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9.长大

作品:《我要发家致富

    “爹, 我不想嫁到刘家,我想去府城做事”

    陆大伯和吴氏都愣住了,一时不知道陆元娘说想去府城做事是什么意思, 府城虽然有很多打零工的机会, 可女子类的零工, 不过就是缝缝补补,

    自家虽然是农家, 但女儿还算娇养,什么粗活重活,除非必要, 从来不会让她们去做, 直到弄明白了陆元娘的意思后, 陆大伯脸是一阵红一阵白。

    陆文母子赶到陆大伯家的时候, 陆元娘跪在地上已经哭得脸都红了。

    只见吴氏抱着陆元娘劝道, “你是被小香糊弄了, 做奴婢哪里有好的, 去了别人家就什么都听别人的, 怎么会有自家好”

    陆元娘已经失去了理智, 听到他娘的话,立刻给反驳了回去。

    “家里有什么好的,平时爹就一心照顾阿文, 反而是我们几个兄妹落在了后面,

    女子嫁出去就要操持家务, 伺候别人, 还没有任何好处,

    娘不觉得辛苦吗既然都是要伺候人的,何不去伺候贵人呢,还能穿绸带银。”

    陆大伯指着陆元娘的手都在发抖,他知道不能再骂了,可是孩子坏了心思,想要在掰正,谈何容易呢。

    若是儿子,打一顿估计就乖了,可是对象换成女儿,他实在舍不得打。

    武氏和陆文都不敢插话,陆元娘对陆文有芥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即便现在陆文还未用到陆大伯家的钱,陆元娘也认为陆文迟早要用上。

    没几天陆家和刘家就开始商议了婚事,陆元娘虽然被关起来了,还是闹出了一点动静。

    陆文赶到大房的时候见到陆元娘狼狈的坐在地上,真的刷新了他的三观,他是堂弟,又是陆元娘心存芥蒂的人,自然不好去劝。

    只是把陆青娘拉到一边,悄悄的嘱咐她,“元娘姐定是听信了小香姐的片面之词,据我所知,小香姐是在临州会馆做事,那里签的都是死契,

    而且临州会馆属于刺史府管辖,实际上没有主家,所以按照流程走,小香姐十八到二十岁就要被遣散回家,届时她还不是要回乡找门亲事吗

    奴婢属于下九流,大楚最看中门第,一般的人家是不会娶她的,现在她是靠着月银过的滋润,日后就不会了,

    姐姐把这话带给元娘姐,元娘姐许会想通的。”

    陆大伯一家都没有什么见识,哪里知道这许多内幕。

    陆青娘见陆文说得头头是道,只是心悦诚服,她知道陆文和陆元娘现在有些芥蒂见他还是关心陆元娘的,

    陆青娘拉着他就感激不已,“好阿文,难得你不生你元娘姐姐的气,家里只顾着骂她,哪里会去打听这些事情,

    小香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和姐姐走得近,我看着她说话做事就不对劲,没想到姐姐会受影响到这个地步”

    陆文是现代人的灵魂,对女性有天然的平等对待的思想,陆元娘只是有点小性子,他并不放在心上。

    “无事,我们都是一家人,我自从读书以后,知道外面很多事情,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大家在拿个主意就是。”

    陆家现在的很多事,陆大伯都会下意识的去问陆文,他的地位已经隐隐比陆水还要高,毕竟他已经是陆家很有见识的人了。

    陆元娘的事并没有就此落幕,她不愿嫁人而是想去城里攀高枝的事情,还是传出了一丝风声,婚事本就没有过完礼刘家听到风声后立刻退了婚事。

    陆大伯气得发抖此时他终于知道,刘家是看上陆元娘性情刚硬,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需要厉害的媳妇镇家,

    可陆元娘有了这种心思,他们哪里还敢娶陆元娘。

    已经被陆青娘开解过的陆元娘算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名声臭了,日后还有谁家能看上她。

    陆大伯被这事搞得心力交瘁,知道陆文悄悄找陆青娘劝陆元娘的话,就把他找来,打算问问他这事怎么办。

    “阿文,刘家怕退婚的事情影响到自家,马上又订了另外一家婚事,此举表明了就是你元娘姐品行有亏,日后好人家哪里会考虑她。”

    陆元娘已经十六岁了实在是耽搁不起,陆文又不是神,还能变出一个如意郎君给她吗,只能劝陆大伯道,“大伯,如今只能等风声过去,日后不要在传出什么闹剧,想来别人也只会觉得是议婚不成。”

    这话陆文都不信,陆大伯也不会信的,只是如今也没什么好办法,也只能如此了。

    没想到陆元娘的婚事一拖,竟然拖了五年,连陆青娘都已经定下婚事,她还没有任何音讯。

    本来陆大伯想等陆元娘也有了婚事,让她们姐妹两一起成婚,没想到拖了这么久。

    陆青娘已经十八岁了,男方家实在催得急了,陆家没办法,已经把婚期定在了今年。

    陆文这边也顾不上陆元娘了,因为他也遇到了难事。

    今日是休沐日,陆夫子把陆文叫到自家,摆了茶水,还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来拜访陆方洲,

    可对方见了陆文却行平辈之礼,让陆文不禁苦笑。

    本该两年前就去青山书院的陆文,今年还没有去,

    陆方洲知道不逼一逼他,估计他是打算一直留在族学了,于是找了自己的好友来做场戏。

    “子文,这是我的好友,宋濂,宋之双,乃彭城瑞雨绸缎庄的东家,今日来找我喝茶,我知道你平日休沐会帮你母亲下地干活,不过今日就忙里偷闲陪我们说说话吧”

    两年前陆子轩要去青山书院入学,本来是要带陆文一起去的,

    族长陆方琪动了心思,认定陆文非池中之物,召集了族中长辈,经过商议,想把陆文记到主家的族谱中,

    如此一来,日后陆文在文途圈行走,也能以陆家主家一脉自称,不管是对陆家,还是对陆文,都会有好处。

    当时陆方琪还开了祠堂,请所有的族人去当面见证把陆文写进了陆家族谱之中,赐名陆子文。

    不管是陆大伯还是武氏,当时眼泪都下来了,这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陆文虽然一直比较节约笔墨纸砚的用度,但当初该他的那一份卖虎钱,已经花得不剩多少了。

    青山书院不可能像族学那般给他免学费,所以陆文知道他入不了青山书院,而他又不想上京城跟陆方城继续读书,所以就婉拒了陆子轩的邀请,留在族学中自学。

    他的这个决定,不管是陆方奇还是陆方洲,甚至是武氏都极力的反对,说钱的事情,他们会想办法,

    只是陆文坚持就是不入青山书院,一直拖到了今年。

    陆方洲已经好几次提醒过他,即便他不想上京城,也可以找人资助他读书,

    毕竟一年后就是科举之年,而且陆方洲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交给陆文了,若是陆文再这样下去,只会白白浪费光阴。

    陆文看着那宋濂频频看向他,便知道陆方洲不会是单纯的留下他陪着跟好友聊天。

    日落西山后,陆方洲带着陆文一起送别了那个宋濂,才又带的陆文又继续做到了青竹翠绿中间的凉亭上。

    “学业越发的进益了,你方才说是七步成诗都不为过,看来宋濂对你是满意不已,

    他的长孙女,我亲自见过了,气质品貌上佳,虽是比你大了一岁,但对于你的情况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

    不管你日后是上京城继续学业,还是在青山书院读书,她都可以留在家中照顾你母亲,而且你早日成亲,也可以早日留下子嗣,你的家底也不会如此单薄,宋家也会放心的资助你。”

    陆文一听就苦笑不已,看来正如他想象那般,宋濂就是陆方洲找来相看他的富商。

    不由得急忙拒绝道,“不管夫子如何看待我,我是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宋伯本就是夫子的好友,

    两姓联姻,看重的是联姻,宋家小姐娇生惯养,又如何能来陆家村照顾母亲,而且我本就接受宋家恩惠,若还让她来伺候我母亲,我于心何忍

    学生才年仅十四,那宋家小姐即便十五,此时成婚,实在显得太过急功近利,此举不符合学生的志向”

    要不是没有资助的这个前提,其实陆文娶宋家小姐也无关紧要,只是他还要接受宋家的资助去读书,然后让人家来自己家照顾武氏,不管怎么想,他都难以做到心安理得。

    陆方洲就知道陆文会拒绝,又再次说道,“我就知道你不会答应,我前段时间已经给你在京城的陆爷爷写了信,他也说让你尽快上京。

    子文,你想想,你已经十四岁了,我知道你领悟能力极强,即便自学也可以去科举,但你再想想,要是你在经过名师指导,又能达到何种程度呢

    要知道科试犹如千万人过独木桥,私下不知道要如何努力呢你却想仅靠自学就能考上,简直是痴人做梦。”

    陆文被陆方洲骂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也无法辩驳,只好说道,“夫子,不管是上京继续学业,还是联姻宋家,都是大事,可否等学生回去与伯父商议清楚,再给夫子一个答复”

    陆方洲这次不像以往那么好说话,虽然点头了,却说道,“也罢,不过我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期间你也不用来春期堂,

    三个月一到,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背上行囊去京城,要么去青山书院入学,你自己考虑清楚吧,也把我这句话带给你伯父。”

    陆方洲实在是对陆文恨铁不成钢,他的聪明才智绝对在陆方城之上,若是再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名师指导,

    一年之后的科举,名列在榜应该不在话下,可是以他现在的水平,实在是不知道能不能上榜。

    不止陆方洲对陆文的学业关心,陆大伯跟武氏也同样关心,

    见本该休沐的陆文被叫到了陆方洲家中,他们都猜到了是陆方洲找他商议学业的事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