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富帅15

作品:《开局盘点十大少年天子

    适时,窦家的窦婴和王家的田蚡都支持汉武帝开设明堂。而因为这件事,两人全都被惩罚,被赶回了家,远离了朝堂。汉武帝开始提拔新的官员。

    而对于此,窦老太后也说不出什么。因为窦婴虽然是她家的子弟,但是田蚡还是王家的国舅呢。汉武帝两个人都罚了,等于是两家各打一顿大板,谁都挑不出理儿去。

    更何况,窦婴此人也算是窦家比较耿直的子弟,窦老太后对他也不是多喜欢。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功绩才成为了大汉朝的宰辅。看到他被贬,窦老太后更是一句话都没给他说。

    但经过这件事,窦老太后却没意识到,他们窦家的子弟已经被汉武帝调离了朝堂的中心。

    就像是下象棋时,用自己的“卒”拱了对方的“象”一般。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汉朝当时的政权,是既离不开外戚,又受制于外戚的。

    其实,后来看来,窦老太后此番冲动行事,实在是有些自毁长城。

    比如这个窦婴。他忠于大汉,功勋彪炳,是外戚中很有能力的人。他对汉初的朝纲稳定贡献很大,也很难能找到人来代替他。

    但从另一方面说,窦婴因为手握实权,纵然是无意,也是对窦氏族人的一种庇护。甚至有的时候,都不必他出面,只要提他的名号,人们就会对窦氏族人大行方便之门。

    前朝有窦婴,后朝有太后。基本上都是窦氏一族在把持。所以,不管这个窦婴有多能干,汉武帝都不可能让他一直留在朝中。早晚要让他离开。

    因为只要他存在,就是一种外戚力量的标志。

    但是,因为这个窦婴不讨太皇太后喜欢,太皇太后便没有挽留他,导致后来窦氏一族被清算的时候,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外戚很有能力,但是外戚却不能担任重要职位。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现象呢。

    一边外戚长期拥有充足的教育文化资源,子孙们人才辈出,成为朝中栋梁;另一边则是,外戚们长期享受政治政策倾斜,家族越来越庞大,长此以往等于是养虎为患。

    你如果只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自然可以依仗外戚的力量。就如汉惠帝刘盈一般,永远活在吕后的掌控下,做一个安乐皇帝。

    不过可惜,汉武帝不是汉惠帝。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雄心壮志囿于后宫,缚手缚脚。

    隋文帝说得有理。

    李渊算它有些道理。

    秦始皇这刘彻小儿所虑的确没错。

    朱元璋继续盘一盘我那些老兄弟们。

    朱瞻基外戚的确难办,外戚就是烦恼之源,何法能将烦恼根拔除

    康熙明珠、索额图何在

    所以,从那时起。或者说更早一点,从他还是太子,接受汉景帝亲自教导的时候起,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施政方针了。

    就是决不能让外戚再执掌大汉的政权

    不过讽刺的是,他虽雄心万丈,在夺储登基掌权等事情上,却又少不了外戚的支持。甚至在后来攻打匈奴的过程中,也仍旧摆脱不了外戚的阴影。

    而在最后的立储之事上,他也仍旧摆脱不了对外戚当权的顾虑,留子去母,杀了他最喜爱的钩弋夫人。

    可以说,纵观汉武帝一生,从他的少年阶段直到他垂垂老矣,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心魔只有一件事就是“外戚之患”

    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汉武帝从少年时期就形成的性格和价值观已经决定,他必然只能做一个无情无义,冷血薄情的帝王。

    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会相信任何人。以至于到了晚年,他最后只能让皇后陵寝空着,一个人孤零零的长眠地下。

    同秦始皇堂而皇之的不设后位,只设后宫相比。刘彻的做法的确显得有些绝情。

    但是他的功绩却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此篇,我们盘点的只是少年汉武帝的一些事情,并未涉及到他中老年的功绩。

    而少年时的汉武帝,尤其是窦太后还在的时候,他尚处蛰伏中,又怎么能大刀阔斧的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

    不过在砍掉束缚他的各种桎梏,让他能大展拳脚后,他却将大汉朝,将华夏文明的文治武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哪怕我们现在汉族的族名由来,也是从大汉开始。

    让我们看看历史对汉武帝的评价吧。

    天卷的背景便成了一片广袤的草原,远远地有一座山,应该就是封狼居胥山,而在山下,一队大汉铁骑举着巨大的汉旗纵马驰骋。

    而此时,汉武帝的功绩一条条在天卷中展开。

    一、政治颁布“推恩令”,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削弱诸侯王权力,强化中央集权。

    二、军事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将南越、朝鲜、西域等地纳入华夏版图。

    三、经济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四、文化成立太学和郡国学校,培养人才,破格录用人才,加强教育文化普及。

    五、文字发布通行天下文书式,规定了汉字写法用法,规范汉字使用。

    六、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大家看一看,他这些功绩哪一条不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哪一条不是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将他同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原因。

    西汉皇宫。听完天卷中所述的刘彻的功绩,殿中的其它人纷纷看向刘彻,眼中全都充满了复杂。

    尤其是馆陶公主,看着刘彻心中特别不是滋味,不禁叹道“陛下英明神武,为何就容不下我家娇娇呢”

    天卷中的一条条列举,虽说都是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也让他心情无比澎湃,但是毕竟都是还未发生过的事。

    此时被馆陶公主问及,刘彻沉吟了下“姑母,不管天卷中如何描述,未来我二人又会如何,我此时待皇后并未有别样心思。”

    “哎”馆陶公主轻叹一口气,“你这让我家娇娇如何是好我家娇娇她”

    馆陶公主还未说完,却被陈皇后打断“阿母,我意已决。”

    说完,她坚定的看向刘彻,正要说出自己的决定。却听天卷中突然传来一阵悲悲鸣声。

    众人不禁再次向天卷看去。

    插入书签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