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第20章
作品:《古董商人穿七零》 送走李平武和陈晓燕两个人,张家已经做好饭了,李秀芬腰里捆着围裙出来。
“那两个是谁怎么没见过。”
“就是上次那个青苗大队,我换了两张奶粉票给人家,今天来给我送红薯粉来了。”
“隔了这么久还记得还人情,还挺讲信义。现在秋收也收完了,我还想找你说,我和几个老姐妹商量,这几天准备囤一些南瓜、冬瓜、土豆。这些菜经得放,还顶饿,能节约一点粮食。”
“好,到时候你们叫上我。”
“估计也就这两天吧,你先抓紧时间把梁辰冬天的衣裳做出来。你先忙着吧,我去喊张建军那个小兔崽子回来吃饭,个皮猴子,玩的都不知道回家了。”
她家梁辰经常和张建军他们一起玩儿,现在也还没回来。
算了,衣裳明天再做,先做晚饭吧。
去后院的菜地里,把最后两个长得丑兮兮的番茄摘了,晚上做番茄鸡蛋面。
菜地里的老了的番茄苗、茄子苗、辣椒苗找个日子都要拔掉,把地整理好后,准备种大白菜、卷心菜、萝卜、花菜,这些都是本地适合冬天种的菜。
她家后院也种了南瓜和冬瓜,长得不好,一根藤上,大大小小的算起来,也就结了四五个瓜。一大半的瓜,还没等到秋天成熟,夏天的时候就下锅炒菜吃了。
明年可以在秘境的天坑里种几株南瓜苗、冬瓜苗、丝瓜苗,肯定就够吃了。
丰收不仅是外面一片丰收,天坑里的水果也丰收了,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葡萄,太多吃不了,等做完梁辰的棉衣,腾出手来,她还想试试酿葡萄酒。
最近事情不少,忙着呢。
云家厨房的烟囱冒白烟儿了,在外面玩了一下午的梁辰,快活地跑回家。
“妈妈,我回来了啦。”
“嗯,洗手,准备吃饭了。”
“哦。”
真的是玩累了,肚子饿了,按照他平日里的食量给他煮了一两面,他还觉得没吃饱。
“妈,再煮一点面呗。”
“不煮了。”
云端把自己碗里的面挑了一筷子给他“把这些吃完就够了。要是还不够,一会儿吃点葡萄。”
梁辰的目光在葡萄上打转“这个葡萄怎么还是青色的是不是还没熟啊,酸唧唧的。”
“这是甜的,不信你尝尝。”
一尝,哎,真是甜的。一口咬下去,皮特别薄,还有点脆皮的感觉,这个葡萄还没籽,真是又甜又好吃。
今天他们去后山上玩了,摘了野葡萄,看着黑溜溜的,一点点大,不好吃,比这个差远了。
“快点吃,吃了去刷牙洗漱。”
“来啦来啦”
梁辰吃完一串,拍拍手,放着明天再吃。
晚上,夜深人静,云端去天坑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把成熟的葡萄摘下来放陶艺馆里,等她有空再来处理。
第二天早上去学校上学之前,梁辰还忍不住跑进堂屋里抓了一把葡萄塞嘴里。
张建军在外面叫他,他囫囵嚼几口,把嘴里的葡萄咽了才跑出去。
张建军“你早上吃什么好吃的了”
“我家这几天早上都吃玉米糊糊和酸菜。”
张建军叹气“我家早上吃红薯稀饭和酸菜,红薯稀饭里面全是红薯,我奶奶抠门的恨不得就撒了几颗米。”
“快跑,咱们要迟到了。”
“嘿嘿,肯定不会迟到,我跑的可快了。”
两个小孩儿,嘻嘻哈哈地跑远了。
梁辰去上学了,云端在家做衣裳,家里有缝纫机,衣裳裁剪完,一天就把棉衣做好了。
李婆婆来还酱油的时候,也把自己家需要补的衣裳带过来了“让我也试试你家的缝纫机。我老婆子还没用过呢。”
“尽管用。”
云端让开位置,拿着刚做好的单衣去水井边过水洗一洗,扭干水,抖一抖晾起来。
缝纫机没什么难的,李婆婆试了一会儿,就掌握了诀窍,一边补衣裳还一边跟云端说话“咱们明天一早出门去换菜,先去最近的青苗大队,如果换不到,再去远一些的地方。”
李婆婆抱怨一句“哎哟,南瓜、冬瓜、土豆这些菜,可不比什么小青菜,那可是真实沉,重的要死。我也是命苦,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操心一家人吃喝,去老远背菜回来。”
云端笑了笑“那咱们多跑两趟,一次少换一点。”
“我计划好了,只去换三趟,要是冬天不够吃,让他们几个少吃点。”
云端笑出了声“只要您不心疼,那也行。”
李婆婆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里说着让小崽子饿肚子,结果去换菜的时候比谁都积极,一连去了四五天,好家伙,家里的南瓜、冬瓜堆满了厨房的墙角。
云端就跟着去了两天,他们母子两个,存这么多菜够了。
中午放学,张家没人,张建军跟着梁辰回家,忍不住抱怨“我们家这几天,早饭是南瓜饭,中午炒菜是冬瓜片儿,一点油水都没有,晚上又是吃南瓜。我的个天呐”
梁辰好奇地问“你们家土豆呢”
“我奶奶说,土豆比南瓜和冬瓜贵,换得少,先吃南瓜和冬瓜。”
张建军好奇“你们家今天吃什么”
“我妈说,我们家今天中午也吃南瓜和冬瓜。”
“不行了,我不想吃南瓜也不想吃冬瓜,我要去酿酒厂找我爸妈,中午吃酿酒厂食堂。”
张建军不等她婆婆回家,把书包往梁辰桌子上一扔,扭头就往外跑。
“我书包放你这儿啊。”
“嗯。”
在厨房做饭的云端听到动静,连忙出来看“张建军呢”
“走了,他说他要去酿酒厂吃食堂。”
“那小子不是最喜欢吃甜食么跑什么跑我还准备炸南瓜饼呢,还特意往南瓜饼里面放了蜂蜜。”
梁辰嘿嘿一笑“他不想吃南瓜,我吃。”
“除了南瓜饼还有什么呀”
“砍了一块火腿,炖冬瓜汤。还蒸了红薯饭。”
梁辰馋得肚子咕咕叫“什么时候能吃啊啊啊,我饿啦”
“半个小时吧,还没下冬瓜呢。”
炖火腿的汤锅,她特意选的南方用的那种两层盖子的汤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水汽不外泄,让汤汁的精华在锅里循环。
一揭开两层盖子,火腿汤的香味儿啊,顿时香飘满屋。
梁辰一边咽口水一边想,张建军刚才肯定没闻到火腿的香味儿,要不肯定不会说出吃食堂的话。他可最了解他的小伙伴了。
一大锅火腿冬瓜汤,他们母子两个肯定吃不完。留一半汤放到晚上下面吃,浓香的汤汁儿,配上爽滑韧性十足的面条,再撒一把清爽的小葱花,香得很咧。
下午一点多钟,李婆婆才回来,一张脸晒的通红,头上的汗水顺着鬓角流。
弓腰驼背地把一背篼南瓜放进屋里,才锤着腰,给自己到了一杯凉白开喝。
云端听到隔壁的动静,过去看看。
李秀芬看到云端,连忙问“云端,吃饭没有,我家张建军呢”
“估计在酿酒厂玩儿,他听梁辰说我中午做南瓜和冬瓜吃,扭头就跑了,说是去酿酒厂吃食堂。”
“这个小兔崽子。”
“您还没吃饭吧,我留了饭,给您端过来先垫垫肚子。”
“不用,不用,我烧把火就把饭做好了。”
“您可别推辞,本来就计划了张建军的饭,谁知道他跑了。”
不容李婆婆拒绝,云端去厨房端了一碗火腿冬瓜汤,一碗红薯米饭,给李婆婆送过去。
李秀芬赶紧接过来“哎哟,这么好的饭啊,我都舍不得吃。”
“有什么舍不得吃的,这几天这么辛苦,就是该吃好一点。”
两人正说着话呢,吃饱喝足的张建军回来了。
看到他婆婆回来了,笑嘻嘻地跑过去“婆婆你累不累,我给你捶捶肩。”
“哼,累死我也活该。”
“嘿嘿,谁说的,累着你我可心疼了。”
李秀芬斜了小兔崽子一眼“真心疼我,就算我让你每天吃南瓜你也愿意”
那肯定还是不愿意的。
云端抿嘴笑了笑,转身回家,过了一会儿,叫梁辰端了六个油炸南瓜饼过来。
张建军眼睛都亮了,这个南瓜饼一看就好吃。如果南瓜都做成这样的,他也愿意吃呀。
李婆婆看都不看孙子一样,拿起筷子吃饭,筷子搅动了一下火腿汤,张建军吸吸鼻子,什么香味儿
刚才忙着和婆婆撒娇扯皮,他还没注意到。居然是肉汤和白米饭
张建军抚摸着饱饱的肚子,哎,大意了
李秀芬对孙子孙女管得严,油炸南瓜饼就在桌上放着,没有她的允许,张建军也不敢动。
李秀芬慢条斯理地吃完美味的午饭,不搭理眼巴巴看着南瓜饼的小孙子,把南瓜饼换到自家的盘子里,然后,放到橱柜里,锁上。
把云家的碗碟洗干净,擦擦手,扭头看到小兔崽子溜到门口。
“你今天敢去梁辰家蹭吃的,我打断你的腿。”
伸出门槛的腿,假装事情没有发生过,又缩了回来。
李秀芬冷哼一声,端着碗碟去隔壁云家。
李秀芬笑盈盈地夸云端“你可真会做饭,炖的冬瓜汤好喝。”
“主要是火腿质量好。永平县那边的人擅长做火腿,我回来的时候,特意跟人换了一条。”
“哎,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葡萄”
“跟人买的,东拼西凑弄了这么多,我想试试做葡萄酒。”
云端不怕让人看到她家的葡萄,她这几天去乡下换菜,确实跟人换了不少葡萄,大家都看到了。
此刻她桶里的葡萄,大的小的都不一样,葡萄的颜色也不一样,一看就知道来源多,不是一个地方买的。
“做葡萄酒要不少糖吧,你搜罗了这么多葡萄,上哪儿弄白糖去”
张家建国以前就是开酒铺的,对于酿酒李秀芬不敢说精通,也能说略知一二,当然知道做葡萄酒要糖。
“梁辰爸爸寄了一些糖票回来,再加上家里存的白糖,应该够吧。”
李秀芬咂舌“你可真舍得”
不说糖的事情,云端问道“你家有空的酒坛子吗我家杂物间那几个酒坛都是两斤装的小酒坛,我怕不够用。”
“我家现在也没酒坛,当时建酿酒厂的时候,我家的酒坛子都捐了。”
李秀芬一拍脑袋脑袋,想起一件事“你再仔细找找,说不定你家还有大酒坛。”
“你爷爷原来还在的时候,喜欢泡药酒,那个时候每年都要买两坛粮食酒放着。你们家的跌打药酒可受欢迎呢。那么多药酒卖出去,酒坛子应该还在吧。”
“你没在的时候,我就给你家扫一扫灰尘,也没细看,你自己前堂后院都找找。如果都没有,你要想买酒坛的话,去酿酒厂那边问问,那里有一家人会做瓦罐,老手艺人了。”
“好,谢谢李婆婆,我再找找。”
李婆婆提了一嘴药酒,云端就想起来了,家里以前确实卖药酒。爷爷在的时候,家里偶尔闻得到酒香,她都习惯了,也没在意。
先去前堂看看,前堂放着空置的药柜子,角落放着一些桌椅板凳,仔细看了看,在药柜的最里头,找到一个大概十斤装的酒坛子,另外就没有了。
屋里屋外找了一圈,除了这个酒坛子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发现。
算了,明天去酿酒厂问问。
杂物间的小酒坛搬出来洗洗涮涮晾干,搬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她没抱稳,酒坛子从她手中滑落,砰地一声掉落地上。
好险没有摔碎。
抱起坛子走了两步,感觉不对劲,刚才那声,不像是坛子掉到地上该有的声响,撞地上声音应该更实在一些,她怎么听出了空气感呢
回头仔细查看,好家伙,扫开地上的那层土,揭开木板,下面居然是空的。
好多年没打开的地窖,突然打开,香浓的酒味飘出来,熏的她往后仰。
云端对白酒没什么特别爱好,也不像那些长期喝白酒的人能品出什么酱香、清香的不同,就是大概知道什么味儿,社交的时候也能喝上几杯。
她爷爷存的酒,明显和她之前喝的白酒不是一个档次的。
地窖里酒味儿太浓,她不敢点煤油灯进去,去屋里拿了个手电筒,顺着架好的梯子下去。
手电筒的光线扫过整个地窖,这个地窖挖的深,也挖的大,差不多把外面院子地下全部掏空了。
地窖里依次摆放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酒坛子,每个酒坛子上还贴了标签,大概写了一下,是某年某月存的酒,有些里面泡的是药酒,又专门另写了一张签子,比如最常见的跌打酒、滋阴养肾酒。
地窖里存的酒,年份最短的也有六七年,年份长的,还有建国前的酒。这种二十年以上的酒,她连坛子都不敢打开,生怕影响保存。
从年份上看得出,爷爷在的时候,应该是每年都买了几坛酒存着。
现在她想买一坛几十斤的酒存着,那可不容易。
之前也没注意,哪些单位有酒票来着能搞到酒票她也想存一点。
地窖里有几个酒坛里面剩下的酒不多了,她把里面的酒倒腾出来,倒到小酒坛里装着。空坛子搬出去,留着酿葡萄酒用。
傍晚,等张红明夫妻俩下班了,云端专门去找他们。
“什么,你想买酒”
云端点点头“我爷爷以前每年都要买几坛酒存着,我想着,这也是好事儿,酒不是越陈越香么。”
“咱们酿酒厂出去的都是瓶装酒,一坛一坛的酒,酿酒厂里最小的坛子也是三十斤一坛,酒票不好弄。”
罗桂芳拍了丈夫一下“不好弄又不是不能弄。”
罗桂芳对云端说“这个事儿包我身上了,我给你换去。”
她是做后勤工作的,接触的人多,有渠道能弄到酒票。现在这个年代,粮食才是最重要的,酒这个玩意儿,如果不是送礼,自己家喝不喝无所谓。
“那就先谢谢罗婶了。”
罗桂芳拉着云端细谈,问她想怎么换,用粮票换还是用钱。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票换,不过肯定有人不乐意,还是钱和粮票好用。
梁怀瑾和孟叔叔都给她寄过粮票,她自己也在金水市换了一些,手里粮票富余得很。
云端一下拿出六十斤粮票吓了罗桂芳一跳“你不会把粮票都给我了吧你们家冬天吃什么”
“哈哈哈,那肯定不能。”
她家吃的粮食都是陶艺馆餐厅里面的,还有一些跟人换的一些杂粮,粮票放着放着就多了。
罗桂芳说“你给的粮票有点多了,就算换五十斤的酒票也用不完。”
“那就多换点,能换一百斤最好。”
“那我先去打听打听。”
后面几天,云端在家折腾葡萄酒,罗桂芳揣着云端给的粮票活动开了。
罗桂芳换的酒票太多,不知道怎么就传到厂长耳朵里去了,把罗桂芳叫去办公室。
罗桂芳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厂长问,她马上就说“这是帮云端换的,我们家什么情况领导还不清楚吗喂饱一家人的肚子都费劲儿,哪里有这么多粮票来换。”
“云端是谁”
“云端啊,我家邻居。云归林你认不认识早年间每年都要找酒厂买几坛做跌打酒,云端是她孙女。”
“云老爷子我记得,她孙女干什么的,怎么有这么多粮票。”
“那就说来话长了。”罗桂芳绘声绘色地把云端去西南附属医院工作,找了个当兵的男人,带着孩子回老家养病噼里啪啦地说完。
“她家不缺粮票,永平县那边还有长辈补贴,日子过得宽松,才有心思存点酒。说起来,别看一坛子两坛子酒看着多,她肯定要走人情,送出去后家里也剩不下多少。”
厂长点点头“只要符合规定,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罗桂芳明白,连忙说“我们就是私下换一换,可不敢高调。”
厂长清了嗓子“那啥,我这里有三斤酒票,你看”
“换,那肯定换。”
为了谢谢云端对小儿子的照顾,云端的事情,罗桂芳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没几天就给她换好了酒票。
罗桂芳自己贴补了一些粮票,给云端凑够了九十斤,为了好搬运,就换成了三坛三十斤装的酒。
云端问明白罗婶子补贴了多少斤的粮票之后,也没给她粮票,而是凑了个整,从米缸里装了五斤精米给她。
“这多了吧。”
“不多,您拿着。”
罗桂芳爽朗一笑“那我就拿着呢。酒厂那边不用你去,回头叫你张叔给你搬回来。”
“那就麻烦张叔了。”云端把钱转交给罗桂芳。
有张红明夫妻俩帮忙,云端心心念念的两坛子酒晚上搬到了家里,按照爷爷的习惯,云端给酒坛贴上日期,放到地窖里。
看了一眼角落的药酒,云端双手叉腰走了两步,反正她也没事儿,有空研究研究药酒试试
云端装了一斤跌打酒,一斤养肾酒,第二天傍晚,吃了晚饭后,提着药酒去小师叔家。
白芷是个识货的,一闻就知道“这是你家的药酒当时你爷爷走的时候,把你家收拾了一遍,只在前堂看到半坛子没有卖完跌打酒,我以为没有了。”
“我也是收拾家里的时候才发现爷爷藏了几坛药酒,算一算年份,至少五六年了。”
白芷自斟自饮,抿了口滋阴养肾的酒“啧,肯定有了。”
云端又说“我昨天凑粮票买了两坛酒,我闲着没事儿,想试试自己泡药酒,师叔有方子吗”
“有,怎么没有,方子还是你爷爷给的。你等着,我给你拿。”
白芷是个痛快人,去卧室一躺,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翻旧了的书“这是你爷爷当年交给我的,里面药酒的方子都是他记录下来的,我跟着学了一些。你拿回去试试。”
“哦。”
“你有兴趣学医,相信你爷爷九泉之下也会感到高兴。你爷爷的行医手札,在你家堂房梁上,你也可以拿下来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
“”
云端一个头两个大“我就是想搞点简单的,泡泡药酒什么的,学医我不行的。”
白芷眼睛一横,凶巴巴地骂她“你是蠢吗怎么说你也是高中读毕业了,学医怎么不行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白芷突然又换了个思路“你看看你,现在看着还年轻,等过几年上年纪了,你肯定满脸皱纹,老得不行。”
“”
“中医好呀,你爷爷的手札里记载了美容养颜的方子,等你学会了,调理好身体,最后还不是你自己受益”
“好吧。”
云端拿着药酒的方子,不敢在屋里多待,赶紧溜出来。
院子外面,梁辰和白辛夷他们在玩足球,杜小兰在一边看。
杜小兰看她表情不对“怎么了怎么这个表情被你小师叔骂了”
“小师叔叫我学医。”
杜小兰看了眼屋里,小声说“别理他,他偶尔就是这个样子。辛夷和沉香对学医都没什么兴趣,他想起来就要骂他们一顿。”
云端心有戚戚“我现在不敢进去,我准备撤了。”
梁辰不想走“妈,再玩一会儿嘛。”
“天都黑了,别玩了,明天你自己早点过来玩儿。”
“再一会会儿。”
“一会会儿多久”
“半个小时”梁辰试探着问。
云端看了眼时间“说好半个小时。”
“嘿嘿,知道了,我说话算数哒。”梁辰跑开,一脚把足球踢过去“春哥,接住。”
“好嘞,我来啦”
云端躲在屋外面,跟小师婶说说闲话,本来都要走了,白芷把她叫进去。
云端连忙给小师婶使眼色,杜小兰拉着她,对白芷说“你凶什么凶云端给你送药酒过来,你还骂她,像不像话”
白芷暴躁“我哪里骂她了,叫她进来我给她把个脉。”
“哦哦,我来了。”
云端进去,还不忘把小师婶拉上。
白芷一看她那怂样就来气,把完脉之后“行了,以后不用来我家了,你现在壮得跟头牛一样,以后也用不上我了。”
云端抿嘴一笑“小师叔,时间不早,我就先走了。”
云端拉着儿子溜了,好几天都不敢去白家和医院那边。
等到十月底,霜降之后,凤凰县运来了一批苹果,凤凰县周边的苹果树也飘着苹果的香味。
隔壁张家早上去菜铺买了几斤苹果,给云端送了几个。云端顺势把天坑里的苹果拿出来,给张家和白家送了一些。
第二天下午,不用劳动的一年级小朋友在家瞎玩儿,白沉香跑到家里来“白阿姨,你家买的苹果好脆好甜呀。不像我妈买的苹果,都是绵的,一点都不脆。”
云端笑着指了一下堂屋的筐子“想吃自己去拿。”
白沉香跑进去“哇,怎么这么多。”
“那可不是,要一直吃到过年呢,这么一筐苹果可能都不够。”
白沉香羡慕了,他妈就买了几斤苹果,吃两天就没有了。就算不好吃,想吃多的都没有。
梁辰以为白沉香不好意思,主动给他挑了一个大的“你吃。”
白沉香才不会不好意思呢,嗷呜一口,咔嚓咔嚓,一个大苹果吃下肚,呃有点撑。
刚吃了午饭不久,还没消化呢。
云端“吃撑了别坐着,溜达溜达消消食。”
溜达有什么好溜达的,梁辰的足球拿出来,两个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过来踢过去。隔壁听到动静的张建军,也跑过来加入。
张彩玲拿著作业本跟过来“张建军,你的作业还没做。”
“哎呀,等我玩够了再做。”
玩儿还有玩儿够的时候么张彩玲着急“妈说了,等她下班回来检查,你要作业不写完,肯定挨揍。”
“我做的完,你别催”张建军冲白沉香大喊“踢给我。”
“来了”
云端出马了“这会儿两点钟,你们玩到三点就不准玩了。都给我写作业。”
“哦。”
云端拉张彩玲坐,塞了个苹果给她“你吃个苹果歇一会儿,别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张彩玲这个小姑娘,她每次看到她不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就是在家看书。她弟弟张建军经常过来玩儿,她几乎一次都没过来过。
“谢谢云姐姐。”张彩玲把书放到一边,抱着苹果吃。
云端拖了把椅子过来,在她旁边坐下,慢悠悠地翻药酒方子。
等到三点,张建军跟他姐姐回家做作业,白沉香和梁辰两个做完作业的人,想去北街回收站。
云端顺手给了一毛钱,梁辰拿着钱,喜滋滋地跑了。
“妈,你等我给你找一幅超好看的画回来。”
“去吧,去吧,玩够了就回来。”
送他们两个出门后,关上大门,云端转身去陶艺馆。
“毛毛,你知不知道那位大能有没有在哪里种药材”
“吱吱。”什么药材
云端指着一个美容酒的药方,需要人参、当归、玉竹、黄精、何首乌等等,上边标注最好用黄酒,她手里没有黄酒,就用高粱酒试试。
黄酒还是要绍兴那边的才好,等明年去南方的时候买一些屯着。
美容酒润肤乌发,健身益寿,那简直太适合她了。她自己带的护肤品已经用完了,如果这个美容酒真有效果,倒是省了她买护肤品的钱。
也不全是为了省钱,主要是不适合。小师婶擦的润肤霜是从百货大楼里买的,什么百雀羚、春娟她都试过,都不太适合她的皮肤,她的护肤品用完了,最近一直用清水洗脸。
“帮我找找这些药材,找到了,晚上我给你煎牛排。”
“吱吱。”不准反悔
“那肯定不能。”
“吱吱。”你等着。
毛毛灵活地爬上陶艺馆外面的大树,走空中通道往西南方向跑。
云端这会儿有空,整理一下屋里的东西。换回来的冬瓜、南瓜都搬到墙角,晒干的杏仁装进袋子里收存好。
检查了一下大石头周边摆着的新鲜水果,桃子、葡萄、苹果、杏子都还很水灵。从养鸡场捡回来的鸡蛋、鸭蛋也很新鲜。大石头的保鲜效果真是杠杠的。
好久没吃肉了,去养鸡场抓了一只肥硕的母鸡,收拾干净放砂锅里炖上。
过了两个多小时,鸡汤都炖香了,云端去陶艺馆看了一眼,毛毛还没回来。
行吧,等晚上再进来。
今天没有太阳,是个阴天,傍晚五点多钟,外面的天色已然昏暗。
沉香和梁辰跑回来,沉香说要回家,云端让他等等。
找了个麻布袋子,装了一袋苹果给他“拿回去吃,不要让人看到。”
沉香嘿嘿一笑“白阿姨放心,我一定偷偷的。”
云端翘起嘴角“你最机灵了。”
“我外婆家每年都会做红薯干,等我外婆给我家送红薯干,我分一半给你。”
“呵,你还挺大方嘛。”
“那可不。”沉香骄傲地扬起下巴。
“别贫嘴了,天都快黑了,赶紧回去。”
“得嘞”
梁辰牵着妈妈的手进屋“咱们晚上吃什么呀”
“吃鸡汤粉丝。”
米粉已经泡好了,锅里烧开水后,泡好的米粉放进锅里烫一分钟捞起来,撒放各种调料葱姜蒜等配菜,一勺滚烫的鸡汤淋下去,鸡汤鲜美的味道,一下就上来了。
炖到骨头分离的土鸡,用筷子把肌肉撕成一条一条的饭碗里,和米粉拌一拌,简直完美。
梁辰吃得头都不抬“妈妈,明天早上吃鸡汤饭好不好,用鸡汤熬粥吃,撒小葱花。”
“行呀。”
梁辰咧嘴笑,脸颊上的肉鼓成一个白嫩的肉包子。
小孩儿脸上长肉之后,真是虎头虎脑的。
“明天下午咱们去照相馆照相,回头给你爸爸寄一张。”
“不给我爷爷奶奶和大爸爸寄”
云端一下明白他说的是谁。
“寄,都寄。”就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收不收的到。
找孟叔叔要了梁辰爷爷奶奶和爸爸的地址,之前也寄过信过去,但是一直没有回信。
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云端去陶艺馆,毛毛坐在大石头上,手里抱着一个大桃子啃。
“吱吱。”你去哪儿了。
“好了好了,别生气了,这不是来了嘛。”
大厅里杂七杂八地堆放着药材,有些药材的根部还裹着泥土。
人参、当归、何首乌,个个儿都很肥硕,看来这个秘境里面还有不少好东西。或者说,那位大能在秘境里种了不少好东西。
从天坑里那些果树、瓷器、蜂蜜看得出,这位大能是个相当接地气的大能呢。
“吱吱。”
“走吧,给你煎牛排。”
找了个篮子,把地上的药材收一收,带着兴高采烈的毛毛去五楼餐厅,给劳苦功高的寻药小能手煎牛排。
牛排煎熟之后,照例给它把牛排切成小块。
“慢慢吃。”
“吱吱。”
把所有的药材放到水槽里,一样一样地洗干净。
这些新鲜的药材还要经过处理之后才能用来泡药酒。
这会儿还没有睡意,去了趟天坑,主要是想去那栋木房子里看看。
除了正屋和正屋后面那间放石头和水晶石的收藏室之外,其他房间她还没去看过。
脚步踏上木屋的台阶,经历了又一年的夏秋枯荣,这里一如往常。
吱呀一声,正屋的大门推开,屋里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那幅仙风道骨的画像,那对细腰瓶子,以及桌上的文房四宝、信,都和几个月前她第一次见到的一样。
砚台里的墨,现在还没干。
简直太神奇了。
正屋后面的收藏室里,除了水晶石和被她全部搬走的石头之外,架子上还放着一摞书,书的材质不是普通的纸张,书页薄如蝉翼却不透光透字。
从封面上看,这是一套天元大陆的修仙指南,介绍了从入门到飞升的具体步骤。另外就是丹、符、阵、器修炼指南,开元大陆上的各种灵植的介绍。
您真是高看我了,我连修炼的门槛都进不去,你留下的这些东西暂时都没用了哦。
没什么兴趣地放下这些书籍,突然,角落里另外一本书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本书没有书名,翻开了才知道,这是那位大能自己写的手札,主要是研究中医和炼丹之间的异同,其中还拿一些丹药的药方和中医的药方进行对比。
这个手札有点意思
云端来了兴致,拿着这本手札,和他爷爷写的手札以及留下的医书内容进行对比。
研究了一晚上,她最后的结论她太无知了
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早上,陪梁辰吃完早饭,送他出门读书后,她回屋抱着被子补觉。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她还有一辈子,慢慢来吧。
这段日子,学习中医,抽空带孩子去照相,给孩子家人寄信,炖了两只鸡补身体等等,过得很悠闲。
进入立冬,几场小雨之后,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云端准备这两天去金水市一趟,这一趟去了之后,年前就不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云端问道“我准备明天去金水市一趟,你去不去”
梁辰摇摇头“后天老师要带我们去野营训练。”
“什么”
云端不敢相信,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有野营训练
“什么野营训练”
梁辰“老师说,上面有规定,要带我们去野营训练,锻炼我们意志力。”
梁辰说了一遍,云端也没搞明白,下午准备去问问。
她出门的时候,碰到李婆婆,一问才知道,她也是去打听野营训练。
她们还没走到学校,就碰到好多家长围在学校门口,问野营训练的事情。
校长在校门口摆了一根高板凳,站在上面大声宣扬野营训练的意义,学习老一辈不怕吃苦不怕累的长征精神,小学、中学和高中的学生都要进行野营训练
杜小兰不知道从哪里出来,拉了云端一下,云端跟着退出了人群。
杜小兰“我们也接到通知了,野营训练分批次进行,循序渐进,小学生走的近一点,初中和高中生走得远一点。听他们说,市里有些学校宣扬,说他们要带学生野营训练一个月。”
云端惊讶“一个月现在都冬天了,吃饭睡觉怎么办”
“谁知道呢。咱们县学校的校长们都比较务实,说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徒步三公里,带着午饭去,上午去,下午回来。高年级的依次递增。”
“这还算靠谱。”
云端笑了笑,这不是跟几十年后的学生,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的春游、秋游一个意思么。
云端“我还想着这几天不下雨,去一趟金水市,现在梁辰要去野营训练,我恐怕去不了。”
“这有啥,野营训练我们居委会也要去人,我跟主任申请,后天梁辰、沉香他们去的野营的时候我跟着。”
“你有事儿你就去办,不妨事。”
杜小兰把云端要的介绍信放她手里。
云端犹豫了一下“我回去问问梁辰。”
梁辰得知妈妈要去金水市,没空陪他去野营,梁辰连忙说“老师说了,不让家长去,要培养我们独立自主。”
云端想了想“要不这样,明天中午放学,你去沉香家吃午饭,住一晚,后天野营和沉香一起去,后天下午妈妈就回来了。”
“嗯嗯,我可以。”
母子俩商量好野营训练的事儿,云端提前给他准备好背包、水杯、几块饼干、还有一小包杏仁干。
本来想放一个苹果的,想到苹果不好分,也太显眼了点,又把苹果拿出来了。
第二天一早,母子俩一起出门“我把你的背包放你师奶奶家,你中午放学直接跟沉香回家。”
“嗯嗯,知道啦。”
云端把梁辰的小背包送去,还把今天早上做的一锅白菜豆腐包子一起送去。
杜小兰瞪她一眼“梁辰还能把我家吃穷了不成你还自己带吃的来,看不起我是不是”
“哪里的话,原来计划着多做一点,我带着路上吃,后来才想到等到中午包子都冷了,找地方蒸热也麻烦,就不带了。干脆给你送来,给家里添个菜。”
杜小兰这才说“那好吧,出门在外别饿着自己,自己找地方吃点热的。”
“嗯,我知道。小师婶我先走了。”
“早点回来。”
云端坐着汽车,摇摇晃晃地去金水市。这一次,只有她一个人,她就没去招待所,下车之后,直接去城南老郑头家。
上次因为罗二狗的事情,郑老头把家里的古董捐了,得了个食堂后厨的工作,老郑头儿子上班去了,家里只有他们老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孙子。
开门看到云端,老郑头也没想到,做暗地里生意的人,居然敢大白天敲他家的门。
云端笑着问好“郑老爷子,好久不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