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十六章

作品:《秦皇汉武在历史直播间抢答

    各处一番鸡飞狗跳之后,朱高炽扶着朱棣慢慢坐下,不敢置信地嘀咕道, “瞻基那小子顽皮是顽皮了些,也不至于长大了会废后啊

    朱棣一听这个,又是一口老血梗在喉咙,他低吼道, “我多对我娘情深,老子对你娘也情深,你若对你媳妇不好,这太子也轮不到你当这是我老朱家的好传统,要学就学唐太宗看看,这就是你给老子生的好圣孙他敢废了皇后,让那孙氏生的玩意祸害我大明江山,啊

    朱高炽忙劝,爹,您别气了,啊瞻基现在年纪还小,咱如今既然知晓了天意,就耳提面命,不让他犯这个错

    朱棣咬牙道, 哼,耳提面命就够了去,把这混球捆来

    另一边,在宫中也看到神画预言的孙皇后,正守在朱瞻基的床前哀声低泣不止,醒来的张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走过来,沉声道,“哭什么此处有我在,你回去好生想想,日后该怎么教养孩子吧”

    孙皇后委屈地看了一眼闭目不醒的朱瞻基,失望地起身, 是她前脚刚走半晌,朱瞻基就缓缓睁开了眼,哑着嗓子喊了声, “娘”

    张太后为他掖了掖被角,又让人端了杯茶水过来,叹气道, 太医说你急火攻心,施针后已无大碍,怎么,在你心上人面前装睡

    朱瞻基起身坐好,接过茶水一饮而尽,挥退宫人后,委屈道, “娘儿子心乱如麻,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们母子

    张太后无奈地看着他, 儿呐,你此时要想的,是该如何面对你父亲、你祖父和你曾祖父的怒火又该如何做才能你这保全身子,让大明避免即将到来的劫难

    在这里,我们先来澄清一个观点,有人把朱祁镇的无能,归咎于他小小年纪失去父亲,没有被父亲手把手教养到成人,导致他长于妇人之手,才养成这种懦弱又愚蠢的性格,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主播认为,这种说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瞻基去世时,朱祁镇已经九岁了,大家还记得小嬴政是几岁归秦的吗是的,也是九岁但在九年岁月中,朱祁镇得到了泼天的权势富贵和无尽的父爱独宠,而小嬴政呢不但连父亲的影子都看不到,还要时时忍受赵国人的欺辱

    秦始皇看着凑到自己身旁

    的小嬴政,忍不住弯下腰来抱起他,情不自禁放柔了声音, “你睡醒了想吃什么

    小嬴政笑嘻嘻亲了他一口, 嘻嘻,我睡醒了我想请我的好朋友刘邦和我一起吃米饼,可以吗

    秦始皇温声道, 当然可以。

    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无数功成名就的男性在回忆往事时,总会深情地感激自己的母亲或祖母,感激她们细腻温情睿智的教养,点亮了他们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指引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轻言放弃

    而在朱瞻基去世后,升为太皇太后的张氏,是一位被后人称作女中人杰的坚韧女性,难道是她故意把亲孙子朱祁镇养歪了绝不是相反,是张太后在朱瞻基病逝后的兵荒马乱中,第一个站出来为朱祁镇正新君之名,也是她嘱托几位忠心老臣辅佐新君

    我们再来对比嬴政的母亲,这样一个彻彻底底的恋爱脑、对政治一窍不通、对儿子毫无助力的

    母亲,为什么她的儿子却成了开天辟地的始皇帝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皇子最后会长成什么样的人,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他自己,是他想让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把锅甩给抚养他的女性,说白了,烂泥扶不上墙,这不过是朱祁镇自己选择的人生罢了。

    朱祁镇已经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涨红了脸,指着面前的小屏幕怒道, “仙人凭什么说朕懦弱又愚蠢凭什么说朕不如秦始皇等朕这趟亲征大捷,定要让仙人为朕赔罪

    王振忙趁机劝道, “我的陛下哟,万万不可得罪仙人陛下,前面仙人说过,于谦张辅等人意图谋反篡位呀,定是他们篡改了史书,仙人才会这般说您,当务之急是赶紧铲除叛臣逆党啊

    朱祁镇一把挥下花梨木案桌上的砚台瓷杯,碎屑四溅, “哼,他们这些逆贼既敢胡乱抹杀朕的功绩,在世人面前抹黑朕,此趟出征,就让他们有去无回吧

    王振边吩咐人来收拾一地狼藉,边暗暗欢喜

    这时,画面中出现王振一副奸诈的脸,

    说起这个,怎么也绕不开一个人,王振。此人念过几年书,但又没太多读书的天赋,没考上秀才,只得回乡做了个私塾先生,可人家从小就有为官做宰的梦

    想,岂会满足于区区教书先生正好,永乐末年,他得了个机会,就毅然挥刀自宫,进宫当了太监

    朱元璋咬牙切齿凑近一看, 这不是宋徽宗那个童贯破玩意吗狗东西,竟敢投胎转世来大明祸害老子的江山,不对,老子不是不许太监读书识字吗那些龟孙子把自己的话全当耳旁风

    王振这个人很会察言观色、花言巧语,加上他读过几年书,很快在一众底层太监中脱颖而出,得到朱瞻基的赏识,提拔他为东宫局郎服侍宝贝太子朱祁镇,嗯,朱瞻基压根不知道,自己给亲儿子找了个精神亲爹

    是的,在朱祁镇心中分量最重的人,既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他的祖母,而是这个叫王振的太监

    朱瞻基一颗慈父之心,顿时感受到刺骨暴击,他茫然看向自己的母亲, “这怎么可能镇儿跟我历来最亲热啊

    张太后沉着脸睨他一眼,没说话,给气的

    王振抓住这个千古难逢的机会,在背后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着朱祁镇这个小主人,他知道,这个幼童,终有一日会是大明板上钉钉的新主人,而自己只需讨好他一人,就能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荣华富贵但与此同时,王振在皇帝太后等人面前,始终伪装出一副老实忠厚又忠心的模样。

    他没想到,自己期盼的这一天很快到来了,九岁的朱祁镇一登基,就封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要知道,明朝宦官衙门一共有24个,其中权力最大的就是司礼监,这个职位,历来只有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朱祁镇此举,向百官表明了王振在他心中的地位

    但是,此时的天子尚未成年,朝中大事一概由太皇太后和三杨等重臣决断,在这些历经四朝的人精面前,王振知道自己还需继续蛰伏,于是,他在众人面前,依然装出一副谦逊低调又忠心的样子,他知道,宫中这些老一辈终究要退出大明的舞台,他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牢牢抓住朱祁镇的心

    张太后长长呼吸几口气,朱瞻基忙爬起来安抚老母亲,”娘,别气了,都是儿子不好

    张太后气鼓鼓甩开他的手,流着泪道, “你还是好生顾惜着自个儿的身子骨,多活上几年,管你那好儿子吧我这个老婆子是管不动他的,仙人说他要认太监当亲爹啊

    向来恣意洒脱的朱瞻基,这

    一刻忽觉心如刀绞,当年父亲这太子位坐得并不牢固,那位俊美聪慧的二叔一直在虎视眈眈,是母亲殚精竭虑在祖父母跟前尽孝周旋

    后来父亲早逝,又是母亲扶持着自己,渡过那段最艰难的时期

    若再后来,果真连自己也要早逝了,那时的母亲,是怎样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扶持镇儿、匡扶大明社稷的

    他泪如泉涌扑在张太后膝上, 娘,是儿子错了儿子一定不再任性胡来,一定会调养身体,让您安安心心颐养天年呜呜呜,娘,对不起

    明tai祖朱元璋朱棣,滚出来老子命人立的不许宦官干政石碑呢你这混蛋是不是把祖训拆了

    明成祖朱棣多,在您心中,儿子就是那种糊涂之人吗

    明宣宗朱瞻基祖父,我没拆碑

    明成祖朱棣哟,让我看看,是刚被老子揍完的好皇孙来呐你挺出息呀,我老朱家还出了个废后重立的,滚

    明tai祖朱元璋朱瞻基啊,你登基就踹老妻,老子都替你害臊行了行了滚,朱祁镇,滚出来

    明英宗朱祁镇哦,我来了。

    明tai祖朱元璋马上给老子把王振杀了

    明成祖朱棣你前面说什么御驾亲征没准就是这趟出事的,此事给我赶紧作废,别瞎折腾

    明英宗朱祁镇tai祖太宗,你们讲讲道理好不好王先生对大明一片忠心,于我而言更是如兄如父,我岂能杀他我想亲征瓦剌扬威四海,岂能说弃就弃算了,跟你们这些老骨头讲不通道理,新时代有新方法,你们就拭目以待吧

    明tai祖朱元璋兔崽子,反了啊你这是你还真认个太监当兄当父了朱棣,马上给老子从秦朝滚回来

    秦始皇嬴政抱歉,朱棣去上郡了。

    明成祖朱棣爹,对不起,我也不知瞻基那般聪慧的孩子,长大竟能干出废后这种破事,还一心疼那个傻子

    明宣宗朱瞻基朱祁镇你有种把这混账话再说一遍

    那边的朱棣又抓着好圣孙朱瞻基一顿胖揍,这边的张太后看着气咻咻的朱瞻基,忽然叹道, 你去长安宫看看胡氏吧,一日夫妻百日恩呐

    有空也多去看看吴氏和祁钰,都是你的儿子,说起来都不是原配嫡出的,有什么好厚此薄彼的

    说完,她怕又激起朱瞻基的逆反心理,反而会节外生枝,于是加了一句, 当然,我只是这么随口一说,你想怎么做,随你

    她暗叹,男人绝情起来,亲娘也拉不回他的心啊算了,无非暗地里自己多帮衬胡氏母女和吴氏母子一把

    哪知,这回朱瞻基站起身来, 好,儿子这就去看看他们,娘,您先回去,好好吃药,别气了,啊

    在张太后惊喜的目光中,朱瞻基往原配胡氏修道的长安宫走去

    他从长安宫出来,甚至还去陪朱祁钰玩了一会,看着面前怯弱瘦小的朱祁钰,他实在很难跟仙人神画中“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君主联系起来,竟难得的对这孩子生出几分怜惜

    这一夜,孙皇后抱着朱祁镇盼到天亮,也没等到朱瞻基的到来

    在张太皇太后摄政的年间,政治清明,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况,她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等忠心老臣,她不但压制娘家谨防外戚干政,还格外留心打压自家孙子非要抬举的王振,防止他以手中权柄独断专行,每隔几天就把王振喊过去提点训斥一顿

    王振听到这里气得牙齿都在咯咯响,死老太婆,你终于死了,一会儿喊侍卫拿刀架我脖子上,一会喊老子过去臭骂一通,气死我了,老子抛妻弃子进宫是求荣华富贵的

    朱祁镇关心地看着他扭曲的表情, 先生这是怎么了

    王振忙迅速调整表情,讪讪道, “陛下,老奴方才只是有点冷,呵呵”朱祁镇忙解下身上龙袍,亲手为他披上

    公元1442年,也就是正统七年十月,这位在十一年间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坚强女子,走完了她这一生,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向大臣们交代托付国事

    朱瞻基含泪一口喝下平日最讨厌的汤药,娘,你吃了太多苦,儿子再不敢任性了

    她临终前放不下的事情太多,可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因为,在她离去不久后,正式手握大权的朱祁镇,就纵容王振成了明朝第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

    王振忍耐多年终于出人头地了,他开始大力培植党羽,太监们的

    势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四处搜刮财物,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欺压忠良,甚至,大家以翁父来称呼他至于朱祁镇嘛,他瞎了,只看得到他精神亲爹王振的优点1

    在睁眼瞎朱祁镇的纵容下,王振不但把锦衣卫的控制权收入囊中,还诬陷攻击杨士奇、刘中、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满朝文武,大半沦为王振的追随者

    朱元璋已经彻底顾不上形象,直接在朝堂上拿出当初讨饭的阵势跳脚骂街, 不要脸的臭王振,敢偷老子家的权力和银钱,你

    甚至,当年跟随朱棣南征北战,身为朱棣麾下第一名将、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英国公张辅,也被朱祁镇宠信的另一个宦官喜宁,带人强拆了他家佃户的宅院,打死孕妇,张辅怒而告到司法部门时,朱祁镇急忙跑出来拉偏架,两边都罚至此,这位四朝元老看透朱祁镇是个啥玩意,他为保全家人,只能忍气吞声避宦官锋芒 2

    朱棣的眉头越锁越紧,张辅一个小小的狗宦官,还能坐到老子的大将头上耍威风岂有此理

    朱元璋迅速把骂人的矛头转向喜宁, 不要脸的没根臭玩意,敢拿我老朱家的权力欺压忠良朱祁镇,你去死吧

    朱瞻基眉头也蹙起来,张辅虽跟着我祖父打交趾攻安南,英勇无敌,却从不恃宠而骄,对于我大明皇室忠心耿耿,镇朱祁镇那王八蛋能任由太监这玩意欺负他

    汉武帝刘彻宦官欺压名将我假设了一下,如果有人敢这么欺负卫青不行,老子想杀人

    明成祖朱棣我也想杀人朱祁镇,王振死了吗喜宁死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我最恨陷害忠臣良将的不孝子孙

    秦始皇嬴政朕亦有同感,可惜了朕的蒙恬蒙毅

    明英宗朱祁镇你们烦不烦啊,谁陷害忠良了凭什么看不起宦官我家王先生心怀大志,一片赤胆忠心,比满堂文武不知强出多少还有喜宁那事,如果张辅识相早点自愿把田地送给他,后面哪会闹出人命求求你们睁大眼睛分清黑白吧

    朱高炽以超出他体积的速度,飞快跑去把朱瞻基揪来送给朱棣, 多,您先揍着出出气

    明tai祖朱元璋

    不要脸的玩意朱祁镇,说,老子立下那块不得重用宦官的祖训石碑,是不是被你这小瘪三给推了

    明英宗朱祁镇哦,那块破碑是我家王先生推倒的,他说立在这里有碍皇宫风水。

    明tai祖朱元璋你咋不改个姓姓王你咋不去死快去死吧这是老子打下的大明,一个没根的玩意敢说老子立的石碑有碍皇宫风水狗东西,都给老子去死

    明成祖朱棣朱祁镇,去吧,赶紧死了传位给别人,别祸害大明了

    明宣宗朱瞻基立刻马上给我把那些狗宦官杀了

    明英宗朱祁镇讨厌你们大庭广众之下专门揭人家的短做什么害我家王先生和喜宁公公都哭了我先去哄他们了,不想理你们

    宋tai祖赵匡胤你家这狗玩意,怕不是头猪投的胎

    明tai祖朱元璋猪猪都比他聪明百倍不行了,我快气死了随着画面的转换,天音再次响起,

    要知道,朱祁镇接手时的明朝,堪称处于建国以来的鼎盛黄金时代有朱元璋和朱棣打下的辽阔疆域,有明军以火器威震草原铁骑的强大,有朱高炽和朱瞻基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治世成就,还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

    当此之时,四代明君余威仍在,后世之人常说,这时的大明,哪怕送头猪坐上这个位置,也许都能得个守成之君的美称

    让我们来看看,朱棣当年依靠火器打败了瓦刺马哈木部落,蒙古人只好选择跟明朝友好往来,一边朝贡一边做起生意来最初,这些实为商贩的瓦刺使团,一边领一点象征性的赏赐,一边以马匹皮毛交换中原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看起来对双方都是比较划算的买卖。

    但时间一久,等马哈木的孙子也先当上首领后,他开始不满足安安分分朝贡和做生意,带来的商品开始以次充好,再在使团里捎上几千人来骗赏赐

    朱元璋气得都快晕了敢来骗我老朱家的赏赐,真特么不要脸的瓦刺人朱棣则目光幽微起来,看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原本,也先每回都会给炙手可热的大红人王振送礼,这事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的过去了,但这一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也先没有送礼,而没收到贿赂的王振,就大公无私地揭穿了瓦刺的诈骗行为,扣

    下大半赏赐和贸易

    也先仿佛早就在等这个契机,迫不及待联合蒙古各部几万人,对明朝发起进攻,跟大臣们的焦虑不同,这时有两个人特别兴奋,一个是朱祁镇,另一个是王振

    这对情同父子的君臣,一个想再续永乐盛世,成为超越先祖的千古一帝,一个想名垂青史,成为建功立业的万世宦官之首他们一拍即合,决定朝着梦想出发

    从做出这个决定,到力排众议召集二十万大军,再到率领大军和文武精锐出发,他们只用了天是的,连粮草都没准备好,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号,朱祁镇和王振就雄赳赳带着大军,踏上了他们的圆梦之旅

    这下别说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就是性格一向温和的朱高炽也忍不住跳脚骂起来, “朱祁镇这王八羔子是想害我大军呐

    对骑马不熟的朱祁镇坐着马车过了居庸关,他一来到鸡鸣山,就把前线军务全权交给了不懂打仗的王振这还了得,王振顿时觉得自己比朱棣本人还牛,开始耍起了威风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