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1章
作品:《成长之路[慢穿]》 不过没有沉默多久,张大人也想开了,理解的说道:
“趋吉避凶乃是人之常情,其他人怕惹火上身,不愿意沾上这事也是正常的。”
理解归理解,但以后跟那些人家,顾忌已经不能够像以前那样来往了。
在庄子上待了一天,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也给了一笔银子给父母以后,张氏这才带着两个儿子回去。
过后的几天,张大人也没有闲着,利用以前的一些人脉,终于让他搞清楚了自己家能够罪名这么轻释放出来的经过了。
要不是知道这是荣国公的手笔,连张大人这个当事人都会以为这次事件,只是以前张家结下的善缘,人家大夫特地来报恩而已。
搞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后,张大人同样看到了这件事情埋下来的隐患。
尽管那位张大夫连张家人的面都没有见,但万一以后皇上的身体再出现问题,想要找那位张大夫的时候,要是找不到人,估计还会想着逼着张家人去把那位大夫找出来啊!
尽管有这样的隐患,但张大人却完全没有一点怪荣国公思虑不周的意思。
毕竟留下的那点隐患,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关键是得先把张家人的命都给救下来。
要是命都没有了,张家哪里还有什么以后啊
姻亲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不过在搞清楚了张家如今的处境以后,自己一家人已经没了官职功名,连孙子那辈重新考科举都不行了,只能等到玄孙那一辈再努力科举出仕了。
这也就意味着张家至少有三四十年没人能够出来做官。
这么久的时间,张家要是一直逗留在京城这边,就有点不合适了。
以前自己是一品官员,还是太子太傅,巴结张家的人太多了。
如今张家沦落为庶民,要是一直留在京城的时候,那以前那些对张家怀恨在心的人,可不就得对张家落井下石,踩上一脚啊!
就是对家中子弟来说,落差太大,张大人也怕时间久了,会扭了性情!
尽管留在京城这边,有姻亲故旧照顾,但身份不同,时间久了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张大人可没有一直留在京城,不停麻烦小女儿婆家的心思。
贾代善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救下自己一家,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要是再得寸进尺的让人家一直帮扶着张家,这可不是报恩,反而是报仇了。
为了自己家好,一个月以后,张家人在张氏不舍的目送下,往张家的老家那边去了,打算回老家定居!
京城这边一时无事,至少表面已经恢复风平浪静了。
四皇子他们在皇上宣布重新上朝以后,就选择蛰伏下来,慢慢等待机会了。
反正皇上生病的这一段时间,四皇子可是每天早出晚归的进宫侍疾,其他可什么都没做,安安分分的,倒是不怕皇上事后追究什么。
陶长安这边也知道京城那边风波已经过去了以后,为了表达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就特地收集了一些金陵这边的土特产和好药材,写了一封奏折给当今,表示自己因为在外地,消息不通,等到了金陵这边才听说皇上前面一段时间身体不适,作为臣子的深感担忧,特地寻了好些药材和特产,希望皇上心情能够变得好一点。
顺便说了自己等人已经在金陵了,马上就要进行祭祖了,等办完事情,自己就会回去云云!
煽情了一番,表达一下自己这个心腹的关心,免得时候等皇上回想起来,觉得自己都病得那么厉害了,自己的心腹居然不闻不问,进而迁怒无辜的自己!
这几天,金陵知府已经陆陆续续的把犯了事的贾氏族人抓捕归案了。
有陶长安主动提供的线索和证据,很快就判决下来很多人了。
果然,贾氏族人一被抓,族里的人就纷纷到宅子外面想要求见陶长安这个国公爷。
为了少被族里的人烦,陶长安干脆让人放话,说要是确实犯了事的就不要过来求他了,贾家不包庇胆敢违反律法的族人。
当然,要是冤枉的,作为贾家人,荣国府自然会为他们撑腰!
但要是想着隐瞒实际情况,欺瞒荣国府帮着出头,事后证明确实犯了律法的族人,荣国府会加倍追究,更会给府衙那边递话,从严从重处罚!
他们荣国府是不会包庇罪犯的,胆敢以身试法的人,就应该有为此付出代价的觉悟!
这话一放出去,贾氏族人那边还敢再来求情的人少了很多。
当然,在古代这个十分讲究宗族势力的时代,入乡随俗,陶长安也没有做得太绝。
要是那些过来求情的人,真的是被冤枉的,陶长安也会派人帮着调查清楚,还他们清白!
等官府那边把贾家犯了事的人都做出判决以后,陶长安还特地让人对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做出了补偿补救。
因为这个举动,让荣国府的名声在金陵这边变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京城荣国府那边绝对没有包庇贾家人的意思。
那些仗着荣国府的势,欺压他们平民百姓的贾家人都是骗他们的。
以后要是还遇见仗着京城荣国府的势欺压他们平民百姓的人,那绝对是骗人的,他们可以当场拒绝,也不用怕事后被荣国府报复回来了。
荣国府的名声变得有多好,金陵这边的贾氏族人脸色就有多难看。
这些年他们仗着京城两府的势,作威作福习惯了,连一般官员都不放在眼里。
如今荣国府放出这样话,这不是绝了他们以后的舒服日子嘛!
金陵这边的贾氏族老的利益就被触动了,加上族里那些家里有人被抓了的族人天天到族老那边哭诉。
最后几位族老不得不约着一起投了拜帖,想要求见陶长安这个荣国公了。
陶长安见衙门那边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也就没有避而不见了。
几位贾家族老被林之孝客气引到厅堂那边等候。
在这些族老忐忑不安的等待中,陶长安这才不紧不慢的过来了。
族老他们来的时候,个个都振振有词的说,不管贾代善是什么身份,他都是他们贾家的族人。
他们身为族老,有规劝他多为族里人考虑的责任。
这次被官府抓了的人当中,就有他们族老当中的一位比较贪和嚣张的。
就是来的几位族老家里,也有几个平日里比较受宠的子弟被抓走判刑了。
只要一想到这次的事情,几位族老都是一脸痛心疾首。
这么多年都好好的,这么荣国公一来金陵,就不肯像过去那样庇护族人了呢
荣国府放话出去以后,几个族老的日子那是过得非常不好。
以前能够仗着两府的势,做这种事情最多的也是族里比较有权利或者日子过得比较好的人家。
那些普通的族人,家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想要嚣张起来欺负别人,也基本不可能啊!
见到荣国公过来,不管几位族老心里面怎么生气,但该有的礼节他们还是要做的,要不然就是藐视朝廷律令,对国公爷不敬了。
“草民见过国公爷,给国公爷请安!”
陶长安看了一眼
“免礼,几位族老今天一起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几个族老相互看了一眼,就由其中一位作为代表站出来说道:
“是这样的,我们几个今天特地来找国公爷,一是为了来给国公爷您请安。
毕竟国公爷您好不容易回金陵老家一趟,怕您有什么地方不适应的,我们几个作为族老,代族里过来见见您,表达一番对您的尊敬之意!”
这么说完的时候,那位族老特地把提前准备好的贺仪拿了出来。
想着拿人手短,等国公爷收了他们的礼物以后,后面的事情就好说多了。
对于族老所说的礼物,陶长安并没有多重视,只是十分平淡的说道:
“哦,你只说了其一,那其二呢”
被国公爷这么轻描淡写的这么一看,让几个族老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以前京城那边派人过来了,对他们几个族老都是客客气气的,有什么事情都是跟他们好好商量的。
可如今看国公爷的神色,似乎没有了过去对他们尊重客气的意思了,难道是他们有什么地方,惹来国公爷不满了吗
想到荣国府对外放出去的话,几位族老似乎有点明白他们这些人哪里惹国公爷不满了。
估计是嫌弃他们没话管理好族人,才纵容族人们犯下这么多错事,败坏了京城两府的名声吧!
难怪国公爷要下狠手,直接让官府那么处理了那些犯了罪的族人。
弄清楚了关键点以后,几位族老这个时候心里也是有点后悔的--要是当初他们能够严厉的管好族里人,也不会引来今日的后果了!
可惜如今后悔已经晚了,尽管明白这点,但想到往日疼爱的子侄和族里交好的那些人家出事的人,即使几个族老自己这个时候愿意退缩,不跟国公爷说这些事情了,但他们身后的人也不愿意让他们退缩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