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第44章
作品:《古董商人穿七零》 家里来客了,云端也起得早,笑着问刘桃吃早饭没有。
“吃了过来的,你吃早饭没有”
云端看了眼厨房,梁怀瑾在下面“还没有呢,马上就有的吃了。”
刘桃笑道“梁副主任这样体贴的男人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你家郑述也不差,还知道帮你看孩子做家务。”
刘桃脸上的笑意越来越大“咱们别互相恭维了,说说今天要做什么菜,我们先准备起来。”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云端拿出菜单给她看,刘桃惊讶道“你这也太大方了点,一整条火腿又是炖又是炒菜,另外还有红烧肉、酸萝卜老鸭汤、大盘鸡。”
“火腿是我孟叔叔他们年前送的,鸭子和鸡是我去市场买的,价格都不算贵。而且今天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没有外人,吃好点也没什么。毕竟咱们梁副主任下次过生日还要等到十年后。”
两怀瑾端着面出来“有心情调侃我,看来肚子不饿。”
云端赶紧去桌前坐下“我饿,有煎蛋吗”
“有,给你煎了两个,在碗底下。”
梁辰跑出来“我的面呢”
“在厨房,自己去端。”
梁辰哼哼了一声,跺脚转身去厨房。
吃完早饭,厨房里就忙活起来,烧洗火腿,砍切好,骨头炖汤,火腿肉切好放盘里一会儿炒,还有费时费工的酸萝卜老鸭汤也下锅开始炖。
“哎哟,汤都炖上了呀”杜小兰刚到门口就闻到了香味。
今天家里大门大打开,小师婶一出声云端就看到她了“小师婶快进来喝口水,一路过来累不累”
“不累,就是热了点。谁这么勤快,这就炖上了”
“是刘嫂子一早过来帮的忙,菜都做了一半了。”
云端给小师婶介绍刘桃,小师婶对着刘桃一顿夸,刘桃有点不好意思“我住得近,过来比你们稍微快点儿,我也没做什么。”
“这位嫂子真是个客气人儿。”
杜小兰撸起袖子“还有什么菜没做”
“还有大盘鸡没做,剩下的就是一些炒菜。”
“大盘鸡先烧上,炒菜等人都到了再说。”
梁辰在外面喊了一声“爸妈,雷叔叔和何阿姨来了。”
梁怀瑾和云端去迎接,雷森和何英莲带着儿子女儿来了。
一进门雷英就跑到云端身边“云阿姨,你有宝宝了吗”
“对呀,希望明年能生一个像你这么活泼健康的小姑娘呢。”
何英莲笑道“知道你怀孕了,我一猜就知道你肯定想要女儿。”
彭延年大大方方走进来,“有了儿子想要女儿也正常,儿女双全嘛。”
云端眼睛一亮“彭主任,您怎么有空来”
“哈哈,咱们文物局的特聘副主任办席,怎么着也该来吃一顿好的。”
雷森刚去厨房转了一圈出来“老彭,那你可来着呢,大鱼大肉就等着上桌了。”
梁怀瑾请他们去屋里坐,这一会儿功夫,李本固和唐清梦一家到了,跟他们前后脚进来的还有李平武、陈晓燕一家四口。
马师兄来的最迟,进门就嚷嚷“屋里坐的都是领导,就我一个小啰啰还要忙完工作才能来蹭饭。”
“是是是,你最辛苦,中午你多吃点。”
这时候已经十一点半了,各种炖菜、烧菜都做好了。女人们围在厨房里起锅倒灶,把最后的炒菜做出来。
“梁辰、辛夷、沉香,别玩儿了,快抬桌子端板凳,咱们开饭了。”
李宗洋和李晓阳兄弟俩也去帮忙,家里只有一张大的八仙桌,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云端早有准备,把工作室那张又长又宽的大木桌搬到院子里。
李本固和唐清梦心疼,这可是用来修复字画的桌子,现在上面摆满了碗筷,一会儿肯定会粘上油污。
云端拍拍唐清梦的肩膀“站着干什么,快坐,你一个孕妇可别累着。”
“老师,这桌子”
“桌子就是来用的,弄脏了没关系,下午洗干净就成了。”
“快坐快坐,梁辰去屋里把酒坛子抱出来。”
“抱白酒还是葡萄酒”
“都要。”
何英莲伸长脖子往屋里看“你家还有葡萄酒”
“有,我自己酿的,每年都要存两坛,你们试试好不好喝。”
云端指挥沉香去屋里拿酒杯,给大家分酒,想喝什么倒什么。
马师兄哈哈一笑“我就馋你们家的好酒,偏偏每次都喝不过瘾。”
正在这时候,大门口进来一位姑娘“云姐姐,看来我来的刚好。”
云端惊喜道“乐水来的刚好,快过来坐,梁辰快给你乐水姐姐端张椅子过来。”
她这里已经没有位置了,马师兄那儿赶紧挪开一个位置给谭乐水,谭乐水坐下说了声谢谢。
云端给她递筷子“我还想着你最近这段时间肯定忙,可能来不了了。”
“云姐姐请吃饭,再忙我也要来呀。”谭乐水还对陈晓燕说“燕姐,大娘让我给你们带了一筐菜过来,一会儿你们带回去。”
“哎哟,辛苦你背这一趟。”
“不客气,咱们都是熟人。”
云端住到金水市后,和陈晓燕和老郑家来往变多,谭乐水空闲的时候经常来市里玩儿,有时候碰到陈晓燕过来,大家慢慢就熟悉起来。
云端招呼刘桃快过来坐“今天刘嫂子最辛苦,可要多吃点。”
郑述给媳妇儿夹了一筷子红烧肉“这个好吃,咱们儿子吃了两块了。”
刘桃轻笑一声“肉哪里有不好吃的。”
大家都坐下开吃,梁怀瑾端起酒杯,先后给小师叔小师婶、彭主任、雷主任、师兄、郑老爷子还有郑述、李本固、唐清梦两口子和李平武夫妻敬酒。
大人坐长桌,觥筹交错,欢颜笑语。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坐八仙桌,没那么多话说,埋头就是吃。
大人要喝酒,吃饭吃得慢,小孩儿吃完了,梁辰去厨房切了一盆西瓜出来,端进屋里让大家吃。
辛夷“梁辰,把你的收音机抱出来。”
“春哥,我没空,你去抱吧。”
辛夷吃完手里的西瓜,擦擦手,去梁辰屋里把收音机抱出来,打开,这个时候正在放三打白骨精,唐清梦家的儿子和平武家的一儿一女最着迷,端了一张小板凳坐的最近,听到里面咿咿呀呀的打斗声,高兴得直拍巴掌。
热热闹闹的生日宴,吃到下午两点多才散场。家里的酒太好了,男人们喝倒一片,最后留下女人们收拾残局。
小师婶把小师叔扶进西屋躺一会儿,她从屋里出来“你小师叔年前别想喝酒了。”
云端笑道“不给小师叔喝,我准备了葡萄酒,您带回去一个人慢慢喝。”
“哈哈哈,馋死他。”
几个女人一起动手,很快把桌子、厨房收拾干净。中午没有剩菜,倒是方便了云端。
男人们在床上躺了一个多小时醒酒,起来喝了一杯酸酸甜甜的蜂蜜果汁,提着云端准备的葡萄酒回礼回家了。
“云姐姐,我下次再来看你。”
“好,回去注意安全。”
“知道啦”
云端把人送到门口,小师婶让她回去休息“你今天中午都没空休息,晚上早点睡。别担心乐水,回去要是时间太晚,我留乐水在县里住一晚上。”
“好,小师叔小师婶再见。”
辛夷、沉香和梁辰跑过来,白芷嘱咐两个儿子好好读书。乖乖听话。
“知道了,爸”
送走小师叔小师婶和乐水,住得近的老郑家、李平武和陈晓燕夫妻,还有彭主任、雷主任、马师兄、李本固和唐清梦一家也回去了。
把所有客人送走,关上大门,梁怀瑾连忙拉住她的手“累不累”
云端打了个哈欠“不累,就是有点困。”
“晚上咱们煮粥,你喝点稀粥再睡。”
“嗯,你去煮吧,我先去洗漱。”
忙活了一天,又没有睡午觉,晚上云端睡的特别香,以至于第二天早上都没有起床吃早饭。
她睁开眼,扭头就看到枕头边的纸条,提醒她睡醒就去吃早饭。
三个孩子都读书去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起床洗漱完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已经十点多了。昨天来客送的贺礼还在堂屋放着,谁送的什么东西她大概还记得。
除了礼钱,昨天收的最多的就是各种棉布。小师婶送的更实在,直接送的婴儿穿的衣裳,淡灰色棉布做的,男孩儿女孩儿都能穿。
厨房里,昨天请客吃饭把家里存的米粮消耗的差不多了,柜子里的鸡蛋也没剩下多少。云端从秘境里拿了粮食出来,把米缸装到半满。还有鸡蛋鸭蛋也填补了一些。
家里也没有菜了,连土豆都吃完了。云端把头发扎起来,穿了身舒服的长裙子,去菜市场买菜。
这个时节蔬菜丰富,辣椒、豇豆、茄子、青菜、黄瓜,早上才从菜地里摘的,全都是嫩生生的。她本想再买一些土豆的,手里已经拿了不少菜,只能先算了,等梁怀瑾下班再来买。
沉香和梁辰读初一,辛夷读高二,他们下午不管是劳动还是上课,都要在学校里,云端不禁怀念梁辰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下午不用上课,还能在家帮她忙。
云端哼着小调,慢慢悠悠地回家。
天气热,想喝粥,她煮了一锅小米粥放着,等梁怀瑾回家炒菜。
还有两三天就是中秋了,今年中秋节不蒸包子,做咸蛋黄月饼挺好。秘境里的鸡蛋鸭蛋吃不过来,她泡了好几桶咸鸭蛋。
云端正想把陶艺馆的咸鸭蛋放到杂物间里,梁怀瑾回来了。
他一走进厨房就发现厨房里多了好多东西,看她一头的汗,心疼的不行“你怎么不等我回来去买。”
“哎呀,我在家闲着没事儿,去菜市场随便逛逛罢了。”
“大米也是你买的你搬回来的”
“你太看得起我了,我一个孕妇哪里敢搬重东西,给钱请人送回来的。”
“你心里还算有数,没有自己上手。”
云端白他一眼“我又不傻。”
中午吃凉拌拍黄瓜、蒜蓉小青菜,还有油炒干盐菜。
梁怀瑾怕她没事儿干到处晃悠,下午他下班回家,带着她去书店,买了一摞书,让她没事儿在家看书玩儿。
“这些书好没意思,不好看。”
梁怀瑾小声说“等回头我给你找些好看的书回来。”
云端趁机提要求“要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
“好。”梁怀瑾无奈道。
云端嘿嘿一笑,心满意足地跟着他回家。
云端自己觉得,怀孕之后情绪波动比以前大,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嚷嚷,也就是梁怀瑾这么顺着她。
九月份天气还是十分热,再等一段时间,等入秋之后或许身体舒服一点,情绪就好一些吧。
金水市还是烈日炎炎的天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降温。
中秋节前一天,家里的人,该上班的人上班,该上学的人上学。她一个人在家,准备好盐、糖、猪油,又是做油皮又是做油酥。后又熬了红豆泥,打了三十个咸鸭蛋,把咸蛋黄拿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她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做月饼,裹好馅儿,按进模子里再脱模,今天全部用的福字形的模具,看起来特别有节日气氛。
虽然一共只有三十个月饼,但是她用料实诚,做的特别大个儿,胃口小的人,吃一个就要饱了。
分了三锅把月饼烤好,月饼烤好之后还是干的,要等到回油之后才好吃。
中午,上班上学的人都回来了,看到厨房案板上一排排圆鼓鼓的月饼,梁辰惊呆了。
“妈,你一个人做出来的”
“那当然是我一个做的。”云端还很骄傲。
“厉害现在能吃吗”
“能吃是能吃,月饼还没有回油,味道还没到最好的时候,明天再吃最好。”
“那么我们明天带到学校去吃,中午不回来吃午饭。”
“随便你们。”
云端从小就不爱吃月饼,老式月饼又干又噎,还重油重甜。到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物资紧缺,重油重甜的都是好东西。
一共做了三十个月饼,第二天早上起来当作早饭她吃了一个就再也不想吃了,梁怀瑾对月饼的兴趣也一般。
两人商量之后,留下五个晚上赏月的时候吃,剩下的月饼分一分送人。
梁辰、辛夷、沉香早上没吃,但要带一个去学校吃,算一算还剩下二十个。
“雷主任家送五个,彭主任家送五个,马师兄给两个,剩下八个分给唐清梦家和李本固家”
“我看行。”
“中秋节也不放假,放假的话,还可以让辛夷给小师叔送一些去。”
辛夷摇摇头“我爸妈也不爱吃月饼。”
云端轻笑一声“我辛苦做一次,结果咱们家的人都不爱吃。”
“味道挺好吃的。”
云端也觉得味道还可以,但是她就是不爱吃。
梁怀瑾早上提前了点时间出门,先去文物局送月饼,去单位后给雷主任和师兄也送了。
下午马师兄去找他“月饼哪儿买的味道好,用料也实诚,特别是里面那个咸蛋黄,太香了,我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蛋黄。你快跟我说说,我回头去买点囤着。”
“买不着,云端做的。”
“哎,你别着急走嘛,你们家什么时候再做月饼,记得跟我说一声”
“等明年中秋节。”
今天老天爷挺赏脸,没有乌云遮着,漫天的繁星衬托着一轮满月,关上屋里的电灯,院子里依然特别明亮。
“吃月饼啦”
“来了来了”
梁辰他们从屋里跑出来,搬好桌子和椅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说话。云端吃了一口月饼就不想吃了,梁怀瑾接过给吃了。
“今天的月亮真亮”
“蹭光瓦亮”
“哈哈哈,不仅亮还圆。”
云端啃了口西瓜“三位少爷,读了这么多年书,不让你们作诗,背两首赏月的诗可以吧”
沉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啧啧,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自从三年前辛夷和沉香常住这里之后,梁怀瑾又去买了两张躺椅回来,此刻五个人都懒洋洋地靠着躺椅,望着天上的月亮。
云端吃饱了,瞌睡来了“我赏完了,我要睡觉。”
其他几个打了声哈欠站起来“月饼吃完了,回去睡吧。”
得,看来家里一个文艺青年都没有。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远在东北的梁长生和江萍等了好久终于收到儿子的回信。
“你说,怀瑾一直不回信,是不是不乐意我们说孩子的事儿。”
“不一定,说不定是邮局耽搁了。”
“快拆信,看看怀瑾说什么。”
梁长生打开信,开头第一句,就说云端怀孕了,根据小师叔说的时间推算,应该是六月份怀上的。
“哎呀,怀上了”
江萍连忙双手合十,感谢送子观音,还说明天就去还愿。
“算一算时间,这会儿有三个多月了,估计明年四月份左右生产。”
梁长生嘴角翘起,笑容满面“好啊,咱们家又要多个孙子孙女了。”
“云端没有妈妈,我到时候给她伺候月子去。”
“四月份咱们这里才开始化雪,你怎么去云端虽然没有妈,但是有她小师婶在,不缺照顾她的人,你就别忙活了。有那个时间,你还不如给孩子多做两套衣裳。”
“你说的也有理,等地里的活儿忙的差不多了,我们俩去一趟县里,买些棉布回来。给婴儿穿的衣裳可讲究呢,要揉搓好多遍,等棉布变得软糯了,做衣裳穿孩子才舒服。”
“早点去,做好赶在下雪封山之前寄出去。”
“赶得及,赶得及。”
江萍想起大儿子“下雪之前怀贤肯定要一趟,你跟他好好谈谈,他年岁也不小了,再不找以后就不好找了。”
“回头我跟他谈谈。”
梁怀贤比江萍预计的时间来的还早,第二天就跟着送木头的车队出来了。
梁怀贤得知云端怀孕了,也替弟弟高兴“我那里存了不少皮子,等我下次出来给爸妈送来,你们帮我寄过去。”
“怀贤啊,你就没想再找一个现在这个样儿,说不定以后都这样了,在这里不知道还要住多少年,一个人过着就不寂寞”
梁怀贤淡淡一笑“我平日里忙着干活儿,有空就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哪里就寂寞了。”
江萍苦口婆心地劝“你再不找,等上年纪了,以后再想生孩子都不能了。”
“我没想再生孩子,有梁辰就够了。”
江萍生气“我看你砍木头砍多了,人也变成木头了。我不和你说,你和你爹说去。”
江萍气的冲出去,屋里剩下他们爷俩。
梁长生给他倒茶“尝尝,云端送来的,说是从凤凰山上采的野茶,我喝着比她前些年送我的龙井还好。”
梁怀贤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这茶香清雅又浓郁。”
梁长生点点头“云端会过日子,也会带孩子,梁辰从小跟着她,已经和她亲的不能再亲了。”
梁怀贤眉毛轻挑,毫不在意道“梁辰是弟妹带大的,他和弟妹亲近是应该的。”
“少给我打马虎眼,你不知道我的意思”
梁怀贤轻叹道“爹,你想的太多了。梁辰是弟妹带大的不假,难道我就不是梁辰的亲爹了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知道,就算我以后老了,他也不会不管我。”
“你和娘盼着我再找一个,结婚生个孩子,是不是觉得,梁辰和弟妹亲,让我再养个孩子以后老了好有人照顾”
“哼,你自己要心里有数。”
“你们放心,我心里明白着呢。”
过了一个月,梁怀贤又出来了一趟,送给一箱皮毛,梁长生和江萍收拢了一些补身体的药材,还有一些干蘑菇,赶在十一月下雪之前寄出去。
云端收到邮局送来的大包裹,已经是十二月了,这个时候她肚子的孩子已经五个多月了,肚子已经很明显了。
送来的大包裹云端没管,等到梁怀瑾下班回来,才把包裹从大门口搬到屋里。
“先吃晚饭”
“嗯,晚上我想吃面疙瘩。”
“什么味道了”
“吃酸辣味儿,多放点泡菜。”
“知道。”
梁怀瑾撸起袖子去厨房揉面。
梁辰他们放学回来,看到屋里的大包裹,梁辰一看就知道是爷爷奶奶寄过来的。
“寄的什么”
“还没看。”
“我去拿剪刀。”
拆开麻袋,最上面放的药材,药材下面是一大包蘑菇,看着有十几斤,再下面就是婴儿的小衣裳,还有油光水滑的皮毛。
沉香摸了一把“真好摸这个兔子皮吧,怎么毛这么长”
“东北那边的野兔子毛本来就比咱们这边长得长些,那边冷嘛。”
“也是哦。”
梁怀瑾端着面疙瘩进来,把碗放桌上“这么多皮毛别浪费了,你拿来做一件大衣我看挺好。”
“咱们这里冬天没那么冷,皮大衣穿在身上热的很。”
梁辰点点头“我小的时候妈妈给我做了件毛背心,我穿着毛背心出去玩儿,跑一圈背上全是汗,热的要死。”
“这么多皮毛总不能就这么放着吧。”
“用来做手套做床垫子也挺好。”
“你自己看着办。把东西收起来,先吃饭。”
梁辰和辛夷、沉香自觉去洗手端饭,他们都习惯了,爸爸梁叔叔只会给妈妈云阿姨端饭,他们三个,要自力更生。
云端在家养胎,李本固和唐清梦如果没有特别难搞的事情,都不会来找她,云端每天在家过着吃吃睡睡,偶尔在院子里溜达两圈猪一样的生活。
往年进入冬至之后,她就要准备做腊肉香肠。
就算这几年进城,腊月的时候她都要独自回凤凰县住半个月,买鸡鸭上山抓兔子,做风干鸡,风干鸭,风干兔子,还有腊鱼。
不过今年就别想了,梁怀瑾早就拉着她叨叨好多次了,过年不吃腊肉,怀孕了就要吃新鲜有营养的东西,腊鸡这些也不做,想吃就去市场买新鲜的。
放寒假之后,辛夷和沉香回凤凰县了,梁怀瑾让儿子在家看着她,不准让她胡来。
以至于云端无聊到让梁辰带她去看电影。
有一天,从电影院出来,看到照相馆开着,云端拉着梁辰去拍照。脱掉大衣,就要拍她的孕肚。
梁辰拦不住,只能催促师傅拍快点,不要冷着他的弟弟妹妹。
这事儿让梁怀瑾知道了,梁怀瑾生气了两分钟,然后第二天中午拉着她去照相馆,他也要拍,还要摸着她肚子拍。
照相馆师傅暗自叨叨,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来拍肚子的,钱多烧的慌。
拿到照片好,云端看了一眼,就被梁怀瑾收起来,夹在他的秘密相册里面。
这一个年过的挺没有意思的,特别是月份越来越大,云端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到最后,上厕所频繁的让她恨不得待在厕所。
这些小事略一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一件一件的小事堆积在一起,让云端烦得快爆炸,有一次特别难受,还偷偷躲起来哭,把梁怀瑾心疼的不行。
“乖,医生说了,这个月就能生,生下来就好了。”
云端一抹眼泪,可怜巴巴地望着他“就这一个。”
“好,就这一个,不管男女都不生了。”
云端破涕为笑,心里好受了一点。
事情过了,过段时间再回忆起来,她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么矫情哭哭啼啼的人居然是她,脸都没有了。
在梁怀瑾面前,好像脸不脸的都不重要了。
怀孕后期,日子简直一天一天地熬,云端的脸色越来越差,就算有小师婶每天细心照料着,她的心情也很沮丧。
梁怀瑾晚上照顾她,白天还要忙工作,黑眼圈越来越重,着急上火脸上都爆痘了。
全家人都期待着,期待着,终于云端满头大汗地被送进医院,这个时候也不觉得生产痛苦,她只觉得最后一波撑过去,她就要解脱了。
四月二十号,肚子里的小姑娘总算肯退房了。
看到是个红皮小猴,云端轻哼一声,虽然没说话,小师婶也明白她的意思。
“别看她红,等红退了就是个白白嫩嫩的小姑娘。”
“哎哟,可真好,想什么来什么。我当时二胎想生个小姑娘,没想到生下来还是个儿子。”
梁辰、沉香和辛夷一起跟来的,听到这话,沉香脸色一下黑了。
梁辰和辛夷哈哈大笑。
梁怀瑾从单位跑过来,着急地喊“生了吗你妈怎么样了”
“爸你别急,妈妈生了,生了个妹妹。”
产房里还在收拾,云端听到梁怀瑾的声音,叫小师婶把孩子给他看看。
杜小兰温柔地看着小姑娘“你爸爸看到你肯定高兴。”
产房的门打开,看到小师婶怀里的瘦瘦小小的孩子,眼睛湿漉漉的,刚才肯定哭过了,梁怀瑾眼睛一酸,好险没有哭出来。
“云端呢”
云端应了声“我在这儿,好得很。”
梁怀瑾露出个笑“小师婶,我抱抱她。”
“小心着点,孩子身上软。”
梁怀瑾接过孩子,不敢动,别扭地抱着,看孩子不舒服地扭了一下,他就更不敢动了。
“家属让一让,把产妇推到病房去。”
“我来我来。”
云端已经睡着了,梁怀瑾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地跟在小师婶后面。
梁辰拉着爸爸的手臂,伸长脖子“爸,我要看。”
“别拉我,先去病房,一会儿再看。”
跟到病房后,安顿好云端,杜小兰接过孩子“我来,怀瑾去弄点热水来。”
“我现在就去。”
嘴上说着要去,眼睛还落在女儿身上不肯挪走。小姑娘怎么越来越好看,那双眼睛,那个鼻子,简直跟她妈妈一模一样。
“快去”
“哦,好。”
梁怀瑾被凶出去,梁辰、辛夷和沉香围了过去。
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小姑娘呢。
“下次回凤凰县我要跟门栓说,我也有妹妹了。”
沉香切了声“门栓的妹妹已经五岁多了吧,你妹妹才出生。”
“哼,反正我也有妹妹了。”
“你们几个,没事儿回去做饭,别在这里站着。”杜小兰对梁辰说“炖鸡汤会吧等你妈一会儿醒了要喝鸡汤。”
“我会,我现在就回去。”
辛夷也跟着出去“先去市场买鸡,家里没有鸡。”
梁怀瑾端着热水回来,三个孩子都走了。
杜小兰试了一下水温,给孩子喂水。
“你看着我怎么弄的,学着点,以后也好给云端搭把手。”
“哎,我知道。”
作为长辈,杜小兰对梁怀瑾是非常满意的,她要有个女儿,能找到这么个体贴的女婿,肯定就放心了。
云端在医院住了两天,梁怀瑾借了文物局的小汽车,把母女两个送回家。
洗三的时候没有办,给亲朋好友送了红鸡蛋,又收到大家送来吃的用的。
雷森笑话梁怀瑾太过紧张,梁怀瑾说“就这么个宝贝疙瘩,可不得心疼几分。”
“孩子叫什么名字”
梁怀瑾笑道“我和她妈妈早就把名字取好了,大名叫梁锦。”
“幸亏是个女儿,要生个儿子你还要现想名字。”
“也不用现想,是儿子也叫梁景,换成景色的景。”
“哈哈哈,你们两夫妻真有意思,不管怎么的,都要凑齐良辰美景是吧。”
梁怀瑾也笑开了怀。开心只是这一会儿,后面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孩子出生了,梁怀瑾家里单位两头跑,还好有小师婶帮忙照顾月子,他才能松口气。
云端生了孩子之后,总感觉自己身体没劲儿,有点虚,找了个空去陶艺馆,把藏在六楼的石头拿了两块出来,抱着孩子吃了两波十全大补丸,感觉自己一下活过来了。
出月子办满月酒那天,小师叔给她把脉之后点点头“身体养得好,我看你这个身体,跟没怀孕之前差不多。”
云端把瘦了一圈的梁怀瑾拉过来“小师叔给他看看。”
白芷把脉之后,看他脸色“你这个身体,有点虚啊”
顿时,围观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马师兄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你这丈夫当的挺称职,老婆坐月子,可把你累的身体都虚了。”
杜小兰看梁怀瑾的眼神里带着笑意“云端最会调理身体,她原来也是病怏怏的,靠她自己才把身体养的这么好。等她抽出空了,让她好好给你补一补。”
云端哈哈一笑“都交给我。”
知道云端和梁怀瑾忙,吃完午饭后,亲朋好友都散了,只有谭乐水还待着,一会儿跟白大夫一起回去。
等人都走后,白芷问大儿子“机械厂招工考试是什么时候”
“七月一号。”
“那就是高中毕业考试之后。”
辛夷点点头“毕业考试完了之后我先不回去,等到招工考试完了我再回去。”
“行,你现在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白芷给大儿子塞了十块零花钱,就准备回去了。
梁怀瑾抱着孩子送小师叔和小师婶回去。
小师婶不舍地看了眼梁锦“仔细照看着,千万别让孩子生病。”
“嗯。”
孩子出月子了,报喜的信那边也收到了。孟华拿到信的时候高兴的大笑三声,说着云兄后继有人了。
丁梅笑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生儿生女都一样,好好培养着,以后一样能做一番事业。”
“咱们收的小黄米有多少了”
“一共有三十斤,我还和人换了五斤土红糖,下午给她寄过去,好好补补身体。”
孟华笑叹一句“梁家那边这些年没少操心怀瑾和云端孩子的事情,现在孩子平安生下来,他们应该也高兴。”
“你别多想,梁长生不是那等迂腐的人,生个孙女他不会不高兴。”
“我就怕他媳妇儿,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没生孙子,那边指不定要不高兴了。”
丁梅也不太确定“应该不会吧。”
东北那边迟了一周才收到信,老两口早就等着那边的消息,等报喜的信等到心焦。
孙兴发去镇上回来,把信带回来了。
“梁老师,你小儿子写的信。”
梁长生谢过之后,赶紧拆开信,看了信之后大笑一声,又把信递给妻子“快看,生了个孙女,取名叫梁锦。”
江萍高兴道“良辰美景,他们两个倒是挺会取名字的。”
孙兴发连忙恭喜“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好事儿啊”
梁长生心里高兴,拉着孙兴发别走,中午留下喝酒。孙兴发还有正事儿呢,今天实在喝不了,改日,改日哥俩好好喝一回。
送走孙兴发,老两口高兴,把家里存的风干兔子拿出来,砍成块炖了一锅肉,今天值得好好庆祝一下。
“要是是个孙子就更好了。”江萍随口感叹了一句。
梁长生脸色一变“这话你跟我说了就算了,可别在儿子儿媳面前说,孙子孙女都一样。”
“我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孙子孙女一样嘛,我就是感叹一句。”
“感叹也别说出口。要我说,不管生什么都是咱们家的孩子,别为了这些让儿子媳妇儿起矛盾,他们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你这老头子,说起来还没完了,我说我知道了你还说。”江萍也来气了“云端当了我家这么多年的儿媳妇儿,她是什么性格我能不知道”
才开始接触的时候,云端说话做事都很温和,也不爱掐尖要强和人起矛盾。后来她慢慢明白过来,她不爱和人起矛盾,是因为在她心里有一杆儿称,她要喜欢和你来往,怎么说都行。她要不耐烦了,任你是谁她都不会搭理你。
云端就是那种心里特别有主意的那种人。
她好歹也跟着老头子过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她出身虽然不行,但是也是吃过见过的人。
吵了一句嘴,两人也没再提这个事儿,第二天梁长生乐呵呵地跑了一趟县里,找张老大买了一些养身体的好药。
老梁以前什么药都买,这次怎么只买养身体的好药都是来往好多年的人了,张老大问了一声,梁长生笑着说小儿媳生了孩子要调理身体。
张老大连忙道恭喜,还给送了一只小人参。
梁长生连忙推辞不要,张老大一定要给“这个小人参不值钱,就当我张老大送给你家的贺礼,你要过意不去,下次手里有多的百毒消,分我两颗。”
几年前,云端和图东岭的人换了不少百毒消,后来慢慢成了定例,每年都要换一些。百毒消药效好,慢慢地也传到和图东岭有姻亲关系的人家,百毒消的名号就传开了,张老大这样的人肯定知道。
“我家里还有一些存货,下次我来县里,给你送两颗。”
“哈哈,老梁就是大气”
这一袋好药材寄到金水市,云端没用上,给梁怀瑾用上了。
放暑假后,辛夷考上了机械厂去上班了,沉香回凤凰县过暑假,梁辰在家帮着妈妈带妹妹。
云端腾出手,一天三顿好吃的给梁怀瑾补身体。
有一次,云端把他灌醉了,晚上抱着他去陶艺馆,给他用了两块石头,吃了两次十全大补丸。
云端抱着他,扭头对躺在婴儿床上眼睛瞪的大大的小姑娘笑。
“是不是感觉身上暖暖的”
小姑娘兴奋地蹬脚,肉乎乎的小手在空中挥舞。
梁怀瑾应了声“好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