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作品:《皇帝奋斗日常》 第一百一十章
小德子听了杜若宫女的话, 不由得十分纠结。
他跟在裴清殊身边这么多年, 自认为非常了解裴清殊。可在杜若这件事情上,小德子是真有些看不明白。
瞧之前选秀的时候, 裴清殊分明对这个杜氏颇有几分另眼相待。
但前些日子, 杜若也是真真切切地惹恼了皇帝
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替杜若传话, 会不会遭受池鱼之殃呢
杜若的心腹宫女白露见小德子这般纠结,急得跪在他面前哀求道“德公公, 您就帮我们家美人传一句话吧。将来小主若是复宠,一定不会忘了您的大恩大德的”
小德子吐出一口气,一咬牙,正要点头, 就听旁边不远处有人说道“见过公孙夫人。”
小德子一看,原来是公孙明的母亲公孙夫人来了。
公孙夫人地位崇高, 就连裴清殊这个皇帝都敬她三分。小德子等人见了,连忙上前行礼。
小德子一脸殷勤地笑问“公孙夫人今儿个怎么来乾元殿了奴才没听闻皇上召见啊。”
公孙夫人淡淡一笑“我本是进宫来同林太后说几句话的, 不过想起些小事, 想征求一下皇上的意见, 不知公公可否代为通传”
小德子忙道“夫人请在偏殿小坐片刻, 奴才这就去通传。”
没等多久, 小德子便又出来, 请了公孙夫人入内。
杜若的宫女白露见了,不禁露出又急又气的表情来。
小德子压低声音同她说道“你先回去吧, 宓美人的事情, 本公公记得了。”
白露得了准信, 这才松了口气,行了个礼走了。
白露回去之后,便把事情办成的消息告诉了杜若。可她没想到的是,她们主仆左等右盼,最后等到的不是皇帝,却是公孙夫人。
白露见到公孙夫人时,不禁感到非常奇怪。她可从来不知,她们家主子和公孙夫人有什么关系啊
相比之下,杜若倒是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平常的神色,对白露笑了笑说“我和公孙夫人有话要说,你先下去吧。”
白露看了她们两个一眼,揣着满腹的疑惑退了出去。
“看来,你知道我为何而来。”公孙夫人微挑唇角,“还不算太笨。”
杜若亦笑道“夫人的大作,杜若全都拜读过,哪里还看不出来,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呢。”
公孙夫人听了,渐渐敛去了嘴角的笑容“我这些书写来,不过是为那些闺中寂寞的女子打发时间罢了。杜美人若当真信以为真,那可就是蠢了。”
杜若不服气地说“夫人少来诓骗于我,我又不是只看过您一个人的书。别人这样做都能成功,为何我就不行”
公孙夫人看了看左右,淡淡说道“看看你眼下的处境,不就知道了当今天子,绝非寻常帝王。他心中有远志,不会为后宫女子所累,更不可能给你你想要的。”
“哪本故事里的主角,不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大风大浪,才涅槃重生,笑到最后的呢皇上现在虽然暂时冷落了我,但他待我是与他人不同的,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公孙夫人与皇上非亲非故,凭什么就这样下断言呢”杜若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再者说了,皇上有抱负那是好事。我有好多改革的想法想和皇上说呢如果皇上能按我说的去做,大齐一定会变得无比强大”
“不可能”公孙夫人斩钉截铁地说道“皇上是不会那么做的。你若当真要一条路走到黑的话,只会自取灭亡。”
“哼,夫人别以为我不知道您在想什么。我虽然不确定那个左三姑娘是不是穿来的,但她分明就是在按照夫人的意思办事。”杜若丝毫不领情地说“夫人不就是怕我提了太多好主意,会抢了你们的风头吗”
公孙夫人摇头道“你实在是太天真了。皇上再如何明事理,也是一个古人。封建社会里头,帝王为了维持统治,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来可是若你真的把现代的东西全都搬来了,你觉得还会有帝王一说吗”
杜若听了这话,不禁一怔。
公孙夫人所说的话,她以前还真是没有细想过。
“你还是听我一句劝吧。逆天改命,绝非易事。若你只是想夺取皇上的宠爱,那你继续跳几只新奇的西洋舞蹈,逗皇上开心就是了。朝政上的事情,绝不能干涉过多,更不能急于求成。你重活一世,理应惜命,惜福。做个寻常后妃,生个一儿半女,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杜若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低声道“还没问过公孙夫人,您是怎么确认我的身份的只是因为我在大选当日跳的那支舞吗”
“那支舞,我并非亲眼所见,只是有所耳闻罢了。不过自那之后,我便起了疑心。让人一打听,便寻到了你在闺中时曾写过的诗,谱过的曲。”
公孙夫人点到为止,什么意思,彼此心知肚明。
“原来是这样。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夫人您啊。”杜若笑了笑说“我想了想,觉得夫人说的有道理。若我一个深宫女子,要是突然想出一大堆改革的良策来,只怕皇上不会对我刮目相看,只会以为我中了失心疯吧。”
“你明白就好。”不知是不是因为杜若前后态度转变的太快,公孙夫人对她总有一些不大放心的感觉。
不过,杜若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咄咄逼人。
“你我虽非亲非故,但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也算是缘分了。以后若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也可找我商量一二。总之,切莫再像之前一般为博皇上眼球、强出风头了。”
杜若心想着,这公孙夫人地位超然,与她交好定然大有益处,便按捺住心里的不耐烦,笑着说道“您放心,我都记着了。不过现在,我被皇后禁了足,实在是在宫里憋得难受不知公孙夫人可否看在同乡的面子上,帮我向皇上或是皇后求求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非后宫之人,自然无权过问后宫之事。不过我知道,皇上皇后都是心善之人,对待后妃向来宽宥。你若真心悔改,便让他们看到你的诚意,想来他们也不会和你一个刚进宫不久的末等宫嫔计较。”
末等宫嫔四个字,让杜若心里有几分不舒服。不过经过公孙夫人的提醒之后,杜若心里已经大致知道该怎么做了,便没有和公孙夫人计较。
公孙夫人来过之后,杜若便不再想方设法地让人去找皇上,而是潜心呆在宝慈宫中,认真地将中庸抄写了上百遍。
在这段时间里,裴清殊刚刚实行的这项新政,在朝堂上引发了不小的反对之声。
让裴清殊有几分意外的是,首先站出来反对的,不是最恪守祖宗规矩的礼部,而是裴清殊十分倚重的户部。
户部侍郎程奇认为,若是朝廷不强制女子成婚的话,难免会对新生人口数量造成影响。还会有许多大龄未婚的男子,因此而娶不上媳妇。
起初裴清殊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不禁有几分慌乱。不过很快,他便稳下心神道“朕以为,许多男子娶不到妻子,主要还是因为家徒四壁,无人愿嫁。就算官媒每年都去大龄女子家中叨扰,最后那些女子嫁的,也大多是门当户对的人家。该娶不到媳妇儿的,还是娶不到。”
内阁大臣们作为裴清殊的心腹,自然也要上前为他说话。
陈起第一个站出来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而且因为这些女子错过了最佳的婚嫁年龄,就算她们最后被迫出嫁,也大多是为人妾室。微臣听闻,江南某富商之家,家主竟有上百房妾室这么多女子,都被一人所纳,其他人的选择余地自然就小了许多。”
朝臣们一听说有人纳了上百房妾室,不由微微吃了一惊,相互议论起来。
宋池也上前道“陈大人所言甚是。而且据臣所知,虽然朝廷并无律法规定,但有些宗族为立贞节牌坊,不许孀居之人再嫁,甚至强行逼寡妇殉葬。若是朝廷能投入些精力,严厉打击这种现象,让孀居之人可以自由再嫁的话,想来填补上那一部分不想成婚的女子的空白,也不成问题了。”
裴清殊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又多少有了些启发“诸位爱卿所言非虚。程卿,你也不妨再想想看。那些当真不想成婚的女子,若是削了头发,做了姑子,朝廷还能再逼迫她们嫁人不成”
程奇讪讪道“自然是不能的。”
“既然如此,朝廷又何必把人逼到绝路上呢先贤有云仁者,人也。朕欲以仁而治国,既是如此,又怎可苛待朕的子民”
礼部尚书修鸿嘉向来为裴清殊马首是瞻,不过现任的这位礼部右侍郎,是裴清殊的十一皇兄,恭郡王裴钦礼。
先前裴清殊刚刚登基,急需用人的时候,曾经让老十一去都察院呆了两年。
不过恭郡王的性子实在是太直,去都察院的那段时间里,几乎将满朝文武都弹劾了一遍,搞得裴清殊不胜其烦。
等后来裴清殊手上可用的人才多了些了,就赶紧把老十一调回了礼部。
恭郡王为人向来古板刚正,听到这里,便忍不住进言道“皇上仁慈,可是刚才宋大人之言,恕本王难以苟同。那些守节的女子,也是遵循先贤之言。你怎知她们,就全都是被宗族所强迫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