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3章

作品:《成长之路[慢穿]

    杨大妞没想到大石都三十几岁做爹的人了,居然这么自信的请人教自己认字,换成自己,估计在面对读书人的时候,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就更别说敢提出拿点钱来请人家教自己认字了!

    她好奇的看着陶长安手上的那本书,问道:

    “大石你在那些读书人面前提出给钱请他们教你认字的要求,然后呢

    那些读书人没有把你打出去,居然还同意你提出的这个要求了”

    这感觉怎么有点不大真是呢杨大妞去过镇上,也见过那些读书人一次,那些人别说跟自己这样的农民说话了,就连靠近一点都觉得会被脏了眼睛一样,根本就不会多看自己这些人一眼!

    陶长安看妻子那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十分自信并且理所当然的点头道:

    “那位读书人当然同意了,要不是为了方便学认字,我也不会花了好几块大洋把这本书给买回来了!

    孩子他娘你不能够用老眼光看人,那些读书人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就跟我们一样,有什么可怕的

    而且如今大家的日子过得是比前两年饥荒的时候好一点,但外面一直不怎么太平,那些读书人如今可没有以前那么金贵。

    听到有人愿意出大洋请自己教人认字,有大洋赚他们肯定是乐意的!我都跟人家学了不少字了呢!”

    杨大妞听到孩子他爹居然花了这么多大洋去请人教识字,就十分肉疼。

    男人花钱就是大手大脚,以前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是在杨大妞手上的,可经历过一次饥荒以后,为了能够买粮食,她手里那点钱都已经耗得差不多了。

    如今孩子他爹本事比以前厉害,虽然偶尔也会交一点钱回来给自己做家用,可看他大手大脚的模样,估计他手里还留有不少钱啊!

    杨大妞欲言又止的看了一下陶长安,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花这么多大洋,就为了认识点字,值得吗

    大石你身上怎么有这么多钱,放你那里大手大脚用光了,不如一起放我这里收起来存着”

    杨大妞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的说这话

    以前家里的钱都是一起由自己收着存放好的,那个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钱,一旦有点收入了,杨大妞都直接让孩子他爹拿给自己,都是为了这个家,可没有感到有什么心虚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才经历过一次饥荒,杨大妞感觉自己在孩子他爹面前,说话已经没有以前那样随意和理直气壮了。

    难道这就是孩子他爹本事越来越厉害,家里的钱几乎都是他想办法挣回来的后遗症,知道家里靠的都是孩子他爹,所以不敢用以前那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爹了

    不是陶长安不想继续让妻子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只是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要是明面上自己一分钱都没有,以后做起事情来就太过束手束脚了。

    陶长安十分干脆的把身上的钱拿出来递给了妻子,说道:

    “家里的钱总的来说还是孩子他娘你管着我比较放心。

    不过钱挣来总是要花的,经过这次饥荒以后,让我更加明白——钱一直攒着不花,以后可能越来越不值钱,该花的时候还是要花的。

    但把赚来的钱全部花完,已经积蓄也没有也不行,毕竟我身后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吃饭呢!

    我想了一下,以后我赚来的大部分钱就交给孩子他娘你存着,剩下的一小部分钱就留在我身上。

    毕竟想要一直挣到钱,总得想想办法,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总不可能每次花钱的时候都回来找孩子他娘你拿了之后,再去付钱吧,到底不是那么方便,大妞你觉得怎么样”

    杨大妞这个时候已经接过陶长安递过去的那一打钱币,数了数发现这么多钱,已经抵得上以前好几年攒的总和了。

    没想到孩子他爹这么能挣钱,加上前面被他大手大脚花掉的那些,要是能够一起攒起来,估计是一笔巨款了。

    自己手里的这些,估计是孩子他爹花剩下的,杨大妞顿时肉疼起来了。

    可是听到陶长安这么说,杨大妞虽然不觉得孩子他爹做什么事情需要花钱才能够做成

    毕竟陶长安一直对家里说他是通过在山里采药和卖山货来挣钱的。

    这两样事情可都是无本生意,最多费点精力时间和体力而已。

    可不知道为什么,杨大妞在孩子他爹用这样温和的语气跟自己商量时候,就升不起一点反对的意思来,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

    “孩子他爹你说的有道理,你可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身上肯定不能够一点钱都不留。

    毕竟孩子他爹你经常出去,身上要是不留着点钱应急,万一急用那可就难办了,就按照孩子他爹你说的来办吧。

    家里大部分钱都放在我这里,少部分放在你那里,要是以后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孩子他爹你再来我这里拿!”

    陶长安才不会承认自己刚刚跟杨大妞说话的时候,因为不想听到她反对的声音,下意识的释放了一点上辈子身为荣国公的上位者气息。

    杨大妞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面对这样的气势时,很难升起反对的勇气,下意识的会顺从提出意见那个人的意见来。

    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以后,陶长安笑着说道:

    “既然孩子他娘你也这样觉得,那实在是太好了。

    反正这钱无论是放在你手里,还是留在我手里,都是我们家的钱,想用的时候说一声就可以了,没什么不方便的。”

    陶长安说完这句话,就干脆起身去整理背篓里面的东西了,不给妻子回过神来后悔的机会!

    杨大妞直到孩子他爹离开去忙其他的之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答应了什么!

    怎么孩子他爹以前身上都不留什么钱,怎么如今身上就要留那么多钱,不会是想着以后继续这样大手大脚的把身上的钱都花掉吧

    那么多钱就这么随便花出去了,还是花在杨大妞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的读书写字上,可不就让她非常心痛了嘛!

    可自己刚刚才答应了孩子他爹,现在马上后悔,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看孩子他爹那不把身上那点钱花出去就不甘心的样子,估计是打定主意想要继续在读书方面花钱了。

    不好马上就说自己反悔了,杨大妞只能够安慰自己,反正家里的这些钱都是孩子他爹挣回来的,等孩子他爹把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身上没钱以后,看他怎么后悔

    毕竟钱花出去容易,但想要赚回来,可就非常困难了,钱历来都不是那么好赚的,除非你有什么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才能够比较容易挣到钱,要不然就只能够苦兮兮的靠出卖时间精力体力来挣那一点点钱了。

    可惜杨大妞想看陶长安后悔把钱花光的想法,估计是不可能了。

    杨大妞一直陪着孩子他爹活到七老八十,发现孩子他爹花钱确实厉害,大手大脚的,但是他挣钱的本事更加厉害,就没有见他什么时候真正缺钱花过!

    ......

    等陶长安学了几个月以后,那位教他读书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教他的了。

    说他要只想着读书认字,如今学的已经足够他用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往下读下去了。

    毕竟原主的样子一看就是村里种地的农民,平常用得最多的也就是写写自己的名字,算一下家里粮食的收成,点清楚银钱的数量不被人骗就够了。

    陶长安确实也没有打算浪费太多时间在读书上面,毕竟他只是找个借口让自己识字这件事情变得正常起来而已,并没有在这个时代深入读书,当一个学者的意思。

    要知道这个时代以后二三十年对读书人可不大友好,相比起当一个学者,还是在村里当一个农民比较安全。

    至于以后要是想要改变主意,也可以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再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了。

    家里的三个孩子这几个月来,经常见到自己阿爹捧着书本在院子里的沙地上画来画去,说是要学习认字算数什么的。

    王树林他们从小就没有读过书,他们身边的小伙伴们也跟他们差不多,平日里都忙着上树抓鸟下河摸鱼,连念书是什么都不知道。

    如今一看自己阿爹居然学得这么认真,王树林他们起初在一边陪着学了几天,最后实在耐不住小伙伴们的呼唤,又跟着村里的小伙伴跑出去玩了。

    家里人听陶长安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常用的那些字和算术,以后不用再经常去镇上学习以后,也只是明白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反正认字不认字,对他们吃饭睡觉这样的平常生活又没有什么影响,陶长安去不去镇上继续学认字算数,对家里人来说没什么影响。

    可惜等陶长安以一种不容家里人辩驳反对的语气,宣布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