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祭酒我做主

作品:《科举之以学为贵

    “礼送去了吗”

    “父王, 孩儿亲自送去的。”夏英见夏诚并没有同他继续交流的念头, 有些犹豫。

    “你想说什么”夏诚通过窗看着妻子正侍弄花草, 对着妻子露出微笑。

    “父王, 国子监祭酒的位置我们难道不争一争吗”

    “你有什么人选吗”夏诚放下信报, 头靠在椅背上示意夏英接着说下去。

    “与袁家张家裴家联姻的大儒不少。”

    “这些大儒与另外两派也多有关系, 比如师徒, 比如同科同乡,联姻不一定是最坚不可破的关系。”

    “就是因为找不到名望和学识足矣接任范衍为的人,所以插手就显得格外愚蠢。将那群歪瓜裂枣强推上位, 是在授人把柄。”夏诚平静的驳回夏英。

    “是不是罗家那个小子跟你说了什么你要学会驱使他,而不是被手下的人驱使。”夏诚提笔回信,示意夏英离开。

    “孩儿知道了。”

    “王爷, 宫中来人, 圣人宣王爷入宫。”

    夏诚轻笑一声“本不想插手,事情却主动找上门, 我的陛下啊”

    殿上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好些大员, 众人看到大长公主时, 心中有了数, 这是皇帝开的小会。

    “问大长公主殿下安。”

    “郡王。”大长公主微微颔首回应。

    夏诚并未像之前在皇帝面前那般, 轻易的被大长公主激怒。

    “殿下何必视我为敌殿下知道的,这朝堂上最忠于大周的, 就是某了。”

    大长公主轻笑“郡王说笑了。”说罢便主动去与阁老们打招呼。

    夏诚摇头笑笑,不以为意。

    “顾大人, 好久不见。”

    “殿下近来可好”顾长明躬身作揖。

    “大人可知, 陛下召集我等前来,是为何事”大长公主询问。

    “微臣不知。”

    “本王猜测,应是国子监祭酒一事。”东临郡王插话,“毕竟近来朝中除了范老先生辞世,并无大事发生。”

    “王爷言之有理。”顾长明客气接话。

    “陛下驾到。”内官高声唱道。

    殿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的高官们左右站成两排,躬身齐呼“陛下万年。”

    “众卿平身,赐座。”

    当今皇帝脾气不错,性格温和,对朝臣也多以礼相待。

    “谢陛下。”

    皇帝看过众臣,四位阁老、顾长明、大长公主、东临郡王,还有六部尚书,齐了。

    “今日宣众卿前来,就是想讨论一下国子监祭酒由谁接任。”皇帝拿起一本奏章“昨日内阁向朕递了奏折,推荐了几位人选,皆是当世大儒。朕左右为难。

    安王倒是给朕提了个法子,既然是为国子监选祭酒,为何不问一问监生们的意见呢”

    文阁老皱眉,上前一步“陛下,恕臣直言。作为学生非议师长,是大不敬。安王此言不妥。”

    陆阁老附和“而且年轻人容易被煽动,这方法不见得公平,监生们的选择也并不一定是真心。”

    皇帝点点头“两位卿家言之有理,阿姐以为如何”

    “范祭酒辞世当日,国子监监生们悲痛不已,可见范祭酒在学子心中地位极高。这对下一任祭酒来说,不见得是好事,若接任祭酒并非监生们认可之人选,便很难管理国子监和监生们。安王的想法是好的,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差错,应该由官员们尽力弥补。而不是直接否决掉,并斥责安王有错。”

    大长公主此言一出,不少人点头以为有理。

    东临郡王上前一步“若是学子们胡闹,难不成还能选自己做祭酒”

    顾长明开口“臣以为,应该由朝堂选定人选,再由监生们自己投票选择。这样就可以避免祭酒人选不够资格。”

    “那人选应该由谁决定呢内阁吗”礼部尚书张之却提问“恕臣无礼,内阁向陛下推荐之人选,并无多大不同。连陛下在选择时都无法比较高下。再叫监生们选择,不过是走场面罢了。”

    皇帝笑着点点头“朕以为,就在此时此地,每位卿家推荐两人,每位人选有半数通过便可。如何”

    “陛下圣明”

    “陛下。”顾长明说道“臣以为,诸位大人推荐之人选,应以博士为优,以国子监先生和各府学郡学教谕为优,其次才以仕林间名望为优。毕竟国子监祭酒最大的责任是培育国之栋梁,而非文坛领袖。”

    皇帝欣然同意“就按顾卿家说的办吧”

    大长公主在纸上写下阮念和袁妙心两个名字,却心中知晓,祭酒绝不可能是这两人。

    内官端着金盘在殿内走过一圈,将纸收好放到皇帝面前。

    皇帝随手抽出一张“纪闾,大儒,著儒家注疏。”说罢抬眼向殿内一看“可有反对”

    并无人出列。

    “樊瑞,国子监策论博士,待行祭酒之事一年有余。可有反对”

    无。

    “阮念,当世大家,现白鹤书院山长。可有反对”

    陆阁老上前一步“陛下,臣对阮大家之才学人品绝无质疑,但是阮大家未必会愿意离开白鹤书院。阮大家之名望只在范祭酒之下,若真当选,岂不是让阮大家为难”

    “臣附议。”半数人站出来。

    皇帝点点头,继续念“袁妙心,农学博士。”

    这次最先反对的竟然是顾长明“陛下,袁博士当年拒绝工部侍郎之位,就是因为淡泊名利更沉迷农学。祭酒一职对她来说只是负担。”

    “确实,袁博士大才,祭酒这样的文职对她而言是浪费时间,对大周来说更是损失。”皇帝深以为然。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果然如此。

    接下来,皇帝说出的每一个名字不是各个郡学的教谕,就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大家。也有不少人写了同一个名字,因此最后只有十七位人选。

    “众卿可还有补充”

    “臣无异议。”

    皇帝有些疲惫的说“明日就将名录贴到国子监去吧,十日后将结果呈上来。顾卿家,此事你来督办吧”说罢起身离去。

    “臣领命。”

    第二日,由监生们选择新一任国子监祭酒一事在

    京城炸了锅。

    上了名录的人中,有人欣喜,比如榜上有名的郡学教谕们。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啊还有那么多教谕没选上呢,提名就赢了

    但更多的大儒们是苦恼。偷偷摸摸选不行吗非要在明面上比

    输了丢不丢人为了不输那怎么办拉票啊得了,更丢人。平时一堂课,学子们是花上千金都不一定听得到。现在得上赶着去国子监讲课。

    监生们围在无涯榜前指着名录议论纷纷。

    典林和夏菌站在人群中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

    “典林,真有你的”夏菌勾住典林的脖子。

    “典林不然咱们自己找个祭酒好了”夏菌兴致勃勃的提议,却半天没得到典林的回应,于是肉眼可见的蔫了。

    “行吧,我说着玩儿的。”

    典林严肃的垂着眼,沉思半晌突然抬起头“殿

    下,你说的对。”

    夏菌听到这话一愣,伸手摸了摸典林脑门“我真是说着玩儿的”

    典林哈哈一笑“为什么不能咱们自己选呢哪怕结果不如咱们的意,也总好过眼睁睁看着,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那你是有办法了”夏菌有种搞事情的激动。

    典林没顾得上擦脚,带着水踩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延续到桌边。

    一阵写写画画后“殿下你看。”

    “这是如今朝堂的几方势力。

    内阁帮皇帝处理日常事务,拥有一定决策权,今上几天才上一次朝,也不是勤政之人,内阁权力比延光皇帝时大很多。”

    “文阁老,陆阁老,谷阁老皆是寒门派系的官员。只有王阁老一人是世家派系,独木难支,在内阁中权力最小。如果按照惯例,由内阁选出人选递给陛下裁定的话,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人

    做下一任祭酒了。”

    典林指着“文”字侃侃而谈,夏菌不停点头。

    “之所以寒门官员的权利越来越大,就是因为陛下意在削弱世家。而勋贵派系是陛下最亲近信任的臂膀,在六部中勋贵派系官员最多,因此需要内阁平衡压制。”

    典林写下“东”字“东临郡王这样的皇亲,竟然深得陛下信任,任职兵部尚书。”

    夏菌拍手“这样的实权加上郡王的爵位,怪不得父皇放任内阁的权力这样大。”

    典林笑着鼓励“殿下说的对。当世名家大儒,并没有勋贵家的直系子弟,再加上国子监这样的地方,陛下将祭酒之位送给勋贵派系的可能性很小。”

    夏菌点头“勋贵大多是同二圣打天下时得的爵位,如今京城兵马也都在勋贵派系手中,皇叔又是兵部尚书,都是为了防止谢家在北方坐大。如果再让皇叔掌握了文人学子,这不是父皇愿意看到的。”

    典林又写下“王”字“我在南江看到世家就是

    土皇帝,当地官员也都是世家派系。可在京城,作为世家派系的王家却低调很多。”甚至为了维护平衡,不许王稷科举。

    “国子监祭酒这样的位置绝不会落在世家手里。”

    夏菌听完典林的分析,心情十分低落“照你这么说,祭酒肯定要被糟老头子们拿到手了”

    典林挑眉,故意背着手摇头晃脑“天下大儒博士大多出身所谓寒门,可也不是所有人都陷入朝堂斗争,比如东临郡学的荀教谕,就是不喜朝堂斗争,一直在东临做个郡学教谕。

    天下有的是我这样立志争权夺利之人,但也有淡泊名利,品德高洁的大家。

    如果祭酒人选让三派一起决定,勋贵派系和世家派系明知自己无望,殿下想一想,他们是会推荐自己派系的人做无用功,还是推荐不在三派斗争之中的大家,来打乱文阁老的安排呢。”

    夏菌看着典林,兴奋的说“自己吃不到,干脆

    大家都别惦记只要父皇下令让朝臣一起推荐人选,糟老头子们反而处于下风”

    “可是,要如何说服父皇呢”

    典林直接扎心“殿下就不要想您去劝说了。”

    “大长公主一直挂心国子监,殿下以为如何”

    “好啊明天你就去拜访姑母吧”

    典林

    “不应该殿下您去吗”

    夏菌无赖的一摊手“在皇姑母眼里,说不定你的面子更大一些。”

    典林摇摇头“我不能去。我一去,哪怕是为了国子监和女学考虑,在大长公主眼中也是逾矩。”

    “那你就推我去,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典林嘻嘻一笑“殿下你可是一言不合就在陛下面前脚踢大臣的人物,你去说,就是给大长公主递了个梯子。大长公主不仅不会更讨厌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好感。”

    夏菌怀疑的看着典林“典先生,您可别坑我

    ”

    典林义正言辞“我是这种人吗”

    典林将名录上的名字记在心里,找来地笼“你这两天将名录上的人的来往关系打听一下。”

    夏菌眼红“我都没有小弟呢”

    两人站在国子监门口,听着来往监生们议论要选谁好。

    夏菌“咱们下一步做什么”

    典林正要回答,突然看到王稷的马车停在对面小巷。

    “师兄”

    “上来。”

    典林上了车“师兄前来何事”

    “昨日陛下召集众臣,商议国子监祭酒一事。说安王殿下提议要监生们做选择。”

    “安王殿下怎么不是大长公主”典林反应过来,自己被套了话。

    “果然是你。”王稷脸色不好“我也没骗你,确实是安王。连大长公主都不敢自己明着出头插手的事,只能借安王的口说给陛下。你竟然胆子这么大”

    典林愧疚,若是因为自己的提议,让夏菌陷于危险之中该如何陛下已经很不待见她了。

    “这件事就算了,我来是有另一件事。”王稷叹了口气“老师半年前送出一封信,是送到东临曲川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