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汉武帝刘彻直播

作品:《给开国皇帝直播亡国[历史直播]

    前提示本文的汉武帝时期延续我前文写的,汉朝历史已经变了,并且影响了后代。

    但很可惜,这对少年夫妻并没有走到尽头,中间被卫子夫截胡了。

    在公元前135年的时候,太皇太后窦氏去世,刘彻在这一刻正式的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实际掌权人,沉寂六年的六年的刘彻终于有足够的空间和主动权施展自己的主张抱负,开始奠定西汉王朝最灿烂的那些年。六年之期已到,武帝归位。

    那么刘彻到底做了什么呢

    做了什么呢

    刘彻和底下的大臣都提起耳朵,仔细听着此女接下来的话。

    按照此女先前的话语可以推测,那一定是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伟大的功业。

    我们刚才提到了刘彻在当上皇位初期的时候就打算像所有人推荐自己所推崇的儒学,但很可惜,被窦太后给拦下来了。那现在没人可以拦得住刘彻了,他肯定要大力推行自己所遵从的儒术啊对不对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要让全民崇儒,除了儒之外的其他学说都不允许学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堂下官员这么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这这,这岂不就是秦始皇代的全民崇法的另一个版本吗难道他们年少登位的帝王都喜欢搞这些

    一些不是学儒的官员悲伤的想罢黜百家,罢黜百家啊看来要么转儒学贴合皇上的喜好要么就只能辞官回家了。

    同为儒学爱好者的那些官员哈哈哈,往上爬的机会来啦我今天晚上回家之后一定把考学时的那些书再好好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不过刘彻本人倒是对这条政策并不是很吃惊,他很认为这就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毕竟儒学才是最利于统治的学说,在国家最基础的律法之上,用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质把国民进一步包裹起来。只要这些优良传统深深的刻在百姓的心里,那么就算没有律法,这个社会都能很健康很长久的推行下去。

    严苛的律法纵然可以,但这些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终究会让人觉得不爽,只有让人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刻在心里,让他们以为这是做人做基本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管理起来将会非常的简单。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在全国推行推恩令注这里的推恩令与历史上的推恩令作用相同,但是用得人群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西汉刚开国的时候,汉高祖刘邦为了充盈国库的粮草,推行了“入粟拜爵”政策,注真实的历史是汉文帝推行的“入粟拜爵”政策,但是因为前文西汉的历史已经被改变了,这里就是历史被改变,从而影响后世。,此举在盈帝时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文帝时期被废除。虽然“入粟拜爵”政策没有给那些人实权,但是给了那些人一些权利是不是这里面的权利就是有各种关于礼仪规章的权利。广泛的商人得到这样的可以不行礼的权利,而且他们的爵位还可以继承,这样肯定是不利于汉武帝推行他的儒学政策的。但是如果直接推翻就显得自己太没骨气了,所以汉武帝做了什么呢

    此女停顿了一会,众位大臣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削”,但如何削,怎么削,就是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问题了。若是大张旗鼓的削,那不就是叫人看笑话,说皇帝心眼小,连一些爵位都容不下,背信弃义嘛。

    刘彻沉吟了一会,他想到了爵位的世袭。若是直接削减必然会引起大家的不满,但若他不把目光放在当下,而是遥远的未来的话,削减这些爵位继承人的权利的话,那么就可以暂缓这样的不满,将它们一一分散出去,也便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是的,没错,他实行了推恩令。什么叫推恩令呢大家都知道啊,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有啥公侯伯子男,是世袭的。老子当完儿子当,儿子当完孙子当,只要王朝不灭,爵位就在。刘彻的这个推恩令的内容就是削弱你的王位,让你一代比一代垃圾。比如,老子是公爵,儿子就只能是侯爵,再往后就是伯爵,等到第六代,就没有爵位了变成普通人了。

    众位大臣忍不住想拍手叫好,此举妙啊妙极妙极。一来,交了粮食的人可以拿到他该有的爵位二来,代代削减利于统治。三来,将削减的时间线拉长,使民众逆反之心降低。福及子孙,但是又不福。

    刘彻也忍不住扬起一抹微笑。不愧是我,如此英明神武,竟然想出了此等妙计。

    不过以上的内容,对于汉武帝来说,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小事,而他真正的传奇,远不仅如此。

    远不仅如此

    众臣心中一惊,这个“远”字,能有多远他们四处思索,心中浮起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总归不会是把匈奴给收归了吧。

    刘彻倒是没这些大臣的想象力这么丰富,不过他也稍稍往后思索了一下,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把匈奴打得服服帖帖,让他们不敢再对我大汉出手

    我刚才所说的都是汉朝国内的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其实都是小问题,什么外戚专权也好,什么藩王爵位也罢,甚至贪官污吏宦官干政都随便。因为朝堂之上,可是皇帝一把手,如果朝堂出了问题那就说明皇帝不行啊。举个恰当又不恰当的例子,朱厚熜,嘉靖老道,人家修了二十年的仙,也没影响到他对朝堂的控制。虽然嘉靖老道风评不是很好,但不得不承认,人家手腕厉害啊。

    嘉靖老道汉武帝微微思索,没听说过这个人啊,谁啊不过说他修了二十年仙还能牢牢把持朝政值得朕好好学习一下

    况且现在国内的问题基本被解决了,还有他的后宫,陈阿娇没了,换成了温柔体贴的卫子夫。

    什么陈阿娇真没了

    卫子夫,这卫子夫谁啊这么牛

    对于刘彻之后的壮举以及刘彻的后宫八卦,堂下的大臣们有十都更感兴趣刘彻的八卦。

    皇帝的宫廷秘闻之类的,自古以来,就是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闲聊八卦热门点,更是话本的热门题材。

    对于同样八卦,甚至还有利益纠葛的朝臣来说,他们更是关心皇帝的后宫生活。若非顶着这个朝臣身份不方便,还真想凑到人堆里去大聊特聊呢。

    总而言之,这卫子夫是谁啊是谁家的女儿这么好运提前知道了,先去巴结巴结。

    刘彻继续谈朕的丰功伟绩好吗多来点,我爱听。这种后宫秘辛什么的,就不要再往外说了啊喂,朕也是有隐私的,朕也是要面子的。

    不过,汉武帝刘彻和陈阿娇并未完全断了缘分,不知道友友记不记得我之前讲过的那位写了凤求凰求得才女卓文君的那位司马相如

    凤求凰

    知道知道,凤求凰谁不知道啊。

    大臣们快要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继续说继续说,多来点,我爱听我爱听。

    陈阿娇失宠之后,请了司马相如给她写了一首长门赋,戚戚婉婉,哀转久绝。我来念一段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写得好哇,彻底打破了堂内寂静已久的氛围,那些大臣们早就有一堆话想要说,只是都不敢做第一个开口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首赋,刘彻看完之后痛心不已,把陈阿娇从冷宫接了回来,两人掩面而泣,痛哭流涕。

    破镜重圆是破镜重圆

    没想到啊没想到,没想到在未来,皇上和皇后之间竟然会有如此令人揪心的纠葛,如此爱恨离愁跌宕起伏,这不比那些话本要好看

    “后来呢”

    不知道又是哪个八卦的问了一句,只听得她说道不过很可惜,好景不长,最后陈阿娇还是回到了长门宫,在那孤独终老而死。

    竟然是这样离散的结局

    不不能接受

    那个卫子夫谁啊

    刘彻别说了别说了,别再提朕的后宫事了,讲讲朕的伟业,讲讲朕的伟业

    再说一说卫子夫,毕竟之后汉武帝要做的大业和她有紧密的联系。

    群臣立即从刚才的故事中回过神来哦吼你继续说我在听。

    刘彻也不免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卫子夫不过一届小小歌女,能有什么联系不过也说不定,皇奶奶年轻时不过是吕后身边的侍女,到最后权倾三朝,把持大局。况且卫子夫温柔体贴,冰雪聪明

    不过不是跟她本人有什么关系倒也不能这么说,跟她本人还是有关系的。

    她的最强后援团,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乃是汉武帝时期,剿灭匈奴,开疆拓土的最强助力

    剿灭匈奴

    开疆拓土

    最强助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