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店铺

作品:《穿成恶婆婆后她成了团宠

    “夫人”

    白杏顾不得身上的墨点,连忙去看景云熙。

    “没事,我想起来一件事,”

    景云熙很是兴奋,“我还可以卖画册啊”

    说着,她连忙又去翻,将之前留下的一本佛经找出来,仔细瞧了瞧这印刷和雕版的风格。

    原主记忆里对这些一概不关心,弄得她也不清楚这个大景朝眼下的印刷出版行业的情形。

    但是这本佛经一看就印的还算精致,而且里面的插图,都带了简单的色彩,但色彩边缘很模糊,总体上很是呆板。

    “咱们大景朝有没有套版印刷”

    景云熙疑惑道,“是不是都是单版的”

    白杏“回夫人,奴婢不懂,不如奴婢去找来王嬷嬷问问王嬷嬷懂得多。”

    “不用了,”

    景云熙等白杏她们收拾好桌上的墨迹后,一笑道,“今晚早点睡吧,明天一早咱们去逛街”

    王嬷嬷只怕也不懂这个,她当初若不是因为是个不安分的小导游,去的地方多听得故事多,对于这种单版套版之类的印刷也不会有这么一点了解。

    明天逛街的时候,去看看这里书店之类的地方,或者能找到懂行的多问问。

    反正她还要去看地段看铺子

    索性都好好逛一遍

    第二天一早,王嬷嬷叫人已经备好了车轿,等着景云熙上了车后,便也跟上来伺候。

    “夫人,这是”

    看着景云熙带出来帷帽,王嬷嬷有些惊讶。如今贵妇人出来,都是很讲究的,一般都喜欢用长纱罩尾的帷帽。

    说是讲究体面,也是为了华美,用的罩纱争奇斗艳,又轻巧又透亮,其实也遮不住太多。

    风一吹,纱绸的长罩尾随风摇曳,平添了不少风姿。

    以往元长公主出门,虽然一向是一身布衣,但帷帽是极为讲究的,还会用上别人都不敢用的明黄搭配

    因此,哪怕一身布衣,走到哪里谁敢不敬

    眼下夫人却像是转了性子,没有刻意再穿布衣,穿的是一般富贵人家女子都长穿的一般的水锦料子。

    但用的帷帽的罩尾怎么一下子短了这么多

    一般只有讲究不起的家族,才会在出门时佩戴这种短罩尾的帷帽。

    “我让白杏剪的,”

    景云熙笑道,“长了走路累赘”

    她今天是出来逛街办事的,不是走秀的

    其实她连带都不想带,但今天阳光灿烂,她发现这帷帽遮阳还是挺好用的,比她穿来之前买的帽子都好用

    “嬷嬷,这都是到了哪条街,快跟我说说”

    景云熙看着车轿外的街头,催促王嬷嬷道,“你把你知道的京都街道都跟我说一下。”

    王嬷嬷忙笑着一一说了,景云熙心里很快有了数。

    她发现,大景朝京都应该是和唐代长安城布局有点类似,除了有宫城和皇城外,外城也是划分了无数坊区来进行管理。

    但也不完全一样,凭着她当初给人介绍长安城的那点记忆,再配合王嬷嬷介绍的这个大景朝的坊区

    景云熙估摸着,大景朝的一个坊区面积可能比唐代长安的坊区大,但是数量少。

    宫城就不用说了,那是她那个便宜弟弟的居住地盘,皇城大都是各种机构部门所在,以及个别亲王府所在。

    外城,那就是主要的居住区了

    最核心的,是三大片区域,被称为西二十四坊、东二十四坊,以及南十八坊。

    她所在的这个诚远候府,就是在武将居住最多的南十八坊区域内,可以说,离着宫城算是最远的

    怪不得她上次进宫车马晃来晃去晃了半天才到

    眼下她要去逛街,反而是往北走了。

    景云熙按照东西横向贯穿京城的几条大街算了算诚远候府所在的南坊这一片,大约是属于五六环外了

    默默吐槽了一句,景云熙有点无语。

    怪不得那便宜皇帝弟弟给原主建的诚远候府的西园那么大,敢情是地皮不怎么值钱呗,就冲一个大去了

    好在南坊这边,距离京都最大的两市很近,听到这两市的名字,景云熙感觉很亲切

    一个叫东市,一个叫西市

    但和唐代长安的商贸规则不一样,大景朝新皇登基以来,管辖越来越灵活,并没有她知道的唐代那种比较严格的管制。

    比如,这里从商不仅仅是在东市和西市,在繁华的京都街道上都是可以的,也没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也可以经商消遣之类。

    听王嬷嬷的意思,在前朝时,京都曾一度十分繁华,后来暴君当政,再后来朝代更迭战火频仍

    京都的人口和繁华程度,也降了不少。但新皇登基以来,政权逐渐稳固,京都眼下也是一年比一年繁华了。

    就连东西两市旁边的消遣场所,就是东瓦舍和西瓦舍,也都开始活跃起来了,里面说书的,唱曲的,杂耍乃至摔跤之类,也是热闹的很

    听闻那个陆神医有空就会往瓦舍里钻

    “挺好”

    景云熙听得入神,这是一个逐渐开始向好的王朝,比起来乱世,这样的时局更让她安心。

    最重要的是,眼下肯定是京都地价房价的上升期啊这时候不买,等以后只怕翻几倍了

    “夫人,前面就到了,”

    这时,王嬷嬷看了看轿窗外,笑道,“之前说的那个店铺,再往前一点就是了就在这南长街上,就是太靠西头了,离着天华大街远,地段偏”

    景云熙点点头。

    从都城正南门正对着宫城北门的,就是都城的中轴线,相当于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不过,大景朝叫天华大街

    每一日这天华大街上,都是人流涌动,车水马龙。

    她要去的这个店铺,就是跟天华大街一南端一处横向交叉的一条街道,叫南长街。

    越往西走,自然离着天华大街越远,相对也就越偏。

    过了片刻,车马停了下来。

    王嬷嬷和白杏都忙着先下来,接了景云熙后,站到了一家店铺外面。

    “地方不小啊”

    景云熙稍微有点意外。

    之前听王嬷嬷描述,她还以为是普通的两层商楼,这么站在跟前了,才发现,这商楼每一层面积都不算小。

    就是破旧

    门窗都坏了,透过破落的门窗看进去,一片狼藉,蒙了厚厚一层灰尘,角落里都是蛛网。

    “夫人,”

    王嬷嬷在一旁忙道,“咱们也就是急,才问了这一处,我已经叫人给几家牙行递了消息,用不了几天,只怕可选的铺面不会太少”

    “这一片臭水塘是谁的地方”

    景云熙却没在意王嬷嬷的这话,她心神都在打量这个店面的环境,看着店前正对着的这一方臭水塘,不由疑惑问了一声。

    “也是这家的地方,”

    王嬷嬷忙回道,“听说之前这里还请了道士看过呢,说是弄一个砚台形的池塘,有利风水呢,结果大约是不管事”

    该败还是败了

    “这样啊”

    景云熙走过去瞧了瞧,又看了看店铺,里面外面面积都够大,她还是很满意。

    “夫人,不如”

    王嬷嬷见她不说话,忙又想说什么。

    “买下来”

    景云熙道,“嬷嬷,把它买下来”

    王嬷嬷一愣,万万没想到,第一次来,就看了这么一回,这位元长公主竟然一开口就要买这个风水不佳的破店面。

    元长公主应该是不懂经商吧

    “是,奴婢回头就让人弄好文书,等夫人过了目就去办了官契。”

    王嬷嬷忙道。

    就算她再不看好这个店铺,但元长公主要买,谁敢劝阻

    “建筑没问题,就是门窗破落点,”

    景云熙已经开始算计装修的事情了,“到时候整修找个行家来,我有话要嘱咐。”

    她打算在这里开个火锅店地方大,停车马的地方也足,有了印记气息影响之后,她对自己调配的底料还是很有信心。

    要是以后能找到了辣椒,那就更上一层楼了。

    回头上了车,景云熙让车夫直接去找一家大的书店之类看看。

    “要说书画墨阁,”

    王嬷嬷笑道,“还是西京云路上最最有名西京云路上,可是外地读书人进京必来的地方那些墨阁里的管事老师傅,听说学问都比乡下的先生要强上许多”

    科考最后遴选一关,都是在京都进行的。西京云路上,许多客栈都是做这些外来学子的生意。

    不仅仅这样,就是京都国子监、太学里的太学生们,也都是常来西京云路这边逛街买物,甚至交游来往,也都喜欢在这边街上。

    用京都民间的话说,就是西京云路,那是京都最有墨水味的地方,妥妥的书香大街

    “这条街也不错”

    景云熙听了王嬷嬷的介绍,眼中亮了亮,“墨阁原来这么多”

    大景朝没有书店这么一说,凡是和学子相关的店铺,一般都叫墨阁,只是在墨阁之前,加上各自的店铺名。

    她进了一家墨阁后,先不紧不慢转了一圈,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书籍,还有各类笔墨纸砚,以及画卷等等之类,甚至文人喜欢的折扇之类小玩意,也都有

    “夫人可有什么吩咐”

    这时,一个小伙计笑着迎过来问道。

    “你们这里的书,”

    景云熙笑笑,拿起一本书翻开,露出里面的插图道,“都是这样的画吗怎么瞧着不太清楚”

    “哎呦夫人,”

    小伙计夸张笑道,“您这是说哪里话,您去这条街上每家墨阁都转转,咱们店这书啊印的是一等一的好”

    第一次碰到有人挑剔书里插图不清楚的这也太可笑了,这种带彩的书,可是墨阁里一等的书籍,要比一般的印书贵好多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