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第110章

作品:《我粉了个菩萨

    这个案子,法院也难办。

    此后,法院又组织了调解。

    除了调解之外,还有立案、证据交换等环节,都需要当事人到场。

    邹乐为临近毕业,比较闲,只要收到通知,每次都积极参加。

    她的诉求没变过道歉。

    那个阿姨的家人,就没有那么清闲了。

    他们家庭不贫困,但也不是富裕到能够天天没事做的人家。

    每次来法院,都是那个阿姨不同的家里人。

    有时候是她儿子,有时候是她女儿,还有时候是女婿。

    这样耗下来,邹乐为还好,但是那个阿姨的家里人先受不住了。

    他们都有工作,也有孩子要照顾。

    后来甚至有一次,他家直接没人来。

    最后,因为原告迟迟拿不出有效的证据,根据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证据。

    法院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要求。

    毕竟,法官从业多年,他明白这种案子看起来小,但是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社会价值导向。

    得到这个结果后,潘敬松了口气。

    邹乐为没有被诬告,这件事也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的家里都有老人,火一旦烧起来,很容易烧到自己身上。

    潘敬家里也有两个老人。她也很担心,哪一天,爷爷奶奶走在路上遇到了麻烦,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

    出了法院大门后,邹乐为心情复杂,说不出自己的感受。

    本来是做了好事,到了最后,竟然因为自己没受惩罚,而感到开心,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那个阿姨一家人走在大门的另一边,表情阴沉。

    他们也没想到最后是这种结果。

    本来想要赔偿,搞到最后,诉讼费还要自掏腰包。

    潘敬看了他们一眼“如果你们后续接着起诉,我们就接着。”

    “当然,你们这种诉求,二审估计还是一样的判决,自己再掏一笔钱罢了。”

    潘敬看起来一直很稳。

    每次看到这个姑娘,那个阿姨都有些气急。

    “我们肯定接着告”阿姨疯狂坐在轮椅上,大声吼。

    潘敬点头,冷漠地给她鼓了掌“很好。”

    “我们不怕耗。”

    这次,她没有看他们一眼,就离开了。

    赵绝跟在潘敬身后,冷不丁停在那个阿姨身边“您不怎么出门”

    那家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赵绝接着给自己做了解答“肯定不怎么出门,光在家琢磨怎么不要脸了吧。”

    说完她就走,干干脆脆。

    那个阿姨气得疯狂拍自己的椅子把手。

    潘敬和赵绝看起来过于淡定,无所畏惧。

    后面,有人在疲惫地说话“妈,要不算了吧”

    阿姨疯狂地干嚎,一家人吵了起来。

    最后,第二张传票,邹乐为迟迟没有收到。

    听说,那个阿姨的儿子和女儿为了这笔医药费该谁出,闹得挺僵,甚至把亲妈扔在医院,没人照顾。

    想想也是,这样的人,能养出什么好玩意来。

    这件事,就这样没头没尾地结束了。

    其实心里没有很爽。

    事情糊里糊涂地结束了,但是邹乐为仍然想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那个阿姨老年痴呆,记错了

    还是那个阿姨为了省钱,欺骗了自己的儿女

    又或者是单纯的全员恶人

    邹乐为想不明白,也不愿意去想了。

    放在电视里,这并不是一个坏人得到惩治、大快人心的结局。

    但是在现实中,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尾了。

    这个案子,以后说不定可以被其他地方的法官参考,用来判处类似的案件。

    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不一定是个善有善报的社会,但起码不会恩将仇报。

    邹乐为的心态调整得还可以,挺乐观“好事还能做。”

    但她也知道了方法“下次要是还有这种事,我就远远地录个视频,或者看情况,直接报警。最好喊几个路人一起,再过去帮忙。”

    但她已经不相信报应了。

    她只希望下次帮了别人之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别记恩情,别记仇。

    赵绝很怕邹乐为有心结,只要在寝室的时间,就骂那家人。

    “乐为,人在做,天在看,他家以后肯定遭大殃”赵绝信誓旦旦,似乎已经看到了那家人的未来。

    有人比自己还愤慨,邹乐为心情也没有那么糟糕了。

    邹乐为很明白,这次她敢这么做,是因为她有底气。

    没有潘敬的邹乐为,是不敢这么刚的。

    如果没有潘敬,邹乐为大概率是交了那笔钱,从此再也对这个世界没了信心。

    就此成为心里没了光的人,浑浑噩噩过下去了。

    但是现在,还是有希望的。

    这件事最后没有闹大,邹乐为也就选择了自己继续找工作。

    毕竟,她没什么管理能力,给潘敬做助理,不算是帮忙。

    算是占了潘敬的便宜。

    这次,邹乐为找工作,有了自己的选择。

    顺风顺水的生活,使人开心,但是糟心的事,让人成长。

    之前,她听爸妈的,去面试电视台。

    其实电视台对长相要求比较高,她不太够格。

    并且她不太喜欢露脸,之前总是听爸妈的话,去找一些他们觉得最好的工作。

    现在她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她发现,其实爸妈说的,也不总是对的。

    爸爸妈妈的人生也只走过一条中规中矩的路线。

    她想自己去尝试另外一条。

    她去了广播电台面试,第一次有了勇气,在面试官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构想,终于得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

    这事之后,潘敬开了一家公司的消息,也在班里传开了。

    有些同学开始找她打听,想知道她这边什么情况。

    潘敬不隐瞒,说了自己是新的公司,可能刚开始资源不太够,待遇也不好。

    但是也说了公司的优点,绝对不会让艺人去陪酒、的。

    潘敬公司的艺人,只做本职工作。

    如果剧组里、或者有其他人提出了过分要求,潘敬会帮他们处理好。

    有些人觉得她是在做白日梦。

    也有人心动了。

    宛凝立刻想和潘敬签约了。

    “能拍戏,还安全。”宛凝觉得这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本来我去了其他公司,也大概率没什么机会,还可能被要求做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段时间,其实我都想好回老家当小学的艺术老师了。”

    潘敬找了个自习室,和宛凝聊了很久,关于待遇,和她以后的发展规划。

    虽然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但是涉及到事业和金钱的地方,也要说明白,免得以后牵扯不清。

    她们两个达成协议后,潘敬联系了和公司合作的律师,草拟一份合同。

    过几天,等合同出来,她们就正式签约了。

    一家小公司,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签艺人,而是拉投资。

    忙完了邹乐为的事,潘敬开始着手,想找到合适的后台。

    她想开一家专注做事业、干干净净的公司。但是想要干净,就得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若是她的公司只有自己的话,肯定没有替自己的小艺人,对大人物说“不”的权力。

    后台这个东西,大家都没有,就可以公平竞争。

    但现在的问题是,其他的公司都有。

    那么,在艰难的起步阶段,他们也需要个有力的后台。

    她给后台挣钱,在某些时刻,后台那个人被她用一下威势就可以了。

    毕竟,娱乐圈就是权势和财富衍生出来的一个更加势力的圈子。

    有些小艺人,因为自己名气小,公司也没什么能力,拍戏时会被随意删减剧本。

    剧组的导演,甚至灯光师、摄影师,都能胁迫他们做一些肮脏事。

    潘敬这些年,挣的钱不算少,完全可以维持公司两年的运营,但她仍然需要更大的公司给她背书。

    一点注资就好,一点注资,小公司就挂靠上了大背景。

    张红娟爸爸是潘敬身边目前最大的官。

    但肯定不能用他,毕竟还是现任官员,明目张胆做这事总是不太好。

    最好的后台,就是表面从商,但是身上有着政界丝丝缕缕的关系。

    政治地位,永远比财富的地位高。

    潘敬不能坑了红娟。

    刚开始,她的小艺人们,肯定拍不到什么大制作的片子,如果有什么麻烦事,用下顾爸爸、程良和祁总的名字。

    但是时间久了,潘敬不能总是仗着长辈的疼爱,去做事业。

    不能把亲近的人,都搅和进自己的生意里。

    生意就是生意。不扯人情,只说利益。

    潘敬也拜托了秦是明、顾爸爸他们,帮她找找,看能不能帮她和有意愿投资娱乐行业的的公司搭根线。

    她又给朴信打了电话,说了自己成立了公司,想找个合作伙伴的事情。

    朴信挺高兴“挺好啊。”

    然后,朴信提出了一个要求。

    “把我签了呗。”朴信语气和玩儿似的。

    潘敬觉得他在开玩笑,也笑着说“别闹,您现在多大的咖啊,我这小门小户的,怎么够格签你啊。”

    朴信这几年已经拍出来好几部现象级的市场片了,票房很能打。

    朴信语气严肃起来“我不想签其他公司,因为潜规则太多了。”

    “之前有人建议我自己开公司,但你也知道,我只喜欢拍电影,不想管那么多琐事。”

    朴信说的是实话。

    他打的主意也很实在。

    签了潘敬的公司,以后只管拍片,给公司交钱,公司帮他处理掉其他的麻烦事,把他照顾好。

    这就是朴信想要的状态。

    潘敬劝他慎重地考虑一下。

    毕竟这事,对潘敬来说,是好事,对朴信不一定。

    临近挂电话的时候,潘敬还在絮絮叨叨劝他“一定要考虑好想个两三天再联系我”

    朴信觉得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

    挂电话时,朴信忽然说了一句“你这人吧,挺絮叨,但是和你一起做事,安心。”

    说完这句话,电话挂了。

    潘敬拿着手机,笑起来。

    这是认可吗

    让人安心,是很高的评价。

    潘敬很喜欢。

    过了两天,朴信又打了电话来,表示自己想清楚了。

    潘敬有些感动,叫来了律师,拟了很详细的合同。

    “朴导好好看看,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潘敬说。

    但是朴信没有细看,拿起笔唰唰就签了名。

    然后,他潇洒地抛了个白眼“絮叨。”

    有了这尊大佛在,潘敬更有了底气。

    朴信签约的消息传出去,潘敬的公司也有了些投资价值。

    开始有人主动找她试探,能不能有合作,也陆续有公司回复了她发出去的邮件。

    这些人,都是看中了朴信的市场价值。

    有些公司,潘敬有印象,闷声作大死,之后会触及红线。她婉拒了这样的,怕被连累。

    还有一些上辈子没出事的,那就可以见一见。

    潘敬出去洽谈时,带着公司里的几个员工。

    老板和员工年纪都不大。

    潘敬每次出去,都给自己化浓妆,穿颜色厚重的衣服,尽量显得不那么嫩。

    她的员工也穿了西装,看上去更加专业。

    但是谈得不是很成功。

    有些很明确,嫌弃他们资历浅,想要控股,有更多的管理权。

    还有人,直接说了,能注资,但是在他们公司需要的时候,要推出来小艺人给大客户陪个酒。

    甚至还直接有人暧昧地想让潘敬做一些“让彼此高兴的事情”,好促成生意。

    这些事,潘敬都不做。

    开玩笑,她就是为了避开这种事,才开的公司。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地盘,继续藏污纳垢

    潘敬和那些想要控股权的人,继续扯皮,同时,也在继续寻找。

    找个合适的人很难。

    张红娟也尽力帮她,她也只能帮敬敬这些事了。

    张红娟托付郑乒乒也打听着。

    郑乒乒的关系网挺厉害的,过了段时间,就有了些消息。

    “郑好的舅舅同级别的,算是很大的领导了。”张红娟介绍了一下“他侄子,做生意的,这几年在投资各行业,听说为人挺正派的。”

    郑好舅舅的级别的,那确实是很大的官了,比张红娟爸爸还高一级。

    张红娟的身份不好站出来,帮她联系那人。

    托张红娟联系了,那就是人情关系了。

    潘敬想要的,是纯粹的利益关系。

    张红娟把那人的公司和姓名都打听好了,全都告诉了潘敬。

    潘敬提前搜了一下信息,确实,公司生意确实做的很大,算是某个领域的行业龙头。

    并且,在她记忆力,没有这家公司的负面消息。

    既然知道了目标,潘敬就试一把。

    毕竟,正派的大人物很难得。

    潘敬打通了他们公司的商务电话。

    电话里没有说的很明确,但话术双方都懂。

    潘敬只是说了一下自己公司的情况,然后问有没有投资的意愿。

    接电话的是总裁秘书,姓尤,是个声音稳重的男人,礼貌地拒绝了。

    潘敬发到他邮箱的公司履历还不错,公司里有个新秀导演,并且前几年投资的小电影也都盈利了,还算眼光精准。

    但他们公司虽然时常投资,但投资的也都是高科技、或者创造商业新模式的大生意。

    潘敬这样的公司,普通人看来挺不错。但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小了,简直是越级碰瓷。

    潘敬争取了一下“我们投资眼光精准,从不失败,我们也是想要创造娱乐圈新模式的”

    听了这话之后,尤秘书几乎要笑出声了。

    这都是什么春秋大梦。

    尤秘书把话筒拿远一些,对外面说“哦,总裁叫我”

    然后,他对着电话说了抱歉“对不起,潘小姐,总裁叫我,再见。”

    然后,他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潘敬坐在椅子上,明白自己是被嫌弃了。

    那边并没有叫尤秘书的声音。

    不过,创业都难。

    冷脸子是常态。

    求人办事,哪有容易的。

    潘敬想着,一边争取其他公司,同时这边也别放弃,过几天再打个电话给这个秘书试试。

    过了几天,还没等她再给这边打电话,她接到了电话,是尤秘书的声音。

    “潘小姐明天有时间吗能不能来我们公司见面聊一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