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文 13

作品:《珍妃强国攻略(重生)

    颐和园里正是一副雪舞冰封、万籁俱寂的模样,今天不是请安的时候,载湉从东北角进了园子,先到仁寿殿等候,却被告知太后在午睡。

    载湉只好退出来,沿着柳芽新发的昆明湖南岸漫步。心里想着对答之策,他不觉走得忘了时辰,再回去时仁寿殿早已人去楼空太后宣了京剧名家杨小楼进园子里唱戏,晌午一起就迫不及待地过去了。

    载湉暗道完蛋,只好到德和园大戏楼给慈禧请安。一礼揖下去,慈禧却当没看见似的,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翻跟头的杨小楼,手上还微微地打着拍子。

    载湉不敢妄动,保持着蹲跪的姿势,不一时脊背上就出了一层薄汗。

    周遭众人都坐立不安起来,除了慈禧,谁敢这么大刺刺地坐着受皇帝的礼命妇们讪笑着站起来,更衣的更衣,透气的透气,不一会儿就都消失在了门外。

    足足过了一刻钟,一出四郞探母唱完,慈禧方接过宫女手上的茶盅子,冷冷瞧他一眼“哟,这不是皇上么这下雪的天儿,难为你还想着来看看我这没用的老婆子。起来吧。”

    载湉见她神色不愉,便知京里载澍已经得手,把人全抓了。他心下大畅,也不在意慈禧的下马威,老老实实垂头道“儿子没来得及请旨就拿了几个人,这番是特意来向皇额娘请罪的。”

    “拿了几个人好轻巧的说法啊。那是一个正一品尚书,一个正三品的步军副统领你眼里还有哀家这个皇额娘吗”

    “事急从权嘛,”载湉小声反驳,“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难不成因为他们位高爵显就可以肆意贪赃枉法了吗”

    “我说你不该惩治贪官了吗”慈禧冷笑,“你是皇帝,底下的奴才不中意了,要换要杀哀家都可以由着你的性子来。但你不该的是把他们贪污的账本传得满京城都是,损害了朝廷的体面和威严”

    可底下一向是官官相护,这次本来就是刑部、大理寺的人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让他们自己审自己,只怕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之所以公布账本,就是为了倒逼审案定罪的官员秉公执法、严加处理。

    载湉有些不服气“出了贪赃枉法的事情,难道藏着掖着就不会损害朝廷的威严了么底下的官员枉杀无辜,朕不为民伸冤,反而还得护着那帮害虫么”

    “哈哈,为民伸冤你当你是谁开封府的青天大老爷么”

    砰的一下,慈禧将手中的粉彩婴戏杯扔在地上砸得粉碎“给哀家记住了。你是满人,是异族的皇帝。前明的皇帝再昏庸,出了贪官,百姓也只会说东厂该死,魏忠贤该死,他老朱家的皇帝却是英明神武万岁万万岁。可咱们大清出了贪官,那起子贱民就只会说鞑子皇帝坐不好江山。”

    “我们能坐了汉人的江山,不是靠什么为民伸冤,而是靠多尔衮打断了他们的脊梁骨,把汉人变成了我们的奴才。你该做的,是继续让他们安安分分当奴才,而不是给他们伸冤”

    慈禧说着担担袖口上沾染的尘土,坐回紫檀圈椅上“戏怎么停了继续唱哀家近日总是梦到文宗皇帝,皇上到佛香阁给我跪三天经吧。”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正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是颐和园中轴线中点的建筑。除了作为慈禧礼佛祈福的所在,也兼备了祭祖的功能。

    顶层的祭堂里,悬挂着太祖努尔哈赤以来大清所有皇帝的画像,正中九百九十九盏黄铜油灯将宽阔的大殿照得犹如白昼。

    载湉跪在大殿正中的蒲团上,抬头地望着眼前威严的康熙朝服像。

    康熙是大清开国以来的第四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康熙以前的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都取的满语名字。他之后的皇帝胤禛,弘历,永琰,绵宁,奕詝,载淳,载湉都是标准的汉语名字,有字辈,有通用偏旁。

    也就是说,大清的皇帝接受传统满洲教育的,算上康熙,也就四代人而已。后面六代,七位皇帝,都是从小就学汉字、说汉语、熟读四书五经。

    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上与孔孟、双程朱熹这些汉族儒生趋同,可身上流淌的却是异族的血。他们无法将汉族百姓当做自己的子民爱护,百姓也无法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君主来爱戴。

    跟翁同龢学了一肚子仁义爱民、抵御外辱、强国爱国的明君理论,结果发现自己拿的居然是个反派大boss的剧本,天生就是要跟广大人民群众对着干的。

    载湉看着面前圣祖威严正派的朝服像,在心里痛打瞎说大实话的慈禧。

    “皇上,夜深了,歇歇吧。”受阁的太监乐呵呵地上来扶他,“奴才还像以前那样,给您备了汤膳,打点热水揉揉腿脚,再拿一本说岳全传给您打发时间”

    “滚滚滚,不要不要”

    “哎哟我的小祖宗,天冷,跪久了伤身子。太后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

    “朕就不”载湉哼了一声,跪得直直的,好像这样就能表现出跟太后划清界限的决心和勇气。

    老百姓又不是瞎的,他就不信,如果以前的皇帝们能对外能抵御强敌,对内能做到政治清明、满汉一体,百姓还会不拥护他们

    如果爱新觉罗家的统治者们都像太后这样,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是鞑子的皇帝,那他们就只能祖祖辈辈都做鞑子的皇帝。

    他不想做鞑子,他想做中国人。

    翌日清晨,慈禧穿着素绫寝衣、大红软绸逍遥履坐在仁寿殿的炕上。司沐的两个宫女跪在一旁替她修剪指甲。一个微微躬着身子,垂头敛气,举起手中的羊角灯,另一个正用比茶杯大一点的玉碗盛上热水,挨着次序把一个个指甲泡软。

    崔玉贵进来低声道“老祖宗,佛香阁那边来人说,皇上还跪着不肯起来呢。”

    “什么他这是要跟哀家赌气到底了”慈禧面庞扭曲,“瞧瞧,这就是我养的好儿子。三岁起抱进宫来,金奴银婢地养了这么大,千金万金的大小姐选进来给他为妃为妾,如今翅膀还没长硬呢,就要来扇你的脸了”

    “那就让他跪着,即刻派人去申斥翁同龢,问问他是怎么教皇上规矩的宫里最近都是谁在伺候,还是珍嫔么让她在景仁宫外长街上一起跪。皇上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放她回去。”

    崔玉贵不由一惊。长街不比佛香阁里炭火融融,这寒冬腊月的,还不跪出人命来。况且宫里的女人活的就是个脸面,长街上人来人往,这是冻不死你也要让你没脸活着的节奏啊。

    逼死了她不要紧,日后皇帝追究起来,我这个传话的人岂不是小命休矣崔玉贵想着出了一身冷汗,这时殿外忽然有人报“太后,恭亲王在园外请见。”

    慈禧不由皱眉。恭亲王被她削权免职,打回家里赋闲,今年才开始领点礼部和宗人府的闲差,无非也就是给宗室里辈分高的宗亲过过寿,给朝廷嫁到蒙古去世的公主修修陵这样的小事,有什么必要申请觐见

    但奕毕竟还是道光在遗嘱上御笔亲封的恭亲王,地位摆在那里,慈禧还是按住怒火道“所为何事”

    “三月初一是醇亲王太福晋的四十整寿,您吩咐在园子里设宴热闹一天,礼部前儿拟了开宴一百二十八席。恭亲王说宾客数量过多,恐有逾制之嫌,特来请您的懿旨。”

    慈禧不由一怔。醇王太福晋,就是她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

    跟顽劣成性、烂泥扶不上墙的弟弟不同,慈禧对这个妹妹很有感情。当年她们做小官的父亲客死任上,家里连隔省迁移灵柩的二百两银子也拿不出来,就是婉贞和她轮流抱着父亲的灵位,回京城安了个衣冠冢。

    载湉进宫后,婉贞也从来没有以皇帝生母自居过,一言一行都谨守规矩,事事以她这个姐姐为先。婉贞身后的醇亲王一脉忠诚于她,而不是光绪,这可谓是她垂帘听政的基础,绝不能轻易舍弃。

    慈禧沉默了一会,道“告诉恭亲王,宴席照开,数量不变。传旨,让皇上回宫吧。”

    “那被免了职的麟书和荣禄那边”

    “替哀家去瞧瞧麟书,告诉他,皇上年轻气盛,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是咱们毕竟是一个祖宗的情分,哀家瞧着他那二小子还不错,就调过来顶了他刑部尚书的位置吧。荣禄那里也是,从他的子侄里面选一个接任步军衙门副统领一职。”

    慈禧自以为大发慈悲了,她半躺在小迎枕上,对着面前的水银镜蔑笑“世事哪有这么简单看不顺眼的人就一脚踢下去,痛快倒是痛快。可是提拔起来的人也未必如意啊。”

    她说完抬头却见崔玉贵还定定地杵在那里“怎么”

    崔玉贵神色尴尬,扑通跪倒“回老祖宗的话,这空出来的两个职位,万岁爷都有了安排。”

    “什么刑部尚书是一品大员,没有哀家的懿旨,他拿什么任命一品大员”

    “不是正式任命,而是暂代。皇上说,刑部不能没个主事的人,就让刑部侍郎载澍,暂代尚书一职,御前一等侍卫巴雅尔暂代步军副统领一职。等您有了新的人选,他们再回归原职就行了。”

    慈禧不由惊怒交加。说是暂代,但是权利已经到了手上,这些人哪里还愿意吐出来她固然可以强行改任他人,可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太后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挑明了。

    虽然现在储秀宫的权力压倒养心殿,但是光绪的皇权拥有天然的正统性。无论慈禧权威多重,她始终是以母后的身份,代少不经事的皇帝行使政权。如果主动挑起和皇帝之间的矛盾,这种代理行为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她虽然无惧小皇帝,但是为了一个刑部尚书之职闹出这么大动静,却是不值得。

    慈禧不由眯起眼睛悠悠叹息“皇上长大了。”她离宫的时候载湉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样,做事老是顾头不顾尾。一时义愤填膺就把贪污受贿的人一锅端了,这才是小皇帝的作风。

    翁同龢没有这样细巧的心思,这善后扫尾的功夫,是谁教给他的呢

    慈禧不由危险地眯起眼睛“去把景仁宫的蒋氏叫来,我有话要问。”

    片刻后,蒋嬷嬷躬身站在储秀宫的炕前,一脸义正言辞“男人么,都喜欢那温柔小意的。皇后娘娘出身尊贵,不比她放得下身段。”

    慈禧不由皱眉“除了这些呢一点正经事都没有吗”

    “还有就是床帏间的那点乐子了。她年轻,胆子大”

    “哀家是问,皇帝有没有把外面的事情说给她听”

    蒋嬷嬷一脸迷茫“回老祖宗的话,那怎么可能呢就是皇上肯,她也听不懂啊 ”

    慈禧微微点头,暗叹自己多心。他他拉氏那点年纪,哪里懂那些权谋制衡之道她父兄远在千里之外,位份又低,全副心思扑在固宠上还来不及,离干政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慈禧的目光落在荣禄递上来的请罪折子上,挑起一抹冷笑。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