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第28章

作品:《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二天云端带着梁辰要走,梁长生和江萍请了半天假去送他们。

    云端“不用送,走到镇上用不了多久。”

    “不行,你带着孩子走这么远的路,我和你梁叔叔不放心。再说了,还有给你的东西呢。”

    不容云端拒绝,吃完早饭梁长生去队上借马车。

    江萍也不着急收拾碗筷,去东屋抱出来一个大包裹“等你们到家了再拆开,里面装的都是我和你梁叔叔存下来的皮毛。听梁辰说你家里有缝纫机,用这些皮毛冬天做个毛坎肩背心什么的都挺好。”

    “我们那边没有东北冷,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用不着,我这里的皮子多得很。每年等到地里的活儿忙完了,队上都要组织大家去山上打猎,不缺这个东西。”

    马车赶过来了,江萍利索地把行李搬上马车,抱着孙子坐上去。

    “云端快上来。”

    “来了。”云端坐上车。

    “驾”马车小跑起来。

    梁长生坐在前面赶车,江萍抱着孙子坐在后面跟云端说话,经过几天的相处,倒是没有刚见面的客气。

    “东北这边好药材多,市里面还有一个专门的药材公司,主要是收购这一片的药材,送到制药厂做成药。你梁叔叔说回头他找人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人帮忙,给你拿一些好药材。”

    梁长生扭头对云端道“你别跟我们客气,以后需要什么药材,写个单子寄过来,我给你找。”

    “谢谢梁叔叔江阿姨。”

    云端投桃报李,笑着说“住在山里难免有个头疼脑热不方便看病的时候,我家里有不少药丸子,还有跌打酒、养肾酒,回头我给你们寄一些,你们试试。”

    “那感情好。”

    双方有来有回,气氛十分和谐,到了镇上之后,汽车到了,梁长生帮着把行李送上车。

    “你带着孩子还有这么多东西,转车不方便就花点钱,雇人帮你搬一下,送上车。”

    “哎”

    汽车要开动了,梁辰趴在窗口,朝爷爷奶奶挥手。

    “我走啦”

    江萍强忍住眼泪,拼命和小孙子挥手,直到车子开远了,她才哭出来。

    梁长生拍拍妻子的肩膀“别哭,让他走是好事,云端会照顾好他。”

    “我知道。我就是心里难受。”家里几个人,死的死,走的走,散落四方,连家里的孩子都不能养在身边。

    这几天,他们夫妻也不是没有商量过把梁辰养在身边,但是就跟云端说的那样,山里干什么都不方便,冬天严寒,万一孩子有个什么头疼脑热,那可怎么办。

    这几天和孙子聊天,他们也知道他在凤凰县过的日子很快活,云端也不是只管孩子吃穿的那种人,学习上也抓的紧。要是把梁辰留在这里,孩子读书都是个难题。

    “云端喜爱梁辰,会好好照顾他的。”

    江萍点点头,这个时候,她恨不得云端真的是她小儿媳,这样拜托她照顾梁辰,她肯定更放心一些。

    待妻子情绪缓和一些,梁长生去邮局寄了封信,信里只说了一件事,给梁怀瑾介绍一个对象,让他好好追求人家

    如果追求不到,以后就别回家了

    几天后,梁长生寄出去的信还在路上,云端已经带着孩子回到凤凰县了。

    这一次回来,大包小包一堆东西,到了凤凰县之后,花钱请了两个人帮忙搬行李。

    云端一踏上东街的地界儿,路过的人都在打量她。

    有人认出她“云端,你回来啦,我们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云端淡淡一笑“要回来的,梁辰还要读书呢。”

    云端把学费交给梁辰“自己跑快点,先去学校报名。”

    “那我去啦”

    梁辰把身上的挎包交给妈妈,扭头就往学校跑。

    他们回来的时间掐的特别准,今天正好是开学报名的日子。

    快到家的时候,碰到李婆婆。

    李秀芬刚带着孙子孙女交完学费,正往家里走。

    “哎哟,你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我帮你拿着,你快去开门。”

    “谢谢李婆婆。”云端把身上的行李分了一些给李婆婆,自己小跑两步,去开门,请人把东西放到堂屋。

    回到熟悉的家里,云端松了口气,出一趟远门,一走就是两个月,简直太累了。

    李婆婆把她的行李放好“看你累的够呛,吃了午饭好好睡一觉。对了,梁辰呢”

    “我没空,让他自己交学费去了。”

    “一个暑假没看到那孩子,不知道长变了没有。”

    云端轻笑一声“两个月哪里能长变,就是黑了好多。”

    李秀芬“咱们回头再聊,你先收拾着。”

    “李婆婆慢走”

    梁辰跑去学校交完学费,回来的时候路过居委会,被杜小兰看到了。

    “梁辰,你进来。”

    梁辰脚下一转,跑去居委会。

    “师奶奶,你叫我呀。”

    “你们娘俩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呢,妈妈送东西回家,叫我自己去交学费。”

    “跟你妈妈说一声,晚上别做饭了,你们来我家里吃。”

    “好呀。”

    梁辰跑回家,把师奶奶的话告诉妈妈。

    云端点点头,“别站着了,快帮帮忙,把你的小人书,衣裳,都搬到你房间里去。”

    “哦。”梁辰动起来,跑了几趟,搬到收音机的时候,他问“妈妈不听收音机吗”

    “不听,你自己听吧。”

    陶艺馆能让她玩儿的东西多着呢,她对收音机没兴趣。

    梁辰抱着收音机回房间,把收音机放在他的桌上,插上电,扭开,一阵兹兹的电流声后,收音机里响起了人说话的声音。

    这时候收音机里的人在讲杨家将,配合着咿咿呀呀打斗的配音,梁辰听的嘻嘻哈哈。

    听到西屋的动静,云端淡淡一笑,拆开梁辰爷爷奶奶给的那一大料。看得出,里面的皮料都是精心选过的,大多是兔子皮,白毛的灰毛的杂毛的都有。还有两张大的皮毛,看着像是狼皮

    凤凰县这个位置,冬天穿棉衣就能过冬。云端还见过那些家里没有棉衣的,身上穿几件长袖的衣裳,也能勉强撑过冬天。这里不像东北,冻不死人。

    云端想了想,到时候也只能给梁辰做一件背心。这么多皮毛,云端拿了几张出来,其他原样捆好,放到陶艺馆里。

    中午,云端做好午饭,叫梁辰吃饭,叫了半天没反应,进屋一看,才发现他趴桌上睡着了,收音机都还是开着的。

    云端关上收音机,抱起孩子放床上后,轻手轻脚地关上门出去。

    今天中午做的凉面和粥,她随便吃了点,拿罩子把桌上的饭菜罩上,打了个哈欠,转身去屋里睡午觉。

    娘俩都困了,一觉睡醒天都快黑了。就这样,云端还是觉得累。

    “妈妈,别睡啦,去师奶奶家吃饭啦”

    “知道了”云端闭眼,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起来。

    去小师叔家也没有空手去,云端把带回来的药材挑挑拣拣了一些,给小师叔送去。本来想送一些皮毛的,不过皮毛是梁辰爷爷奶奶给的,不方便给人,就算了。

    白芷看到云端送的药材,兴奋地骂了句脏话,问她上哪儿弄的人参。

    云端得意地笑“带梁辰去了一趟东北,你说我上哪儿去弄的。”

    “你厉害,牛牛牛”

    云端哈哈一笑“药材还没晒干,你自己再晾晒一下。”

    云端给小师婶的东西,是一块布,足够小师婶做一身衣裳了。

    杜小兰喜欢的不行“这个花色可真好看,咱们这里卖的都是蓝的、灰的、黑的,哪里有这个小碎花的棉布啊。”

    关键是这个小碎花还是淡蓝色的,等到了秋天剪一身长袖的衣服裤子出来,那可真不错。

    沉香眼馋妈妈的衣裳,冲云端撒娇,云端反手塞给他一包南方的小点心。

    梁辰赶紧给他介绍“杭州买的,跟花朵一样,可好看了,还特别好吃。”

    “那我尝尝。”

    白辛夷不客气地凑过来“有好吃的怎么把哥哥忘了。”

    “切,就知道摆哥哥的谱儿。”

    杜小兰笑着收好东西,嘱咐三个小的“出去可不要说梁辰去杭州、东北了,梁辰是在永平县过的暑假,知道不”

    “知道啦”

    回来的路上,梁辰早就被妈妈叮嘱过了,白辛夷和白沉香继承了他们爹的精明,这些事儿只要大人不让,他们肯定不会出去乱说。

    “别吃零食了,赶紧坐下吃晚饭。我今天还特意买了个西瓜回来,吃了晚饭咱们吃西瓜。”

    “来啦来啦”

    吃完晚饭,在院坝里乘凉,杜小兰小声打听梁家的事情。

    云端“没见到梁辰爸爸,只见到了梁辰爷爷奶奶,人还不错吧,不算难相处的人。”

    “也是,梁辰家不是一般家庭,长辈有见识一些,肯定好相处一点。何况你对他们家还有恩情。”

    云端看着梁辰和两个哥哥玩儿,听到这话,嘴角微微翘起“小师婶,以后别说什么恩情不恩情的,让孩子听到了不好。我养他,只是因为我乐意。”

    “是,我知道你乐意,以后不说了。”

    不提这个,两人聊起路上的趣事,杜小兰没出过省,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听云端说起南方的城市,还有东北的大山,特别感兴趣。

    说起东北的山,白芷忍不住插了一句话“那边山上的药材真的多”

    “多,听梁辰爷爷奶奶说,那边还有专门的药材公司,每年要从当地收好多药材。”

    白芷撇嘴“金水市原来也有一家药材公司,不过一般的药材不收,只收川穹、党参、川贝母、冬虫夏草这些好的,这些药材咱们凤凰县很少,慢慢的,咱们当地的采药人也几乎不干了。”

    “外面的局势怎么样”

    “上海、杭州那些地方,毕竟是大城市,人口多,管的严格一些。要比较的话,肯定不如咱们这里的过的舒心。”

    白芷翘起二郎腿“哎呀,我就喜欢咱们凤凰县,日子清净。”

    “可不是清净么,天色刚刚有点黑,周围的邻居都在喊在外玩儿的孩子归家。

    吃了西瓜之后,云端也带着梁辰回去了。

    云端牵着儿子,慢慢回家“你今年的生日都已经过了。”

    “过了就过了呗。”

    “在路上的时候你没有过成生日,不会不开心”

    “不会,妈妈不喜欢过生日,我以后也不过生日了。”

    云端哈哈一笑,对她来说,生日没什么值得纪念的,以前和现在的生日也不一样,她也不知道过哪个,干脆就算了。

    “你已经七岁了,又长大了一岁,以后要乖呀。”

    “嗯嗯,我乖。”

    梁辰表现自己乖的方式,就是第二天一早起床,给妈妈做早饭,两把米倒了半锅水,煮出来的那不了粥,那叫米汤。

    云端真是哭笑不得,赶紧调了一碗面糊,烙了一锅韭菜饼子。

    早上娘俩的早餐,就是韭菜饼子配米汤。

    “梁辰,上学啦”张建军还没出门,就站在他们家院子里大声喊。

    云端赶紧喝完他的米汤,挎上小书包,手里拿着一个饼子就往外跑。

    梁辰特别讲义气,饼子分给小伙伴一半“咱们快走吧,今天要发新书。”

    路上张建军说”我昨天下午去你家找过你呢,没人开门。”

    “我昨天回来就睡着啦,今天下午你来我家,我家买了收音机,可以听故事呢。”

    “哇,你妈妈真好”

    梁辰高兴地笑眯了眼,本来想炫耀收音机是在上海买的,想到妈妈的嘱咐,就把那句炫耀咽了下去。

    梁辰上学了,云端在家整理药材。除了栽种在秘境里面的药材之外,剩下的药材她全部从陶艺馆拿出来,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晒。

    整理完这些药材,已经是中午了,云端不着急去天坑摘水果,而是去后院的菜地摘了几个番茄,中午做番茄牛腩。

    暑假一直出门在外,一般是有什么吃什么,回到家里,肯定要吃点自己爱吃的。

    她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婆婆把她家的菜地打理的挺好,蔬菜结的果子都挺大。靠着石壁的位置,攀爬的南瓜藤已经变成深绿色,南瓜上也长出了黄色的条纹,再过一段时间,等到了秋天,叶子逐渐变黄,南瓜也会全部变成黄色。

    云端顺手揪了一个南瓜下来,趁南瓜彻底老之前,今天中午做一个清炒南瓜丝。

    中午的番茄烧牛腩,梁辰喜欢的不得了,吃到最后,盘里剩下的一点汤汁儿,被他倒到饭碗里,拌着吃了。

    番茄牛腩吃完,他才勉为其难地吃了两口桌上的清炒南瓜丝。

    “妈妈,牛腩在哪儿买的”

    云端不动声色“有的吃就不错了,不准问,不准出去乱说。”

    梁辰捂住嘴巴,小声问“是不是去酿酒厂后面的小树林买的。”

    云端眉毛一挑“你从哪里知道的”

    妈妈这么说,梁辰就以为自己猜对了,嘿嘿一笑“昨天听春哥说的,他说我们昨晚上吃的肉,是师奶奶悄悄去小树林买的。”

    “不准乱说。”

    “知道啦,我才不跟别人说了。妈妈,我去洗碗啦。”

    “去吧。”

    下午,云端在卧室睡午觉,叫梁辰听收音机小声点,梁辰连忙点头。

    云端刚进屋关上门,云端就跑去叫张建军,谁知道他家大门口不仅张建军在,还有沉香他们也来了。

    “让我看看你家收音机长什么样儿。”

    “你们小声点,别吵到我妈妈睡觉。”

    “哎呀,不会的,快带我们去看。”

    一群熊孩子偷偷摸摸地跑去梁辰卧室,等大家都进门之后他赶紧关上门,然后爬上凳子,轻轻扭开收音机。

    云端的卧室房门紧闭,人已经出现在水潭边。

    “吱吱”

    毛毛忙活了一上午,放在桃林的竹筐已经被桃子装满了,她赶紧又换上新筐子。

    “毛毛加油干,摘桃子只能靠你的了。”

    “吱吱,吱吱”

    被云端夸奖了一句,毛毛得意得很,一副你只能靠我的小表情,可爱死了。

    云端轻笑一声,小崽子真是好骗。

    云端从石拱门进去天坑,这个季节,天坑里鸟语花香,树下掉落了不少成熟的杏子、李子,可把云端心疼坏了,赶紧把刚掉落还没腐败的捡起来装好。

    西瓜、芒果、荔枝也成熟了好多,长在树上的她没办法,只能把地上的西瓜摘了。西瓜她已经吃过几次了,剩下的也不知道熟没熟,就拍了拍,然后,西瓜直接就裂开给她看。

    “这么积极,今晚上就吃你吧。”

    她看好的葡萄,还没彻底成熟,还可以再等等,山壁上的蜂蜜现在就可以割了。

    有了去年那一次的经验,今年她没拿小罐子,直接拿半人高的大罐子装蜂蜜,这样更方便存放。

    二十个蜂箱一年产的蜜,就算有毛毛每天消耗,再加上她和梁辰,一年到头也吃不完,陶艺馆里现在还存着好些蜂蜜。

    怕手里的东西送出去惹人眼球,就算天坑里出产的东西吃不完,她也不敢拿着随意送人。

    云端想着,今年摘得杏子,除了吃的,还是全部晒成杏干吧,这样方便储存一些。蜂蜜除了泡水喝,再拿一些做成蜜饯。

    还有水潭里那些鱼,今年冬天多晒一些干鱼,给水潭里的小鱼们腾一点空间。

    这才一年多,靠着她这个囤货小能手,居然已经囤了如此多的东西了。看来她还是要知足常乐,除了古董文玩之外,其他东西少囤一点。

    云端望着天坑里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这些好东西,自己吃不完,她也不舍得随便拿出去卖了。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后面几天,云端去了好几趟酿酒厂后面的小树林,也没买什么东西,就是去转一圈,然后提一大包水果回来。每次回来的时候,顺手给小师婶送一点。

    最后,杜小兰都劝她,低调一点,别送了,买回去自己悄悄吃就是了。

    云端点点头,以后真没有再给小师婶送水果了,这些水果拿回家要么晒干要么熬成酱,云家这段时间,时不时飘出甜蜜的香味。

    张建军吸吸鼻子,跟婆婆讲“云姐姐肯定又在做水果罐头。”

    “做水果罐头也不关你的事情。”

    “哼。”

    张建军还没跑出门,就被李秀芬抓住“不准去隔壁,留在家里好好学习。”

    “我不去梁辰家,我去找铁锤玩儿。”

    李秀芬瞥了他一眼“你今天跟你姐姐学会十个生字儿,晚上我带你去供销社买一瓶罐头。”

    张建军眼睛一下亮了“真的”

    “老娘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就没有反悔的时候。”

    “说好了,不准反悔。”

    张建军不往外跑了,呆在家里,老老实实跟姐姐学认字。

    张彩玲这学期开学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为了考上高中,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张建军敢耽误姐姐的学习时间,叫姐姐教他认了一遍字之后,就自己查字典。

    不得不说,人以群分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张建军贪玩儿不爱学习,但是有梁辰这么一个爱看小人书爱查字典的小伙伴,他看多了也学会了自己查字典。

    张建军在他爸妈和婆婆心里是学渣,实际上张建军学习成绩在班上还算中游,不是最差的。

    梁辰下午没听收音机,在厨房帮妈妈烧火。

    云端慢条斯理地搅拌着锅里的桃子酱,等汁水彻底熬浓稠之后,才叫梁辰停下烧火。

    “妈妈,晚上吃桃子酱吗”

    “吃”

    要吃桃子酱,还要烤白面包,然后切成两片,在中间刷上桃子酱。

    只吃桃子酱有点腻,云端蒸了一锅豇豆包子,这样甜咸搭配着吃挺好。

    “妈妈,要喝汤。”

    “等等。”

    在南方的时候她买了不少海货,抓了一把紫菜泡发好,煮了一锅鸡蛋紫菜汤。

    云家晚上这一顿饭,吃的才叫扎实了。

    转眼间,云端回来已经一个月了,远在某神秘机构的梁怀瑾一下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他爸寄的,一封是小侄子寄的。

    拿到信之后,他有点失望,信封上的字迹还是小侄子的。

    小侄子跟他炫耀暑假他去了好多地方,吃了好多好吃的,还照了相片。随着信寄来了几张照片,小侄子长高了,半搂着小侄子肩膀的姑娘,还是那么美

    他爸写的信,提到了云端带着小侄子千里迢迢去东北看他们,还说像云端这样的好姑娘不多了,让他抓紧一点,主动追求追求,如果追求不到,哼,以后就别回家了。

    梁怀瑾低声轻笑,目光落在云端的脸上,他好想当面见一见,这个姑娘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小侄子爱她,连第一次见面的爸妈,都喜欢她。

    梁怀瑾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草原,或许,今年冬天,他能见到她。

    这一次,梁怀瑾不仅给小侄子回信,还主动给她写了一封信。

    提笔写下她的名字,梁怀瑾就笑了。

    他的的心思化成笔下的字迹,每一笔横撇竖捺,每一句淡淡的感谢里,都藏着他的情谊。

    信写完之后,他再读,不过是一封再普通的感谢信。

    梁怀瑾不禁笑着摇摇头,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爸骂得对,他就是一个呆呆愣愣的木头。

    一封厚厚的信,几经辗转,十月份晴朗的一天,被送到云端手里。

    云端有点意外,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她和梁怀瑾有过书信来往,后来都是梁辰和他小叔叔写信。这次梁怀瑾怎么给她写信了

    把梁辰的信放在一边,她拆开给她的信,梁怀瑾的一笔好字还是那么赏心悦目,至于信里的意思嘛,就是对她表示感谢,还说他爸妈非常感激她把梁辰带的那么好。梁怀瑾还提到他听说她会制药,他想找她买一些,不知道方不方便。

    梁怀瑾的小心思云端没看出来,她第一反应,想买药啊,成啊,回头等梁辰寄信的时候顺手寄过去就行了。不过是普通发烧感冒的药,她闲着没事儿囤了好多,上个月回来还给梁辰爷爷奶奶寄了一些。

    又是一个月之后,梁怀瑾收到小侄子的回信,和一包药丸子,只能叹气了,他还是没收到她一字半句的信。

    梁怀瑾收到信这都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暂且不提。

    这会儿正是秋天,各种瓜果大丰收,李秀芬叫上云端,准备囤今年冬天的蔬菜了,南瓜、萝卜、冬瓜、土豆,多存一点省粮食。

    今年云端在秘境里种了不少南瓜、冬瓜、土豆,加上陶艺馆还存着一些蔬菜,根本不缺菜吃,但是她还是跟着李婆婆跑了两趟,参与换菜的活动。

    云端也没去远地方,第一趟就去青苗大队。

    李平武的娘看到云端,高兴地招呼她去屋里坐,喝口水。

    “多谢你换给我家的奶票,瞧瞧我家孙子,长的可壮实了。”

    云端摸摸小孩儿肉乎乎的小手,笑着道“大娘您真有本事,养的真好。”

    “哈哈哈,我一个乡下婆子哪里有什么本事,还是我儿子媳妇儿舍不得孩子,经常送好吃的回来。对了,我媳妇儿上次回来说,你年后去过一趟城里,这都半年了,好久没见到你,让你下次去市里上门坐坐。”

    “哎,改天我就去。”

    云端跟她打听“这一两个月,大队上有没有南方的知青过来”

    “有啊,八月中旬的时候来了三个知青,有一个杭州过来的姑娘,哎哟,长的可真白,下地干活整天晒太阳也没见把她晒黑。”

    云端问道“名字是不是叫谭乐水”

    “你咋知道”

    云端笑了“和我家沾点亲,答应了她家长辈照看一下。”

    大娘拍着胸口说“这个有什么,你住县城不方便,村里我帮你照看做,肯定不让别人欺负那姑娘。”

    “谢谢大娘。”

    知道谭乐水真来了,云端也不着急走,在李平武家坐了一会儿,陪着李大娘聊会儿天。等到中午下工休息了,云端去知青点找谭乐水。

    “云姐姐”谭乐水看到云端,高兴地跑过来迎接她。

    云端无奈道“你八月份就过来了,这都是十月底了,你怎么不到县城来找我,我还以为你没来呢。”

    “哈哈哈,这不是一来就赶上农忙嘛,抽不出空。”

    “你呀第一次干农活还适应吗”

    “还行吧,开始肯定累,手上还长泡了,不过适应几天就好了。”

    谭乐水这会儿说的云淡风轻,实际上晚上偷偷流过多少泪,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云端也没有追问,只问她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缺不缺什么东西。

    谭乐水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吃的比家里差远了,可馋肉了。不过这里不像杭州,后面的山高,野物也多,也没人管。前几天我们在山上的陷阱里抓到了一只野鸡打牙祭呢,我的个天,香死了,我这一辈子都记得这个味道”

    云端明白了,这姑娘真是馋肉了。

    “你什么时候休息等你休息去县城找我,我给你做红烧肉吃。你也别跟我客气,你应该知道,我家里不缺吃的。”

    “嘿嘿,大队长说,等忙过这段时间,把小麦种下地,到农闲就轻松了,到时候我天天上云姐姐家吃肉去。”

    云端看着小姑娘瘦了不少,也心疼“天天上我家吃肉也没问题,你爸爸给了我那么多宝贝,我还不好意思了,给你吃点肉算什么。”

    谭乐水小声嘀咕“也就是到您手里才是宝贝,在我爸和干爹手里,那就是破烂儿。”

    云姐姐走后,没过几天杭州下了一场暴雨,好几个地库都被水淹了,她爸爸特别庆幸,幸好让云姐姐把东西带走了。

    云端拉着她的手“不说这些了,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

    “好呀。”

    给知青住的地方是前些年新修建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学,总之住的地方还行,也算宽敞。前后来了六个女知青,嫁了两个,剩下的四个人,两个人住一个房间。

    “乐水,这是谁啊”

    谭乐水跟同住的女知青周乔介绍“这是我表姐。”

    云端笑着跟周乔打招呼“多谢你照顾乐水,第一次来没带东西,下次给你们带点零嘴,饿了的时候也能填填肚子。”

    当着外人谭乐水也没推辞,大方接受“谢谢表姐啦。”

    在屋里站了一会儿,谭乐水送云端出门。

    云端跟她说,队上的李大娘和她认识,万一遇到什么什么时候就去李家找她帮忙。

    “嗯,知道啦”

    云端刚才看了,谭乐水的位置上,除了床上垫的垫子之外,打开的箱子里就几身换洗的衣裳,私人物品不多。

    第二天云端又来了一趟青苗大队,给谭乐水送了一些水果、奶糖、蜂蜜、包子,还有她存在陶艺馆的红烧肉,也给她装了一饭盒。

    云端没等谭乐水下工,东西送到李家,她就先回去了。

    云端今天回去的挺早,回到家的时候梁辰还没放学。

    “妈妈,你今天回来好早。”

    “去青苗大队给乐水送点吃的,没有耽搁回来就早。”

    梁辰好奇“是杭州谭叔叔家的姐姐吗”

    “嗯,就是她。”

    “哎呀,我好久没看到乐水姐姐了,我想去找她玩儿。”

    云端觉得好笑“乐水叫我姐姐,你叫她姐姐,这个辈分不就乱了吗你要叫阿姨。”

    “不要,我就要叫姐姐,乐水姐姐只比我大十岁,我才不叫阿姨。”

    “你不叫阿姨,难道让乐水叫我阿姨我比你乐水姐姐还没大到十岁。”

    “哈哈哈,那我们各叫各的呗,师奶奶以前是这样说的。”

    “你个小屁孩儿,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梁辰哈哈地笑“妈妈别生气,我帮你烧火做饭。”

    云端懒洋洋地去厨房“行吧,想吃点什么”

    “想吃南瓜焖饭。”

    “你倒是喜欢吃南瓜。”

    “对呀,对呀,我还想吃南瓜饼。”

    这几天周围的邻居家里都在囤南瓜、冬瓜、土豆、萝卜啥的,天天吃小孩儿都吃烦了,去年隔壁张建军闹了一场,今年也没落下。

    昨天晚上听说张家吃的南瓜稀饭,张建军唧唧歪歪,被他婆婆揍了一顿。

    云家正在吃中午饭,青苗大队的社员们也下工了,李大娘笑呵呵地把云端留下的东西送去知青点。

    “云端送来的,看你还在上工,把东西放我这儿就先回去了。”

    “哇乐水,你表姐真大方,看看这个包子,全是白面的。”

    “这个蜂蜜看着真好,是野蜂蜜吧。还有奶糖呢,你以后可不缺甜嘴的东西了。”

    “啧啧,这么大个西瓜,还有杏子,苹果,看着真新鲜,你表姐真是把你当小孩儿宠啊。”

    一个上海来的知青羡慕道“别说在乡下,就是在上海我从小到大也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谭乐水是个会做人的,塞给李大娘一个红苹果,谢谢她帮忙送东西。

    李大娘说什么都不要,谭乐水推回去“大娘,以后麻烦您的时候多着呢,一个苹果算什么。”

    李大娘乐呵呵地收下“你这姑娘,就是客气。行,苹果我收下了,以后有啥事儿去家里找我。”

    “好嘞,谢谢大娘了。”

    送走李大娘,知青点剩下他们一堆熟人,谭乐水拍拍西瓜,大声道“先吃饭,吃完饭咱们把西瓜分了。”

    “哈哈哈,乐水就是大方。”

    屋里的人笑开了花。西瓜虽然不算贵,但是种的人少,东西紧俏,有的吃就不错啦

    有个男知青说“不瞒你们说,从我去年来这儿之后,我都一年没吃过西瓜了。”

    “咱们有福同享哈乐水有个这么好的表姐,真好呀。”

    大家争先夸乐水,乐水也不含糊,除了西瓜之外,赶紧把其他东西放自己箱子里锁上。

    这时候大家都在外面,谭乐水打开饭盒的盖子,浓郁的红烧肉香味扑面而来,不争气的口水一下涌出来,谭乐水咽咽口水,她要偷偷把这盒肉吃了。

    知青点就这么大点地方,想偷偷吃肉,几乎不太可能。这会儿秋老虎还热着呢,肉也不能放,谭乐水叹气,找出筷子赶紧吃一点。

    剩下的红烧肉,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大家一人分了一块,可把谭乐水心疼的不行。

    下次跟云姐姐说,不要送肉了,太心疼了。

    云端却不知道谭乐水在心疼红烧肉,因为她又找上了上次帮她杀猪的那个人料理了一头猪,过几天,她准备去金水市一趟,看看老郑头有没有东西想和她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