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1.第 101 章
作品:《夫君总是想杀我(穿书女配)》 第一百零一章
姜度果然如他所言一般, 李易大婚后的第三天, 他便辞别杜云彤赶赴蜀地了。
与他一同回去的还有姜劲秋。
尘土飞扬,马蹄声远去, 杜云彤长叹一声,对一旁的秦钧道“二叔这次回蜀,怕是做了和蛮夷不死不休的打算。”
尘土飞扬又落下, 洒在秦钧的衣袖上。
秦钧眉头微皱,身边的暗卫侍从连忙上前轻轻弹下落在他衣上的尘土。
“姜家儿女多才俊, 有这种打算, 不足为奇。”
杜云彤垂下了眼睑, 转身跟在秦钧身后。
侍从掀起轿帘,杜云彤上了马车。
秦钧一反常态没有骑马, 也跟着杜云彤坐上马车。
驾车之人骑术极好,轿子里丝毫不感觉摇晃,轿内燃着杜云彤最喜欢的檀香, 檀香之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花香,让人有种莫名的心安。
秦钧鼻翼动了动。
“你无需为他们担心。”
秦钧道“为将者, 马革裹尸还”
但见杜云彤脸色微变,秦钧瞬间闭口不言了。
他有些不大理解杜云彤此时的黯然神伤,自古以来, 哪个将士家属不做好了随时为家人披麻戴孝的准备
战场军机变幻莫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活着回来, 善战如他, 每次提陌刀上战场的时候, 做的也是百死一生的心理准备。
杜云彤不是生于市井之中只识小情小爱的娇柔女儿,她生于侯门世家,自幼受的教育也是相府嫡女许如清的言传身教,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她对政事、军机有着自己独特的、异于常人的理解。
既然知晓政治战场的残酷,想来也明白每一面都可能是最后一面的道理,故而对生死之事,应该看得极淡了。
远不应该像现在这般,得知姜度的打算后,长叹之后沉默不语。
姜度看了一眼杜云彤。
大概是因为她是女子的缘故吧。
女子本就比男子心思细腻,对生离死别会格外的伤感,似乎也说得过去。
想了半日,秦钧道“二叔不是莽撞之人,若无十全对策,绝不会轻易与蛮夷交手。”
让他去安慰人,当真是能把人难为死。
酝酿踌躇半晌,也只说出这么一句干巴巴的话。
好在杜云彤此时终于有了点反应,抬眉直视着他的眼睛,道“你们这些人,动不动便是以身酬国,马革裹尸,你们杀痛快了,也死的痛快,却丝毫不考虑亲人会不会痛快。”
杜云彤是个好性的人,平时几乎没动过火,无论对谁说话,都是和颜悦色,但今日的这番话,与她往日的口气不同。
又急又快,像是火山喷发一般。
秦钧眉头微动,道“文死谏,武死战,本就为文臣武将之责。”
“错了”
杜云彤险些被秦钧的这句话气吐血,手指戳着他额头,看他半敛眼睑没甚表情,忽然有种诸葛亮看阿斗的错觉。
秦钧这个人,就知道杀杀杀,想她也跟他相处这么久了,怎么就没把他的思想掰回来一点呢
果然是那啥不可雕,那啥不可扶。
杜云彤恨铁不成钢道“文臣的职责是济世救民,匡扶天下,武将的职责是开疆扩土,立不世之功”
“文臣武将都死了,谁来辅助君王偌大王朝,让君王当光杆司令”
“别开玩笑了”
“秦止戈我告诉你,你和二叔,都要活着回来,你要是死在战场上,我绝不会替你守寡。”
张牙舞爪的总是内心不确定的居多,若真是信心满满,心中笃定,又何须虚张声势做威胁
她知道战场无情,刀剑无眼,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从战场走出来。
但她对于这一切,并不害怕,她害怕的是秦钧姜度视死如归的思想。
在他们眼里,胜负大于一切,身家性命是随时都能舍去的,可在她眼里,再多的战功,都比不得二人的生命。
“一百个、一千个、甚至一万个蛮夷的性命,也不值得你们去换。”
秦钧瞳孔微微收缩,下意识地握住了杜云彤的手指。
大夏尚武,民风彪悍,夏人普遍的认知里,杀十人蛮夷,是平了,杀百人,便是赚了。
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是这种想法。
他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在战场之上,用的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智谋用计,不是他想不到,而是在他的认知里,直面与蛮夷交战,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以命换命,是穷途末路后的不得已为之,我希望你和二叔,永远永远不要这样。”
杜云彤心口发酸,声音低了下去“我希望你们都能好好的回来,你们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亲人了。”
“你不要急,我会想许多的法子”
话未说完,便被温热气息迎了满面。
时光匆匆如流水,秦钧再不是当初那个纤瘦阴郁的少年,他如今的胸膛虽然仍不如军营将士们如出一辙的虎背熊腰,但也颇为结实可靠。
秦钧略显沙哑的声音的在她上方响起“职责所在,恕难从命。”
杜云彤的心凉了半截。
想要推开秦钧,却又被秦钧搂得更紧。
秦钧继续道“但我会努力活着回来。”
他心上的姑娘还在天启城等待着他的归来,他怎能弃她而不顾
杜云彤捶打着秦钧胸口的手停了下来,忽而便笑了。
秦钧是一个极为重视诺言不会花言巧语的人,他既然这样说了,便不会失信于她。
杜云彤轻轻松了一口气,聚集在眼眶里的雾气不知何时划下了眼角,染湿了秦钧胸前的衣裳。
“这样才对。”
杜云彤揉着眼睛,道“二叔走之前,我写了三封信给劲秋,事关姜氏一族的性命,劲秋必然不会大意。”
“她若是按我说的去做,不出意外的话,二叔虽有危险,但大抵是不会有性命之忧的。”
姜度对于姜劲秋来讲,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存在,他关系到了姜氏一族的兴旺,蜀地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姜劲秋虽然大大咧咧,是个不大细心的人,但在这种事情上,是不会粗心大意的。
送姜度黯然神伤,不过是想让秦钧说出一句让她安心的话罢了。
她了解秦钧的为人,一旦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必会不顾一切也要达成诺言。
杜云彤小指勾着秦钧,道“拉钩,你不许骗我。”
这动作孩子气得很,秦钧眼底一片柔色,任由她勾着小指,然后看她将两拇指相对,面色如盖章似的郑重其重。
秦钧心下一软,在杜云彤光洁如白玉般的额上落下一吻。
“不骗你。”
攻打阳谷城是需要秘密进行的事情,秦钧私下练兵已久,只待粮草到位,便大军开拔,飞身去阳谷。
如今粮草已到位,齐文心又被杜云彤说动,不仅给了阳谷的城防军备图,更是将城内粮草分布何处,各将领私下里的不睦告知秦钧,好让秦钧对症下药,尽早取下阳谷。
秦钧出兵之前,杜云彤宴请齐文心,就着清荷飘香,与齐文心推心置腹一般。
历史的巨轮滚滚而行,齐家注定是被碾灭的一个,齐文心是聪明人,这个道理不需多说,她也明白。
齐文心抿着茶,衣摆飘飘若仙,淡然一笑,道“翁主无需多言,你我一样,各取所需罢了。”
“侯爷取阳谷一事,我会倾尽全力襄助侯爷的。”
杜云彤听齐文心如此说,心下稍安。
蜀地飞马来信,姜度的字迹一如他的为人,潇洒飘逸,虽为将军,但更像个仗剑天涯的侠士。
姜度言蜀地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九月,便会兵发琅琊,援助秦钧威慑颜家,让颜家不敢出兵帮助齐家。
看完姜度的信,下面是姜劲秋的字迹,说她已经拆了第一封信,什么都如杜云彤所说一般,问杜云彤是不是能掐会算。
杜云彤险些被她的话逗笑了。
什么能掐会算,不过是太过了解姜度了。
杜云彤继续往下看。
姜劲秋让她放心,说二叔交给她了,任谁也不能动二叔一根汗毛,让杜云彤专心去想秦钧的事情,别整日想那些有的没的。
什么文死谏武死战,她才不信那一套。
看完书信,杜云彤笑了一下。
姜劲秋很是上心姜度的事情,又有她的三封信作为筹划,想来姜度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这样很好,她也能把全部心思放在秦钧攻打阳谷这里。
因为要掩人耳目,不能为青州兵所知,秦钧对阳谷动兵采取了杜云彤的法子,扮作客商化整为零分批前去。
这个时代每个世家在各处安插的都有耳目,但并没有到达后世里事无巨细都能知晓的程度。
得益于秦钧杀神的暴虐称号,秦钧征兵时,除却北地受过秦钧恩惠的人,从其他人来应征,故而秦钧的士兵,多是心腹之人,不存在会有人私下给青州兵递消息。
只要天启城不传出消息,秦钧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阳谷城下。
杜云彤把消息瞒得死死的,就连太后也没有告诉,更有甚者,秦钧乔装打扮出天启的时候,杜云彤连送也没有去送,只是赴了太后的约,坐上了去往皇城的马车。
李易新娶齐明嘉,乃是普天同庆的喜事,但齐明嘉初来天启城皇城,与众人并不相熟,太后作为一个颇为疼爱李易的长辈,自然爱屋及乌,着人请与齐明嘉年龄相仿的杜云彤来皇城,与齐明嘉聊天解闷。
当然了,齐明嘉的姑姑齐文心也没有落下,一同被太后请了过去。
马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宫道上,杜云彤手指微微挑开轿帘,抬头看向内城方向。
她原本想看青州的方向的,才挑开轿帘,便想起宫墙之中处处是眼睛,怕人看出端倪,只得硬生生转了视线,看向巍峨威严的宫墙。
马车到了内城便不能继续前行,换了小内侍来抬软轿。
杜云彤上了软轿,刚行没几步,忽而问到一缕桃花的甜香。
隐约中还夹杂着龙诞香的清香沉静,压着桃花香的轻浮风流。
不用听宫人提醒,杜云彤也能知道来人是谁。
软轿停了下来,响起宫人们对李晃见礼的声音。
杜云彤正欲下轿,轿帘却被李晃用折扇挑起。
一双桃花眼风流多情,李晃的嘴角也是微微勾着的,似笑非笑,大敞着的衣领露着大片白皙的肌肤。
杜云彤眉头跳了跳。
李晃这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像是一只行走的花孔雀,不分未婚与已婚,但凡见到好看的女子,都想上前撩拨两句。
如今见了她,更是犯了老毛病。
杜云彤手指捏着帕子,面无表情向李晃见礼。
他要是敢出言不逊,她就敢一句话把他噎死。
李晃笑眯眯道“七弟新婚,祖母赐下了不少美食。”
杜云彤依旧一副如秦钧一毛一样的面瘫模样,看着李晃的表演。
哪知李晃的目光只在她身上游走一番,笑得别有深意,道“妹妹是贪吃之人,少不得孤来提醒两句。”
“季节交替,有些东西能吃,有些东西”
杜云彤握着锦帕的手指微微一紧,李晃的桃花眼笑得晃人,慢悠悠道“还是不要吃的好。”
此时阳光正好,透过轿帘洒在杜云彤身上。
杜云彤却只觉得身体微凉。
太后虽然让李易娶了齐明嘉,但也担心齐明嘉过早给李易生下孩子,为齐家所用,故而让人在齐明嘉的饮食里动了手脚。
太后除了对与姜氏一族有些关系的人还有几分温情外,对于其他人,从来凉薄,对齐明嘉下手的同时,未必会派人通知她。
李晃此话,是在提醒她,不要稀里糊涂成了被波及的池鱼。
虽不知李晃为何提醒她,但既然好意出言提醒,便是救她于危险的恩人。
杜云彤深深对李晃拜了一拜,抬头正欲说些谢语,却发觉李晃早已摇着折扇走远了。
日头甚烈,杜云彤额上划下一滴水珠。
水珠浸入衣服,很快便消失不见。
杜云彤如约赴宴。
刚刚走进李易的宫殿,便与李易迎了个照面。
许是因为大婚的缘故,自广宁公主走后,仿佛丢了魂的李易,彼时眸中有着点点星光,总算了有了几分年轻人应有的朝气。
李易一挥衣袖,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带云妹妹过去。”
杜云彤有着翁主封号,故而李晃李易都以妹妹相称。
宫人退下,千雁百灵亦在身后远远跟着,李易压低了声音,对杜云彤道“今日的吃食与茶饮,你万万不可碰。”
杜云彤手指微紧,道“明嘉知道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