说,“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一心系念许多人都不及你这也是你的品质朴拙的好处。聪明人太聪明了,反被聪明误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日辩好孩子,你这样很好,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学人家聪明人。”

    “我本来就是愚笨,学也学不来聪明的。”

    “愚笨才好”虚云说,“你不会被聪明误了”

    传具足戒之后,虚云赐他法名为“具行”,从此他成为具行和尚了具行剃度改穿僧衣,每日自动操作各种劳役,种菜、施肥、挑粪、担土、打扫一如未传戒之时,他专诚一心勤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也不和任何人讲话,他耳患重听,一般人都称之为“聋子和尚”。

    苦修到了民国四年,他越发的耳聋了,也越发的沉默了,他无论种菜或做工,无时都在心中念佛,谁喊他他也听不见。

    虚云那天唤他来说“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错了,但是见识太少,你现在应该下山出外参学去你应参拜天下名山道场,将来你愿回来就回来,若另有好机缘,也可随缘行止”

    具行泣拜“师父弟子不去”

    “为什么不去”

    “弟子要一辈子服伺师父您老人家”

    虚云心中一酸,可是装起了怒容,叱道“去我怎么教你无我破执你忘了快去我用不着你服侍”

    具行不敢抗命,哭着收拾行装,虚云送他到山门之时,看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舍的样子,他心中也难过了。可是他知道绝不能流露出来,免得害了徒弟伤感落入痴执,于是虚云只是淡淡地说“你去吧我们有缘再见”

    具行一笠一杖,正像虚云当年一样子,上路去朝拜各处名山去了

    民国九年,虚云开始重建云栖寺,具行和尚突然回来了,拜倒在虚云老和尚面前“师父我回来了”

    虚云惊喜得很“你回来了好极了你这出去参学,游了些什么名山怎么又回来了呢”

    具行说“天下各处名山都大略去过了,也不外如是听人说师父在此重修华亭寺,我知道师父缺人手,我就回来了。”

    虚云说“你回来甚好你打算回来做什么事呢”

    具行说“师父,我又蠢又笨,又不识字,我能做什么大事总不外是侍候师父,兼做些人家做不来、不愿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罢了”

    虚云说“你既如此发心苦修,很好你就住在云栖寺和胜因寺两处罢”又问“这次回来,你去鸡足山探视你家未”

    具行说“没有我不去了”

    “为什么”

    具行说“大家都出了家修行,有什么好眷恋的”

    “见见也不妨”

    具行摇头“不去不去”新新电脑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