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年后

作品:《我在六零当学霸

    此为防盗章补订即可购买呦。

    何仲禹顾不得和小王多聊, 他现在是宝贝自己的怀里的三封信件呢。

    “哦,去省政府大楼。”

    小王的笑僵在了脸上您驴我呢平日里您可是徒步走十公里都不见累的人。

    何仲禹道“开快点。”

    开车的小王面无表情, 于是五分钟后何仲禹下了车。

    他对小王笑了笑“不错不错。”

    何仲禹顾不得整理衣衫, 疾步走进了政府大楼,他是熟人了, 他问守门的士兵。

    “哎,刘秘书在吗”

    守门的士兵敬了个礼, “何先生来了, 刘秘书今应该没外出公办。”

    何仲禹打了个招呼, 就直奔刘秘书办公室。

    “老刘老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刘长清也是奇了, 自己这个老友最是斯文有礼,平日还笑他鲁莽, 今天倒是自己急上了。

    然后还不待刘秘书说请进,屋子里门已经被急来的何仲禹推开了。

    刘长清迟疑了下“你这是寻仇”要不咋一改往日作风。

    何仲禹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摆摆手“寻啥仇啊, 你吃错药了,我有急事急事。”

    刘长清倒是真好奇了“有啥事”

    然后刘长清宝贝的从怀里取出一份层层密封的,嗯稿件

    刘长清沉默片刻”你就是为了让我看你们报社的文章, 可饶了我吧, 上次你给我看的那些无病呻吟的可是酸到我了,我看哪,这股子歪风邪气必须得改改。”

    何仲禹撇了他一眼“你先看看再说,保证你等会就得求着看。”

    刘长清笑笑,接过信件, 嗯,三份,题目,咦,论人工降雨的可行性,论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这,刘长清是真的惊讶了。

    他仔细看那篇论人工降雨的可行性,他是不懂这方面,可他也知道现在不仅他们s省,人工降雨在京市那边也是秘密工程,老美掌握了这项技术,而且现在天气干旱,整个国家都在研究这个呢。

    这份要是真的,那可是不得了,他虽不懂行,可这作者说的有理有据的,按这办法是可以实施的。

    何仲禹一路上拿着宝贝疙瘩,此刻他觉得终于有人能体会他的心情了。

    他也不客气,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看刘长清在那看。

    刘长清看完了一份,激动的眼睛都红了,他砰的一声站起来,面色红润道“仲禹,这是谁给你们报社寄的,这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

    他拿着稿件不松手在原地转来转去“不行,这得紧急研究一下。”

    何仲禹慢悠悠道“还说不说我们报社都是无病呻吟的了。”

    刘长清苦笑一声“都啥时候的事了,还记仇呢。”

    何仲禹也不跟他开玩笑了,正色道“是林舒林先生寄来的,我猜测他可能是美国那边重点研究院里的教授,现在归国想为国家出力。”

    刘长清叹了口气道“也是,我们国家科研还是不够啊,人才也缺少资金也缺。也只有老美那边能出这样的成果了。”

    两人在这一番猜测,于是林舒在他们想象中是一位爱国科研人才的想法已经定了。

    刘长清道“对于这样的人才咱们必须重视,这样,我先组织s省专家探讨一下可行性,你那边联系林先生,记住务必小心,现在特务可多着呢。”

    何仲禹也明白“嗯,要林先生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福气啊。”

    要是这上面说的都是对的,那这人他们s省恐怕留不住啊,不过从他们s省出去他们也有面啊。

    刘长清显然也是这个想法。

    他转身打了个电话。

    于是,这一天下午s省最顶级专家教授都接到了命令,齐聚一室,外面被士兵把守的异常严密。

    室内,专家教授们齐齐围着三份稿件,看的头也不抬。

    马三清拿的正是那份人工降雨的,他时而皱眉,时而展颜,还在草稿上写写画画,最后整个草稿纸只是笔记都被他记满了三大张,其他也不遑多让。

    何仲禹和刘长清待在屋里,许久,这些教授们放下了稿件。

    几人对视一眼,颇有些溃败,他们在学术上那是顶尖人才,放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可今天看见这三篇文章他们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而且这三篇竟然是一人写的,这是人外有人啊,可有这样的人才也是国之大幸啊。

    几人都不知如何开口,无他,这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马三清红着脸激动道“这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只是几个重要的点我还不懂啥意思,需要原作者帮助。”

    其他人也道“依照理论依据是没问题的,但是目前我们的科研没到那个程度,里面很多知识还都很深。”

    几人意思是需要文章作者来指导,刘长清和何仲禹同在座专家一样都懂这是啥意思。

    这样的科研只有世界一流水平才能做到,这三份稿件只要一份他们国家来说都是宝贝,尤其还是三份。

    马三清道“需要紧急联系这位林先生,这样的人必须重点保护。”

    “对,没错,一点差错都不能出,这是国家的人才。”

    何仲禹和林长青激动的点了点头。

    这样的人才,他们可得保护好,不能让跑了。

    既然确定研究是可行的,下面就要投入研究了,刘长清道“我先去给书记报告一声。”

    这样的研究一定是大研究,大投入,只是一个地方或几个研究机关是不行的,要想出成果,举全省之力可以勉强一试。

    送走了几位专家,刘长清叹了口气“这样的人才能走的更远,咱们s省是留不住啊。”白白损失了一个人才,心痛啊。

    何仲禹杵了他一下”到哪里都是为国家做贡献,都一样。”

    在林舒不知道的时候,s省最顶尖教授里面流传起了林舒的名字,都在猜测他是谁,大多数人觉得这是一位海外某机密机构的教授。

    林家人发现他们妈变了,最先有感触的是李晓红,要知道以往她婆婆是一天不怼她就不行,可李晓红这两天发现,她婆婆已经两天没骂她了,夜晚她担心不已的跟自己男人说起这事。

    “建国,咋能,妈是不是憋了个大的”

    林建国拍拍他媳妇的脸,问道“咋样”

    李晓红认真感受了一下“有点凉。”

    林建国收回手道“凉就对了,说明你没发梦,想啥呢,妈对你好还不行啊。”

    李晓红撇撇嘴,看他男人背对着他,朝他挥了挥拳头,林建国头也不回。

    “我看见了啊。”

    李晓红悻悻的收回了手,哎,她现在觉得她男人一点都不理解她,还是大嫂好,能给她参谋参谋,妈一定是知道自己想分家的了,现在准备磨刀子,等时机一熟就准备问责她呢。

    马翠兰丝毫不知道自的行为给自己二儿媳造成了这么多内心戏,要是知道了,一个耳刮子都抽过去了。

    她最近是甜蜜又苦恼着,林舒为了让她奶放心,而且自己一身的知识要是问起来也不好说,她最近正让黑蛋帮她去收破烂那里收回来了许多书。

    虽说知识分子受人尊重,可能上的起学的还是小数,收破烂那里能收到不少好书,涵盖五门八全,从大学物理化学到风华雪月爱情。

    这年代有人看毕竟是私下流通的,林舒用她奶给她的钱,把那些书买了过来,几毛就一大摞。

    马翠兰看她孙女这么认真,一方面是骄傲一方面还担忧,他们这是农村,这不是耽误了她家金孙女吗

    马翠兰觉得自己得想个办法。

    这个年代即使大学物理化学知识对林舒来说就跟睡前读物一般,她百无聊赖的翻了翻。

    这边,宋清亲自坐车从省城出发,来到了林西县县,他就是省城里的人,林西县跟省城比当然是很破旧的。

    想到归国教授就住到这里,宋清一脸佩服,自己啥时候能这样呢。这位林先生一定视名利如浮云,一心为了祖国建设做贡献。

    这样的人真是让人心生佩服。

    宋清觉得自己对这位林先生必须更加尊敬才行。

    到了林西县,还要走到玉溪村,那可是有点远啊,话说玉溪村自己好像有点耳熟,自己那个二舅的恩人不就住在玉溪村吗,他二舅那是老提啊,说没人家那一口饭他可不活过来,逢年过节都送点礼品。

    正好街上有人赶马,宋清一问是去玉溪村的,那可不正好吗,给了钱就坐上去了。

    是那种板车,车里还有别人,都是玉溪村村民,他们都认识,看着这个模样周正的人上来,一看就是有学问的城里人,还去玉溪村也好奇了,他们没见过这人啊。

    二山他娘正好在上面问道“你这是去探亲吗,玉溪村我熟啊。是找谁啊。”

    宋清心里一咯噔,他可没忘了何先生的嘱托,现在要防着特务呢,虽说这大娘不像特务,可林先生住到这里一定不希望被别人发现,我得找个好点由头。

    宋清笑了下,扶了扶眼镜道“哎,是去走亲戚呢,我二舅家的恩人。”躲躲闪闪更不正常,这样可不没人怀疑了。

    眼瞅着是一点雨都不会下了,村里种了大米的人慌了,望着地里被晒得蔫蔫的苗子,心里慌得不行。

    直接就哭了出来“天杀的,苗苗没水可咋弄啊,家里几口人吃啥”

    边上的人也不是滋味,可心里还是有点庆幸好歹还能挽回点损失。

    边上的人出口安慰,可也就是安慰罢了,谁家不是拖家带口,谁也说不出口到时候借点。

    干旱初显,有那地方靠近水还能挽救一下种点别的也能糊口,可那本就旱的地方那是真要过不下去了。

    去年炼铁,村里公社为了好看交上的粮食那可是不少啊。

    地方干部也傻眼了,眼瞅着就这么旱着,粮食也就能坚持到月,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绝望的莫过于此,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跟刀子割似的。

    而到了四月份,一个更不幸的消息传来了,说是还要继续炼铁,要临时征粮。

    他们林西县往年风调雨顺,今年可不是在名单上,这下像一颗炸弹砸在了原本就躁动的湖面。

    村里人出来找村长。

    “这是诚心不让咱活啊,我跟孩子一块去了算了。”这是村里一个寡妇。

    玉溪村民愁眉苦脸,脸上带着绝望的色彩,村长不发一言,就是一口一口抽着旱烟,脸上的皱纹更重了。

    他干巴巴开口“也不是就咱一个村,没办法的事啊。”

    林舒被她奶抱在怀里,马翠兰也是心里滴血啊“真是要老娘的命啊。”

    场上被绝望笼罩,林舒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在她的年代,吃饱这件事不过是平常的小事,甚至为了节省时间,现代高科技发明了营养液,只要一小口,就能解决一天饥饿。

    可现在吃饱成了他们能不能活下去的根本,这个年代,有着最简单的快乐,可也有着最深沉的灾难。

    林舒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带着超越这个时代百年的知识,她有必要做点什么。

    一家人回了家,都是唉声叹气。

    马翠兰看了家里人“以后就每天两顿,早上不吃了。”

    她又叮嘱着家里三媳妇“以后午饭晚饭量你们掂量着。”

    家里人没有不同意的,连最贪吃的黑蛋都摸摸肚子没有说话。

    午饭更少了,家里是分菜,毕竟这么一大家人,这个多吃点那个少吃点容易滋发矛盾,马翠兰作为大家长还是很有心眼的 。

    家里人的饭都由马翠兰来分,成年男人要干活吃的多,尤其这几天要种红薯,更是下力活,男人的饭都是干的。

    孩子们是最少的,都是稀的,她奶掌勺,林舒还比其他孩子多了点,可也就那么一点。

    林舒颇有些愧疚,还是不想辜负她奶。

    吃完饭,家里几个孩子被马翠兰打发去外头挖野菜,现在野菜也不好挖了,不仅是他们挖,村里人也挖。

    林舒叹了口气,她叫着要去挖野菜的黑蛋,问道“黑蛋哥,你知道哪里能寄信吗”

    黑蛋奇了“妹,你要寄给谁”

    “哦,寄到省城报社。”

    黑蛋“”

    他没听错啊,他妹说啥,省城。

    林舒半天不见黑蛋应声,转头就见黑蛋一脸担忧的看着她“妹,你是不是发烧了”要不咋说胡话呢。

    林舒不雅翻了个白眼“我没病。”

    “总之你就告诉我在哪寄信。”

    黑蛋担忧他妹,想了想道“咱村里没有,要去县城才行。”收信倒是在公社就行,省城寄信的话还是得去县里。

    林舒大概知道了,她点了点头就回屋了。

    这一天下午,林舒没有在四处转悠,往那些偏僻地方去,而是拿着一根笔坐在小板凳上努力写。

    林舒打算将一些东西告诉现在的人,她也不怕他们查,毕竟自己就是实打实出生在这的。

    她一连写了好几份,论提高粮食产量的若干办法,论人工降雨的实施,论缩短粮食生长周期的办法。若是以前林院士是不屑看的,可现在在未来简单的的东西却成了救命的 。

    这些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能转换实施的,而且是一百年后的办法,更加有效。

    林舒前世身为华国最年轻的院士,这些对她而言就像喝口水那么简单,于是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写完了。

    她喝了口水,按照现在的科技含量,吃透她这个还需要时间,她也知道这势必会引起上头的关注甚至轩然大波,她已经做好准备了。

    她觉得自己穿到六十年代是有使命的,她活动了下酸疼的手腕,看向窗外,外面传来她奶的吆喝声。

    林舒弯了弯嘴,白皙的脸颊上露出一对笑涡。

    第二天还黑着,马翠兰神神秘秘的挎着篮子出了门,里面装的是林舒做出来的麦芽糖,留够了家里人甜口的,马翠兰打算去县城转转,看能不能卖出去,换点粮食也好啊。

    家里孩子们倒是不舍得林舒则是双手赞成。

    马翠兰走到门口,就发现腿部黏了个小挂件,一低头,就见林舒拽着她。

    马翠兰顿了顿,笑着道“舒宝怎么了”

    林舒扬起头,大眼眨呀眨“奶,我也想去。”

    马翠兰有些为难,毕竟自己是去做些不太能见人的事。

    呸呸,啥见不得人的事,她咳嗽了一声,道“舒宝为啥去啊”

    林舒粥粥秀挺的小鼻子“奶,我也有正事。”

    马翠兰哄她“我家舒宝啥正事啊,能给奶说吗”

    林舒不直接说“等到了你就知道了,带我去吧,奶。”

    马翠兰早就败在舒宝娇软的撒娇下,她好歹有三个孙女,可她平日为人严厉,也就这个娇宝贝会软软的撒娇了。

    马翠兰心里高兴,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奶带你去,下次可不行了啊,奶是有正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  快过年了,我会努力更新哒。爱你们感谢在20200120 22:15:0320200122 22:37: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轻描、淡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箬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